当前位置 首页 立鼎1894 第六一零章 战争泥潭

《立鼎1894》第六一零章 战争泥潭

作者:鲁东道夫 字数:3719 书籍:立鼎1894

  “卑鄙!无耻!没有道义!简直是人类的耻辱!”

  李涅维奇总司令出离愤怒了!所有知道这一情况的高级军官们也纷纷发出猛烈的抨击,咬牙切齿的对中国人如此的无节操战术口诛笔伐。

  20世纪初的各国依然是贵族当道,战争再怎么残酷,高级军官们出于血统和出身的特殊性,一般都需要受到特别照顾的。那些中下层军官,好多也都是破落小贵族或者有钱人出身,是在战争结束后优先进行赎买的重要对象。同时,他们也是国家贵族体系的必要补充呀。

  现在,中国人居然如此凶残的在战斗中重点杀伤,不仅仅是导致整支部队战斗力的直线下降,这是在挑战全世界公认的普世价值!

  李涅维奇不只是怒,更是怕!他一时间还不知道如何形容这一战术的卑劣,但却非常清楚其破坏性!如果是一支勇敢的军队,必将因此在短时间内迅速失去战斗力---军官会带头往前冲。

  但如果是一支懦弱的、素养不咋地的军队,军官一旦伤亡过度,剩下的必然当缩头乌龟,到时候指望士兵傻乎乎的往前冲吗?

  当然不可能。看看前方战场的两个军就知道,他们已经丧失了信心,想要振作起来,不知道要多长时间。

  对策,一定要尽快的想出对策!

  李涅维奇总司令在通过英国人传递出自己的抗议之后,焦灼的思索着对策。

  但时间却是不等人的,战场形势更是一夕数变。沙皇陛下给出的期限越来越近,他这边寸功未力、寸土未夺,很难交代呀。

  咬咬牙,李涅维奇再次派出一个军上去。把崩溃的第一军彻底换下来,然后再三叮嘱部队长官们注意不要中了那讨厌的战术的招儿。随后,他开始思索是不是对整个战役计划作出适当的调整。

  战争期间调整进攻方向和策略。不是多大问题,但是否得当。能否带来正面的效果,却令人颇费思量。

  英国观察员们对此没有很好的见解---他们自家的陆军都一团渣,拢共没有二十万人,根本没想过如何玩这种大规模兵团作战。区区的贝加尔南战场,都相当于把整个英国本土的陆军拉出来赌博一样,他们玩不起。

  朋友靠不上,只能自己想办法。

  李涅维奇总司令除了继续增兵之外,一时间想不出别的主意。而这种添油战术。却正中对方的下怀!

  俗话说,事不过三。

  俄国人在接连两次碰壁之后,依然坚定不移的拿鸡蛋碰石头,如此也决定了他们必将在这个无底的战争泥沼之中更深的陷下去。过于迟钝的战场感应能力,十分糟糕的上下层决策水平,注定了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一去不回头。

  无论何时,犯错误的人,都将为此付出代价。

  当俄军的南下作战计划从偷袭变成强攻,他们的战略意图其实已经完全暴露了。在接连打垮三次集团攻击之后,中国方面也开始适当的做出主动变化。

  没办法。再装作无动于衷的话,实在太明显了点儿,那不只是把敌人当傻瓜对待。自己也容易养成不好的毛病。

  总司令部做出决定,在南线暂停轮战作业,把新运上去的部队暂时增厚到防御阵地当中,确保整条防线万无一失。与此同时,一直处于守势并不断暗中运转兵力的东线突然动作,以吴佩孚第31师为主力,在第三军全力压过大兴安山之后,向乌兰乌德之正面敌军发起猛烈进攻!

  徐树铮的311团依然坚守在阵地最前沿,战斗打响时。他带着部队脚踩自家炮火爆炸后的硝烟,迅猛扑向防备严重懈怠的俄军。并在一阵激烈战斗之后取得实质性突破,如同一柄尖刀狠狠的扎进俄军重兵囤积的中心战区。

  如此彪悍的干法。不但把吴佩孚吓了一跳,军长冯国璋也给他惊的不轻!心说小徐这家伙是不是有点猛的过分了啊,虽然咱们家部队装备一流素质超群,也不能这么不管不顾的疯狂突破吧?你也不怕把整个作战计划给打乱了。

  老实说,徐树铮还真是不怎么在乎。他那么骄傲的人,对于拥有优势力量却防守反击这种事,十分不以为然。以战代练什么的,在他看来根本就是多此一举。打仗嘛,那里有不死人的?不管什么新部队,只要投入到激烈的战斗中呆上一段时间,自然就成熟了。

  嘛?战场太窄放不开太多部队?那简单啊,把战场面儿扩大不就是了。咱们掌握战场主动权,把毛子列开的阵势给他使劲扩充个七八倍,逼着俄军把数十万部队全部放出来,大家轰轰烈烈一场大战,到时候万炮齐鸣,什么胆量素质血性气质,都练出来了。

  他心里头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

  311团在他这种作战思想指导下,如同疯子一般在冰天雪地里狂飙突进,仗着手里的武器装备够齐全,完全把俄国人辛辛苦苦构建的防线视若无物,突破速度之快,可是把毛子们给吓坏了!

  这半年多来,毛子也不光是客串渔民伐木工猎人之类的活儿,他们也没停下构建属于自己一方的防御工事。

  从中国人那里学来的整套堑壕、铁丝网、机枪堡垒工事体系,构建的有模有样。

  特别是到了冬天,北风一吹大雪一下,阵地懂得刚刚硬,炮弹砸下去跟落在水泥地上也差不多少,防御能力那是直线上升多少个百分点啊!

  俄国人自己估计,哪怕他们把大炮都拉出来,想要攻破这样的防线都非常困难。加上双方之间的森林都砍伐的差不多了,在开阔地上想要进攻,可不那么容易!

  但他们还是小看了中方陆军的能耐!

  当铺天盖地的炮弹炸响之时,乌兰乌德正面阵地上的俄军忽然发现,他们之前的满脑袋信心不过是自以为是而已。

  第三军的进攻,是以列车炮的轰鸣为号角。突然打响的。

  从阿穆尔战场开过来的四辆列车炮,早在开战之前便悄然抵达赤塔,一直静默的等待时机。进攻命令下达之后。两门/45l巨炮首先发出惊天动地的吼声!三百多公斤重的炮弹拉着火车穿过山洞一般的隆隆轰响,从天空中制造出可怕的景观。陨石一样的砸进俄军阵地之内!

  爆炸惊天动地,震撼的一众没见过世面的毛子陆军脑袋一片空白!别说组织起有效战斗了,没有集体精神崩溃,还都是因为他们天生神经粗大,抵抗力强!

  巨炮轰击速度慢,炮弹数量少,哪怕每一颗都够威力,取得的杀伤效果依然不足以完全摧垮俄军的抵抗力。

  可别忘了。这里是四辆列车炮。

  当和舰炮齐齐开火时,炮弹以十倍的密度陡然从天而降,那可怕的动能轰击之下,什么工事都成了豆腐渣一般的存在。只要被命中了,基本没有逃得了得。

  于是双方战士都瞪大眼睛看着,在以乌兰乌德俄军部队驻扎腹地为中心的战场上,不断有巨大的烟火柱急骤的升腾。尤其是335kg的高爆弹爆发时,腾空而起的沙土扬尘足有上百米,仿佛一个村子被一炮轰平。---当然没那么夸张的威力,但远远看去的效果。实在太吓人!

  这也导致了徐树铮311团图谱的时候过于顺利,实在是俄军的士气都被重炮给轰的七零八落了。

  除了列车炮,第三军配备的重炮和各师、团自己的火炮。汇聚起来成百上千门,哪怕前后错开层次部署,依然将数十公里宽的正面覆盖。一层层的爆炸从前沿一直推到后面,就连色楞格河西岸的后勤基地都没放过。

  大炮主宰的战场,步兵的存在变得十分可怜而卑微。

  俄军充分体会到什么叫做无力抗争,面对如狼似虎的徐树铮团和31师的大举突破,一个军的守卫兵力被轻松打垮,除了一部分在乌兰乌德困兽犹斗,大部四散崩溃。一塌糊涂。

  31师以极其轻微的代价占领乌兰乌德,彻底切断侧面迂回突破之俄军的退路。让那一群残兵被堵死在冰天雪地之中,要么投降。要么被冻死。

  这一突如其来的急剧变化把李涅维奇给整懵了,他想破脑袋也想象不出来这是怎么办到的。而前线传回来的消息也令他胆寒不以---敌军使用超口径的重炮,还有数量惊人的各种大炮完全轰垮了守军和阵地。

  不仅如此,从英国人那里辗转过来的情报显示,中国已经在往贝加尔战区运送铁路铺设设备,一旦他们彻底占领乌兰乌德阵地之后,将立即沿着色楞格河向贝加尔湖延伸铁路。

  俄国人在十年前能从冰面上铺设铁轨,技术更加高超先进的中国人,更容易做到这一点。一旦他们悄悄的构建成跨湖铁路,从伊尔库茨克北面发起出其不意的进攻,整个远东军区司令部可能被端了不说,已经进入东南战场的十多万部队,都将成为瓮中之鳖!

  李涅维奇几乎吓疯了,他也顾不上什么计谋筹措,干脆利落的把留在手边的两个军一股脑派出去,两路并进越过贝加尔湖,补充到防御作战当中。哪怕明知道他们可能被当场炮灰给牺牲了,也是在所不惜。

  没办法啊,比起前线那种慢吞吞的伤亡消耗,总也比被人一锅端了强。

  但如此以来,之前那种突然袭击打开蒙古边境,将战火烧到中国腹地的计划将彻底破产,整个远东俄军的有生力量,都被迫集中到色楞格河下游那片狭窄了好几倍的战场之内。

  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可李涅维奇没有别的选择。

  当足足五万大军蜂拥涌入防线之后,东线之中国第三军的攻势终于被堵住,停滞在完全占领的乌兰乌德,与冰天雪地中的俄军相持不下。

  匆忙赶来的俄军就比较悲催了,连同南侧战场的加起来七八万部队一块儿,他们不得不面对严重不足的后勤资源分配问题,之前构建的大量防寒设施哪怕超量涌入士兵,依然不敷使用。而粮食等必备物资的消耗速度,更是加快了足足两倍。

  在此情形下,跨越贝加尔湖的两条铁路面临的运输压力可想而知。从伊尔库茨克车站每天出发的列车密密麻麻排不开班次,之前预备下的物资消耗过快,药品更是几乎耗尽,李涅维奇迟迟得不到来自圣彼得堡的补充支援,一天一天看着消耗统计数字愁得头发都快撸光了。

  倘若仅仅如此,或许他还能支撑下去,整个远东战场也能维持到明年春暖花开时节,一切大概都会变好的吧?英国人好像也答应要提供部分支援,帮着俄国打赢这场战争。

  只不过,这终究只是他们一厢情愿而已。

  中国北方军团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当远东俄军八成兵力都堆积过去之后,一个准备许久的计划立即付诸实施!

  1910年1月末,远东俄军弹药物资行将耗尽之时,中国北方军团突然出动战机,沿着湖上和南岸铁路展开猛烈轰炸!

  铺设在湖面上的铁轨无遮无拦,最是容易发现,被低空俯冲的攻击机用火箭弹和榴弹轮番扫荡,成段的摧毁,截断的最为利索。

  南岸的铁路在山岭之间穿行,多数隐藏在山洞也陡峭的悬崖边,轰炸难度成倍的增加。但反过来,只要有一颗炸弹命中,一处山洞坍塌,造成的破坏效果比冰面上高出许多倍。

  双管齐下,俄军远东军区司令部和贝加尔南战场的联系被截断,有限通信链路也遭到致命破坏,紧靠极少数无线电台往来传递消息,却都成为重点空中打击的靶子。

  与此同时,准备许久的两翼中国陆军突然发动全面而猛烈地攻势,对包围在中间的十数万俄军展开前所未有的狂轰滥炸和疯狂打击,短短数日之内,几乎将当面敌人一举击溃!

  到2月初,李涅维奇为首的远东俄军几乎再次遭到全部覆灭。沙俄政府意图在英国支持下做一次漂亮逆袭的计划,彻底破产。(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