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黄梁三国 第249章 马上英雄(八)

《黄梁三国》第249章 马上英雄(八)

作者:墨柱 字数:2061 书籍:黄梁三国

  各将未闻金旋招降将令,丝毫不曾手软,将近一个时辰,在天黑之前,将北胡兵马歼灭干净。此场大战,中国军队以牺性不到四万人的代价,尽歼北胡精兵四十万,北胡各部落就此势落,再无与中国军队一战的能力。

  西凉之战尚未打扫完战场,金旋统领马超部、赵云部、张苞、关兴部,共二十四万精兵,迅速从西凉东上,沿乌孙、龟兹两国军队退路支援安定,意欲将两国精兵歼灭。

  甘宁、朱恒听闻西凉大捷的同时,金旋军令传来,命令安定守军密切注意联军动向,倘若联军往北撤退,尾随其后,等候西凉大军杀来,然后两军夹攻,重创联军。

  联军此时不足十六万,已经没有攻打安定郡城的能力,之所以没有撤退,只不过是起到策应西凉战场的战略目的。西凉大战败讯传来,乌孙王、龟兹王大惊失色,会集众将商议。

  乌孙国大将乌尔巴以前曾经师从汉人,一身武艺多为汉人所传,又得授数本中国兵书,因此颇有谋略。乌尔巴出师之时,其师父对其说道:“为师兵法武艺,在中国只是中下之人,你以后若与中国为敌,得胜之时,当以仁慈为上,失利之时,当以速退为上。”

  此时形势危机,乌尔巴想起其师言语,立起身道:“我军今日势危,当以速退为上。中国兵马行军速度极快,因此我军应当防备西凉守军断我后路。”

  龟兹王道:“未料到里吉单于四十万大军一朝灰飞烟灭,与中国兵马交战如同噩梦,上次战败,记忆忧新,我同意乌尔巴将军之言,应当速退。”

  乌孙王在军事上向来依赖乌尔巴,如今龟兹王亦如此意见,乌孙王随即下令,命令全军尽弃辎重,全速回返国内。众士兵得令,人人兴高采烈,纷纷收拾行装,准备返回国内。

  安定细作此时密切注意联军动向,听闻联军收拾行装,火速报于甘宁、朱恒,两将闻讯大喜,传下军令,准备行动。诸军因为西凉大捷,倍受刺激,求战之心颇为急切,闻得军令没有多久,大军早已准备妥当。

  联军担心后路被截断,收拾完毕之后,连夜行军。甘宁、朱恒引领精兵八万,尾随其后。次日清晨,甘宁部为联军细作发现,乌孙王闻讯大惊,急召乌尔巴将军前来。

  乌尔巴道:“安定守军既然行动,西凉兵马一定会配合其行动,我军既然退意已决,应当火速行军,但是方向必须做些调整。北上大路有两条,一条通往西凉,一条却是通往北胡之路,我意绕路北胡,必然会大出中国兵马意料。倘若走西凉之路,待行到半路,前有重兵,后有追敌,我军遭受前后夹击,必然支撑不住。”

  乌孙王下令,命令乌尔巴统领五万兵马断后,与龟兹王统领主力迅速往北胡方向行军。乌尔巴虽然不愿担负此任,但是既然奉命,不得不遵令而行,引领部下,在要路排好兵阵,拦截安定追兵。

  甘宁部为前军,突闻联军有兵马拦路,知道行藏已露,命令部下排列军阵,不待朱恒后军赶来,往前冲杀过去。甘宁部苗兵随军已久,战斗力已经大大提升,这一场大战,足以展现苗军已非昔日阿蒙。

  甘宁部与联军断后部队兵力相若,但是两方士兵心理殊异,甘宁部因为西凉大捷,士气正高,而乌尔巴部下此时却想急急逃命,谁愿意留下做替死鬼?

  正在两军酣战之时,朱恒部冲上前来,两军合力,兵威倍增,乌尔巴部少时便支撑不住,乌尔巴统兵多年,见势不妙,统领败兵,往联军主力退兵方向逃去。

  甘宁、朱恒皆为百战之将,见乌尔巴败逃方向,早已晓得联军意图,一面统兵追击,一面派快马通知金旋。其实甘宁、朱恒此举有些多余,金旋在行军之前,早已与姜维、马超等商议,料知联军必然选择退入北胡,早让马超统领重兵设好埋伏,静待联军进入圈套。

  乌孙王为前军,龟兹王为后军,马超性急,未等到龟兹王部全部进入包围,下令全军出击,将乌孙王部及龟兹王部分兵马包围于核心。龟兹王见势不妙,不去救援乌孙王,统领残兵往东北方向逃窜。

  马超部因为兵力有限,知道二十万兵马全歼敌军甚为吃力,今见龟兹王逃走,分不出兵力追击。乌孙王被困在兵阵核心,尚等龟兹王前来救援,未料龟兹王早已逃窜。

  联军兵马此时兵败如山倒,被马超精骑一波冲击下来,立即溃散奔逃。正在乌孙王将要束手就擒之时,一彪大军从斜刺里杀将出来,救得乌孙王性命,然后拼命杀出一条血路,往东北方向逃去。原来乌尔巴统领败军逃到此地,闻知乌孙王遇险,杀进阵来,救得乌孙王一行。

  马超见乌孙王逃走,统兵上前追赶,乌尔巴因为中国轻骑兵速度甚快,不敢大意,一路上分派兵马阻敌。乌孙王残部虽然不能组织有效反击,却大大减缓了马超部的行军速度,联军主要将领得以平安返回国内。

  因为龟兹王临危舍弃乌孙王,两王因为此事成仇,回到西域之后两国兵戈相见,直到中国兵马攻打西域之时,方才和解,一致对外。这是后话,容后再叙。

  中国兵马此次又是一场大胜,斩杀联军首级十万余颗,联军逃回西域者,不足五万人。西域此战以后,元气大伤,北胡、西域势弱,中国北部边患基本消除。

  金旋借助中国士兵连胜之势,命令甘宁、马超两部合兵,分兵五路,攻打北胡各部落。北胡各部落因为壮丁大多在西凉一战中死亡,因此基本没有还手之力,六个月内被中国占领全境。

  因为北胡地理与中国不同,金旋在北胡设立四郡,每郡设立牧养司,迁北方边郡善于牧养者划地以治,以后北胡四郡成为中国战马的主要产地。

  北胡各部落因为受损严重,汉人迁入北胡之后,很快将当地人同化,金旋在北胡四郡择地建城,建立医馆、学校,从文化教育等方面加大对北胡人民的同化。百余年之后,北胡族人与汉人已无太大差别,其语言在数百年后基本失传。

  北胡四郡人口稀薄,金旋任命凌操为北胡兵马使,统领骑兵两万,管辖北胡四郡军务。庞统又从中国选调精通北胡语言的官吏,分到各郡担任各种执事。金旋担心北胡人作乱,强征北胡壮丁入伍,共得五万余众,被分入各军,仿高丽兵马体制,战时作为本部兵前驱。

  马超草原作战,数次大战并无对手,被士兵称为“马上英雄”,金旋因为其战功,封其为北胡王,统领部下二十万轻骑兵屯于北胡西郡,与驻扎西凉的姜维部、甘宁部,对西域各国形成合击之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