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执掌武唐 第六八九章 关中缺粮之隐患(下)

《执掌武唐》第六八九章 关中缺粮之隐患(下)

作者:蜀中布衣 字数:1888 书籍:执掌武唐

  纪处讷黑着脸介绍道:“萧太仓,这位乃是太府寺少卿、检校东市令、翰林院学士、驸马都尉6瑾。EΔ』. ”

  萧璿恍然明白了过来,轻轻一礼道:“下官见到6少卿,以下官最是保守的估计,朝廷至少每月运粮两百五十万石粮食进入关中,方才稳妥。”

  6瑾还未开口,纪处讷已是倒抽了一口凉气,紧接着皮笑肉不笑的言道:“荒谬!倘若真的须得调运两百五十万石粮食,那就必须动举国之力,从全国各地调运,然此乃寒冷的冬季,道路冰封,水运冰封,即便是有通天之能,也无法办到。”

  萧璿叹息道:“倘若此点不行,还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6瑾立即饶有兴趣的一问。

  萧璿目光直勾勾的望着6瑾,一字一句的开口道:“即刻奏请圣人,请圣人立即带领群臣前往洛阳过冬度春,待到明岁关中粮食收获之后,再行返回。”

  闻言,纪处讷不能置信的张大了嘴巴,呆呆的看了萧璿半响,确定他没有说笑之后,这才露出了荒诞不经的笑容:“萧太仓,莫非就因为你一番杞人忧天的疯言疯语,圣人便要带领所有的朝中大臣、显赫贵胄冒着严寒千里驱行前去洛阳?你你你,疯了不成?”

  “下官言之凿凿,岂会疯言疯语!”萧璿面无表情的应得一声,显然还是坚持己见。

  纪处讷冷哼一声,看向萧璿的目光如同在看一个疯子:“萧太仓,你乃朝廷命官,自然应该懂得为官之道,如何能够为了这般几乎不可能生之事,让太府寺上奏请天皇天后前去洛阳,本官可没功夫随你疯。”

  萧璿心知不能说动纪处讷,既有些愤愤不平,更多的却是无奈,不禁一声喟然叹息。

  离开太仓署之后,6瑾在太府寺食堂简单的用罢午膳,便出了皇城返回公主府。

  一路上,他都对时才那位太仓署署令萧璿所说的话思忖不止,准确来说,6瑾觉得此人之言未免没有道理。

  今年关中歉收撂荒无数,口粮的压力自然而然非常的巨大,若是将周转粮食的希望放在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手上,而非掌握在朝廷手中,以6瑾看来的确非常不妥。

  故而,他认为很有必要将此事向政事堂宰相以及天皇天后禀告。

  但有些麻烦的是,目前他才来太府寺任职区区一天时间,就这么冒然上奏,且奏折还未得到太府卿纪处讷的认同,似乎有些逾越和不知轻重之嫌。

  而且如此一来,也会令根本就不同意上奏的纪处讷大感恼火,说不定还会为此迁怒责怪于他。

  6瑾边走边思,终于想到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办法。

  要知道他除了太府寺少卿、检校东市令、翰林院学士的身份外,更是太平公主的驸马,以驸马之名上奏建言,似乎也是在情理当中,即便纪处讷知晓,也不能多说些什么。

  打定注意之后,6瑾心情大是舒坦,立即回到公主府起草奏书来。

  是夜,公主府寝堂旁边的书房烛光经久不息,待到城楼上敲响了三更的梆子声,6瑾这才重重的打了一个哈欠,吹灭油灯倒在榻上沉沉睡去。

  ※※※

  霞光初露,混沌朦胧的金光映照着皇城内外的皑皑积雪,整个大地一片金黄。

  延英殿内,穿着男儿服饰的上官婉儿准时坐在了书案前,提起笔开始一天的忙碌。

  这段时间,上官婉儿很少如往常一般露出笑容,变得有些一丝不苟,更有些爱莫名奇妙的些小脾气,让伺候笔墨的内侍宫娥们无一不是胆战心惊,深怕不小心惹恼了上官侍诏。

  唯有上官婉儿的贴身宫女香菱,才知道上官婉儿心内隐藏着的深深痛苦,在6瑾尚太平公主为妻之后,侍诏火热的心儿便悄然死去了,那朵爱情的鲜花还未来得及绽放,也是静悄悄的枯萎凋谢。

  轻轻一叹,香菱目光幽幽的注视着正端坐在案前的上官婉儿,注视着她眉宇间那朵美艳动人的梅花,心内大是伤感。

  便在这个时候,正绷着小脸一脸严肃模样的上官婉儿忽地“咦”了一声,眼眸中露出了火焰般的炙热光芒。

  香菱见状一怔,轻声问道:“侍诏,怎么了?”

  “没事。”

  上官婉儿头也不抬,轻轻的言得一句,纤手不自禁的拂过宣纸上所写的“臣驸马都尉6瑾奏议”这几个小字上面,心内五味陈杂,仿若看见刻骨铭心的爱郎正站在自己面前。

  不知过了多久,上官婉儿眼神渐渐恢复了清明,回过神来,神情也略微镇定了些许。

  她美目视线朝着奏书最右端一望,当看到那排代表题目的醒目文字时,黛眉便是不自禁的猛然一挑。

  那里清晰的写着:《上天皇调粮入关中议》。

  “议”是唐朝官府公文的一种,主要是臣下有重大国事向君王论说事理,表示意见所采用,6瑾这封《上天皇调粮入关中议》,自然是有重要意见向天皇天后禀告。

  上官婉儿心知6瑾乃是沉稳从容的性格,若非重大事项,绝对不会冒然奏议。

  而且更为值得奇怪的是,6瑾在公文中并没有言及他太府寺少卿、检校东市令的身份,而是以驸马都尉之名进行奏议,所以这份奏议并没有经过政事堂,而是就这么摆在了上官婉儿的案头,他究竟包含的何等心思?

  想着想着,上官婉儿黛眉愈皱愈深,压抑住心头的好奇心认真的看了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上官婉儿才从这封奏议上收回了视线,略微琢磨了一下6瑾上奏天子陈述的事情,一时间不禁有些怔。

  今年关中大旱上官婉儿自然是知道的,她也知道目前关中各州郡存粮不多的事实,但却没想到情况已经如此严重。

  根据6瑾所言,目前关中六百万人口每月须得粮食三百六十万石,而关中各县正仓、义仓存粮数,仅仅只得三十万石,再算上朝廷每月调运的一百二十万石粮食,每月粮食供应缺口竟在两百万石左右。

  两百万石!这是一个骇然听闻的数字,若是一旦生了抢购粮食的慌乱,肯定立即就会引起大乱。

  不过现在还好有民间粮商调运粮食进入关中,堪堪弥补了这两百万石的缺口,使得供求勉强维持着平衡。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