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小牧场 65 第 65 章

《小牧场》65 第 65 章

作者:春溪笛晓 字数:5375 书籍:小牧场

  《小牧场》/春溪笛晓

  第六十五章

  小小的巢穴几乎只有一元硬币大小,里面是白白的,像毛毡,似乎是植物细细的绒毛密密地织在一起,看着暖暖软软,在外面是长着青苔的小树枝,被非常微小的细丝捆缚在一起,里面的白和外面的青相映成趣,像件美丽的艺术品。

  袁宁和章修鸣好奇地蹲在小鸟巢旁边,仔仔细细地看了半天,觉得这东西实在可爱。齐老师也被他们引过来了,她一看那漂亮的鸟巢就认了出来:“这是蜂鸟的巢。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肯定是某些旅行者把它带过来的,一般来说蜂鸟只在美洲有分布,在我们这边是找不着的。蜂鸟可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鸟儿!”

  袁宁说:“那它是一个人来到我们这边的吗?”

  齐老师点头说:“很有可能。”她叹了口气,“我们这边其实不适合它们生活。别看它们体型那幺小,实际上它们要吸食很多很多花蜜才能活下去——不过这边气候暖和,花儿开得好,也许它生活得挺开心。”

  袁宁盯着那漂亮的鸟巢半天,转头看了看章修鸣,说道:“四哥你也是这样的吗?一个人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还是很努力地生活,把那个地方也变成自己的家。”

  章修鸣看着袁宁认真的眼睛,也认真地回答:“我没有想那么多,只想着既然怎么活都是活,为什么不让自己过得好点?”他才不管那是不是自己的家、才不管那是不是自己的家人,有人对他好他就对对方好,有人对他不好,他也不会让对方好过。当然,回到家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袁宁说:“是这样的啊!”他又看向蜂鸟的巢,认认真真把它的模样都记在心里,“但这只蜂鸟真的好勇敢好坚强啊!”如果是他的话,一个人到了别的地方肯定会哭鼻子。就像到了章家以后,若不是大哥那么疼他,他肯定会变得很爱哭。

  章修鸣知道袁宁心细,容易多想,伸手揉揉袁宁的脑袋:“我们继续去找别的巢穴。”

  袁宁乖乖跟着他跑。

  有齐老师领路,他们找得又多又快。眼看太阳想要下山了,齐老师领着他们回营帐那边,和其他小组的人一起准备晚餐。馒头、米饭和肉汤程忠都叫人做好了,他们只需要准备一些可以下饭的东西,实在做不出来的话直接用肉汤下饭送馒头也是可以的。他们扎营的位置临近牧场大门,从营地里往外看去,可以看见远处有淡白色的烟正袅袅升起。

  食物的香味飘散在空中,引得空中盘旋的飞鸟频频往下张望。袁宁算是这么多人中“厨艺”最好的,处理食材和烤制食物都很熟练,做菜也能帮上忙,引得其他人都忍不住多看他几眼,默默跟在他身边学着帮忙。

  食物快要准备齐的时候,罗元良过来了。罗元良已经长得非常高,不再是当初那黑黑瘦瘦的男孩——目前大概有一米八以上,脸上和身上都填了点肉,不是胖,而是结实。他扛着一个干净的麻布袋,麻布袋正淅淅沥沥地滴着水。

  袁宁高兴地和罗元良打招呼:“罗元良,你背的是什么呀?”

  “野果。”罗元良把麻布袋放下,打开口上的绳结,露出里面圆溜溜、红艳艳的野果。入秋之后,这果子就开始结果,吃够了秋霜秋露才转红,周围的叶子簌簌地落,只有它还在一天天地变得成熟。这是秋天里头最好吃的果子。罗元良简明扼要地说出自己品尝后的结论,“很甜,没毒。”

  袁宁明白了,罗元良这是要把野果送给他们吃。罗元良找到的东西自然都是顶好顶好的,袁宁把罗元良介绍给郝小岚和宋星辰他们,然后与有荣焉地夸起了罗元良:“罗元良对山里特别熟悉,什么都能找得着。前两年罗元良给我找了点人参种子,种出了很可爱的人参宝宝!孙医生都夸罗元良很厉害!”

  和袁宁熟悉点的都知道孙医生是谁,那可是章家的家庭医生。能给章家这样的家庭当专属医生,那水平自然是很高的。

  齐老师说:“我听说孙医生这两年找了不少好药材,让不少老中医都眼红极了。别人问起孙医生怎么找来的,孙医生都笑而不答,显然是想藏私!”想到袁宁提到“人参种子”,齐老师心里生出一个大胆的猜测,“难道是宁宁你这朋友帮的忙?”

  袁宁看着罗元良。

  罗元良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了。

  本来对这种陌生野果还有点疑虑的齐老师顿时放下心来。

  袁宁又和宋星辰说起罗元良的“光辉事迹”,什么上山采药、什么收养会飞的鸭子、什么救助刚出生的小野猪。都是八-九岁的孩子,正是最爱听这种故事的年纪。听袁宁说起那些生动又有趣的事情,其他人看向罗元良的目光顿时不同了,满满的都是崇拜和憧憬。虽然他们不可能摸黑上山,也不可能在家里养鸭子和野猪,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这样的人生产生向往。

  罗元良被袁宁拉着坐在一边,边吃果子边听袁宁和其他人说话。明明是再普通不过的日子,经袁宁这么一说好像变得格外吸引人。再看看那些小孩子闪着光的眼睛,罗元良心里仿佛有什么东西正轻轻流淌。人总会羡慕别人的人生吗?有时他羡慕袁宁他们的无忧无虑,结果袁宁这些同学却都羡慕他活得多姿多彩。

  多姿多彩?

  罗元良顿了顿。其实他早就可以活得更好一些,只是懒得去和人分辨、懒得去和人争抢。日子过得好也是过,过不好也是过,何必那么麻烦。可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他开始注意到自己穿得整不整齐,指甲修剪得够不够短,手有没有好好地清洗干净——身上会不会留着牲畜天生带着的味道。

  应该是从那一天开始吧。

  那一天个儿还很小的袁宁来到牧场里。他还是第一次见到那么干净可爱的孩子,那么乖巧、那么听话,和他遇到的那些人憎鬼厌的小孩完全不一样。袁宁从口袋里拿出那么一小袋饼干,小心翼翼地朝他递过来,向他递出友谊的橄榄枝。

  他看着自己的手,突然觉得它们不够干净,指甲也长得太长了,容易藏脏东西。

  有时候人就是这么奇怪,在没有注意到某样东西的时候,就算它每天在自己眼前晃悠也会视若无睹。等某天突然注意到它时,会发现它简直无所不在,根本没办法忽视。他怎么让自己过程这样子了呢?他怎么能把自己遭遇的所有不该遭遇的为难和排挤都藏在心里呢?

  就是从那时起,他想要把自己变得更好,想要顾好自己的生活,让那孩子永远不会用厌恶或同情的目光看向自己。

  罗元良注视着袁宁。

  袁宁转头看向罗元良,递给他一串刚烤出来的烤肉。

  罗元良说:“谢谢。”

  袁宁说:“谢什么,你给我们摘了那么多野果!”

  罗元良咬了一口酥香可口的烤肉,没有说话,更没有让袁宁知道自己在谢什么。有些事是不必说出口的,只要自己把一切都记在心里就好。

  第二天一早,罗元良来带袁宁和章修鸣去晨跑。还是绕着牧场跑,大门出,东门回来,是袁宁非常熟悉的路线。秋意正浓,原处的树木不是光秃秃就是一片金黄,只有远处的山地尚还种着浓青色的苍松。

  田间堆着不少还没处理掉的玉米梗,小山一样高,看着是准备要直接烧掉。五六月份冬小麦成熟,这边马上会接着种玉米,刚才他们煮的玉米就是秋天里的最后一批,已经算非常晚的了。到九月底十月初就得把冬小麦种下去,让冬天厚厚的雪把它们捂一捂。天色刚刚亮起来,远处的村庄又飘起了炊烟。农村的人睡得早,醒得也早,一整天都精力充沛。袁宁呼吸着牧场外清新的空气,觉得整个胸腔都打开了。

  跑到东门那边,袁宁又看见了木匠。他向木匠打招呼:“木匠先生!”

  木匠朝他点点头,露出了笑容。袁宁向木匠介绍:“木匠先生您还记得吗?这是我四哥,叫章修鸣,大家都叫他鸣鸣!”

  章修鸣忍不住辩驳:“宁宁,我马上要十岁了,不能再这么喊了。”

  袁宁说:“可是我也马上要十岁了。”他们也还是喊他宁宁啊!

  木匠不由莞尔。偶尔听这些孩子争论争论,还是挺有趣的。他问:“昨天那么热闹,是你的同学们一起过来了吗?”

  袁宁说:“对啊!连木匠先生您都听到了啊!”

  木匠笑着点点头。

  袁宁和木匠道别,和罗元良去看象牙。

  罗元良微微一顿,给袁宁打预防针:“除了那棵长得最好的花儿,其他都慢慢枯萎了,看来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袁宁一听就知道长得最好的花儿是象牙。听到罗元良说其他花儿都熬不过这个冬天了,袁宁非常难过。虽然其他花儿不太和它说话,但它们都是象牙的朋友!

  袁宁往象牙所在的方向跑。

  秋天了,花儿们的叶子落了不少。比起园艺店里的温室,它们似乎更喜欢牧场这边清新的空气,看起来一点都没因为自己的枝条变得光秃秃而难过。见到袁宁后,花儿们都高兴不已,纷纷摆动枝条和袁宁打招呼。袁宁心里酸酸的,把实话告诉了花儿们:“罗元良说你们可能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花儿们听到这话却一点都不意外。其中一棵花儿欢喜地说:“我们已经活了很久了呀。就算再活到明年,我们也开不出花了。反正我很喜欢这里,如果能被埋在这个地方的话,我会非常满足的。”这棵花儿的话得到了所有花儿的认同。

  象牙一句话都不说,仰头看着天上的云朵。

  “而且象牙肯定能活下来的,”象牙的名字已经被所有花儿知晓,连旁边的白桦林也纷纷好奇地派来几片叶子,仔细辨认象牙的模样,想知道有名字的花儿到底长什么样。花儿们说,“象牙它和我们不一样的,它从小就和我们不一样。它还有自己的名字呢!象牙还在的话,就可以帮我们看看明年春天的样子!”

  袁宁看向象牙。

  象牙终于不再看向天上的云。它转头看向袁宁:“那只大狗没来吗?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儿?”招福当初想把泉水带出来但没成功,莫名地没能再进入“梦里”。这两年来象牙和招福见面的次数不多,都得是招福到牧场来以后才能见到。

  袁宁说:“招福它身体很好,就是有点没精神!因为谢爷爷摔伤了腿,招福它一直很担心。”

  象牙叹着气说:“泉水果然没有效果了吗?”

  看着同伴们一天天地萎败,它就知道那泉水并不是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即使它的同伴们体内的污染物已经被清除干净,污染造成的损伤却依然没办法修复。不过这才是正常的吧?如果这世上真的有东西能改变生死,那么万物还怎么轮回再生呢?就像天上的云会变成雨、地上的水会变成云一样。

  象牙打起精神:“山上那几只大家伙,经常偷偷摸摸跑进来看我,你可得好好跟它们说说,别让它们被人抓住宰了。”

  袁宁说:“是小野猪它们吧!”

  象牙说:“对,就是那几个蠢货。不过它们已经长这么大了,不能再叫小野猪了,该叫大野猪才对。”

  袁宁说:“我会跟它们说的!”

  罗元良和章修鸣都听不见象牙说话,袁宁也不能在象牙面前停留太久。反正在“梦里”能见面,袁宁挥挥手和象牙告别。罗元良说自己有活要干,去了棚区那边,袁宁只能自己跟章修鸣一块回了营地。

  早饭过后,学生们都三三两两地在营地附近选好位置写生,袁宁没急着画新作品,而是认认真真地给章修严写信。他写的信很琐碎,把这次秋游详细无比地写了下来,时不时还在旁边画了幅简单的话,把画面还原在信纸上——关于蜂鸟巢穴的事、关于红色野果的事、关于玉米梗的事,都被他写到了信里。袁宁赶在程忠开车去镇上采买前把信写好了,拜托程忠帮忙把信寄出去。

  程忠掂量着那沉甸甸的信,估摸着得发个小包裹才能寄出去。他点点头,调侃道:“放心,我一定会让你大哥尽快收到信的。”

  袁宁耳朵红了,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知不觉我就写了这么多。不过不是同一天写的,攒了好多天呢!”

  程忠走了,袁宁也跑回营帐那边写生。这次秋游玩了两天,没有发生任何意外,所有人都被牧场的美景吸引住了,压根没控没去捣蛋。到了中午要回去的时候,所有人都恋恋不舍,央求齐老师下次把活动安排在暑假,他们可以来这里玩一整个月。

  对于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们来说,牧场的吸引力巨大无比——要知道他们只看到了牧场的秋天,没看到牧场的春天和夏天呢!

  袁宁来的次数多,而且也知道自己以后肯定还能再来,心里的不舍倒是没其他人那么激烈。不过在坐上校车之后,他看见山里的灌木丛中钻出了几颗黑黑的脑袋,仔细一看,不是小野猪们又是谁!它们现在不算小了,个头几乎快赶上招福,身上都披着威风凛凛的硬毛。它们躲在灌木丛里高高地嚎叫几声,争相和袁宁告别。

  袁宁趴在车窗上看着它们,心里高兴极了。它们都已经好好地长大了!

  路途有点远,袁宁玩了两天有点困,开车后很快就靠在椅背上进入梦乡。章修鸣看了眼袁宁一点一点的小脑袋,不由抬手把那小脑袋拨到自己肩膀上,让袁宁靠着自己睡。车子晃晃悠悠地往前开,章修鸣也很快就入睡。

  袁宁的“梦境”依然有象牙它们。自从得了那五颗莲子,鱼儿就变得躁动不安,袁宁每天都得进来安抚一番。最后实在没办法,只好把莲子带了进来,把它们种到了池塘里。袁宁不知道这样种对不对,但莲子种下去之后鱼儿就安宁下来,每天靠在黑色丝线围成的“围墙”边上巴巴地看着莲子所在的地方。

  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池塘里却没什么动静,甚至连水波都少了,安静得像没了生机。袁宁忧心忡忡,害怕是自己种莲子的方式错了,浪费了那么好的莲子!

  这次袁宁一入梦,象牙的声音就响了起来:“你看池塘那边,中间那里!那里都个绿绿的、尖尖的小角儿!”

  袁宁视力很好,顺着象牙说的方向看去,果然见到一个小角儿钻出了水面,还青青的,水嫩又可爱,它看起来那么地娇弱,好像风一吹就会消失。可是它长出来了!袁宁仔细往下看,发现水下有长长的青茎。一颗莲子要钻出水面,比花儿们从泥土里钻出来更辛苦吧?得往上生长很长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露出水面,呼吸到水面新鲜的空气。

  袁宁高兴地向鱼儿报喜:“鱼儿鱼儿,莲子长出来了!”仿佛是为了应和他的话,陆陆续续有另外几个尖角钻出水面,让水面泛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泉水本来就清可见底,随着小小的莲茎往上钻去,那亮莹莹的水质似乎又有了点儿变化。风不知从哪儿吹了过来,吹得那几个尖角一晃一晃。它们依然贪婪地呼吸着周围的空气,卷卷的尖角慢慢舒展开,成为了一片片亭亭玉立的碧绿荷叶。明明荷叶的香气是很淡的,一般都闻不到,袁宁却感觉荷叶的清香飘到了自己鼻端。

  本来袁宁觉得这“梦里”已经挺亮了,随着那清香飘散开,眼前的一切仿佛又更亮了一些,天空那种灰沉沉的感觉散了不少,仿佛有光从上面透出来,把空地上方的黑暗又驱散了不少。

  人参宝宝们把腿从泥土里□□,欢快地跑向空地,脑袋上嘭地开出一朵花来,把花上结出来种子撒在那广阔的空地上。数不清的人参苗儿立刻有钻出地面。人参宝宝们迈开腿跑过来,环绕着袁宁齐齐地说:“给你!给你卖钱!”它们七嘴八舌地告诉袁宁自己的用处,“拿种子来,我们种!”

  袁宁吃惊。以前人参宝宝一直没学会说话,只会吱吱呀呀地摆动着枝叶,现在突然就能说话了!

  袁宁说:“我的钱够花了,你们不用那么辛苦的!”

  人参宝宝们沮丧地耷拉着脑袋:“那么我们什么忙都帮不上,一点用处都没有。”

  袁宁愣了一下。他也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会因为自己没办法帮忙而觉得自己毫无用处。那种滋味可真不好受!

  袁宁说:“那好,我回头带些种子进来,让你们帮忙种。”

  人参宝宝们听了振奋不已,高兴地绕着袁宁转起圈来。袁宁看向池塘中挺立着的几片荷叶,对那五颗莲子产生了不小的好奇。一般来说种到这里面的东西都会长得又快又好,可是那五颗莲子却花了足足一个月才长出水面。而且在它们长出来以后,人参宝宝好像一下子从“婴儿状态”长到了“孩童状态”,可以说话和思考——甚至还有了鲜明的感情!

  这是那五颗莲子带来的、新的生命力吗?

  袁宁还来不及深想,就感觉有人在旁边推了推自己。袁宁幽幽转醒,睁开眼睛,看见了身旁的章修鸣。章修鸣说:“宁宁,我们到家了,下车吧!”

  袁宁赶紧把东西都拿好,向齐老师他们道别以后就跟着章修鸣一块下车。

  还没走到章家大门前,袁宁就看见招福急匆匆地朝自己跑来。袁宁心头一跳,也跑了过去,关心地问招福:“怎么了?是不是谢爷爷出了什么事?”

  招福什么都没说,只静静地看了袁宁一眼,直接转身往回跑。

  袁宁扔下拿着的东西追了上去。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