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皇陵守墓人 第126章 土壤变红之谜

《皇陵守墓人》第126章 土壤变红之谜

作者:李清兆 字数:2916 书籍:皇陵守墓人

  对这个小县城了解的越深入,就越能感到它的神秘和诡异,它好像是另外一个世界,有现今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物质和生物,而这种独特性,又和秦始皇陵有没有关系呢?这正是我们需要探索的。

  看着墙角处的那个盒子,让我有种特殊的感觉——这种奇妙的生物背后,也许藏着一个更大的秘密。张大军的这番话,让我从科学的角度对那种虫子有了些了解,但那种不祥的恐惧,却并没消失。

  王教授却神情淡定地说:“这种虫子太特别了,一定要带回去好好研究,至于王同说的那个诅咒,不管是真是假,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更深入了解这种虫子,只有了解,才能化解危险。诅咒术自古有之,但之所以能起作用,往往是由于诅咒术有强烈的暗示作用,这种心理上的暗示作用,对人的生理有巨大影响。

  比如有人被误诊为癌症,竟然在几天内就死掉了,这样的案例发生了不止一例,历史上也记载过很多高僧,可以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亡,于是,便在那个时刻盘腿‘坐化’,其实这些从心理学层面来说,都是一种强烈的精神暗示,而这种暗示,可以对人的身体发生巨大作用,甚至可以结束掉自己的生命。王同说的这种虫子的诅咒,是否也是强烈的心理暗示在起作用呢?因此,我们在弄清楚之前,还是尽量采取不信的态度,这对我们比较有利,可不管如何,我们都要加快研究进展,越早弄清楚,对我们越有利。”

  大家都觉得王教授说的入情入理,便都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王教授走到墙角处,弯腰把那个盒子拿了起来,然后放到了我们面前的桌子上,看这个盒子离得这么近,我心理还是有阴影。忽然,郑旭把那个盒子拿起来,并把耳朵靠近盒子,认真的听了听,然后轻轻摇了几下,又听了听,忽然说:“那个虫子应该又变成粉末了。”

  大家听完吃了一惊,张大军又连忙打开盒子,果然,虫子和绿色的晶体消失了,只剩下一撮粉末,这真像是变戏法一样!怎么会这样?真是太奇怪了!“王教授,请您把那种石井中的土拿出来一些”。王教授先是一愣,但也没再多问,连忙从箱子把那个装土的瓶子拿了出来。

  我们都知道,那个瓶子里的土,就是泥燕从石井里衔出来的,并且暴露在外面时,就会变成红色,这时郑旭要那种土干什么呢?

  王教授拿出那瓶土,然后倒出一些在茶几上,而郑旭则捏起一撮,放到了盒子里的粉末中。但就在那种土和绿色粉末混在一起时,最惊人的一幕发生了——只见那堆绿色的粉末,几乎在瞬间,变成了无数只虫子,每只虫子如蚂蚁般大小,有的甚至更小,但依稀看以看出,那些虫子的样子,和刚才形成的昆虫大体一样!并且密密麻麻,聚在一团,看到突然这么多的虫子,我感到浑身直起鸡皮疙瘩。

  郑旭连忙帮盒子关好。幸好那个盒子的密闭性极好,没有一只虫子钻出来,大家这才稍微松了口气。

  “其实这种土应该是一种催化剂,它可以让这些所谓的 ‘胚胎粉’,迅速变成——或者说孵化成——无数的个体,而不是形成一个大的整体”,郑旭仍是一脸平静地说,“这种 ‘胚胎粉’,应该是史前生物一种特有的繁衍方式,还记得那种乌云吗?组成乌云的那种虫子,也应该有这种类似的特征,这样一来,可以在极短的时间的内,繁衍出天数量级的虫子,这样才能把这里那么多湖水吸收到天空中,而形成降雨;

  之前我们虽然大概了解了大雨形成的谜团,但我一直无法理解的是,要形成雨水,需要天数量级的那种形成乌云的虫子,这种虫子如果平时就那么多的话,会导致这里整个生态失衡——不论这个地方有多么怪异,它仍然要遵循很多根本的生态规律,因此任何一种生物,它的数量过多时,都会影响整个的生态系统的。

  但如果平时没那么多数量时,如果在短时间内增加那么多虫子?

  现在我似乎想明白了,组成乌云的虫子,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用这种方式生成,而下完雨后,肯定还有别的方式,把大部分虫子消灭,以保持这里的生态系统平衡。”

  大家都觉得郑旭说的很有道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可以更完美地解释如何能调动风雨了。“天数量级是什么意思?”可对于我们科生来说,对数字比较没有概念。但我知道,郑旭肯定对数量比较敏感,才比较有可能联想到这些。

  王同微微一笑说:“其实就是指数级别的增长,这种增长是非常吓人的,比如, ‘任何一张纸,你都不可能对折九次’,这就是一种指数级别的增长,这种指数增长导致数量的激增,确实是很难用日常经验去判断的。”

  “对,一张纸如果对折23次的话,那么其厚度将会达到800米”,郑旭补充说。

  听完他们两个人的话,我还是不太相信,一张纸对折九次还不容易吗?我便找了一张纸对折试了试,经过一试验才知道,果然不可能,我觉得可能是纸小了些,于是又找了张很大的报纸,结果还是无法对折九次,看来对于很多问题的判断,还真不能靠所谓的日常经验。

  那个是史前人类生活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他们可以记忆传递,可以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快速信息等,而那时其他的生物,也是如此的特别,比如我们见过的那种荷花状的东西,就是一种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的物质,而且还能信息,但没想到的是,连繁衍生殖方式,都是如此的骇人。

  “你是怎么知道那种土有这种效果?”王教授问郑旭。

  我们之前只知道这种泥土很特别,但从没发现它竟然有这种效果,可郑旭是怎么推测出来的呢?而郑旭仍然不动声色的点点头,声音平静但又充满恳切地说:“我听你们说过,这种土是一种叫泥燕的鸟,从石井里衔出来的,并且接触空气后会变红,你们还说,这应该是秦朝时那种土层里的土,因为泥燕只生活在秦朝的土层中。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你们说这种土如果带到山外,即使暴露在空气中,也都不会变红的,只能暴露在这里的空气中才会变红,这是为什么?你们好像一直没想清楚。因为这里的空气和外界相比,也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但自从了解那种乌云的秘密之后,我就才意识到,这里也许有很多特殊的虫子,并且有的极其微小,那种土壤之所以变红,可能就是某种微小虫子的作用,并且这种可以使那些土变红的虫子,是这里特有的;而无论是组成乌云的虫子,还是今天这种 ‘全息虫子’,也都是这里特有的,既然这样,我就想到用那种土壤试一下,看看有什么反应,没想到这么一实验,还真的有所发现。”

  在郑旭卓越的推理能力中,不但解开了那个一直困扰着我们的、土壤变红的谜团,还让我们了解了这种土壤的一个重要的作用。这个小城里的种种现象,看起来不可思议、诡秘无比,但其背后却有着种种规律,因此每次行动后的梳理总结,对我们来说是在是太重要了,否则我们会彻底眼花缭乱,迷失在各种光怪陆离的诡异中。尤其是郑旭、王教授、张大军,他们总能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帮我们拨开重重迷雾,让我们看到各种谜团背后的真相。

  “我好像有点明白小李为何要对我们撒谎了”,秦晴若有所思地说,“在那个岩壁凸出的巨石上,可能藏着什么秘密,这次蒙老头的被劫持,就可能与那个岩壁上的秘密有关,而这些秘密,会不会是关于那个村的呢?我觉得无论是小李还是蒙老爷子,对我们隐瞒的秘密,应该都是和那个村庄有关的秘密。”

  听完秦晴的推测后,郑旭和王教授都没说什么,而我们几个却觉得秦晴说的有道理,就在这时,王教授看了一下手表,已经是夜里十点了,他又走到窗前,往外看了看,忽然扭头对我们说了一句:“你们大家累了吗?如果不累的话,跟我夜访蒙老爷子的饭馆怎么样?”

  大家精神一震,王教授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肯定是又想到了什么,大家当然愿意去,只是王教授看张大军有点疲惫了,就坚持让张大军回房间休息了,而我们在黑夜中,再一次往蒙老头的饭馆走去。

  刚来这个小县城的那天夜里,我们就去了蒙老头的饭馆,当时在那里还遇到了老张和老王,以及那一男一女,而最近这段日子里,那一男一女好像忽然消失了似的,一直没再见到他俩。

  当我们从宾馆出来,走在昏暗的街道中时,仿佛又找到了我们刚来时的那种感觉,那时,我们还满怀着斗志和新鲜感,只觉得这个小县城风景优美,环境独特,没有感到丝毫的恐惧和阴暗,但经过这么多事情后,我们才知道这个小县城深不可测,而且充满了血腥和危险,我们亲眼看到了老王的惨死,除此之外,还有那么多人莫名其妙的死亡,这让我感到深深的恐惧。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有了郑旭的加入,我忽然有了一种强大的安全感,尤其是她和我们之间,合作非常默契,再加上王教授的运筹帷幄,老成持重,我觉得我们正慢慢的逼近真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