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情天恨海鸳鸯梦 重病(一)(37)

《情天恨海鸳鸯梦》重病(一)(37)

作者:著书为红颜 字数:2919 书籍:情天恨海鸳鸯梦

  金风未动蝉先觉,树上的蝉,在天气不好的日子里,都哑然无声了。本来,在北方出现的蝉就很少,就是在这小东西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里,也从没给人带来喋喋不休的那种心烦意乱的聒噪。

  陶其盛没有去顾庄稼地里的粮食,仍在忙着那口棺材的进度。在这天,他左手拿着油漆盒子,右手拿着刷子,很精心仔致地给已经完成的棺材刷上最后一遍红油漆。

  本来硕大的杏树冠上繁茂的叶子被一场冰雹砸落的也稀寥了不少。但却依然像把漏洞百出的破伞在撑起着,遮挡着头上的一片微热的阳光,使得师徒二人躲避在阴凉下减少了感受更多阳光温暖的机会。秋风时尔吹过,就会带走几片枯黄的落叶飘走。葡萄架宛如一张被蜘蛛放弃的破网,似是还在执着地坚守着那份向望的信念。

  当进进出出面对已经成型的这口大棺材时,邱兰芝、陶振坤、柳杏梅、(甚至是包括陶振宗在内),脸上都失去了往日的笑容,疑惑的心里都充满了沉甸甸的压抑感觉。在想象中殷盼望着订做棺材的雇主早日登门认领,那样才会使得忧虑的心情得以安稳下来,否则悬着的心是无法放踏实的。尤其是让人看不懂的是,陶其盛还在棺材头前那个“奠”字下精心雕刻了一对雌雄鸳鸯,难道这只是为了美观和对艺术性的一种炫耀和表达吗?所有见过的人都会是感到莫名其妙,这也太别出心裁了,但都是将怀疑藏在心里,似乎是不好意思问出口。只有留意的柳杏梅着好几次惊奇地看到婆婆对那鸳鸯图案发呆。

  在昨天,师徒二人用杠子合力从偏厦里移挪了就要完工的大棺材,而这口大棺材也在暴雨中逃过了一劫。远离了杏树和葡萄架底下,为得是怕油漆时落叶落到上面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也好容易晾晒干的。

  关于这口别具一格的棺材,数日间就传遍了整个村子,男女老少都觉得好奇。伍元祖闻听此事,在昨天还特意来了一趟呢,在询问之下,陶其盛就搪塞说:“这人活着时没住过好房子,死后就住宽敞些吧!”

  “那——这棺材是你给谁做的?”

  “我自己!”

  伍元祖当时还是会惊讶道:“你的岁数又不大,又没病没痹的,咋会突然想起要给自己准备了呢?我还以为是别人在开玩笑呢!”

  陶其盛轻叹了声,苦笑了下说:“有生必有死,谁叫我会这门手艺了呢,这辈子我得为自己着想一下!”

  “你这个人可真是怪了!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有点儿嫌弃你给我打的那口寿材了,它显得小了些!”

  陶其盛说:“你老人家这辈子住着深宅大院的,吃穿不愁,比不得我们这些穷苦人,也没啥太大的念头!”

  “你倒是会说话,一口棺材倒像是成了你的心愿了!”伍老太爷说着边往自己那杆长烟袋锅里放着碎烟叶子。

  陶其盛像是自言自语地说了句:“人活着图意个啥呢?”

  “生下来就是为了活着吧!”

  关于生命这个主题,仿佛是世世代代人们议论而又破译不了的谜底。

  “也许吧!”陶其盛心不在焉地附合了句。

  “棺材头前咋还雕了两只鸳鸯呢?”伍老太爷很好奇地询问了句。

  “是——是为了好看。”陶其盛说这话时眼里是一片忧郁之色。

  “这东西又不是摆设,等埋进地里谁还会看见?”

  陶其盛苦笑了下,没有言语。棺材埋进了土壤里是没人能够再看见,可这棺材大概也会埋在所有知道的并且是活着的人心里吧!

  伍老太爷点着了烟,吸了两口,带着几许伤感地幽幽说道:“你爹都出去有些年头了,咋就不见他回来呢?”

  陶其盛的心猛然间一震,随之是像被撕扯那样的疼痛起来。只好说:“搞不清楚倒底是咋回事!也许——也许——他在外面挣到钱了,就成了家,把这个家给忘记了吧!”

  “你爹是个好人,这怎么可能的,你娘死的早,他都没再续弦,又当爹又当娘的把你们三个拉扯成人,只是他的命不好罢了!他要是挣到了钱,怎么会忘记了他的三个儿女和这个家呢?你这么说,会冤枉他的!”

  陶其盛没有说话,但他在心里却对“好人”二字充满了蔑视、恼怒、悲伤、憎恶及诅咒之情。一个男人,当冠冕堂皇的戴上了“父亲”的头衔时,为了妻儿老小就应该尽到一个属于男人的责任,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当有龌龊的道德问题出现时,他还具备一个父亲的光辉形象吗?!

  伍老太爷轻松地叹了口气。

  陶其盛就编谎话说:“这些年来,我出去了几趟寻找,但都打听不到任何消息。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出去想找个人简直像是大海捞针一样难!”

  “你是个孝子,村里人谁都知道,找不着也怪不得你了,怪你爹没福气!出门多年了,音讯杳无,可以说是生死未卜。说句不顺耳的话,现如今他也算是上了年纪的人了,客死他乡也是说不定的,这也不是啥稀奇的事。这——哪里黄土不埋人呀!”

  “也许——也许——我也是这么想的!”但陶其盛却明知道,他的爹现在并没有做他乡的孤魂野鬼,也许现在还依然顽强的活着呢,这是不为人知的秘密。

  伍老太爷从椅子上面站了起来。

  “老太爷,您坐着。”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是不能和命争的,你就想开些吧!有时间我来和你下棋,你忙就不打扰了。”

  “那现在就下也可以,请进屋,我沏上茶,咱俩就下上它几盘棋——”

  “你忙着呢,就不耽误你了。说起这下棋来,全村除了苗汉翔就是你棋下的最好,什么荣老歪、陶其悦、穆有仁、廖道通、蒋则义了——噢,还有我那两个女婿,你比这几个人都强,当年我和你爹打赌他都输给了我。我棋下不好吧,却愿和高手较量。”伍老太爷一脸笑容可掬的样子,说完捻髯呵呵而笑。

  在把伍老太爷送走后,陶其盛开始回味着伍老太爷的话。孝子?他的心里为这二字而难过!

  今天,此时,陶其盛迈腿跨进了棺材里,并且是躺在里面伸腿展臂的试了试说:“真宽敞!”

  陶振宗就站在外面看着,他笑着说:“可以在里面练驴打滚的,就是不能鲤鱼打挺。”

  陶其盛笑吟吟地说:“你这是不尊重师父。”

  陶振宗笑嘻嘻地说:“玩笑而已!叔,你出来,让我也到里边试试咋样,看看像不像太上老君的炼丹炉?”

  陶其盛就骂道:“你一个小孩子,想死还早着呢,啥都想试,这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东西!”

  现在,这口大棺材就算是完成了。

  陶振宗闻着那还有些浓郁扑鼻的油漆味,看着这个从无仅有的一口大棺材,就感叹道:“真是完美的杰作呀!”

  陶其盛从棺材里站起来,看着硕大无朋的棺材,也喟然一声说:“大功告成,总算是没耽误了!”

  “叔!你这话是啥意思,有人催得急吗?可也没见村里有谁生病长灾的!”陶振宗诧异,不解其意。

  “你会懂得!”陶其盛的口吻里似充有几分无奈和凄怆。

  自从陶其盛突然决定要亲手给自己做口棺材以来,这一可谓惊人的消息是不胫而走,成了村民们议论的焦点。不少好奇的人就登门来看,一见果真如此,那时的这口大棺材已经初具规模了,不免疑惑就问其原因。

  他就笑着也搪塞道:“人总是要死的,先准备下,也免得以后来个措手不及!”

  “做的太早暂且不说,那也没必要做这么大呀?”

  “活着时住这么矮窄的房子憋屈着也就算了,死了就住宽敞一些的好了!活着时咱不能跟帝王将相比,死了也要试一试的,呵呵——”

  人们听了他这话,无不深感怀疑地离去,认为他不是病了就是疯了,或者是中邪了,正常人哪有这样咒自己的?!咄咄怪事,不可理喻!

  陶振宗看着陶其盛,见他的眼里比往日多了几许忧伤和痛苦,更是疑惑起来。

  自从陶其盛收他做徒弟以来,就天天来学手艺。其实,他最初是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从第一眼看到柳杏梅时就对她的美貌所迷住了心窍,跟小时候见到柳杏梅时就已产生了一种朦胧的喜欢,现在由喜欢产生了爱慕,他想以学艺做幌子,那样可以堂而皇之的很从容就能天天见到柳杏梅了。当在爹娘一百二十个同意他学习木匠活,并对他拎着耳朵的加以千叮咛万嘱咐的劝说,言明利弊得失,于是他才肯认真来学了。能见到柳杏梅,又能学到本事,这一举两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数日下来了,他对柳杏梅的暗恋之情也随之日益加深了,一天看不到柳杏梅,人变得就似丢了魂儿一般!

  他见陶其盛表情有些古怪,也不好多问,就去收拾斧子锛子和锯子锤子等物件。

  这时就听陶其盛不住声地咳嗽了起来,就回头去看他,却见他趴在了棺材上不动了。

  陶振宗不禁大惊失色,急忙奔上前去,扶起陶其盛,见他已经昏迷过去,脸色蜡黄,额头冒汗,就喊着:“叔!叔!你这是怎么了?”

  陶其盛慢慢苏醒了过来,他的嘴边挂着血迹,他看着陶振宗微微苦笑道:“振宗呀,看来你不能跟叔走家串户的再接着学艺了!”

  “叔,这是为啥呀?”陶振宗给他擦了擦嘴边上的血迹,着急担忧之下,他泪眼朦胧了起来。

  “我的寿命已尽!”

  “叔,你说啥呢?”陶振宗急了。

  “我得了不治之症,命在旦夕!”

  “这不可能的,怎么会这样突然呢?!”

  陶振宗惊慌失措,忙把陶其盛背起来,送到屋里放到炕上躺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