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夜空中凡星点点 第一章 凡星点点(第一到第六节)

《夜空中凡星点点》第一章 凡星点点(第一到第六节)

作者:路的拐弯处 字数:1305 书籍:夜空中凡星点点

  《夜空中凡星点点》

  第一章

  小主人公

  20世纪80年代,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年轻的新中国,在经历了一场特殊的动荡之后,社会已经逐步趋于稳定;经济逐步发展的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在各种政策的带动下,那一场动荡留下的伤口,正在逐步愈合着、愈合着……

  我们的故事正是从这里开始。

  1985年农历小暑期间,位于南方小城凤来县的华强镇,有一座全镇海拔最高的石顶山,山上有一个名叫上山村的村落,叶姓村民都聚居在苦茶坡上。这个时令,坡下的早稻即将成熟。呈梯状的稻田,泛着一层撩人心弦的新黄,和这个季节田野山谷里自在飞舞的蜻蜓,和那午时家家户户袅袅的炊烟,一起构成了一副山村美图。山花开得正艳;知了声声不绝于耳;不安的麻雀,时而飞起、时而隐匿在绿黄之中,若是有些风吹草动,定是一群群呼啦啦地折腾着,直让庄稼人忍不住要咒骂几句。

  苦茶坡南侧,有一条由山泉汇聚而成的小溪。几截竹槽,将清澈的溪水引到一口蓄水池里,临近的七八户人家,都食用池里的水。离水池最近的一家,是坡上叶姓大户。此时,这户人家的厅堂里,几个中年男女正襟危坐,都时不时紧张地望向一旁的大房。

  一家之主叶永诚侧身坐在交椅上。他今年虚岁四十有八,目前是上山村小学的校长,并且还是一名老党员,在村里颇有一些名望。他端起一个学区奖励的白瓷杯子,正想喝一口杯中的酽茶,怎奈他的大儿子叶德安一个劲地走来走去,让他很是烦躁,就忍不住斥责了一句:“你就不能找个地方,安静坐着吗?”

  叶德安今年二十三岁,去年年初结的婚,而今天正好是他的妻子李月华生产的大日子。对于一个即将当上父亲的人来说,此时此景难免焦躁不安。但他爸这么一说,他只好停下脚步,蹲在厅堂口一块平整的石条上,卷起了旱烟。

  旱烟是邻居叶金田给的。前些天,叶金田家养的一头大肥猪,拱倒了石条,从猪圈里跑了出来,左邻右舍合力将猪围住归圈,他就拿了一些旱烟出来慰劳大伙。由于制作手艺一般,旱烟抽起来又冲又辣,倒也是合了山里人的口味。虽然叶德安年纪轻轻,但是烟早已成瘾,而且现在这个场合也确是需要抽几口烟,以缓解心中的焦躁。

  厅堂左边的第一间屋子就是大房。

  无关人员早被村里的接生婆兼媒婆春婶喊到厅堂待着,年轻的以及见不得的直接给打发走了。屋里只剩下德安的妈妈和奶奶,配合她前后忙活着。

  这是李月华的头胎,屋里时不时传出她的喊叫声,看来受罪不小。村里有一间小卫生所,只是唯一的医生不给接生,时下农村又不兴到医院生小孩,所以还普遍存在接生婆这个行当。

  大家可别小看了春婶——上山村里,接生与说媒这两件事情,基本上被她包办了。因此,村民们都说,春婶一进谁家的家门,谁家准是要有喜事了。

  突然,屋里传出产妇震天的吼叫声,差点没把屋顶长了青苔的老瓦片给掀了。厅堂里的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个个紧张起来。叶德安更是紧张得“忽”一下站了起来,却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只能往门口张望几眼,又蹲了回去。

  没过多久,一阵清脆的婴儿初啼声传了出来。厅堂里的人明白是怎么回事,一个个笑逐颜开。

  就在这紧张与欢喜之间,一个小生命诞生了。

  “哇、哇……”的哭啼声,强有力地从屋子里冲出,冲撞着这一所刚好居住着四代人的老旧泥瓦房。

  此时,知了停止了聒噪;麻雀扑腾一阵飞,从一片稻田又钻进另一片稻田,就藏匿了动静;正午的太阳,热烈地泼洒着它的光辉——叶家人脸上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屋前的空地上,卧着一头正在吃草的耕牛——今年生肖刚好属牛。耕牛一边嚼着这个季节鲜嫩的青草,一边仰起脖子望向泥瓦房——仿佛它也知道有一个小生命诞生了。

  空地外有一块菜地,一排豆角秧上挂着许多嫩绿的豆角,是这个季节可口的菜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无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