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见钟情,我的老公太高冷 第228章 那我会不会是你这辈子最后一个被牵过的女人啊

《医见钟情,我的老公太高冷》第228章 那我会不会是你这辈子最后一个被牵过的女人啊

作者:叶雪 字数:2385 书籍:医见钟情,我的老公太高冷

  叶欢以为李佛金会和上一次听到一带一路时一样,却没想到李佛金竟然点了点头,“略有耳闻。”

  这让叶欢一惊,暗想道,难不成亚当斯密也穿越了?

  “邹青先生的国富之策轰动一时,我虽然身处这穷乡僻壤,但也是听说过一些的……”

  叶欢又听李佛金说了两句,这才知道自己误会了,李佛金说的国富论和他说的国富论完全就是两码事。

  李佛金口中的国富论,是一个叫邹青的大儒发表的言论,内容涉及到土地政策、司法监督、社会福利等方面,总的来说还是地主阶层内部改良的那一套。

  “我说的国富论,和邹青先生的国富论稍有不同,是我自己观察、总结出来的一些东西,并在云州建设中进行了实践。目前来看,实践的结果还是不错的。”叶欢解释道。

  李佛金听到这里,来了兴趣。

  云州的情况她也有所耳闻,知道这位叶知州比她更惨:她从归河州被赶出来之后,至少还有六峒之地,但是叶欢刚来西南的时候可是连云州都还是一片荒地呢。可如今只是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云州都有军事和经济能力来支援六峒了,这里面肯定是有原因的。

  现在再听叶欢这么一说,云州的崛起似乎和他自己的这套所谓“国富论”有着不小的关系?

  李佛金有心了解一番,但又不好意思张嘴。

  还好,叶欢自己说了出来:“如果李峒主不介意的话,我想和你交流一下这方面经验。这到底只是我一个想出来的,所谓一人计短,必定有所不足,想听听看李峒主是否不同的见解,若是能有所裨益,那是最好不过了,不知李峒主能否赐教?”

  说是请教,但李佛金知道这只是给自己面子,实际上却是叶欢主动分享他的治理经验,她自然是愿意的。

  “若叶知州不嫌弃的话,我洗耳恭听。”

  苏成理此时却是站了起来,说道:“我突然想起来还有些事要去处理,特请允许先行告退。”

  他很知情识趣,知道有些东西是自己不适合听的。

  李佛金见状,也允了,苏成理这便退了下去,只留下叶欢和李佛金二人。

  待苏成理退下后,叶欢这就开始了。却没有马上分享自己的国富论,而是先问了李佛金一个问题:“我想知道,若是云州真和平井峒达成了合作,云州榨油,平井峒提供原料,贵方具体将会操作?”

  要是真合作了,这些东西叶欢也会知道,所以李佛金没瞒着:“我们将会派人专门负责采摘茶籽,来提供云州所需之物。”

  “我是否能理解为粉黛山上,以后将会禁止普通百姓采摘,而将改为六峒官营?”

  “是。”

  叶欢没说这好还是不好,只是问道:“李峒主,可曾听过,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道之国富仓府?”

  这是另一个世界的一位叫做姜子牙的古人说过的话,李佛金自然没听过,摇了摇头。

  “要称王的国家使老百姓富裕,要称霸的国家使士人富裕,苟延残喘的国家使贵族官僚富裕,即将灭亡的国家使国库富裕。”

  叶欢翻译了一遍,但是看李佛金的样子,显然并不能立刻理解这里面的逻辑对应关系,也不是太认同——按照叶欢的这个逻辑,她将粉黛山收归官营不就是仅存之国、甚至亡道之国了?她不认同,下意识地排斥。

  叶欢也不强求,只是继续说着自己的:“我的这套国富论,基本观点就是四个字——富国裕民。其中,裕民是第一位的,裕民,才能富国。整套观点也正是脱胎于我刚才说的这句话。”

  “说的不太空泛,李峒主可能也不好理解,不若我们就从眼前粉黛山这件事举个例子。”

  “若是按照李峒主的想法,将粉黛山收归官营,结果会是如何?我们可以现在推演一番。”

  “野王甲、乃至于平井峒的不少百姓都受益于粉黛山,平日里采摘些茶籽自行榨油贩卖,贴补些家用。若是粉黛山收归官营,这些百姓失去了这么一个经济来源,日子将会更加难过,与此同时,他们却看到平井峒的官老爷们从粉黛山上吃得脑满肠肥。”

  叶欢说到这,摇了摇头,“不患寡而患不均,百姓们见此状况,心中必有极大不满,加上生活每况愈下,此时将会非常危险。”

  “此外,李峒主也别忘了,石磨州、归河州可还都盯好了六峒呢。若是他们就此发难,派人鼓动造势,点燃这个不满的苗头,不难让平井峒内乱起来。同时,他们趁机进攻,内忧外患之下,六峒不好受啊。”

  李佛金安静地听着,随着叶欢一步步推演,心中逐渐震动。震动的最大原因,是因为叶欢推演得太合理了,细想之下几乎是必然发生。

  “当然,六峒将粉黛山收归官营之后,收入将会增加不少,我们假设这部分增加的收入为100。李峒主可以用这100收益来招兵买马。”

  “李峒主招兵买马,自然是另有所用,可是面对眼下平井峒的局势,只能先让这些人马去镇压平井峒叛乱,这样一来,情况不会发展到最糟糕的地步。”

  “这其实就是将粉黛山的100收入重新花在了百姓身上,到头来完全是内耗,白折腾。可如果我们换个思路,一开始就把这100花在百姓身上呢?”

  “粉黛山不收归官营,直接由百姓自发组织来采集、售卖茶籽,100收入,全由百姓自己来领取分配。届时,百姓收入增加,日子好起来了,自然不会想要造反,归河州方面无从造势内乱,也就不需要另外花100去招兵买马镇压叛乱了。”

  “不止如此,将100直接花在百姓身上,会让他们珍惜现在这样的日子,对六峒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因为他们的好日子是六峒、是李峒主你给予的。到时候,归河州若是来侵略,我相信只要李峒主你登高一呼,势必会有许多百姓真心实意自发参军来保卫家园。”

  “实际上,这样的一幕在云州就发生过了。”

  “云州早就大量地给百姓发钱、让百姓富足,前些日子大风寨进攻云州,几乎所有云州家庭的顶梁柱都选择了自发参军,保卫云州。也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加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云州保卫战才能够赢下。”

  叶欢说到这里,做了一下总结:“同样是花100,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时间、换了一个花钱的渠道,就能产生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会坚持认为裕民才能富国了。一家之言,与君共勉。”

  李佛金表情怔然,沉默不语,内心已经掀起了狂风巨浪。

  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道之国富仓府……

  在叶欢举了例子、九浅一深的讲解下,她的眼界被陡然撑开,看到了一个更宏大的世界。对于这句话也有了截然不同的理解,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实乃治国之经典!

  良久,李佛金长出一口气,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叉手作揖,郑重地行了一个礼:“知州之言振聋发聩,小妹叹服。”

  叶欢刚才说的那些话,实际上是帝王策,非亲子不可授。叶欢和她非亲非故,却详细地教导她此番帝王策,实在令她受益匪浅,万分感激。

  恍惚之间,她仿佛回到了小时候,李承先教她这些东西的场景,和眼前的一幕仿佛重叠了。

  这位叶知州先军事援助,再经济援助,如今更是在理论上谆谆教导,亲父也不过如此了。

  俨然之间,李佛金也真觉得这就是一位异父异母的亲兄长了。

  “那照知州所言,粉黛山就不需去管了?”李佛金诚恳发问,就像一位好学的学子。

  叶欢说道:“百姓们会自己管。”

  “人是趋向利益的,还是拿粉黛山来举例。当云州和平井峒的榨油模式开始后,百姓们成为了原料的采集、提供商,他们在生产实践中会发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几个人集合在一起,进行分工合作往往能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时候不需要人指导,他们就会自发地这么去做,使得民众财富更大化。这种不自觉被引导的行为,我称之为‘看不见的手’。”

  “这只看不见的手,将使民众财富自发趋向于最大化,达到最大程度的富民,这是有利于六峒利益的。实际上不管是楚国和燕国,或许没有意识到,但都已经在这么做了,比如说两国的边境军粮,就都包给了民间商人,效果也很不错。”

  “当然,六峒也不能什么都不做。看不见的手往往只顾利益和效率,却不顾大局和自身安危,我觉得六峒应该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保证一定程度的公平,保证大局稳定,使粉黛山的利益符合六峒的整体利益,这实际上也是云州府衙一直在做的事……”

  叶欢一番长谈,已经不局限于《国富论》了,还加上了宏观经济的概念,贴心地为李佛金规划一条符合六峒利益的粉黛山发展方针。

  当然,这条发展方针也符合了云州的利益需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