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冷艳总裁的贴身保镖 第四百九十七章 以退为进

《冷艳总裁的贴身保镖》第四百九十七章 以退为进

作者:山炮 字数:2925 书籍:冷艳总裁的贴身保镖

  此后,徐福又花了三天时间,熟悉《现在如来经》第四层的修炼之法。

  至于那颗“涅槃伐髓丹”,自然是留了下来。

  这可是天元大丹,平生获得的第二颗天元大丹,他舍不得吃。

  也许体内真的还有些玩垢丹毒,可这不是还没到影响修炼的地步嘛。

  以现在洞藏世界的元气吞吐量,没准哪天就会自己排出了丹毒。

  《现在如来经》第四层的修炼,是“炼窍”的过程。

  “练武不炼窍,终究不能洞悉肉身之奥妙。”

  徐福的肉身洞藏此刻犹如漆黑的“小宇宙”,三百六十五道窍穴,就是漆黑宇宙中朦胧不显的星辰。

  现在是要彻底炼化这些窍穴,点亮“小宇宙”。

  这一层的修炼十分重要,被徐福细细薅……分成了五道关卡。

  第一道关卡就是【第九境·涓流】,需炼化九窍。

  这九窍也不是随随便便的九道窍穴,“九窍八孔”是区分人与动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九窍”是单属人的特点,包括人面部的七窍:双耳,双鼻孔,双眼,一口;加上下体的“水道”和“谷道”。

  由于动物的“水道”和“谷道”为一体,所以加上面部的七个洞,总共只有“八孔”。

  但这里的动物只限于稍低级的门纲,像鸡、鸭、龟等等,因为狮子老虎等都还是有像人一样的“九窍”。

  就连《西游记》第一回合,孙悟空出世的那块石头上的“九窍八孔”,就证明了孙悟空既是人,也是“妖”。

  徐福刚刚突破境界,想要快速炼化九窍,还没那么容易。

  在检查了一番悟陵、悟冢的修炼进度,心中颇为满意。

  这两人有点天选之子的意思。

  “金陵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自开始修炼《大禅功》与《一拳超人·罗汉拳》之后,他们的修为就突飞猛进,一日更比一日强。

  看看他们的属性,尤其是那86、96的【福缘】,真让人眼馋。

  如果说他们此前不幸,有点对不住这高【福缘】属性。可谁就能断定,他们现在遇到了徐福,就不是【福缘】在使然呢。

  可怜的悟蛋,才当了几天师傅,就已经打不过这两徒弟了。

  ……

  阳春三月。

  正是桃花盛开的日子。

  徐福悄无声息的离开大禅寺,独自一人回到了洛水城。

  带着几分忐忑,他循着记忆寻找着曾经的家。

  虽然他已觉醒了宿慧,可那毕竟生他养他的父母。

  最近之亲,莫过于血脉亲;最浓之情,莫过于骨肉情。不管走在哪,都永远不会忘记父母的良苦心。

  如今数年不见,反倒是有些近乡情怯了。

  只是他这次特地回家,却扑了个空。

  如今的徐家家财不菲,产业众多,留在洛水城里的,也只是一个老管事在负责打理生意。

  老管事一眼就认出了他,即便徐福戴着斗笠,那张精致绝伦的小脸也比以前更加漂亮了,气质更是斐然,他却不会认错。

  这么漂亮的小孩,肯定是自家的小少爷。

  徐福跟老管家聊了一会儿。

  老管事大呼遗憾,“主母时常念叨少爷,每日烧香拜佛为少爷祈福,却苦于无法相见。若是知道少爷这会儿回家,她却错过了,指不定要多懊悔。”

  这两年,他家中发生的事情还挺多。

  他的父亲为了生意,率先搬到京城去了。

  他的大姐也已出嫁,夫家是洛城本地人士。

  他的二哥考中秀才,进了玉京城白鹿书院进学。

  徐福的母亲,之前一直牵挂徐福,不肯去玉京城。跟着他的三姐、四姐一起住在洛城生活,最近因太过思恋丈夫、儿子,才搬去玉京城的居住一阵。

  双方就此完美错过。

  徐福也无可奈何,他在老管事的陪同下,在这既熟悉又陌生的洛城老家转了一圈。

  宅院中还有下人在忙碌着。

  主人不在,他们显得有些懒散。

  却突闻一个当和尚的小少爷回来了,少不了吃惊一番。

  徐福漫步在家中,这里已经与他记忆中的模样大相径庭了。

  即便徐母念旧,处处保留徐福小时候用过的的东西,几次修缮重建,也意境失去了原本的模样。

  倒是临街一道墙边,他曾经钻过的狗洞还在。

  一条黄色小土狗也不怕人,吐着哈喇子摇着尾巴从洞里钻出,在徐福脚边嗅了嗅,摇头晃脑直奔厨房。

  徐福饶有兴趣跟了上去,从灶台下,找出一根烧火的烧火棍带走。

  这根烧火棍,入手微凉,材质十分特殊。似铁非铁似木非木,他的母亲以前就用它来当烧火棍。

  徐福刚学会走路的时候,也时常抓起烧火棍,撵地院中鸡飞狗跳。

  老管事见他拿走烧火棍,有些不明所以,只当他是念旧,带个玩具玩耍。

  当夜,徐福又去看了自己的大姐。

  大姐嫁给了当地一个有名的乡绅之子,也算大户人家。大姐夫读过书,却无甚功名,如今跟在家中做生意。徐福观他的人生剧本,没什么才华,也无甚劣迹,算是个本分人。

  姐弟两人再相见,大姐一把将他搂进怀里,哭得稀里哗啦。

  徐福有些尴尬。

  姐弟两人聊了许久,多是些童年的趣事和婚后的生活琐事。

  总的来说,婚后生活有些小摩擦,还算甜蜜。

  她却不知,她的诉说里,生活重心已经渐渐偏向了夫家。虽然也很想念娘亲,却不能经常回娘家去看望,只能时常找理由回去。

  这就是这个时代女儿们的命运。

  大姐夫对小舅子去了大禅寺出家有些惊讶,他以前可不知道这些。还打听徐福是否学过武功,显然对此十分好奇。

  徐福给了他们几颗养气丹、血气丹。

  叮嘱他们捏碎了吃,否则虚不受补。

  临走时他单独将大姐夫叫到后院,一拳轰在院中假山上,假山化作灰尘飘扬一地,“以后对我大姐好一点,若是敢对我大姐不忠,就想想这块石头。”

  大姐夫差点吓尿,回过神来后又有些哭笑不得。

  这便是徐福第一次省亲的全过程。

  次日,入夜。

  一艘小号星槎,从大禅寺灵蝉后山临江悬崖上飞出。

  越过崇山峻岭、飞跃蜿蜒大河,直往云州方向飞去。

  如果说之前的星槎是巡洋舰,这一艘小号星槎,只能算是中小型游艇。

  星槎的整体长度不过二十米,是一艘速度飞快的飞行载具,最高时速可达到300公里。

  为了速度,这艘灵蝉星槎上也牺牲了许多功能,纯属代步飞行法宝。但大禅寺出品,其实也不赖,就相当于豪华游艇与小跑车之间的区别。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就算是这样的一艘功能简单的飞行法宝,也代表着佛门圣地大禅寺的脸面。

  毕竟不是什么势力,都能拥有大型飞行法宝的。

  洛水悠悠。

  此时天尚未亮,在星槎的灯炷映照下,天上星月黯然失色,似在显示大禅寺的兴旺,使四方诸州亦失去往日的光辉。

  甲板上楼起两层,可容纳数十人同乘。

  徐福这次却只带了七人同行。

  真宫、真影、真崖、悟陵、悟冢。

  星槎的操作极为简便,但未免途中有损,还是带了一名阵法师真言和丹火师真焰随行。

  三桅巽风帆张满下,反射着月光,在帆面上留下道道神秘符文痕迹。

  星槎以不紧不慢的速度,沿着洛河而下,朝云州方向飞去。

  行了三日后,星槎出云州。

  洛水流经至此,在沿途数条大大小小的支流汇入之下,更显得气势磅礴。

  一路向北,奔腾着流向广袤云州大陆,最后经入海口进入北溟海。

  徐福的目光落在岸旁林木外冒起的村落、古城上,相比洛州的繁华,这里的建筑明显落后、破旧不少。

  云州也是靠海的大州,物产丰富,云州多水,水运交通方便。按说就算比不上洛州,也不会太差。

  奈何云州多山,陆路交通严重不畅。

  云州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山中多瘴气。

  常有匪患作乱之后就往山中一躲,官兵都拿他们没有办法。加上云州本地宗门、门阀,部落等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大干王朝的政令很难顺畅的下达到基层。

  加上赋税繁重,层层剥扣之下,最后吃苦的只能是劳民大众。

  进入云州之后,徐福就下令,将星槎落进水中,收了大禅寺的招牌和星槎两翼,伪装成一艘普通的商船在水上航行。

  渐渐偏离洛河主航道,向着云州洛州交界处的云界城方向的行驶去。

  河道渐窄,水流湍急,周围大山渐渐多了许多。高耸入云的大山,也随处可见。

  两岸虫鸟声不绝入耳。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船舱二楼中,在悟陵、悟冢的注视下,徐福奋笔如飞。

  书写下一篇文章,送给这两兄弟。

  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

  勉励之。

  这篇《寒窑赋》,在前世极为经典。

  原著中有诸多引用典故,如“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等等。

  徐福也算博览群书,碰到这种典故,他都以太玄界的历史名人事迹替换之。

  文章写完,也算顺口。

  两兄弟如获至宝,虽然他们文化不深,也能感受这篇赋中所讲的,正是在劝诫他们该怎么做人处事的大道理。

  这一路上,徐福除了经常对着那根烧火棍发呆外,也偶尔会教悟陵悟冢一些其他武功和实战经验,但更多的还是在教导他们各种人生道理。

  偶尔诗兴大发,也会写下一些诗句文章,其中有一些真个让人震耳发聩。

  譬如那首“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虽然不知为什么,悟陵悟冢两兄弟却能感受到,这位小师叔祖,对他们的未来期待颇高。

  “轰隆~”

  星槎突然剧震,一条从水下伸出的拦江大锁,将星槎拦截在江面上。

  四周火把四起,吆喝声震耳欲聋。

  徐福甩着烧火棍诧异走出甲板,看到数艘铁皮船飞快冲了过来。

  “我们这是碰到水匪了?”

  真宫道:“小师叔,恐怕是本地漕帮,要来索取过路费的。要斩断铁索直接闯过去吗?”

  徐福饶有兴致看着逼近的铁皮船。

  岸上人影幢幢,一艘艘飞舟如潮水一般的涌了过来,杀气腾腾。

  待得近了,铁皮船上帮众才看到是一群头戴斗笠,统一黑色制服,气势沉雄的大汉,还有两个年轻人和一个光头小和尚。

  “勿那汉子,你瞅啥。哪里来的,过我们大江帮的水路,不用交过路税吗?快快停船靠岸,接受检查!”

  这问话的汉子,满嘴熏黑尖牙,手持利刃,煞气腾腾,显然是个小头目。

  而在他身后这群冲到最前面的匪帮,更多的还是本地农家汉子模样。他们身穿短褂,赤着脚,有的干脆赤膊上阵,正是热带居民的常见打扮。

  白天打鱼,晚上打劫。

  徐福的目光越过他们,落在岸上隐藏在树林后方铁索阵台上,那里还有一群装备精良的武者,个个都是身穿鳞甲,手持巨大弯刀的悍匪,背弓带箭,数百人规模不小。他们占据着沿岸要地,只要一遇反抗,就会从四面八方合围而来。

  “大江帮的口碑怎么样?”徐福问道。

  真宫道:“一群凶狠的水匪。云州物产丰富,稻谷一年三熟,他们根本不愁吃穿,却依旧对过往商旅多有劫掠。动辄全员斩尽杀绝,或者男的杀女的留,凶狠残暴,吃人肉,喝人血,银人妻女。”

  悟陵悟冢两人一听如此凶残,顿时气愤不已,恨不得上去干一架。

  徐福寻思道,“来的时候,师兄叮嘱过我,让我不可多造杀孽。料想是猜到我会碰到这种情况。”

  “可现在既然他们第一个撞上了,总不能视而不见。就过去瞧瞧吧。我倒是想看看,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养成这般凶残煞气,如地狱魔鬼一般。”

  “我们飞过去,不要让匪首跑了。”

  真焰得令,立即张开巽风帆,船桨双翼,更在星槎周围弹出一道防御光罩。

  星槎丹炉动力“嗡”地全开,在船身下方喷吐出汹涌的星辉能量。

  夜空中,原本平平无奇的旅船忽然就变的耀眼无比,徐徐升空而起。

  船底下原本张扬五抓的水匪们,各个目瞪口呆,望着直往他们基地方向飞去的星槎。

  “坏了,碰到硬茬子了。”

  “兄弟们,扯呼~”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