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华大抗战 第387章 八路军抗战简介

《中华大抗战》第387章 八路军抗战简介

作者:江山多娇 字数:1180 书籍:中华大抗战

  作战时间:197年8月5日至1945年8月15日。

  作战地区:山西、察哈尔、河北、河南、山东、绥远、陕西、甘肃、宁夏。

  参战兵力:八路军三个师:第115师、10师、19师,共四万五千人。

  指挥官:中国: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第115师师长****,

  第10师师长贺龙,第19师师长刘伯承。

  日本:(197年8月至1941年11月)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第军司令官西尾寿造。

  (1941年1月至1945年8月)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

  第1军司令官岩松义雄,第1军司令官土桥一次。

  主要战斗:115师首战平型关,消灭日军千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我军士气;夜袭阳明堡机场,“猛虎营”营长赵崇德血染沃土;黄土岭战斗,日本“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一命归天;血战狼牙山、激战黄崖洞、铁军大反攻,杀得日军无处可逃;百团大战,历时三个半月,战线5,000里,作战1,800余次,毙伤俘虏日伪军4.4万多人,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大长了全**民抗战胜利信心,对克服投降妥协危险起了重大作用。

  197年11月8日太原陷落后,******十分自信地宣布:“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时任日本陆军大臣的东条英机:1940年国民党迄今未进行主力反攻,只有八路军在华北进行大规模出击,皇军在华北战场的失利,应对八路军的作战能力和华北问题重新认识。

  作战结果: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对敌作战10万余次,毙伤俘日伪军17万余人,自己发展到100余万人。

  作战意义:八路军采用灵活的作战方针,多次粉碎日伪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m.≈.co▽m蚕食”和封锁;尤其是百团大战,粉碎了敌人围困敌后军民的“囚笼政策”,迟滞了敌人向大后方的进攻,提高了八路军的声望,鼓舞了全**民的斗志,坚定了敌后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彭德怀,湖南平江人。196年平江起义后,率部队编入国民党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197年5月率部上井冈山与****红军会师。198年4月加入**。在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中,是前线主要指挥员之一。194年10月率部参加长征。全国抗战爆发后,任************中央军委委员,八路军副总指挥(第18集团军副总司令)。与朱德总司令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战场对日作战,开辟了华北抗日根据地。1940年,在华北发动著名的百团大战,即大规模交通破袭战,沉重打击了日伪军。1945年6月当选为****中央第七届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左权,19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曾参加两次东征。195年加入中国**。190年赴中央革命根据地。曾率部参加反“围剿”。194年参加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后兼八路军第二纵队司令员。曾参与组织指挥晋东南反“九路围攻”、百团大战、黄崖关保卫战等战役战斗,协助朱德、彭德怀开展游击战争,开辟和扩大抗日根据地。194年5月5日在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率八路军突破日军包围时牺牲。他是抗战中,八路军在战场上牺牲的最高将领。

  刘伯承,中国革命家、军事家、军事理论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6年5月加入中国**。19年奉命赴中央苏区根据地,参加多次反“围剿”。194年参加长征。全国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9师师长。197年9月底,率部挺进山西,以太行山为依托,开展敌后游击战争。1940年指挥部队参加著名的百团大战。194年9月赴延安参加整风运动。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中原军区、第二野战军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