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华大抗战 第336章 收复全缅甸计划

《中华大抗战》第336章 收复全缅甸计划

作者:江山多娇 字数:2298 书籍:中华大抗战

  特使居里来华所肩负的使命,是化解蒋介石与史迪威的矛盾,让蒋介石接受史迪威提出的三路反攻缅甸的作战计划。败出缅甸后,雄心勃勃的史迪威对天发誓,要报仇雪恨。在退往印度的路上,就拟好了三路反攻缅甸的作战计划。

  他提出将退往印度的中国远征军整编扩充为三至五个师,作为第一路从印度反攻缅甸,代号为X部队;在云南以美式武器装备训练15至20个师,作为第二路从云南反攻缅甸,代号为Y部队;以英国军队从仰光登陆,作为第三路打回缅甸。

  这是一个充满史迪威个人色彩的庞大战略计划。虽然罗斯福没有具体研究过此计划,但原则上赞成反攻缅甸作战,因为这与他的全球战略非常合拍。

  罗斯福始终不渝地强调,从全球战略看,日本对美国的威胁远比德国大,而在亚洲,能与日本抗衡的惟有中国。只有积极援助中国抗日,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日本对美国的威胁。所以罗斯福不吝惜武器、飞机大炮,不吝惜美元,尽最大努力援助中国。他认为把武器交给中国打日本,比美国人自己去打日本合算得多。

  当缅甸行将不保,滇缅路面临断绝时,罗斯福焦虑不安,一再对马歇尔说:“得赶紧想出什么法子,保证武器源源不断运给中国。”史迪威提出的反攻缅甸作战计划,正合罗斯福之意。但蒋介石是否赞成能否接受,居里觉得这是个复杂的问题。

  7月29日,居里把史迪威的三路反攻缅甸作战计划呈给蒋介石。蒋介石仔细审阅了作战计划,并对着墙壁上的巨幅地图指指画画。

  居里不失时机地进言:“从中国利益来看,实施三路反攻计划好处很多。第一,中国可有更充分的理由要求美国援助500架飞机,及保证每月空运五千吨物资。只要中国承担此项作战,美国则满足彼此项要求,自不待言。

  第二,目前美国援华物资全经驼峰空运,运量有限。大量物资囤积印度,贻误战机。如收复缅甸,重开滇缅公路,则美国援助物资源源供给中国,实在不可限量。

  第三,此计划中拟请美国派遣一师部队来华助战。马歇尔将军或不乐闻,但我可用动听理由说服他。果真美军来华助战,则中国军队皆生活力,发扬其战斗精神矣。

  第四,向取守势的中国,一旦表现出进攻能力,并且能克复日军重兵占领之缅甸,世人将刮目相看。战后,对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大有裨益。

  罗斯福总统还有一个设想,战后建立国际训政制度。即对一些落后国家,可由两三个邻国共同托管。中国为世界四强之一,战后对朝鲜、泰国和越南将有管理之权。”

  蒋介石听了居里这番话,乐滋滋地说:“这是个好计划。只要贵国能实现500架飞机之援助,及每月五千吨物资的空运计划,中国同意出兵。”

  居里笑道:“总司令阁下,一言为定!”

  蒋介石笑道:“决不失言!”

  最后,蒋介石与居里商定,让史迪威离开重庆一段时间,驻节印度,专门负责训练中国远征军及反攻作战事项。在史迪威离渝赴印之前,蒋介石同时接见了史迪威和居里,并共同商讨了三路反攻作战计划。

  1942年4月间,缅甸作战尚未结束,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就预感到作战必将失败,拟制了《在印度组织训练中国军队计划书》。其中心思想是:利用美国运至印度的中国租借物资,在印度组训两个军,由印度反攻缅甸,再由滇西出兵相助,以收复缅甸,打通中印公路。

  4月16日,派人将计划送呈蒋介石。5月初,蒋介石表示原则上同意。同时美国陆军部也批准了此计划。5月25日,史迪威在印度新德里公开宣告收复缅甸的决心,并电告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请求美国至少应派一个师参加反攻缅甸。他指出:“我坚信中国在战略上具有决定性重要意义,因此,我认为美国不向这一战区派遣部队是犯了严重错误。”

  26日,美国陆军部作战部署也制订《以收复缅甸为目标的维持中国抗战计划》。

  7月19日,史迪威在重庆向蒋介石呈交《反攻缅甸计划》。

  其要点:由英国出兵三个师,美国出兵一个师,中国出兵两个师,自印度阿萨姆省入缅甸,向曼德勒出击;另由中国出兵20个师,由滇西出击腊戍,与由印入缅的中英美联军在曼德勒会师,并攻取雷列姆,然后会攻仰光;在盟军从陆路发动进攻的同时,英军重新在孟加拉湾确立制海权,收复安达曼群岛,派部队在仰光登陆。此称为“两路进攻,南北夹击”作战计划。

  8月1日,蒋介石批准了此反攻缅甸计划,并提出三点要求:“(1)美国至少有一个师兵力参加作战。(2)美国空军与空运力量须大量增加。(3)陆上部队出击时,英国海、空军须在孟加拉湾之安达曼岛开始攻击,并在仰光登陆。”

  此即蒋介石所说的“南北缅水陆同时夹击”战略。

  史迪威自1942年5月17日从缅甸退至印度至10月18日,就此计划与英国印缅军总司令韦维尔五次会商。由于英国无意在近期反攻缅甸,且不欢迎中国军队入缅甸作战,会谈毫无进展。

  1943年1月14日至23日,罗斯福、丘吉尔和他们的参谋长们在卡萨布兰卡举行会议,讨论今后反法西斯战争总体战略,反攻缅甸也是重要议题之一。

  他们一致要求,实施史迪威提出的收复全缅甸作战计划,并将此计划定名为“安纳吉姆”计划。

  美国海军参谋长金说:“在欧洲战场,从地理位置和人力资源方面来看,俄国处于最有利的地位对付德国;在太平洋,中国对日本有类似的关系。我们的基本政策应是为俄国和中国的人力资源提供必要的装备,使他们能够作战。”反攻缅甸,打通中印陆上交通线,正是“朝着这个方向采取的一个重要步骤”。

  英国方面却以无法提供在缅甸南部进行两栖作战的舰船为理由,表示反对。

  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带有威胁的口气说:“目前在南太平洋的军事行动在民用船只、军舰和护航诸方面付出的代价极高。形势也可能发生突然的逆转,并导致丧失制海权”,“除非实施反攻缅甸战役,否则在太平洋上随时都可能出现,使美国不得不遗憾地取消对欧洲战场的承诺的新形势。”马歇尔把反攻缅甸与美国能否积极参与对德作战联系起来。

  英国在此压力下只好让步。经协商,会议同意实施“安纳吉姆”计划,并作出三点决定:

  一、备战时间暂以1943年11月15日左右为目标;

  二、具体反攻日期,俟1943年夏间(7月前)再定;

  三、如英海军舰船不足,美国设法拨补。

  1943年2月9日,中美英三方在加尔各答召开了高级军事会议,研讨反攻缅甸的具体计划。中方代表为何应钦、宋子文等,英方代表为韦维尔,美方代表为阿诺德等。史迪威以双重身份参加了会议。

  三方一致同意实施“安纳吉姆”计划。决定:

  一、1943年11月至1944年5月间为作战期。

  二、陆军以占领曼德勒为目标,英军三个师由加里瓦出击;中国驻印军由莱多向胡冈河谷出击,滇西远征军向腊戍进攻。

  三、英国海军封锁仰光。

  四、英军攻取阿恰布(实兑)、兰里岛。

  五、12月陆军出战,1944年1月占领仰光。

  这就是反攻缅甸,收复全缅甸的“安纳吉姆”计划的最后定案。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