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华大抗战 第032章 中国将士血染沙场

《中华大抗战》第032章 中国将士血染沙场

作者:江山多娇 字数:2099 书籍:中华大抗战

  21日夜,第36师再次向日本海军司令部发起攻击。中国军队冲过华德路十字街口,日军阵地崩溃了。日军立即调集八辆战车将华德路四面封死,烧毁周围房屋,用机枪猛烈扫射。中国军队三百多名官兵,全部倒在血泊和烈火中。

  宋希濂师长正为攻击部队电话不通而着急时,突然两发日军炮弹飞来,将指挥所小屋炸塌了,两名通信兵和传令兵都负了伤。宋希濂准备将指挥所推进到右翼211团指挥所时,忽然右方枪声大作,情势危急!宋希濂立即派出工兵营迎战,苦战恶斗直至东方发亮。为防止日军空袭,只得含恨命令部队撤退。

  这一仗,第36师伤亡官兵1,200余人。宋希濂咬牙切齿,血债要用血来还!

  与此同时,第87师大学生军,在几辆破坦克掩护下,向杨树浦日租界冲来,坦克冲到汇山码头,停泊在黄浦江边,敌舰猛烈炮火将坦克炸毁。驾坦克的战士与坦克同归于尽。学生军立足未稳,只得从日租界退出来。

  直至深夜,张治中整天滴水未进,拖着沉重的双腿巡视江湾。他两眼红肿,喉咙嘶哑,军服上染满烟尘。他望着不远处的日军阵地,五年前“一·二八”抗战的一幕呈现在眼前:为了支援第19路军抗日,他主动请求率部出征,经蒋介石批准后,即率第5军精锐部队第87师、第88师和中央军校教导队等部,誓师出征,奔赴上海参战。

  出征前夜,他留下一份遗书:“……这是一次反抗强暴的民族战争,也是我生平作战的第一次,我必以誓死的决心,为保卫祖国而战。一个革命军人首先要具有牺牲精神,而牺牲精神又必须从高级将领做起,这一役牺牲是应该的,生还算是意外的了……”

  第5军将士,在蒋光鼐、蔡廷锴指挥下,参加了江湾、庙行、浏河、葛隆的殊死血战,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悲歌!可是,一纸《中日淞沪停战协定》,使千千万万忠勇将士壮志难酬。第5军是悄悄离开上海的,张治中感到有愧于上海民众。

  然而,人民赞扬英勇的官兵,中外人士赶到驻地常熟慰问。国民党元老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女士,专程赶来第5军军部,她慷慨赋诗《赠前敌将士》:倭奴侵略,野心未死,既据我东北三省,复占我淞江土地。叹我大好河山,今非昔比。焚毁我多少城市,惨杀我多少同胞,**我多少妇女。耻!耻!你等是血性军人,怎样下得这口气?

  素有儒将风度的张治中激愤难抑。他是安徽巢湖人,自从保定军校毕业,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护法战争,就把一生交给了国家和民族。本来这次受命率部抗战,张治中预定于8月13日凌晨,给日军一个扫荡,乘日军措手不及,一举击溃日军主力。可现在呢,日军阵地近在咫尺,仿佛一抬脚就可以跨过去。但这狭窄的距离仿佛一道鸿沟,却难以逾越!敌人炮火太猛烈了,阵地太坚固了。中国军队没有攻坚炮火,延续几天攻击,仍然难以攻下。

  拥有四亿人民的泱泱大国,却受仅有一亿人口的区区岛国之凌辱,作为指挥千军万马的名将张治中,岂能忍得下这口气!可是怨谁呢?几次奉命停止攻击,失去歼敌良机,给敌人喘息机会,以至今日未能决胜!怒视着近在咫尺的日军阵地,张治中愤然兴叹:“刁诈的长谷川清,你可真是太幸运了!”

  21日夜,第36师再次向日本海军司令部发起攻击。中国军队冲过华德路十字街口,日军阵地崩溃了。日军立即调集八辆战车将华德路四面封死,烧毁周围房屋,用机枪猛烈扫射。中国军队三百多名官兵,全部倒在血泊和烈火中。

  宋希濂师长正为攻击部队电话不通而着急时,突然两发日军炮弹飞来,将指挥所小屋炸塌了,两名通信兵和传令兵都负了伤。宋希濂准备将指挥所推进到右翼211团指挥所时,忽然右方枪声大作,情势危急!宋希濂立即派出工兵营迎战,苦战恶斗直至东方发亮。为防止日军空袭,只得含恨命令部队撤退。

  这一仗,第36师伤亡官兵1,200余人。宋希濂咬牙切齿,血债要用血来还!

  与此同时,第87师大学生军,在几辆破坦克掩护下,向杨树浦日租界冲来,坦克冲到汇山码头,停泊在黄浦江边,敌舰猛烈炮火将坦克炸毁。驾坦克的战士与坦克同归于尽。学生军立足未稳,只得从日租界退出来。

  直至深夜,张治中整天滴水未进,拖着沉重的双腿巡视江湾。他两眼红肿,喉咙嘶哑,军服上染满烟尘。他望着不远处的日军阵地,五年前“一·二八”抗战的一幕呈现在眼前:为了支援第19路军抗日,他主动请求率部出征,经蒋介石批准后,即率第5军精锐部队第87师、第88师和中央军校教导队等部,誓师出征,奔赴上海参战。

  出征前夜,他留下一份遗书:“……这是一次反抗强暴的民族战争,也是我生平作战的第一次,我必以誓死的决心,为保卫祖国而战。一个革命军人首先要具有牺牲精神,而牺牲精神又必须从高级将领做起,这一役牺牲是应该的,生还算是意外的了……”

  第5军将士,在蒋光鼐、蔡廷锴指挥下,参加了江湾、庙行、浏河、葛隆的殊死血战,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悲歌!可是,一纸《中日淞沪停战协定》,使千千万万忠勇将士壮志难酬。第5军是悄悄离开上海的,张治中感到有愧于上海民众。

  然而,人民赞扬英勇的官兵,中外人士赶到驻地常熟慰问。国民党元老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女士,专程赶来第5军军部,她慷慨赋诗《赠前敌将士》:倭奴侵略,野心未死,既据我东北三省,复占我淞江土地。叹我大好河山,今非昔比。焚毁我多少城市,惨杀我多少同胞,**我多少妇女。耻!耻!你等是血性军人,怎样下得这口气?

  素有儒将风度的张治中激愤难抑。他是安徽巢湖人,自从保定军校毕业,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护法战争,就把一生交给了国家和民族。本来这次受命率部抗战,张治中预定于8月13日凌晨,给日军一个扫荡,乘日军措手不及,一举击溃日军主力。可现在呢,日军阵地近在咫尺,仿佛一抬脚就可以跨过去。但这狭窄的距离仿佛一道鸿沟,却难以逾越!敌人炮火太猛烈了,阵地太坚固了。中国军队没有攻坚炮火,延续几天攻击,仍然难以攻下。

  拥有四亿人民的泱泱大国,却受仅有一亿人口的区区岛国之凌辱,作为指挥千军万马的名将张治中,岂能忍得下这口气!可是怨谁呢?几次奉命停止攻击,失去歼敌良机,给敌人喘息机会,以至今日未能决胜!怒视着近在咫尺的日军阵地,张治中愤然兴叹:“刁诈的长谷川清,你可真是太幸运了!”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