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九转金身 331.第三百三十一章 荀善上门

《九转金身》331.第三百三十一章 荀善上门

作者:长天一剑 字数:3451 书籍:九转金身

  因此王子虽然不望报答,我却是不能厚颜领受。”

  拖雷眉头皱得更深,半晌忽地说道:“我懂得你的意思了。好,那我就和你打开天窗说亮话吧,咱们公私分开,我给你令箭,这是私谊。将来若是为了国家大事,你们夫妇要在沙场与我相见,我也不怪你们!这你总可接受了吧?”拖雷的话是这样说,心里却还是想用恩来宠络李思南和杨婉的。

  杨婉正色说道:“公谊私情有时也很难分得清楚,王子的好意我心领了,因为我不能令李思南为难!”

  明慧公主见杨婉执意不肯接受,对她倒是不禁多了一重敬佩,当下说道:“我们的大军从六盘山撤退回国,固原北面,我们并无驻军。你从这条路走,风险较少,倘若有甚意外,你叫他们把你带来见我。”

  杨婉道:“多谢公主指点!”当下跨上明慧么主送给她的坐骑,互道珍重,便即挥手告别。

  拖雷目送杨婉一人骑马绝尘而去,摇了摇头,脸色甚是难看。

  明慧公主道:“四哥,你不是怪她不识抬举吧?我倒是觉得她很难得呢。”

  拖雷道:“不错,的确很是难得,但也正是因此,却使我寝食难安了!”

  明慧公主“噗嗤”一笑,说道:“你是怕她路上出事?那也不用这样严重,搅到寝食难安呀?这恐怕不是完全为了李思南的缘故了吧?”

  拖雷怫然不悦,说道:“你想到哪里去了?”

  明慧么主见哥哥说得如此郑重,吃了一惊,改容问道:“然则又是为何?”

  拖雷道:“你想一个无依无靠的弱女,也能有这样的骨气,这还不可怕吗!”

  明慧公主恍然大悟道:“哦,原来你是怕将来征服不了汉人?”

  拖雷道:“不错。我一向听得汉人讲究‘气节’二字,说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妹,你读过汉人的书,这几句话你懂么?”

  明慧公主点了点头,说道:“以前教我汉书的先生曾经给我讲解过。”

  拖雷接下去说道:“好,那我就不必给你解释了。但我过去虽然知道汉人讲究气节,心里总是不大相信,我想哪里能有这样的完人呢?我一手拿着刀剑,一手拿着官职金银,谁人在我面前的还不低头?现在我见了这位杨姑娘,我才知道的确有这样的人,更可怕的是,她还是个弱质女流呢。”

  明慧公主道:“汉人未必人人像她这样,不是也有余一中这样的对咱们卑躯屈膝的大男人么?”

  拖雷道:“怕的是像余一中这样的人只是极少数,大多数的汉人倘若像这位杨姑娘一样,咱们将来就是占了汉人的地方,只怕也是不能长久。”

  明慧公主笑道:“那就不必去打汉人的地方好了。”

  拖雷道:“爹爹的遗嘱你我岂能违背?”

  明慧公主道:“爹爹已经死了,你遵命也好,违背也好,反正他都是不会知道的了。”

  拖雷皱起眉头,说道:“你这是不懂事的孩子话!我若不去打汉人的地方,焉能掌握兵权。我掌握不了兵权,不但是我要给二哥杀掉,连你也没有保障!”

  明慧公主默然不语。遥望远方,杨婉早已走得不见了,但在她走过的那条路上,马蹄溅起的尘土还在飞扬。

  明慧公主心里想道:“别人都羡慕我身为公主,我倒是羡慕杨婉。她虽然也是父母双亡,但还有一个李思南,我却是连一个知心的朋友都没有。她可以海阔天空任意飞翔,我却像是困在金丝笼里的鸟儿,不能自主。唉,杨姐姐实在比我幸福得多,但愿她在路上不要出事才好。”

  明慧公主的祝福没有落空,杨婉果然是一路平安,没有出事。她依照明慧公主的指点,从固原之北绕过六盘山,一个蒙主兵也没遇上。

  明慧公主在挂念她,她则在挂念李思南。“南哥不知已经逃了出来没有?人海茫茫,却到哪里寻找他呢?”杨婉心想。正是:

  人海茫茫何处觅?为君一日九回肠。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正文 第十九回 苦酒又添豪杰泪 春波未逝故人情

  杨婉忽地心念一动,记起了李思南的故乡乃是在山东武城。杨婉暗自思道:“南哥若是已经脱险的话,他一定要回乡探望母亲的。对,我到武城找他!”

  杨婉猜得不错,李思南的确是在回乡的途中。但杨婉却不知道,她自己是抱着满怀希望去找李思南;李思南对她则是已经绝望,他是怀着一颗创伤的心灵,独自回乡的。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且说李思南那日逃出了边境的那个市镇之后,心中无限悲酸。他以为杨婉已经改嫁,不但不敢存着“破镜重圆”的希望,连见都不想再见杨婉了。这也怪不得他,因为他曾经到过杨婉和屠龙投宿的那间客店,知道他们两人是同住一间房间。在那间房间里他还找到杨婉弃掉的旧衣裳,而且还曾和自称是杨婉丈夫的屠龙交过手来,他哪里知道其中另有许多曲折?

  扬婉那几件旧衣裳他已经收进自己的行囊带走,每次展示旧衣,就好像看见杨婉的影子,引起他无限伤心。

  “古语有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但只怕婉妹却是对着新人忘了故人了。”又想:“但这也怪不得她,她无依无靠,又不知道我是死是生。”“不过她嫁的那个人确实在是个卑劣小人,这却是我不能不为她叹息的。奇怪,以她这样懂事明理的聪明女子,怎会嫁给那个人呢?”“但这也是各个人的缘分,我替她叹息也是挽救不来。唉,我身负家国深仇,这些烦恼的私情,不想也罢。”话虽如此,但杨婉与他曾经共同过了大半年同命相依的日子,杨婉的影子,他是怎样也不能忘掉的。

  李思南挂念着衰老的母亲,日夜兼程赶路,路上幸好也没意外,这一日他终于回到了家乡。

  李思南抬头一看,只见他家的大门紧闭,檐头的蛛网纵横交错,也没人扫除。李思南不禁有点奇怪:“妈是顶爱洁净的人,难道她是病了,所以才没有扫除?但大白天为什么又要关上门呢?”

  李思南一掌推开大门,叫道:“妈,我回来啦!”屋子里静悄悄的,唯有他的回声。李思南一颗心砰砰地跳,慌忙三步并作两步跑进去。踏入前厅,只见一具棺材摆在当中。李思南这一惊非同小可,双腿一酸,登时跌倒,扑在棺材上!

  耳边忽听得一个慈祥的声音叫道:“李相公,醒醒,醒醒!”李思南爬起身来,抬眼一看,认得是邻居的张大叔。李思南茫然问道:“张大叔,我妈,我妈——”其实这一问已是多余,他家里只有一个老母亲,不是母亲的棺材还能是谁的棺材?

  张大叔叹了口气,说道:“苦命的孩子,你妈已经死了!”

  张大叔抹了抹眼泪,接着往下说道:“你妈身子本来就不大好,上个月初,她听说蒙古鞑子兵就要打来,担忧得很。她说她后悔叫你去找爹爹,担忧战事一起,你也回不来了。我劝解说南哥儿精明能干,多半会找着他爹,就是找不着也会回来的。可是我虽然百般开解,总却是消除不了她心中的忧虑。就这样她得了病,乡下又没有什么好医生,拖到了本月初九,她终于一病不起,等不到你回来了。你家并无亲人,是我擅自作主,替你妈置了这一棺材,草草给她收殓,停棺在堂,等你回来下葬。呀,南哥儿,你怎么啦?”

  李思南双自发呆,紧紧咬着嘴唇,血水从牙缝里往外直淌,猛地头撞棺材,叫道:“妈,都是孩儿不孝,累你死不瞑目!”

  张大叔连忙将他拖住,说道:“南哥儿,李家只有你一条根子,你要听大叔的话,好好保重自己,这才对得住你死去的母亲!”

  李思南神智顿复了几分清醒,这才嚎陶痛哭起来。张大叔待他痛哭了一场,说道:“人死不能复生,你既然回来了,还是让你妈早些入土为安吧。”

  李思南跪下去给张大叔磕了三个响头,说道:“多蒙大叔照料我娘,大德大恩,无以为报。我妈的丧事,还得请大叔帮忙。”

  张大叔道:“俗语说远亲不如近邻,患难相助,这是应该的。你就择个日子,安葬你的母亲吧。”

  李思南道:“风水这一套我是不相信的。大叔你说得对,还是让妈早点入土为安的好,明天不知大叔有没有空?”

  张大叔道:“现在是农闲时节,你明天办理丧事,我叫左邻右里,都来给你帮忙。”

  第二天李思南葬了母亲,回来之后,将家中剩余的衣物,尽都分给左邻右里,另外特别酬谢给他帮忙最大的张大叔,将从蒙古带回来的银子都送给了他。

  张大叔道:“你把家里的东西部送给人,难道这个家你不要了么?你又不是发财回来,你的银子我不能要。”

  李思南道:“我正想告诉大叔,明天我就要走了。”

  张大叔道:“你一回来就走?也不等‘满七’么。”(民间习俗,孝子守灵七七四十九天,是谓“满七”)。

  李思南道:“我父母双亡,这屋子我是不想再住下去了。我爹生前曾经教诲过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要为国家、为百姓尽自己的力,才算得是大孝大忠。目下蒙古的鞑子兵已经开始入侵,这正是要我出力的时候,所以我想,我不给我妈守灵,妈大约也不会责怪我的。”

  张大叔点了点头,说道:“不错,男儿志在四方,像你这样的人材,本来也不该固守家园的。好吧,那么,你就走吧。你的家我帮你照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