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道至尊 第五百五十章 献鸠放生

《书道至尊》第五百五十章 献鸠放生

作者:李彼岸 字数:1798 书籍:书道至尊

  萧起和李利群已经出完题目。

  留在最后,自然就是鸿天书院的院长,鸿峰。

  鸿峰笑呵呵的说:“前面两位的题目或多或少都蕴含有自己的人生感悟,那老夫教书这么多年,同样也是深有感触。所以我想让大家写一篇关于只讲求形式,却不是很注重效果,沽名钓誉的故事。希望大家好好发挥,努力写作,千万注重效果!只有形式感的章,是不行的。”

  鸿院长定是见过人间百态之人,识人无数,所以难免会有一些他不喜欢的人,他所出的题目也正符合心态。

  三道题目出完,下面的人开始作答。

  自然有人在考场内巡视,维持秩序,保持安静。

  一些书生凝眉苦思,面露为难之色。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这些题目都很有针对性,多是通过审核官们自己的人生感悟所出。

  其中意思很简单,但要写好却不简单。

  陶知谦前世读书无数,这些东西在脑中旋绕片刻,很快便有了一些眉目,渐渐决定要写的东西。

  研磨,铺纸,陶知谦开始酝酿故事的情节。

  周围一些书生瞥眼看到陶知谦这边已经开始着笔,有人惊异,也有人不以为然,以为陶知谦是胡乱写的。

  三个故事,并没有一定顺序。

  陶知谦首先想写的便是鸿院长所出的题目,沽名钓誉四个字印如了陶知谦脑海,笔下一动,“献鸠放生”四个字就出现在白纸上。

  字如其人,温润而平静,却不乏峥嵘。

  题目写出,陶知谦只是稍一停顿,就含笑继续往下而写。

  洋洋洒洒两千多字,蝇头小字很快就写满了六张白纸。

  周围很多书生本来想要不受外物干扰,一心要写好自己的故事。但此时依旧忍不住纷纷把眼角雨余光侧了过来,神情动容。

  他们很多甚至连故事情节都还没开始构思,正在寻找着题材,哪怕思维快的人,也只是大致确定了要写什么。

  但是看样子陶知谦却似乎快要写完一个故事了。

  献鸠放生说的是一个春秋时期一个叫赵简子的奸臣,为了向世人展示自己的仁慈,在大年初一这天放生斑鸠。老百姓到了这一天,都来献斑鸠,赵简子很是高兴,给了献斑鸠的百姓很多赏赐。

  但他的一个门客却不以为然,对赵简子说:“大人对生灵有如此的仁慈之心,这是难得的。但不知大人您想到过没有,如果全国的老百姓知道大人您要拿斑鸠去放生,从而对斑鸠争先恐后地你追我捕,其结果被打死打伤的斑鸠一定是很多很多啊!如果大人真的仁慈,不如下道命令,禁止捕捉。像现在,您奖励老百姓捕捉这许多的斑鸠送给您,您再放生,那么大人您对斑鸠的仁慈确实还不能抵偿您对它们人为地造成的灾祸啊。”

  赵简子听了,深以为然。

  当然,陶知谦对于其中一些关于时间、地点等一些细节,都按照圣元大陆上的情况进行了修整。

  陶知谦轻轻舒了口气,等字迹干涸后,便把写好的纸张整整齐齐码放在一遍,开始着手第二篇故事。

  第二个故事关于州牧萧起的。

  周围那些书生又是一惊,再次忍不住看了过来。他们这第一篇故事才刚刚构思完毕,然而陶知谦第二篇故事已经开始动笔了。

  坐在陶知谦上方的是名士李利群,自从陶知谦写第一篇故事的时候就开始注意他了,虽然不认为陶知谦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写出什么,可心下也难免有些好奇。不过规矩所限,参赛者没有写完故事,他也不能凑过去看,免得打扰考生的思路。

  陶知谦目不斜视,只专心写自己的故事。

  第二篇故事的题目叫做《高山流水》,所谓高山流水觅知音,陶知谦早已想好所写的故事,只是在情节上要有所斟酌而已。

  当陶知谦开始写的时候,三位审核官的目光都忍不住侧了过去。

  他们实在不想不注意也不行。

  一道道目光在陶知谦身上来来往往,都很不平静。

  高山流水觅知音,故事说的是一个叫伯牙的琴师,琴技高超,但却苦于无知音,直到他遇到了钟子期,一个善于欣赏音乐的大家。

  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高山。钟子期高兴地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大山!”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

  最后故事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为点睛之笔结束。

  略微休息了一下,陶知谦稍加思索,又开始第三篇故事,《杨布打狗》。

  周围书生已经麻木了,虽然还不知道陶知谦写的故事如何。但单单这个速度,就已经让他们望而兴叹。

  拿自己和陶知谦比较,那就是和自己过不去,白白受气而已。

  这最后一篇是李利群的出的题,以“另眼相看”为故事核心。

  陶知谦最开始想写的是阿蒙的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故事,但是还是放弃了,最后决定写的是《杨布打狗》。

  故事说的是一个叫杨朱的人,他有个弟弟叫杨布。有一天,杨布穿着件白色的衣服出门去了。回来的途中,杨布遇到了大雨,便脱下白衣,换了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的狗没认出来是杨布,就迎上前冲他叫。杨布十分生气,正准备打狗。在这时,杨朱说:“你不要打狗,如果换做是你,你也会是像它这样做的。假如刚才你的狗离开时是白色的而回来就变成了黑色的,你怎能不以此而感到奇怪呢?”杨布听了,深以为然。

  第三篇故事写好后,陶知谦搁下笔,站起来说到:“三位大人,在下作答完毕。”

  离开考场后,陶知谦径直回到了客栈,时间尚不到午时。

  店小二是知道陶知谦去参加会的,见陶知谦回来得这么早,诧异之余不免心下生出一些猜测,但又不敢多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