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震动 第六百九十章 继续视察(10)

《震动》第六百九十章 继续视察(10)

作者:河南老张 字数:2811 书籍:震动

  似乎是自从缓步下车,进入到这座敬老院开始,副总理就一直在等待着这个时候的到来。讲话和作指示,在他这么多年的高官生涯中,是进行了无数次的事情,多到了难以计数的程度,可却很少有像这次一般,有着讲话和发言的冲动。

  出京视察到现在,也已经有了近十天的时间,这在副总理离京调研的经历中,还很少有过这么长时间。这除了即将卸任的交接和缓冲,其实也是中央有明显的让他适应变化的因素在里面,还有就是衔接工作的需要。

  对于即将告别的政治舞台,副总理一度也有些许的失落,卸任了现职,也就等于离开了权力中心,离开了决策者的角色,成为了一个纯粹意义上的旁观者,一个行将垂暮的老人,一生的辛劳和奋斗也就划上了句号。不管曾经的历程是多么的辉煌和波澜起伏,都将成为过去时,一切都将掀开新的一页。

  尽管内心有很多的不舍,可强大的心理素质,还有情绪的控制力,也还是使他很快恢复了正常,并且完全释然了。毕竟年龄已经到了该退出的时候,自然规律是任何人也难以抗拒的。再者说本身也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所有的运行都是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进行的,本就没有什么意外和突发,接受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交接工作很早就在稳步进行着,也是按部就班地逐步推出,接替的人选也是早就确定的,包括一些必要的部门和权利移交。虽然没有到最后告别的时候,可事实上也已经处在平行工作状态,离开或继续工作都变得自然有序,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安排了他的这一次调研视察,有时间计划,却没有刻意的时间安排,散心的意味是明显的,只是都没有明确罢了。也就是这种闲适的状态,才有了临时增加的河海省的行程。

  回京之后尽管依旧还会是忙碌的状态,而且这样的状态还要持续到明年的两会,可淡出的意味会明显很多,而老带新的痕迹也会更加的清晰。因此,对于这在职最后一次的调研视察,副总理显然还是很重视的,这倒不是对权力的留恋,而是将其视为自身工作业绩的一次巡礼,或者也可以说是一次正式的告别。

  可几个省走下来,看到的东西很多,或者是基于扶贫范围内的成绩很大,可在副总理看来却并不是非常的满意,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还有着深深的遗憾和愧疚。无论是西部欠发达省区,还是中部资源富集省份,所处的经济地位和发展程度,都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成就不相匹配,在某种意义上还有倒退的实际。

  经济总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这并没有掩饰住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以及日渐拉大的贫富差别,某种政策上的执行偏差,以及省区市间急功近利,某种意义上还加大了社会矛盾的聚集。不仅是农村地区,收入差距拉大带来的社会等级的分化,在城市更变现为低收入群体与中高收入群体阶层的对立,甚至这些因敌视带来的群体对立,还面临着整体固化和通道闭塞的问题,而整个社会弥漫着的焦虑情绪,因生活成本和未来不可知因素的累积,成为社会难以消解的困惑,影响着社会形态的健康有序发展。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差,这是副总理一路都在思考的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应该带来的勃勃生气,或者是向上的动力,在城市和乡村都很少看到,而更多看到的却是充斥在干部思维和行动上的急切,想瘟疫一般的蔓延和传导。这些问题和现象近几年来副总理也都有所察觉,可却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严重的发生,而且越往基层情况越突出。

  看的多了,想的多了,不满足也就更多了,因此也希望能够求解的心愿也更迫切了。对于来河海继续视察,副总理原本也是不抱什么希望的,一则作为经济发达省份,其他省份面临的问题,河海同样存在,而且还可能更突出一些。可王海旁敲侧击地鼓动,林东生和齐天翔的电话请示,还有在京的一些老同志的暗示,使得副总理还是决定过来看看,可却并没有任何解决问题的愿望,也没有这方面的奢求,只是顺路到老区看看,慰藉一下平生的渴望。

  没有想到第一站就让他眼前一亮,沂龙集团和王大龙的所作所为,不仅出乎副总理的想象,也给疑惑的思绪一个剧烈的震荡。副总理清楚,这样的组织形式和典型很多,在他前期视察的省份,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可却没有安排他视察和了解,主要原因还是与他以往的倾向,特别是中央的主导方针不相适应,或者说不是主流经济形式,这也是主动回避矛盾和问题的一种策略。

  可齐天翔却旗帜鲜明地表明了他的观点,使他对这个年轻有为的政治新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有一些隐忧和担心。由于处在不同的权力体系中,副总理对齐天翔并不是很熟悉,或者说不是很感兴趣,可却不能忽视他的存在和能量。前不久各省进京述职,副总理参与并倾听齐天翔代表省政府所做的工作汇报,在齐天翔的言谈话语中,感觉到了他身上有着一股朝气,使他对齐天翔本人的印象不错,可也是基于处级的印象,并没有上升到喜欢的程度。

  这次的视察,也才算是真正对齐天翔进行了认识,可也在齐天翔的行为中,觉察到了他内心的冲动,以及想要改变的坚定,这让副总理感到不安和担心。毕竟齐天翔还太过年轻,也没有掌握足够权利和能量,尽管他希望自己看到和肯定的,有着很明确的倾向,可这些明显的东西,也很可能带来足够大的阻力,或者是暗礁,毕竟随着视察的进行,新闻报道还是会传递出很多信息的。

  副总理希望能有所改变,首先从自己的行为和感知上主动变化,参与敬老院的落成庆典,就是变化之一,也是副总理主导的一次活动,因为罗女士这批社会人士,是副总理知道并给与过关注的,也是曾经在北京有过交流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乡镇敬老院的落成庆典,能够得到副总理这样级别高官的亲自关注,而且还将给与高度的褒奖。

  目的其实很简单,副总理需要在视察行将结束的时候,发出自己的声音,而这样的声音本身,也到有很明确的意图,就是要扭转宣传的注意力,为了自己,也不完全是为了自己。

  “能够参加这样的庆典活动,我感到很高兴,可更高兴的还是能够有机会对这样的公益事业表示祝贺和感谢。”副总理环视着主席台,随后才将目光投向走廊外的众人,缓慢却难抑兴奋地说:“在这个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地方,建立一座敬老院,让辛劳一辈子的老人们能够在这样的环境里颐养天年,无论是对于能够有幸入住这里的老人,还是对整个社会,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刚才进来时,我与不少入住的老人进行了短暂的交谈,欣喜之情是溢于言表的。这就是这件事情产生的价值,也是其意义所在,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这件事情从始至终,都是由一批社会公益人士推动的,这就十分难能可贵了。”

  副总理说着话,伸出手来指了指坐在不远处的罗女士,微微笑着说道:“罗琳女士,相信很多人都认识她,即使不认识本人的,也会从新闻宣传中知道她。一个国有企业的下岗女工,下岗不彷徨,失业不失志,从一个小吃摊开始创业,逐渐积累着财富,并将这些辛苦得来的财富投入到公益事业之中。捐助学校,建立爱心助学机构,营造爱心家庭,以及农村学校爱心午餐活动,通过自己的行动联络和团结了一批爱心人士,共同为这个社会奉献爱心,输出正能量。这么多年来,她作了多少工作,救助了多少需要帮助的人,恐怕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可社会记得她,记得她和她的团队所做的工作。我也是通过新闻报道,并在爱心典型表彰会上认识她的,也是被她孜孜不倦地奉献爱心,并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的精神和行为所感动。这次来华沂市,听说了他们的公益养老院落成,我是一定要来看看,并表示祝贺的。”

  随着副总理的介绍,大院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既是对副总理讲话的呼应,也是对罗琳女士行为的赞赏,掌声和欢呼声响成一片。使得罗琳只好站起身来,先是对主席台上的众位领导,接着是对台下的众人频频鞠躬致谢,随后才慢慢地坐下来。尽管没有说什么,可从她激动的眼神中,也还是能明显地感觉到她内心的激动和兴奋,可在这样的场合,也只能竭力地克制,专注地倾听副总理的讲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