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震动 第五百九十七章 常委决断(8)

《震动》第五百九十七章 常委决断(8)

作者:河南老张 字数:2799 书籍:震动

   “侯书记不愧为理论大家,分析和总结的实在到位,让我们不仅感到鼓舞,也是很有启发。”始终关注着会议进程的吕山尊,一直在寻找着切入话题讨论的机会,可面对林东生和侯哲海的暗斗,他也是觉得插话的时机不是很成熟,还容易等到气氛缓和了,才接着侯哲海的话说道:“这一点齐省长和我都深有感触,不管是在中央党校的课堂上,还是拜读他的理论文章,都能够时时感受到他深厚的理论功底,以及对时事政治的参悟能力,这确实是我们这些做基层工作的同志,需要认真学习的地方。”

  吕山尊满脸笑意地夸着侯哲海,竭力表现出他的虔诚和敬仰,让人觉得他的谦虚,也尽力表现出低调谨慎的一面。尽管有着出类拔萃的身高和雄壮,可吕山尊却很清楚,在这间会议室里,除了省纪委书记洪虎,他是资历阅历最浅的一位。

  要说在这样的会议上,他是完全可以不表态发言的,省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目前只针对省政府组成部门和办事机构,并不涉及省本级以外的地市政府,更与省会城市的河州市无关。可磊落的本性,爽直的性格,以及对齐天翔的倾向,都使得吕山尊本能地认为,自己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能无动于衷,这不符合他做人的原则,也与他和齐天翔的私交不符。

  “要说深入了解行政管理体系,以及透彻地理论研究心得,齐省长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了。”吕山尊一番陈述之后,看到大家的神情都关注到了自己身上,就稳定了一下情绪,提高了声调,会议室里立即回响起他哪浑厚富有磁性的嗓音:“曾经的行政法学家,多年研究比较国内外行政管理的学者,参与和论证了多部行政法律、法规的制度和修改,也对国内多地行政管理和执法工作,特别是依法行政工作进行过调研。现在又从事着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管理工作,无论是理论和实践,都可以说是感受很深,感觉到位的。”

  吕山尊说着话,认真地望着林东生说:“去年齐省长还在河州工作的时候,就与我探讨过机构调整和行政管理体系改革的问题,这个问题他已经关注很久了。如今由他主导并实施的机构改革工作,也算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了,我对这个方案,以及可能达到的效果充满信心。这次机构改革虽然不涉及河州市,可作为省会城市,我们也要认真学习借鉴,以便为下一步的全面推开,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山尊同志思路就是开阔,很快就能想到借势启动河州市的改革大幕的事情,看起来近水楼台先得月,真是不缪啊!”看到吕山尊率先表态,岛城市委书记赵建国也不甘落后地赶忙接过话来,看着吕山尊笑了笑,随即望着林东生认真地说:“省里的改革,是发轫之举,对我们岛城的工作也很有启发。方案送到岛城后,我随即就与富邦市长交换了意见,并第一时间转给了市编办,要求他们认真领会省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精神,立即着手对我市的机构工作进行对待性调研,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适合我们岛城实际的机构改革和精简方案,力争在地市机构改革工作中走在前列。”

  看到林东生微微颌首表示赞赏,赵建国似乎受到了鼓舞,目光转向齐天翔笑着说:“也就是山尊同志评价的哪样,齐省长的方案不但接地气,而且还是凝聚了多年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成果,很有针对性,也很有实际操作性,我们岛城市一定全力配合,在涉及到一些机构人员的转移安置问题上,一定与省政府保持一致,并且保证问题不上交,矛盾不激化,帮忙不添乱。”

  “还是老赵态度明确,立竿见影啊!”本身就不准备发表意见的刘正国,看到河州市和岛城市的两位书记都率先表了态,也就无法再沉默下去了,就慢慢地接过赵建国的话,感慨地说着:“作为组织部门,对于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失职啊!”

  刘正国似乎是在对空说话,既不看任何人,也不与任何人交换眼神,只是自顾自地说着:“省政府下了这么大的决心,从体制机制入手解决机构和行政管理体系,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自加压力的工作作风是让人起敬的,而且改革方案还充分考虑了善后工作产生的稳定效果,这也给我们的组织工作以很大启发。”

  刘正国想着说着,显得很认真,也很轻松的样子。其实只有他自己清楚,这样的表态没有任何的意义,只是一种态度表示罢了。自从他明里暗里疏远侯哲海之后,自己也明显意识到,在侯哲海和林东生两个人的心目中,自己都成为了另类,想要挽回也是不可能的了。

  官场最大的危机,不是困难或突发事件,而是背叛,或者是认为的背叛。这是最不可原谅和饶恕的行为,一旦形成这样的事实,基本上就等于盖棺论定了。这也是刘正国深为懊悔的事情,并为此追悔莫及。

  刘正国不算是林东生的人,可也并没有什么过节和矛盾,而是从两个不同的体系走到了一起。林东生在地市做市长书记时,他们分属不同的城市,而且不在一个竞争序列中,自己进入上升通道后,林东生已经是省政府的副省长。及至林东生成为政府省长,他也成为了省委常委、河州市委书记,而且为林东生省政府的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帮助,为此还引起了时任省委书记的赵浩南的不满,将他归置到林东生一派,有很长一个时期是将他打入了另类的。

  也就是上下的运作转圜,这种若隐若现的猜忌和疑虑才得以消除,而刘正国才得以在河州市市委书记任期结束后顺利回到了省委。可对于组织部长的任命,刘正国是不满意的,按照他的任职经历和年龄,即使做不了专职副书记,也应该是主管党务宣传工作的,而不应该只是傀儡一样的组织部长。

  在外人严重位高权重的组织部长,似乎牢牢掌控着封官加爵的印把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掌握官员的命运,有着万人敬仰的荣光和权力。其实这都是表面的风光,犹如外表光鲜的小姐之下,实质只是一个丫鬟的角色。

  事实上就是如此,省委组织部长虽然掌握着省管干部的考评和升迁,可也只是实质**务工作需要组织部管理,真正的人事安排是很难由组织部安排的。除了部门管理干部升迁的权限,省市政府干部调整一般是都有先期人选之后,才报请组织部任命的,而且很多时候是已经形成了既定事实,才报组织部任命的。

  这都是权力的具体应用,是根本不允许组织部门插手或干预的,不说林东生的强势和权威,就林东生耕耘河海官场几十年的经历,也是包括赵浩南都深感棘手的,更别说资历不如林东生的刘正国了。

  这是权力的直接作用,还有就是长官意志的具体体现,与林东生相同的,赵浩南对干部任免更是上升到了书记权威体现的层面,除了省政府的干部任免会与林东生存在争议之外,省委体系内的干部任免,更是事无巨细一概过问和拍板决定。

  在这种夹板之中,刘正国能做的工作,就是曲意逢迎,不仅发挥不了自己的权势,更是连一点腥也沾不到,更别说建立自己的圈子了。这样经过了这么多年,渐渐的年龄优势已经不那么突出了,仕途却也根本没有继续上升的迹象,心里的焦虑是难以言表是,而在这样持续几年可能也就再没有机会了。

  侯哲海空降河海省委,无疑给刘正国暗淡的仕途生涯带来了一抹亮色,分析了现任省委常委的优劣之后,刘正国看到了自己再走一步的希望,可前提条件还是侯哲海顺利接班林东生,这样的胜算虽然不是很大,可在刘正国看来却是唯一的,也是难得的机遇。

  用不着刻意地迎合侯哲海,只需要倾向性地表露一下,就能够使急于扩充势力的侯哲海欣喜万分的了,而事实上刘正国也确实在侯哲海先期的争斗中,发挥了一些站场助威的作用。可看到来自林东生一方强力的反制之后,刘正国就识趣地退缩了,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角逐,不用较量就分出了胜负,继续紧跟侯哲海,自己的结局会更加难堪。

  可也就是这曾经的站边,也还是为刘正国贴上了背叛的标签,成为了林东生眼中的另类,改变很难,也使得刘正国有些心灰意冷,只能是尽力维持着自己的存在,只求在下来争斗的夹缝中能够独善其身,全身而退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因此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摆正自己的位置,获得一个暂时的平衡也就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