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震动 第五百九十一章 常委决断(2)

《震动》第五百九十一章 常委决断(2)

作者:河南老张 字数:2799 书籍:震动

  

  “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是中央反复强调并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也是适应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方针,不但对现阶段社会发展有利,而且更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可乐已更新大结局”齐天翔稳定了情绪之后,缓缓地说道:“实现这样的目标,减少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软硬件环境,首要的工作就是提高行政执法机关的工作效率,减少机构臃肿和冗员过多给行政机关带来的负面影响,强化高效、廉洁、精干、务实的政府体系,为依法行政和建立法治政府提供必要的保障。”

  齐天翔慢慢地说着,似乎也清楚自己这一番话的苍白无力,对于坐在这间会议室里的这些人,这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不但人人会讲,而且是几乎每天都挂着嘴上,成为每次开口必讲的内容。说多了,无疑就如同废话一般,不仅没有任何实际效果,还会因枯燥无味产生负面的作用。

  “省政府组成部门和办事机构,一共是四十三个,这还不包括临时设立的机构和单位,全部行政在编人员六千三百六十二人,这也不包括二级单位和事业编制的人员,更不包括列编的教育、医疗、文化、广播电视等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人员,以及派驻地市基层的单位和人员。如果这些所有的人员都算在一起,划归省政府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总数是三万二千七百一十五人。这应该是个准确的数据,是可以相信的。”齐天翔的话音未落,就引起了会议室里一片哗然,这也是齐天翔能够预料到的,就短暂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供养这些行政和事业单位人员,尽管也有分支和列支,或者自收自支等情况存在,单看行政经费使用和开支,全年工资和人头办公经费就达到十亿六千万多元,如果再加上各种费用消耗的财政资金,总数达到了财政纯收入的百分之四点六,毛数占比差不多是百分之十左右。”

  齐天翔未加思索地说出了这一串数字,没有多看众人惊愕的眼神,而是转向林东生认真地说:“这是省本级的情况,虽然不堪重负,可目前来看还不至于出现问题,相对于基层还是要好很多。一些偏远经济落后的县、市、区,财政供养都成为一件大事,保工资、保运行就成为地方的当务之急,而为了应付日益膨胀的人员消耗,很多地方不得不依靠银行贷款,或者发行地方债券筹措资金,更有甚者连政府大院都抵押给了银行。还有的地方变相扩大收费口子,农业税取消之后,又出来了空气治理费、人口流动管理费、农村环境改善费等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目的还是增加政府收入。这不但再次增加了农民的负担,还变相增加了三乱的规模,贻害匪浅啊!”

  林东生听着齐天翔的讲述,知道他说的都是实情,而且很多情况比他讲到的还要严重,可此刻他却不想插话打断齐天翔的讲述,而是温和地轻轻点了点头,专注地看着齐天翔,等待着他继续表述想法。

  “也就是针对基层出现的问题,省政府下决心从自身做起,率先示范,进行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工作,从改善政府架构和行政管理体系入手,裁撤不必要或不属于政府职能范围的单位和人员,对于机构职能重叠和相近的行政职能进行合并调整,规范执法范围和领域,真正根据市场经济规律设定机构和管理权限,减轻社会负担。”齐天翔胸有成竹地解释着自己的设想,依旧不紧不慢地说:“这也是为各地市提供一个可供借鉴和参考的思路,以此达到上行下效的良好效果,从而根本上为建立高效的法治政府作出实质性的工作。”

  齐天翔说着话,再次停顿了一下,环视着众人说:“这次机构改革的重心和出发点,还是理顺管理机构,剥离不属于政府行政管理体系的行政事业单位,以及类似于事业单位管理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使政府管理职能真正转变为依法行政,依规管理依规,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小政府大服务的市场经济格局。”

  “其实这也不是我们省在标新立异,转变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剥离市场化和企业经营化的事业单位,也是中央对行政管理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也是鼓励和倡导的。我们只是在进行着先行先试的工作罢了,与中央决策同步,也会更好地得到中央大力的支持和具体政策指导的。”齐天翔慢条斯理地解说着方案的立意,随即补充说道:“这次方案涉及的领域和范围,也是针对这个思路确定的,重点是事业单位的转型和剥离,使事业单位去行政化,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服务体系,同时也可以在市场竞争条件下,更好地以服务获得收益,做大做强公共服务领域,让企业和社会大众获得实实在在的服务。相对来说还是温和的,总体可控的,而且是分类施策,并限定了较长时间的过渡期,不会产生过大的震动,也不会给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带来过多的影响。”

  “天翔同志滔滔不绝地说了这么多了,我看咱们大家也都应该听明白了吧!即使暂时想不明白,也能通过他的讲述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和设想了吧!”林东生听到齐天翔说到了效果,也就明白他的话基本讲完了,就接过话来微微严肃地环视着众人说:“新一届省政府组建第一年,不抱残守缺,也不墨守成规,而是大胆地对体制和机制进行创新改革,这份勇气和决心就说明这届省政府是充满活力的,也是有干事创业的信心和信念的,这很难得,也值得重视和关注。”

  林东生的话音不高,可却充满的威严和凝重,在寂静的会议室里久久回荡着,也充分显示着省委书记的威势,而且语速缓慢,似乎也是为了突出话语的分量。看到大家都在专注地倾听着,林东生接着严肃说道:“天翔同志说到的省政府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问题,特别是基层财政捉襟见肘的境地和收费乱象,我们在座的常委中,尤其是曾经在基层摸爬滚打,并做过政府管理工作的人,都很清楚,不用多说也知道基层现在是怎么情况,什么才是最迫切,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林东生完全控制了会议室里的情绪,也控制了会议的节奏,这是他很自信,也是很满意的地方。作为一个经济大省的一把手,这么多年的仕途经历,尤其是他从基层一步步走到现在这样的高位,使他不由自主地形成了强势的性格,还有就是近乎武断的工作作风,并且对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充满了乐观自信,很不愿意为了一些事情改变自己。

  即使是在与赵浩南搭班子的时候,身居省长之职也没有过多的谦让,使得省政府和省委的关系一度比较紧张,也传出了很多省委书记和省长背靠背的传闻,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尽管没有传说中那么严重,可根据中央的总体部署,以及对河海省经济发展的通盘考量,中央果断调整了河海省的领导班子,林东生终于得以修成正果,成为了省委书记。

  从中央的调整部署上,以林东生的政治嗅觉和阅历,不难察觉到中央对他的迁就,入主省委之后林东生也变得圆滑了一些,尤其是对于继任省长陈能亮近乎胡闹的所谓金融创新,也是采取容忍和放纵的态度。毕竟是省政府的工作,毕竟陈能亮有着中央金融部门的身份,他所作的一切都只是政绩的要求,更只能是一种短期行为,目的也还是镀金之后的华丽转身。林东生不愿过多地与他纠缠,他的目光放得更远,放到了陈能亮折腾一番之后,更能够把控全省经济工作大局的理想人选。

  从什么时候就认定了齐天翔的能力和潜质,林东生也不能说的很清楚。作为前省长的乘龙快婿,林东生初期对于齐天翔的致仕之道是不感兴趣的,甚至有些鄙夷,可由于所处部门的不同,林东生也还不是很关注齐天翔的所作所为。毕竟是老省长的安排,也能理解他的良苦用心。

  关注和对齐天翔感兴趣,还是在齐天翔作为省深改小组专职副组长的时候。原本这项安排就是让齐天翔提前走进常委圈子的铺垫,有着很明显的意味,因为实质上的专职副组长,本身就将众位常委和副省长压在了后面,也就间接表明齐天翔已经拥有了省委常委的实际。

  这是赵浩南送给闫博年的大礼,明眼中都能看的明白。齐天翔从省纪委常委、政研室主任,直升省纪委书记,虽然的应有之意,可也显得有些突兀。如果没有过硬的政绩和实绩作支撑,不但难以服众,也使得上升通道变得艰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