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震动 第五百一十七章 焦点问题(11)

《震动》第五百一十七章 焦点问题(11)

作者:河南老张 字数:2733 书籍:震动

   潘建成的话真挚凝重,像是一场寒流,瞬间使小院里的气氛凝固了起来,也把所有人的思绪又引回到了那场灾难的记忆中。

  潘建成是潘英贤的次子,当年出事时还在部队当兵,四级士官当得好好的,再有几年妻子就可以随军离开农村了,这时发生了投资大棚被骗的事情。父亲和大哥投资的两个大棚总共花了一百五十万,亲戚朋友处借了二十多万,农信社贷款了一百万,重压加之村民们的埋怨和指责,使得一辈子老实巴交的潘英贤再也难以承受,最终选择了一了百了的办法,算是给自己,也给村民了一个交代。

  震惊还没有完全平息,潘建成就又做出了让全村更为惊讶的事情,在村委会主任辞职之后,高调宣布竞选村委会主任,竞选的理由就是要替父亲还债,直到全体村民摆脱债务,过上好日子。

  顺利当选之后,潘建成不但是村里的当家人,还成了全村人的零工,谁家有什么事情,第一个到的就是他,谁家的大棚活多忙不过来了,他也会去帮忙,忙完了大家的事情,才是自家和大哥家的大棚,常常是白天忙别人家的事情,晚上才是忙自己家的农活,夜宿大棚更是经常的事情。

  “建成,看你说的是什么话了。”潘剑锋看到小院气氛因为潘建成的话,变得沉闷之后,赶忙看着潘建成指责着:“齐省长和各位领导,好容易来咱们村看看大伙,你说这些干什么,这不是给领导们添堵吗?”。

  “添堵也不是坏事,关键是看为什么堵,又怎么解决。”齐天翔摆摆手制止了潘剑锋的指责,严肃地环视着众人,然后温和地看着潘建成,赞许地说:“不贪功,不诿过,这是大境界,如果我们在座的所有人,都有这么一种自觉,都有这么一份担当,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难题不能解决?”

  齐天翔感觉到了自己的情绪对大家产生的影响,就迅速调整着,依旧是看着潘建成温和地说:“还债和报恩,这种朴素的思想意识还是应该有的,这很可贵,但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也还是不够的,换一个思维方式来看,是不是可以用服务来取代,这样背负的十字架就不存在了,心里也会觉得敞亮了。你现在所作的一切,用你自己的理解是还债,可在我们看来却是服务,这正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的最高宗旨——为人民服务。”

  “建成这几年所作的,大家都有目共睹,充分体现了一个军转干部的觉悟和情操,这就是军队这个大熔炉的巨大功效,这样的集体主义精神熏陶下的精神境界,是我们当今社会最缺少,也是最弥足珍贵的品质。”齐天翔提高了声音,看着大伙说:“这样的精神应该鼓励和宣扬,但这样的作法却并不值得提倡,靠一个人的付出和奉献,不仅难以体现社会的力量,更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那就是做的越多越吃亏,不利于主流价值观的体现。”

  “齐省长讲的很对啊!一个潘建成再有精力和热情,也不过是一个人,发挥集体的力量,形成一股合力,很多看似无法解决的困难,就可能迎刃而解,群体的力量难以估量啊!”吕山尊看齐天翔渐渐切入到了主题,就接过话来看着冯俊才说:“要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村两委的主观能动性,引导村民进行差异化高效农业生产,坚持高质高量的路子,当初建设全钢架玻璃大棚,操作方法是错误的,但思路却并不错,就是要通过科学化高效农业生产模式,走高端绿色种植之路。不能受骗了就否定这样一种生产方式,倒脏水不能连孩子也一起倒掉,这样不是科学的认识问题的方法。“

  吕山尊对着冯俊才在说,可却是说给在场的所有人听的,徐方似乎很快就明白了他的话意,未等冯俊才答话,就接过话头说:“吕书记这才是很有见识的观点,骗子是可恨,但不能因此否定玻璃大棚在高效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全钢架玻璃大棚,无论从生产方式,还是管理模式上,都要优于塑料大棚很多倍,这是根本不能否定的。”

  “全钢架玻璃大棚,顾名思义采用的是钢架结构,这种结构可以保证大棚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一个大棚的使用年限至少是十到十五年,玻璃封闭尽管造价和投资较高,可却能够使用很多年,长期来看比两到三年就要更换塑料薄膜,还是科学和经济的,而关键的优势还是采光和换气功能,这是塑料大棚所比不了的。”

  提到农业生产,特别的提到大棚,徐方就充满了兴趣,也觉得有了发言权,眼光看着潘建成说:“不但是大棚本身的优势,滴灌和喷灌相结合的灌溉方式,能够有效地将农药融入水中,直接作用于蔬菜根茎部位,即减少了农药使用量,也有效避免了农药残留的问题。空气调节系统的使用,也可以减少大棚内外的虫害交叉,实际上也使得低毒农药的使用变为可能,通过粪肥使用减少农药使用量,不但可以改良土地,增加肥力,也为绿色无公害蔬菜的种植生产打下基础,即使难以提高产量,也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

  徐方说着话,看着齐天翔笑着说:“这种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我在以前的农业研究所时就关注过,的确是很有前途的农业科技啊!”

  “先进的科技却没有发挥应有的效能,无疑还是端着金碗讨饭吃。”齐天翔微微笑着严峻地说:“要想尽一切办法发挥这种高科技农业设备的优势,生产处低毒无害的绿色食品,提高产品品质自然就提高了价值,也自然提高了门槛,全钢架玻璃大棚与塑料大棚在一个层次竞争,这不就是千里马与叫驴比叫声吗?”。

  齐天翔的奚落引发了一阵轻笑,潘建成看到齐天翔看向自己,就满脸堆笑地解释道:“我们也在做着这方面的尝试,去年王飞他们几个大学生村官在村里时,就推行过大棚集约式种植模式,我们家的大棚就参与了,采取的是租赁大棚的形式,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情况还不错,他们走了之后又延续了一段时间,最后又恢复了原样。不是这种方式不行,关键还是大棚的自有成本太高了。”

  “下一步我们准备扩大联营或合作的范围,打算把村民手中闲置的大棚,采取租赁和入股的形式集中起来,种一些高附加值的蔬菜,拒绝农药,拒绝残留,专供大酒店和省城的高收入群体。”潘剑锋接着潘建成的话意,对齐天翔认真地汇报着:“这还是受到了王飞他们这些小年轻的启发,可以让城里的高收入家庭,事先认购一些蔬菜品种,采取小订单种植模式,经常性的将蔬菜的生产情况与客户沟通,收获后送到客户家里。这样蔬菜的销售问题解决了,价格上去了,收入自然也就提高了。”

  “这就是创新,这就是思想解放,这样的想法付诸实践,还怕没有出路。”直到这个时候,齐天翔的情绪才真正好了起来,赞许地看了看潘剑锋和潘建成,转过脸来对冯俊才说:“说来说去,怎么也绕不开债务问题,发展的瓶颈也是大棚背负的贷款,解决不好这个问题,菜农的积极性就不能调动起来,离开了土地的农民也不会安心在大棚里再创新生活。”

  冯俊才知道齐天翔话语中的用意,就想了一下对齐天翔说:“这也是我们县委、县政府考虑的问题,可没有村两委的积极性,我们也不能过多地做决定,毕竟菜农已成惊弓之鸟,对于来自县政府的任何决定,都是怀疑和抵触的。两位当家人的决心,无疑就是一种新的思路。”

  看到齐天翔聚精会神地听着,冯俊才微微笑着说:“农信社不会成为一家一户的股东,可却能成为东河沿村这些大棚的股东,以贷款余额入股,利益分成冲抵贷款,这既不违反政策,又可以解决菜农的债务包袱,这才是真正的双赢。”

  齐天翔就知道冯俊才会有办法,也知道这些办法不是拍脑门想出的,或许已经早有想法,甚至已经付诸实施,这是火候不到不愿透露就是了,就满意地深深看了冯俊才一眼,慢慢地站起身来,略显欣慰地说:“有想法就有进步,关键看实施,更看实际效果,但不管怎么说,我的这块心病总算有消除的可能了。”

  齐天翔说着话,转向潘剑锋和潘建成温和地说:“今天来的农业方面的官员和专家很多,需要什么具体的帮助,可以随时提出来,哪怕是需要徐省长亲自解决,也没关系,只要能让东河沿村的老百姓从阴霾中走出来,就是最大的贡献。现在咱们可以去看看大棚,可以去开闭幕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