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震动 第五十三章 安全如天(7)

《震动》第五十三章 安全如天(7)

作者:河南老张 字数:2767 书籍:震动

  

  “会议开了三天,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一个部门性的会议开了这么长的时间,这在我省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不说大家也会想得到。”林东生的讲话以闲聊天的方式开始,语调平和,表情平静,似乎很闲适的样子,慢慢地接着说:“尽管大家都能想得到,我还是愿意多说几句,算指示也好,要求也罢,都是必须说清楚的话。”

  简短的开场白,寥寥数语,就将全场的气氛调动了起来,而林东生的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年初事情多如牛毛,将大家专程召集到一起,以这样的形式开这么一个会,不是省委没有重要的事情做,也不是省政府没有什么主要工作着手,而是要在年初就给大家提个醒,今年的安全生产和隐患排查,将是一件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大事,是要见到实际效果,出点动静的。”

  “经济应该怎么发展,社会进步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城市美好以什么为标准,民众的幸福生活究竟如何衡量?”林东生一连串的疑问像是自问,又像是向会场寻求答案。对于这些疑问,似乎还是有些言犹未尽,接着问道:“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究竟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应该如何实实在在地落实在实际工作中,这就需要在座的各位认真予以思考,认真地扪心自问,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政绩观,需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宗旨意识是不是还清晰,理想信念是不是还纯正,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不是还真诚,对党的事业是不是还依然热忱和忠诚?”

  林东生一口气抛出了一连串严肃的问题,神情也变得肃穆和严厉,声音尽管没有什么变化,但却透着威严和凝重,目光从台下转到主席台,又从主席台转向台下,继续责问着:“不管进到哪一个城市,都像是进入了一个大工地,建设高۰潮此起彼伏,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随处可见高楼大厦林立,灯光霓虹闪烁,繁华和盛景的下面,却是年久失修的地下管网系统,随时都可能出现隐患和灾害。水漫金山不是神话里的故事,每到雨季,一两次暴雨就可以到城市看海。这是黑色幽默吗?这就是如今城市建设的现实。”

  “光鲜亮丽的同时,大厦的背后是破败残旧的老旧建筑,有些居然矗立了半个多世纪,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强烈的对比之下,老百姓的,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改善,难道只是一种奢望,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林东生似乎并不愿就此打住话头,而是接着说:“城市是这样,农村呢?在座的各位,我不知道有谁还在关注着农村,关注着我们的衣食之本。在所有的经济机构和实际产出中,农业是投入最大,产出最少,回收最慢的领域,现在基本成了滋生字面、自我循环、自我发展的状况。投入减少了,农田水利设施荒废了,农业技术指导和管理松弛了,农民种什么、怎么种没人愿意关注了,土地撂荒,过度施肥,或者任意施肥的问题愈演愈烈。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如何保证,似乎就不在党政领导的发展规划里了,甚至还乐见这样的场景出现,耕地撂荒正好可以建开发区,开发房地产,这才是即见效果,又见政绩的两全其美的好事。”

  “农业如此,工业领域呢,除了热衷于能源和矿产开发,基础工业谁在关注?产业升级和做大做强谁在努力?倒是都对基础设施建设感兴趣,对面上的光鲜感兴趣,这样的经济发展和投资冲动,带来的实际危害可能短期内难以显现,但发展路径单一,产业衔接断裂,早晚是要产生大问题的。”林东生似乎不愿再说下去了,目光环视着会场,缓缓地说:“面对这样那样的问题,省委、省政府组织召开了这次会议,就是要让大家冷静一下,回过头来查找发展中的问题,以安全责任制为突破口,目光向下,向最基础的薄弱环节探寻问题,完善经济结构和发展路径,使均衡发展,和谐发展成为实实在在的现实,而不再是口号。”

  林东生讲话结束后,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但可能很明显地感觉到,掌声中有着很复杂的成分。因为林东生代表省委的讲话,传递着一个重要的信号,那就是省委、省政府要对经济结构,特别是发展思路,进行调整和规范了。安全会议只是一个契机,或者只是一种表象,实质性的运作或许已经开始了。

  这样的推动和转变,或许是林东生的思路,但更大的可能是齐天翔的思路,他要改变前任省长陈能亮注重金融创新,关注投资拉动,以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思路。转向完善经济机构,完善产业协调,完善市场主体地位,特别是各行业均衡发展的路径,安全责任制只是踩刹车,下来的规范整顿才是真实的手段。

  基于这样的认识,所有人的目光和注意力,都投注在了齐天翔身上,希望从这个看似文静柔弱的省长的脸上,看到他下一步所要倾注的重点,也关注他下一步的讲话,试图在讲话中嗅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林书记的讲话,特别是关于宗旨意识和政绩观的追问,以及深刻剖析经济发展中的乱象,提出了问题和要求,不但需要大家认真思考,认真学习领会,更需要大家对照自己的领域和工作,认真加以重视,认真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齐天翔等到掌声渐渐平息之后,侧过脸来与林东生交换了一下眼神,随即面向台下严肃地说:“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也都做了,下来就是需要抓落实,完善制度和督促落实的问题了。”

  齐天翔当然知道大家想要听到什么,也知道大家需要在他的讲话中扑捉动向,可却不愿意过多的涉及这些问题。会议只是一次动员,会后的查找隐患和解决问题,才是需要认真落实的问题。期望一次会议解决所有问题,或者所有矛盾和问题,都在一次会议之后化解,不但不现实,而且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调整和规范经济行为,抑制投资冲动和盲目发展,需要更全面地把握基层出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产生震撼和示范,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现在需要做的,不是传递明确的信号,而是自己更细致的调查研究,更准确地把握全省的实际情况,这才是目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会议开到现在,是到了结束的时候了,说千遍不如实际做一遍,安全生产责任制可以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但真正起作用的,还是牢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齐天翔平静地说着:“省一级层面的责任书都分别签订了,下来各地各部门还要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全省上下因此会形成一个热潮,我希望这种热潮会长期持续下去,成为一种自觉,一种规矩,更要成为一种行动规范,一根不可逾越的高压线。”

  齐天翔表情始终平静,语调也平和,可所说的话却不蒂于一声炸雷,“有了这些责任书在这里,我们就有了依据,出现问题就按责任进行追究,这点没有什么条件好讲。失街亭的马谡要杀,识人不明,用人不当的诸葛亮,拦阻不利,救援不当的王平也都难脱干系,这就是规矩。这样的规矩近年来淡漠了,松弛了,所以咱们这次用三天的时间,把这规矩重新树立起来,希望大家回去之后,认真落实,好自为之。这就是我需要说的,下来就看你们怎么说,怎么做了,也就知道我会怎么做了。”

  齐天翔的讲话冷静中透着冷峻,简短而又利落,赢得的掌声却是更加热烈,同时也更加复杂,每个人都在品味话里的意味,可却绵软无影,似乎什么都没有,却又隐约什么都说到了。

  齐天翔讲话之后,张万福作了总结发言,依然是热情洋溢,依然是意气风发,很好地表达了他此刻的心情,以及兴奋的情绪。

  会议结束之后,领导小组又进行了最后一次碰头会,齐天翔再次强调了责任制的督促落实,同时对分工和侧重也进行了强调。尽管没有再补充说明什么问题,可却传递出真抓实干的意思,相信每个人都明白了这层意思。

  结束了会议,齐天翔回到了省政府的办公室,不由对几天的会议进行着细致的梳理。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会前思考,会后梳理,然后对下一步的想法进行归纳。

  认真的梳理之后,齐天翔对会议的实际效果比较满意,起码从省政府层面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下来就是督促和落实,以及隐患的排查和消除。

  这些问题的落实需要时间,而目前在齐天翔心目中急切的问题,却从安全生产,转到了更迫切的农村和农业问题上来,而这也是他始终难以放下的大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