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水浒西门庆 第八十二章 山贼

《水浒西门庆》第八十二章 山贼

作者:南山城人 字数:1857 书籍:水浒西门庆

  为首的弓卫回:“是,护卫夫人在外会谨遵避讳,不会失礼。”

  穆长洲皱眉,谁说这个:“夫人安全最重要。”他沉下声,“夫人若回不来,你们也别回来了。”

  众人立时无声抱拳,飞快朝着远去的身影跟了过去。

  第四十二章

  幽幽关城横在山坳之间, 并不长,却极其险要,在浓浓夜色中巍巍高矗, 如天难攀。

  此刻下方的关城大门却开了一道不大不小的口子,胡孛儿站在口子前低声道:“快!要走就现在!”

  一行人立即穿行而出。

  胡孛儿眼见着那领头坐于马上的纤挑身影出去了, 摸摸络腮胡, 一脸不解, 转头又招呼守关将士:“赶紧关门!只当无人来过!”

  将士们忙将门关上,轻手轻脚的,几乎没弄出声响。

  舜音出了关口,一夹马腹, 瞬间提速,直往前行。

  身后弓卫无声紧随,只余蹄声急切。

  天上无月,旷野有风,正是夜行的好时机。

  直至一处背风坡下, 四下隐蔽, 她勒住了马。

  众弓卫跟着停下,见到她在黑暗中抬起手像招了一下, 立即围聚上前。

  舜音低声说:“此行除去护卫, 你们还要行斥候之事,按我吩咐行动,不可冒进。”

  弓卫们似有一瞬的迟疑,但马上就低低称是。

  舜音开始低声安排要探的事务,一件一件, 大到方位,小到地上痕迹, 事无巨细,全都交代清楚。

  但每两人只交代一项,这些人只能轮番行动,不可全部离开,她要保证自身安全,否则这趟出来就不是助力,而是累赘了。

  事情全交代完,夜色又浓了一分。

  她并未停顿,抓紧缰绳:“都随我走。”

  所有弓卫又跟上她远去……

  朝阳洒至城头上时,张君奉从西城门上下来,老远看见胡孛儿跨着匹栗色大马而来,赶紧打了个眼色,凑上前问:“昨晚怎么回事?”

  胡孛儿从马上下来,左右瞅瞅,压着嗓子回:“我如何知道!反正军司是这么安排的!若非他亲口下令,我都不信!”

  张君奉嘀咕:“真怪……”

  实在想不透,军司好好的把夫人送出去做什么?以往出远门总带着她也就罢了,这节骨眼上竟将她弄出关去,眼下那里可不太平了。

  “你这里昨晚又如何?”胡孛儿问。

  张君奉“嚯”一声,低语:“我只知道军司在城下站了许久才走。”

  看那样子,都怀疑是想要亲自跟着去了。

  当街来了一阵马蹄声,二人看过去,顿时不再多言。

  来的是昌风,近前下马,向二人见礼,低声说:“军司吩咐,一切按计划行事,且要加快。”

  张君奉和胡孛儿对视一眼,都已正色。

  总管府下令转交统兵之权当日,穆长洲就已私下与他们交代好了各项事宜,只不过没这般紧急,眼下看来是要尽快收回兵权了。

  二人点头领命,立即各自走开去办正事……

  日头升高,往北而去的草原一望无际,唯几处碎石遍布的沟壑可供藏身。

  几匹快马接近,马蹄上都裹了厚厚的布帛,此刻早已沾满尘泥。

  到近处停下,马上的弓卫下来,下到沟壑,向其中栖身的人见礼,而后近前,低声禀报所探情形。

  舜音坐在暗处,细细听完,展开手中舆图,手指点在自己所在位置,缓缓上移往北,停了停,大概确定了方位。

  弓卫毕竟职责是护卫,不是真正的斥候,临时按她吩咐去探,也只能探些大概,但对于她筛选可用消息已足够了。

  西突厥自突厥分割而出,游牧之族,皆为骑兵,特点在轻而快,营地难寻。但按照探回的马蹄印方向,与先前刘干泰派出兵马遭遇敌军之处对照,再细推这一带水草丰茂之处,大致可以断定,应该就在她手指停顿范围内。

  她卷起舆图:“不必再探,后面只随我走。”

  众人刚跟上她要出去,最后两名弓卫返回,下了沟壑。

  其中一人又低又急地报:“夫人,关口又有兵马派出,刚在十里之外的原上与敌军遭遇。”

  舜音看着他口型,抢先问:“又败了?”

  “是,所幸退回关内及时,没大损伤。”

  “……”她只觉不可思议,刘干泰首战受挫就更该谨慎,竟又贸然出动,简直愚不可及,想了想,又问,“可知派出来的兵马由何人所领?”

  弓卫回:“不知何人所领,但兵马似是出自张佐史所统兵营。”

  他们作为弓卫追随穆长洲公干久了,多少能分清哪些兵马出自哪座军营。

  之前张君奉领了自鄯州所得的那五千精锐,但后面营中闹过事,因而记得尤其清楚,今日派出的兵马应当就出自那五千精锐之中。

  舜音心思一顿,目光转动,这若不是天意,那便是人为了。

  毕竟这是凉州,可不是他的肃州,凉州若有一张细密织就的网,那紧握网口的人,此刻就在军司府。

  想到此处,舜音便忍不住在想他此刻是何等模样,总觉得下手比她预料得快了些,像是等不了兵权再落于旁人手里了。

  心思动着,忽见弓卫们还在等候,她才发现差点走神了,立刻收敛,起身而出。

  弓卫们顷刻跟上。

  很快一行人避着日光都上了马,马蹄闷响,向北而行……

  穆长洲立在主屋桌前,看着上面铺开的舆图,目光落在北面。

  他一贯忙碌,常在房中也要处理事务,这些东西便都放在了房里,今日更甚,在这里已待了有几个时辰。

  昌风进门来伺候,看他披着外袍,脸色沉定,到现在都闭门不出,也不敢多言。

  “第几日了?”穆长洲忽然开口。

  昌风一下明白是在问什么,回道:“第二日了。”

  穆长洲点点头,才又问:“城中如何?”

  昌风回:“刘都督又吃了败仗,城中人心惶惶,有不少商队都赶着离开了。”

  穆长洲冷笑一声:“那也该松动了。”

  忽有一名侍从走到了后院门口。

  昌风看见,快步过去,听他低低报了几句,又赶紧走回,在主屋门口报:“官署来了消息,总管府已传诸位官员入府中议事去了。”

  穆长洲缓缓踱步:“看来还需再等等。”

  昌风抬头,看到他脸上竟有一丝不耐之色,更不敢多言。

  再没有消息送来。

  直至天色昏暗之际,军司府的大门忽被重重拍响。

  昌风听见动静,忙去开门,一打开,呼啦啦进来一大群人,全都是凉州官员。

  他赶忙见礼,却无人理会。

  张君奉带头,进门就喊:“请军司出面,领兵退敌!”

  后面官员被带动,都跟着齐声喊:“请军司出面,领兵退敌!”

  足足几遍,响彻军司府,廊上才出现人影。

  穆长洲缓步而来,身上外袍都还松松披着,一身闲散之态。

  张君奉与他眼神一碰,抱拳又喊:“请军司出面!”

  “怎么?”穆长洲温声问,仿若丝毫不知外面情形。

  张君奉上前,当着众人的面,一五一十说出眼下境况——

  刘干泰自领了兵权,便没有亲自带头出击过,皆交由下面将领行动,自己只动嘴指挥。

  这便罢了,首战遭遇敌军先锋,已然受挫,他却认为是凉州兵卒难以为他所用,提出要用原来的鄯州兵马。

  张君奉依命将那支精锐调遣给他,然而精锐出击,照样受挫。

  还是多亏了胡孛儿的骑兵营及时在关内接应,才没有大损伤。

  在场官员听了都皱眉,凉州毕竟不是他肃州都督的大本营,却是在场所有人的身家性命所系,又是堂堂河西十四州首府,接连两战两败,却连敌军虚实都没摸到,实在叫人质疑他能力。

  眼下已是颜面无存,若是助长了敌军气焰,大军压来,岂非更是失策。

  穆长洲听完不语。

  刘干泰此人作战不行,疑心却很重,早料到他首战失利就会将责任推到凉州兵卒身上。

  他既然盯着自己得到的两处甘州军马场,就一定也盯着自己曾经得到的鄯州精锐,所以此番会提出用鄯州精锐也是预料之中。

  移交兵权时,就想到了各种结果,这不过是其中一种。

  张君奉按计划行事,一切配合刘干泰,派去的精锐将士里还有人贬低了一通凉州兵卒,自信战力远胜凉州其他兵马,此战没什么大不了的。

  刘干泰败了首战,正急于证明自己,得到他们,又觉有了希望,难免轻敌冒进,如今再度失利,都是必然。

  胡孛儿的接应,自然也是一早的安排。

  “请军司表态。”张君奉又道。

  一众官员都眼巴巴地看着他。

  穆长洲才叹口气,遗憾般道:“料想是一时失手,何不再等等呢?”

  一名官员急道:“军司,万万不可再等了,接连两次失利,城中人心惶惶,今日总管府召我等商议,已有将士来冒死请命了!”

  穆长洲不紧不慢问:“请什么命?”

  张君奉特地凑近,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数个时辰前,总管府议事,议到一半,忽有一名将士前来冒死请命,称刘干泰领兵无方,且丝毫不体恤凉州军士,下级将士们不服,已不愿跟随他,要请总管出面亲自领兵,声称凉州兵马只听命总管一人,绝不听从他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