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名扬三国 第二六六章 朝廷来使

《名扬三国》第二六六章 朝廷来使

作者:城中烟雨听琴 字数:2668 书籍:名扬三国

  名扬纵马穿过任永的军阵,依然不停,一直向南奔驰。。更多最新章节访问:ШЩЩ.⑦⑨XS.сОМ 。 任永害怕名扬出事,亲自带了十几名骑兵紧追而去。

  名扬的马一直跑一直跑,丝毫感觉不到背上有人在驾驭它,它仿佛回归了自然,想要一直奔跑不想停歇。直到一条大河挡在了它的面前。

  马停在了淮水之畔,转了个身,名扬竟然从马上滑了下来,仰面躺在了地上。原来名扬早就失去了意识,一直伏在马背上,直到滑下马来。

  任永远远看见,吓了一跳,急忙上前,蹦下马来,跑到名扬身前,双膝跪地,俯身察看名扬的状况。

  名扬双目紧闭,脸‘色’苍白,嘴‘唇’干裂。任永紧皱眉头,急忙唤士兵去河中取水,一边给名扬擦脸,一边用手指蘸水抹名扬的嘴‘唇’。手忙脚‘乱’半个时辰,名扬缓缓转醒。

  任永愁云散去,转忧为喜,急忙说道:“大哥,你醒啦。”

  名扬没有说话,只是艰难地张开嘴巴,发出“啊”的一声长呼。

  周围所有人都看着名扬,名扬喊完一声后,然后看着任永说道:“水……”

  任永急忙叫人取水过来。他扶名扬坐起,服‘侍’他喝下水。名扬喝完水后,元气稍微恢复,便询问道:“我兄弟和董国舅呢?”

  任永说:“在我的营中。”

  名扬突然笑了起来,仰面看着蓝天白云,笑了好一会儿,然后安静了下来。他轻声说:“你帮我准备船只渡河,把董国舅和有功兄弟送到这里来,把我们送回寿‘春’。”

  任永领命而去。他迅速准备了船只和车辆,将名扬、有功和董承送过河,一路送往寿‘春’。三个人低调地回到了将军府,早在府中等候的董千巧听闻他们回来,立刻来到‘门’口,跑向董承,父‘女’相见,抱头痛哭。父‘女’自然是劫后余生,死里逃生,但一家人,包括宫中的董皇后,应该是在劫难逃了。

  董承哽咽地对千巧说:“来,‘女’儿,拜谢一下恩人。”

  千巧点点头,抹了抹眼泪,和董承一起来到名扬面前,跪倒在地,向名扬拜谢。

  名扬看着两人跪拜,坦然接受。他看了两人片刻,才弯腰去扶两人。

  他淡淡笑着说:“你们还应当感谢一人。”说着看了有功一眼。

  董承心领神会,急忙拉着千巧又来到有功面前,就要下拜。有功长期与董家有主仆关系,哪敢受这样的大礼,眼见他们要跪,急忙扶住他们,说道:“大人,小姐,有功不敢承受。”

  董承说:“救命之恩,如何不敢承受?”

  有功说:“小人在危难之际,也‘蒙’大人收留,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名扬走到三人之间,也‘露’出十分真诚的表情对董承说:“有功言之有理,我和他一样,当年承‘蒙’大人收留,才有今日的成就。”

  他拉住董承的手,往里走去,一边走一边说:“不要站在‘门’口说话,进去吧。我想萧元应该准备好饭菜了。”

  自董千巧被送到寿‘春’以来,萧元一直在寿‘春’照顾千巧。名扬三人回到将军府,立刻就享受到一顿美食和舒服的热水澡。

  名扬躺进浴盆的那一瞬间,脑子里闪现出来的念头便是一辈子不想出来了,一辈子不想再过奔‘波’拼命的日子。

  然后就睡着了。

  待三人休息过后,‘精’力充沛,便坐下来,开始谈这场风‘波’。

  名扬说:“国舅,你的衣带诏真的落入曹‘操’手里了吗?”

  董承说:“曹‘操’突然带兵来抓我,手里拿着一份诏书,说是我伪造的血诏。那诏书的样子并不是天子‘交’给我的那一份,而且上面写了那么多人的名字,肯定是曹贼伪造来诬陷我的。”

  “那真的诏书在哪里?”

  “在府中一处极隐秘的地方。但最后时刻我没有机会去看它。现在不知道曹‘操’有没有搜出来。”

  “你可知曹‘操’怎么得到他手里那份诏书的?”

  董承摇头,说:“不知道,他一抓走我就把我关起来严刑‘逼’供。其他的消息传不到我耳朵里。”

  有功说:“出城传信的那个王子服家的人说,是大人府中一个家丁告的密,诏书也是他‘交’给曹‘操’的。”

  董承一惊,忙问:“是哪个畜生,害我一家?”

  有功摇头,低声说:“不知道。”

  名扬说:“其实知不知道这个人不重要了。他是洛云坞安‘插’在你府中的内线。”

  “洛云坞?他们为什么要害我?”董承更加惊愕了。

  名扬并不想解释那么多,因为董承未必听得懂。他便使用了另一种解释:“他们可能投靠了曹‘操’,帮他铲除异己。”

  董承听了老泪:“他们难道不知道,这样要害死多少忠良,多少家庭一夜破亡?商人就平平安安地做生意,参与什么政治?‘混’蛋呀‘混’蛋!”

  名扬说:“国舅,不要难过了。经此一事,那些被抓走的人肯定活不成了。董皇后也必遭毒手。天子的处境更加危险。我们必须有这个心理准备。”

  董承点点头,但颓废的表情没有改变。

  名扬继续说:“我会派人再去许昌找到那份真的诏书。有那一份诏书,我们便可以纠集汉室的忠臣们讨伐曹‘操’,救出天子。”

  董承连连点头,眼睛里又重新泛起光芒。

  这个时代,人们的思想和现代很不一样。现代也有不少道德模范、思想先驱,但没有那种抛家弃子,放弃一切个人利益只讲忠诚的圣人。跟现代比,这个时代几乎人人是圣人,可以为了心中那份虚无的忠诚,忘却家破人亡的痛苦。

  名扬看着董承眼中的光,心中却反而有一些莫名的纠结。

  .

  过了三天后,名扬得到从北营传来的消息,朝廷也就是曹‘操’派使者来淮南了。由于使者持朝廷符节,任永不敢阻拦,只得派兵护送使者前来寿‘春’。

  许昌派使者前来,肯定是为了董承而来。名扬好不容易把董承救回来,肯定不会答应‘交’出董承,至于淮南郡守袁继是什么意思,名扬就不知道了。

  说来奇怪,名扬潜入许昌救回董承的事,袁继多半不知道。但朝廷突然派使者前来,他难道就不想知道为什么,难道就不该找名扬去问一问该怎么办?

  看来袁继真的是死心了。名扬想到这里,眉头不自禁地皱起,觉得这样的情况非常不好。

  感觉归感觉,现在他只有极力保持沉着,等待使者到来。

  两天后,使者到达寿‘春’,径直前往郡守府。

  名扬早已在郡守府等待使者,待‘门’口通传,他和袁继一同来到‘门’口迎接使者。

  使者昂首‘挺’‘胸’,站在‘门’口看着两人。袁继不由自主地朝名扬看了一眼,然后向使者行礼,说道:“不知上使来到寿‘春’所为何事?”

  使者依然趾高气昂地说道:“有圣旨。”

  袁继一愣,不知道该如何回话。名扬则凝视着这名使者,心中一万头羊驼在奔腾。

  使者诡异地一笑,又说了一遍:“有圣旨,你们不接吗?”

  袁继垂下眼帘,一甩衣袍,跪地行礼。名扬也只能跪了下来。

  使者从袖子里取出一卷帛书,正是大汉皇帝圣旨。他朗声宣读:“董承谋反,‘欲’谋害丞相,继而联合内宫篡夺皇位,证据确凿,已定罪下狱,不日将行极刑。逆臣金名扬,从许昌劫走逆犯董承,窝藏在淮南,拥兵与朝廷对抗。特下旨意,命淮南郡守袁继和上将军金名扬立刻押送董承进京,一切罪过既往不咎。”

  袁继眉头一皱,回头看了看名扬。名扬则坦然地看了袁继一眼,随即站了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还没有回复是否接旨,本不该立刻站起,但名扬已经起来了,袁继便也不说话,跟着站了起来。

  使者收起了笑容,眉头皱起,面带愠‘色’说道:“不接旨吗?”

  名扬说:“我认为董大人的罪名不成立。不仅他的罪名不成立,所有被抓的人都是被冤枉的,还望朝廷明察。”

  使者说:“董承伪造的诏书可以成为证据,证明他谋反。”

  名扬说:“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这个假诏书不是别人故意伪造陷害董国舅的呢?”

  使者说:“我们比对了字迹,确实是董承、吉平、王子服这一众人等的签字俱是他们的本人的签字。”

  名扬哈哈一笑,追问道:“诏书的字迹你们比对了吗?是谁的?”

  使者怔了一怔,竟然无法回答。

  名扬继续说,眼神无比犀利:“你们靠查笔迹来判断诏书是董国舅伪造的,我太他娘的佩服你们了。”

  使者大怒,呵斥道:“你敢对圣旨出言不逊。”

  名扬又是一阵大笑,说:“我们都知道这所谓的‘旨意’是怎么回事?我请曹丞相好好查一查真相,这也是为他好。你把我的话带回去,不要再自讨没趣。”

  使者拂袖而去。

  一直在两人之间不说话的袁继转过身来,一脸严峻地对名扬说:“你去许昌抢人,没有跟我说一声?”

  名扬说:“事出突然,人命关天,我便去了。我动用的都是自己的人,属于我的‘私’事。”

  “‘私’事?”袁继眉头拧成了一团,“你以为我真的什么都想不明白吗?曹‘操’很可能因为这件事向淮南动兵,到时是要打仗的。”

  名扬看了袁继半天,最后说道:“有我在,不必担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