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将星系统 第五百零三章 外事之争

《三国之将星系统》第五百零三章 外事之争

作者:汉胄 字数:1852 书籍:三国之将星系统

  刘备之死,其实对于益州北部的震动才是最大的。

  在临终之际,刘备将益州北部托孤给诸葛亮、关羽、张飞和廖立,实际上虽然张飞武力出众,廖立智力出众,然而这两人因为尴尬的地位,实际上只是辅助而已,真正的托孤大臣其实是关羽和诸葛亮这一武一文,其中在内政方面以诸葛亮为主,军事方面以关羽为主。

  刘备的打算是让这两个人互相合作,各司所职,齐心协力保住益州北部的这一片基业。

  然而事实并不像刘备所设想的那样顺利,仅仅过了两个月,关羽与诸葛亮之间就产生了刘备去世之后的第一次正面冲突。

  这一次冲突的缘起,在于诸葛亮破格提拔了杨仪为关羽的参军。

  其实以诸葛亮现在主管内政的职责来说,提拔一名官员其实是很正常的,然而诸葛亮没有与关羽商议,直接把杨仪安插到关羽军中做参军的做法就实在有些过分了。

  因为众所周知,杨仪是诸葛亮的亲信,一直提倡与孙权联合,共同对抗刘和,在性情上急躁狭隘,睚眦必报,让关羽很是看不惯,现在诸葛亮竟然把这么一个人安排到他的身边工作,而且还是做具有监督性质的参军,这让关羽很是恼怒。

  于是当杨仪前来军中上任的时候,关羽根本不接受,甚至关羽义子关平还直接命亲兵将士杨仪给乱棍打出。

  杨仪受了这等委屈,立刻就向诸葛亮哭诉,说关平打的不是他,打的实际上是诸葛亮。

  对于这一点,诸葛亮自然是心知肚明,这分明就是杨仪的挑唆,其实诸葛亮任命杨仪,一方面是看中了杨仪的才干,此人虽然年轻,然而在筹备粮草、指定作战规划等方面非常有才能,如果用的好了,绝对是关羽的一个好助手,当然从另一方面,这也是对关羽的一次试探,看关羽能不能接受自己对他的安排,现在他果然见关羽态度强硬,并不接受自己的安排,虽然将杨仪训斥了一顿,可是心中仍然感到有些不舒服。

  于是诸葛亮就乘着关羽返回成都公干之际,再次提出任命杨仪的事情,并且明确指出了杨仪的才干。

  然而关羽却对此大家反对,说了杨仪的一堆不是,并说杨仪性情倨傲狭隘,到处得罪人,军中诸将全都不喜欢,并不适合到军中,希望诸葛亮不要安排他。

  既然关羽强烈反对,对方又同是刘备安排的托孤之臣,诸葛亮自然也不便说什么,尽管心中的不满越来越强,却也不便为了一个杨仪而导致将相失和的局面,所以只好将杨仪调到自己的身边做从事。

  之后诸葛亮又提出了一些人事任命,这些任命都是文官,被诸葛亮派到各地去做郡守,比如任命董和为犍为太守,伊籍为汉嘉太守,尹默为江阳太守,李恢为巴郡太守,而让关羽兼任梓潼太守,川西大都督,都督川西诸军事。

  与此同时,又准备派遣秦宓前去江东,与孙权讲和。

  “孔明,你,你这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些安排,纵然关羽再怎么笨,也知道诸葛亮的意图实际上是准备采取联结江东、共抗刘和的战略,不由得大惊失色,开口问道。

  却见诸葛亮拱手说道:“关将军,实不相瞒,亮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为了与江东讲和,最好是结成同盟,以便为我军的发展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吴蜀之间交战多年,双方都已经是筋疲力尽,吴公虽是刘和姻亲,然而对其并不十分信任,尤其是现在,主公病逝,刘和不仅不联合他攻打,反而压制孙权,令其不要出兵,这已经让孙权心中疑虑,如果我们在这时候主公结好,孙权一定会放下过去的成见,与我们一起结盟,而我军现在与刘和领地所接壤的地区不过是一汉中,这就相当于是借助孙权为我守住边界,我军只需驻守白水关,就能将刘和大军阻挡在国门之外,关将军你率军亲自驻守,而我们则乘着刘和与孙权战争之际发展自己,一旦将来有机会,或可北上中原,攻入长安,即便不能,寻找机会攻占汉中的希望还是非常大的,只要汉中为我军所有,我们就能随时威胁刘和的雍凉和长安地区,令他不得不分兵把守……”

  关羽听说之后不由得大为震惊,指着诸葛亮说道:“嘿嘿,孔明,你可知道你在做什么?之前如果不是秦公在天子面前保奏,并且亲自出面压制孙权,禅儿的位子如何能够坐得稳?恐怕到时候不需孙权进攻,我益州就要分崩离析了,哪里还有今天?现在你竟然不顾对我们有恩的秦公,反而去结好我们的大仇人孙权,你,你有何居心?我知道你兄长在江东出仕,你们兄弟两个都在做着实现江东与益州联合的打算,以便改变你们彼此为敌的尴尬局面,可是这也不是你出卖我益州利益的理由啊,再说了,我益州内附秦公,以图内部的稳定发展,这可是大哥亲自指定的战略,你怎能背弃?大哥尸骨未寒,你就敢擅自更改大哥的战略,实在是好大的胆子!”

  诸葛亮毕竟只是一个二十三四岁的青年,虽然智力超群,为人冷静,然而这时候受到关羽如此指责,却也有些难以承受,对着关羽说道:“关将军,你要知道,主公之所以病逝,主要是因为受到刘和册封孙权的刺激,感觉到刘和的反复无常,对前途失望,这才抑郁而终,由此说来,这刘和其实是害死主公的主谋,我们要想为主公雪恨,定要针对刘和,亮提出联合江东,共抗刘和,是为公也,并非为私,虽然主公临终之际并未说起我军对刘和的战略,然而我相信主公一定会支持联合江东之事,故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亮也不算是背弃主公,亮正是为了能够让主公的基业能够长久延续下去,这才改弦更张,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我们如何能够胶柱鼓瑟,不知变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