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难择路 四百零九章 精神文明建设

《难择路》四百零九章 精神文明建设

作者:搞笑的我来了 字数:2958 书籍:难择路

  李无敌虽然话少,但好歹这点眼力还是有的,直接道:“我走了。”扭头走了出去。

  小刘团长拿出十八般武艺,好好安慰自己的妻子不提。

  再说李得一,自打李无敌来到定北守备团,他不得不每天多干一样事,就是拒绝李无敌的比武要求。到后来,李得一甚至怀疑自己当天去救李无敌出来是不是做错了,“早知今日,俺当初就该让你被关在府里一辈子。”

  最后被李无敌逼急了,李得一只能答应。他以为自己现在好歹也是俱五通境,与李无敌平级,打起来也吃不了太多亏。“原来俺是气壮境,你是俱五通境,打起来太吃亏。现在俺也是气壮境,咱俩也就算是平级了,俺也就不用怕你了!”

  哪知道两人真交起手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李无敌一身神力惊人,配合铁臂通能,简直威力无穷。李得一使出浑身招数,还是奈何不得。李无敌自从修成铁臂通能之后,这浑身神力越发惊人,与王壮彪较量几次力气,都仅仅是略败一筹而已。

  要知道,王壮彪今年已经三十五岁,正是人生体力的巅峰期,再加上浑身本领也修到超凡境大成,战力放眼天下,也是前五之列。

  但李无敌比着李得一还要小,今年才二十露头,还有很大成长空间。现在他就能与王壮彪拼上几十招,等将来练成一身本领,修出本相,借下力气,那该是何等恐怖的战力?恐怕比着王壮彪还要更胜几分。李无敌修的也是李家祖传的秘籍,档次比着王壮彪祖传的白虎原气,也不遑多让。

  但现在么,李得一当然不怕李无敌。李得一可不是死心眼,正常打不过,那就使花招,他是一点也不怕别人笑话。两人比试几次,李得一最后都凭着自己的小花招险胜李无敌。

  李无敌是个实心眼,屡败屡战,每次还是老套路,仗着自己力气大,与李得一硬碰硬地较量。

  两人打打闹闹,五月,西北的天气终于转暖,也传来一个好消息。那条耗时长久,耗资巨大的古骡马引水渠,终于建成头一条水渠,开始供水。这条水渠直通商贸城中间,在商贸城中间广场,李得一也不知哪来的灵感,平地修了一个三尺高,直径一仗的圆形大水槽,让引水渠的水全部在这里汇聚,然后通过地下沟渠,再把水引走,引到南面灌溉沟渠当中。

  在城中间修一个这么大的公用大水槽,而且这水槽终年流水不断,这可是稀罕事。这圆形大水槽落成当天,吸引不少定北县的人来这里观看。

  李得一更是花了大力气,把师父请来,请师父给水槽揭幕。孙老医官刚开始听到小徒弟这要求,还连连摇头,给个水槽揭幕,像什么话,不去,坚决不去!

  但架不住李得一不停来磨,最终孙老医官只能点头答应了。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孙老医官别看经常呵斥李得一,其实纵容的很。这毕竟是他结拜大哥的唯一后代,孙老医官再怎么地,对着李得一,也是无可奈何。

  揭幕仪式当天,威北营的一干主要人物尽皆到场。孙老医官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伸手将水槽中央那盖住的红色幔布揭了下来。

  解下大红幔步,孙老医官只朝着水槽中间看了一眼,就彻底愣在当场,激动地说不出一句话。这水槽中间,赫然是狄大帅跃马扬鞭,披坚执锐,手指北面,锐意北伐的雕像。

  这是李得一特意花了大价钱找来雕刻匠人,又通过一干守备团老兵口述,先画出狄大帅和火眼狻猊的样子,再设计造型,最终刻出这座雕像。

  整个过程,李得一始终瞒着师父,一直没走漏任何一点风声,为的就是今天给师父一个惊喜。

  孙老医官眼睛一眨不眨盯着这座雕像,喃喃道:“像,真像!”

  小刘团长拿手指捅了捅师弟,投过一个赞扬的眼神:“干得不错!”李得一嘿嘿一笑,嫩脸忍不住一红。

  这次揭幕活动,李得一请来不少定北县百姓,这些百姓来了,当然不能光看这雕像,忍不住就在这商贸城里转一转,走一走。

  此时,定北县的百姓才发现,离着自家不远的北面这座新城,街道居然如此整齐干净,而且街道两边,都是各式店铺,南北货物,各种稀罕好东西,一应俱全。定北县百姓现在都有钱的很,尤其是家中有儿子在守备团服役的,更是阔绰的厉害。

  他们看到有不少自己喜欢的货物,当即掏钱开买。这下商贸城的各位店家可都发了,光这一天的营业额,就不知笑翻多少掌柜的。

  之前他们总找李得一抱怨,说商贸城夷人消费能力不强,还经常询问能能不能拿皮货抵买,搞得他们十分尴尬。李得一每次都是拍着胸脯说,一定为他们解决。可几个月过去,李得一不知许诺多少回,始终没动作。

  这下,整个商贸城的店家,全部都满意度爆炸,客源问题直接解决大半。

  经过这么些年不间断招收流民,再加上定北县百姓不需要交田税,也不用服徭役,一天下来没重体力活可干,旺盛的精力只能用来晚上创造人类。定北县的丁壮人数,有了长足发展,据孙老医官粗略统计,二百万有余。这么多人口,自然能保证商贸城的客流量稳定。

  不光如此,李得一为了商贸城长期保持稳定客流量,在定北县百姓将要离开之际,又公布了一个重大消息。

  定北县与商贸城之间的道路,将会有一种特制大马车,一车能做二十人,专门负责拉着百姓在两地之间来回活动。

  李得一领着众人来到一处广场旁,三百辆崭新的大马车已经在广场上等待。所有驾车的,都是受伤退下来的守备团骑兵。

  有人问李得一这大马车叫什么,李得一不假思索道:“一路公共马车。”

  很快首班车满员出发,这种马车体型很大,为了防止道路拥挤,李得一规定,每一刻钟,只发两班车,必须沿着道路一边走,返回时走另一边。

  商贸城到定北县的这条路,也比较奇特,中间被李得一用一种黄色石头垒出一条分割线,将道路分为两半,并且规定,南来北往的各走一边。他还专门安排了骑兵来回在路旁巡视,发现违反的,直接给那人一张条子,让他在十天内,去定北县县衙交罚款。

  为了配合这条路的管理,李得一还在定北县县衙专门成立一个叫做“交通局”的新部门,专门负责管理这条路。为了说服海强项这位牛人同意,李得一颇费不少口舌,解释这条路是为了定北县未来的发展,对定北县百姓有极大利益。

  好说歹说,海强项才勉强点头答应。

  一路公共马车,对于定北县百姓来说,还真是个新鲜玩意。李得一规定也很有意思,凡是县中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可以不必花钱,免费乘坐。家中有人在定北守备团服役的,可以持军属身份木牌免费乘坐。其他人,每次需花一个枚铜钱。

  另外,李得一不愧是战场上厮杀出来的血腥汉子,还一同颁布了两条杀气腾腾的规定。所有人必须排队上马车,凡是敢插队,被抓到一律当众抽三鞭子。五十岁以上的来人强行插队,属于倚老卖老的老流氓,毫无身为老者的廉耻感与道德,额外多打三鞭,以示警告。

  要是守备团兵卒的家属插队,这名兵士直接发往矿场劳动改造,同时家人要接受道德再教育。

  就此条例,海强项还曾找李得一争辩过,说这违反了尊老爱幼的一贯美德。哪知李得一直接反驳道:“你这种说法,完全是滥好人,乡愿,德之贼也。这些老人倚老卖老,为老不尊,乱插队,恰恰会带坏年轻一辈。年轻一辈学了这些臭毛病,整个社会风气都会变差,到时就彻底违背了尊老爱幼,维护良好社会风气的初衷。”

  所以,这些胆敢倚老卖老,仗着自己老了就敢强行插队的老无赖,必须严格打击,绝不纵容,防止他们把这个臭毛病传给自己的孙儿,从根子上破坏社会风气!

  老了,是该受到尊重,但这不是你耍无赖的资本,敢耍无赖,为了社会的正气,更加需要严惩,绝不姑息!

  李得一简简单单一席话,说的海强项哑口无言。沉默一阵,这位海强项双手朝着李得一恭敬一礼,朗声道:“谨受教,听君一席话,使海某茅塞顿开。所谓法理不外人情,海某琢磨这句话一辈子,却没想到在将军这里,豁然明朗。原来这人情,不是个人私情,而是所有人的公情。”

  这条路的骑兵执法队,专门配备一种小指粗细的马鞭,平时抽打马匹,还可以用来抽人。

  李得一简简单单几个措施一启动,商贸城顿时繁荣起来,每天客人来往不绝。由于突辽国已经被打跑,洛都到定北县的商路,又重新通畅起来。

  洛都的商人初看到这商贸城的繁华,还大为惊异。他们再是想不到,在这西北偏远之地,还会有这样繁华的所在,这里的百姓人人穿绢,出手阔绰,富裕程度,丝毫不比洛都城差。

  更让洛都的商人心动的是,这商贸城,吸引了大量夷人来做生意,在这里能买到大量的牛羊,马匹,皮货,各种草原特产。而且凡是来商贸城做生意的夷人,全都规规矩矩,老老实实,毫无半点凶恶的气势。

  自从草原上突辽人兴起之后,夷人与商队做起生意,就不再那么痛快,往往几句话谈不拢,就拔刀相向。但在商贸城,洛都城的商人惊奇地看到,原本凶恶的夷人,个个面色和蔼,笑容可掬。

  他们不禁惊讶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