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从良种田纪事 892节 完全没想到的安慰

《从良种田纪事》892节 完全没想到的安慰

作者:夜葳蕤 字数:1800 书籍:从良种田纪事

   四皇子还在发呆,公叔瑾已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做不到的话,就不用费心了,冷淡总比结仇要强!”他这是过来人的感慨之言了。

  四皇子却被吓得抖了一抖,他不敢想像,他和王府结仇的后果,不,不用想像,二皇子的例子不就是近在眼前吗?

  四皇子事后才想到,父皇之所以允许懿皇妃为二皇子替罪,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根本就不想杀二皇子,宠了那么多年的一个儿子啊,怎么可能没有感情?!可惜,事情被逼到了这一步,父皇实在是没办法了啊!

  父皇一定因此深恨惹祸的丁家和懿皇妃,所以干脆把怒火烧到了他们身上。

  父皇都逼到这个程度了,况且是他?别说什么太子之位了,他想平安地过下去,很可能都会成了奢望。

  四皇子正在冷汗淋漓中,却发现很多年幼的弟弟们都来求见父皇了,其中以五皇子为首,他们这些孩子,都是生母位分不够,外家不得入宫的,想来是发现四皇子借这个机会和皇上亲近了,便也一窝蜂地赶来了。

  看着这些大大小小的弟弟们,四皇子立刻收敛了情绪,换上了笑脸儿,就连五皇子都没有慢待了。

  公叔瑾对四皇子的表现很满意,这样的心胸起码比皇后强,将四皇子叫道面前嘱咐了两句,“你回宫去吧,越是这个时候,越不好冷淡你外家,有些事就算是你替父皇分忧了!”现在朝中的情况,对文官还是安抚为上,尤其是身为外戚的凤家,刚刚打压了一个丁家和皇后,他不能将事做得太过份。

  四皇子应了,马上回宫用午膳去了,但情绪和来时已大不相同了——就算依旧没有睿儿的帮助,公叔瑾的支持对他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啊!

  紧接着,四皇子又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安慰。

  在认错的同时,四皇子也向公叔瑾老老实实承认了,他对潘芷瑶的“心悦”,让他非常开心的是,公叔瑾是支持他娶潘芷瑶的,还提醒了他正确的入手角度,“安平侯人老成精,潘凌峰忠于朝廷,潘夫人过于溺爱幼女,也情有可原,此事对王府没什么利益可言,秦夫人也算是重情重义了,不过,女子嘛,总是掌控不了大局的!”一下子道出了这桩婚姻的关键所在。

  而这些话,凤府是没人对四皇子说的,开始时,四皇子不明白,后来他才想明白,凤府这是为了他们自家的利益——一个被凤家单独控制的皇子,和一个被武将和凤家同时控制的皇子,是不同的。

  尤其是这个武将还是秦怀恩和潘凌峰联手,到了最后,对凤家肯定是后来者居上的形势,莫不如趁着这个机会,让四皇子再娶一个凤家的女儿才好呢!

  只有公叔瑾才能站在客观公平地角度去看待这件事,一些都以增加朝廷的筹码为重,才会出这样的主意,而且,在五皇子已经十四岁的情况下,公叔瑾依然给四皇子出这样的主意,偏爱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于是,四皇子立刻按照公叔瑾的“指点”放下身价,在大年初三这一天以晚辈的身份,去给安平侯老夫妇拜年了,安平侯对四皇子的到来十分欢迎,甚至还授意孙子借着逛园子的机会,设计了一场他和潘芷瑶的“偶遇”。

  “四殿下无需担忧,”身为武将之女,潘芷瑶说话还是挺直接的,主要是她见了四皇子憔悴不堪的样子后,心软了,“我已说动母亲,再过几日就要进宫参选秀女了!”

  原来如此,所以潘夫人才一直没求上清露,王府才始终没任何表示,惊喜之下,四皇子的双眼一下子便模糊了,他喉咙哽噎,想对潘芷瑶说些什么,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喜悦和感激,末了,深深地给潘芷瑶施了一礼。

  潘芷瑶被唬了一跳,刚要避开,却发现四皇子已起身离去了,走了几步后,又停了下来,转过身,深深的深深的看了潘芷瑶一眼。

  潘芷瑶说不清那是什么样的目光,她只知道,四皇子看过这一眼后,两人之间已有什么变得不同了,四皇子已走得不见踪影,她才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来,只觉得她不顾羞耻对母亲表明心迹,不听母亲的劝告,一味地想要入宫,这所有的付出,全都值得了!

  和潘芷瑶一样,四皇子也不明白,此时他对潘芷瑶的感情,算不算得上是真正的心悦,他只是感到,此时的他很高兴很开心,比通过手段得到潘芷瑶还要开心上千百倍啊,他的心里有一个声音一直在欢呼着,“她心里是有我的,原来是她求的潘夫人啊!”

  想到和这样的一个女子共度一生,四皇子心里特别蕴贴,那种在艰难险途上,有人相伴的温暖,既然还有种淡淡的劫后余生的庆幸,在这一刻,四皇子是真心想要对潘芷瑶好一辈子的。

  如果说四皇子这种劫后余生是淡淡的,那么公叔瑾的,则是无比浓烈的了。

  悠闲的年假很快过去,正月十六衙门开门理事的第二天,一份厚厚的折子就登上了公叔瑾的案头,确切地说,这不是一份折子,而是一份传说中的“万民书”!

  所谓的“万民书”并不一定是要一万个人的联名,只要超过千人之后,就可以叫做“万民书”了,可公叔瑾收到的这份“万民书”到底有多少签名和指印呢?

  无需去数,人家本来就是有统计的,合计起来共有差不多十万之众,这使得身为帝王的公叔瑾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当初发起人潘夫人等露城家眷,更是没有想到。

  而这份“万民书”最可怕的地方,并不是在人数的惊人上,而在于它清晰的条理和确实的证据上。

  清霜当年逃离京城流落小岭村这件事,过去已经十来年了,这个时间说长并不长,九成以上的直接证人都还活着,并且还在原来的地方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