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从良种田纪事 822节 有点坏的计划

《从良种田纪事》822节 有点坏的计划

作者:夜葳蕤 字数:1937 书籍:从良种田纪事

  清露却很高兴,拿着那些金元宝乐得哈哈的,还劝睿儿,“这些本来就是你该得的,你不是有好好办差吗?”就差没直接说,当年他拿你爹的,可比这个多多了,现在怎么回报都嫌不够。[棉花糖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

  皇后很气闷,“清露倒是真会算计,这下子好,她还是赚了。”虽然黄金百两和清露送给她的礼品比,不算什么,可挡不住是每个月都有啊,用不了几年,就赚出来了。

  皇后很想说,凭啥公叔瑾对睿儿这个侄儿这么大方,怎么不说给四皇子这个亲生儿子呢?!

  四皇子倒是想开了,“母后,就打父皇想给我,也不能这么做,什么都得按规矩来,”还有那么多的兄弟姐妹呢,“再说,给了睿儿,还不是和给了儿臣一样的吗?”父皇可没因他占睿儿人脉的便宜说什么,那往后睿儿的这些交往费用,最终获利者,不还是他吗?“现下这情形,儿臣倒是希望睿儿能去得成中原了。”他得不到的功劳被睿儿得到了,也总比被那些和他不远不近甚至对立的人得到了,要好上许多。

  皇后默了默,深感四皇子的话言之有理,末了感叹了一句,“睿儿还是太小了……”她现在也希望睿儿能去了,只不过不报任何希望就是了。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睿儿也很担心这一点,“姨母,明天折子递上去的话,皇伯父真的能让我去吗?”今天入宫,说了一通他零用钱的问题,皇伯父却完全没提让他去中原的事儿,感觉就像是默认了姨母的决定似的,他也没机会细说,现在心里一点底儿都没有。

  清露诡异地一笑,“皇上圣明!”见睿儿懵懂,只得说,“睿儿啊,有些事儿,你慢慢体味吧!”她重来不觉得利益和牺牲亲情这种事儿,对公叔瑾来说是什么令人为难的选择题,只要利益足够大,公叔瑾一定会做出“理智”的选择的。

  第二天,睿儿和顾谢一道将折子递了上去,公叔瑾翻来覆去地看了半晌儿,末了,对眼巴巴地看着他的睿儿挥了挥手说,“你先回去吧!”

  睿儿回来后想问清露,清露还不等他开口,就一指好他同去的寿公公说,“你别问我,问寿伯去吧!”其实清露是大致心里有数的。

  “呵呵,王爷,”寿公公笑得很慈祥,“依老奴估摸着,这事儿十有**是成了,”又连连告诫,“王爷,这事儿可不能说哈!”揣摩上意是大罪。

  睿儿也明白这个道理,可心里憋得特别难受,清露又出了个好主意,“你既然这么想去,莫不如现在就好好准备准备,把差事都理顺了,一旦皇上问起来,你也有说服皇上的理由不是吗?”这种准备,和出行前的准备是一样一样的。

  睿儿欢欢喜喜地去了,清露还是不放心,也去“旁听”了。

  中原地区,就是以往的中原国属地,包括九府两百余县,此地以平原为主,山脉、河流俨然,在诸国合并前,是除了楚国所在的江南地区,最为繁盛的一个地方。

  为了吞并它,仁帝当年付出的代价可谓高昂,直到它周围的江南、西南、西北、东北等地尽皆落入大楚朝的手中后,它才成为最后一个被仁帝收入囊中的小国。

  即便是收复了之后,大楚历代帝王,对中原地区也十分警惕,尽量用各种方法打压它的发展,使得近几十年来,中原地区不再那么繁华了。

  但有些自然条件,是无法打压的,比如:中原适宜生活和耕种的气候、四通八达的便利交通条件……

  现在,这些都成了清露为睿儿这次立下大功,所利用的优势。

  以目前受灾情况最为严重的燕京地区为例,它离松江府城的秦状元货栈只有七百多里地,运货的马车不停疾驰的话,一天半夜就能到了,距离是到京城的三分之一,去西北的五分之一,因为在这中间人、马可以轮流休息不停车,所以从时间上算,所占的比重就更少了,简直是太方便了,而这也意味着,运费的低廉。

  在清露的引导下,睿儿这次的赚钱计划大体包括三个部分:用粮食换地、用低廉的价格雇用人手建庄子、开粮铺售平价粮。

  其实清露挺坏的,因为她把用粮食换地放在开平价粮铺的前面,要知道,每到灾害发生时,当地不良粮商囤粮涨价赚黑心银子,是惯用的手段,所以换地应该会进行得很顺利,而接下来就是清露用平价粮食和他们抢市场,让他们鸡飞蛋打了。

  清露说,“我就当是杀富济贫了!”没一点干坏事的自觉。

  顾谢不这么想,“夫人高义,平价售粮不知会救下多少平民百姓的性命呢!”当然了,所谓的平价粮也是有赚头的,但和那些黑心粮商比起来,利润可就少多了,完全在大家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清露翻白眼儿,“高义个屁,我是怕皇上砍我的头!”公叔瑾那个人贯是个六亲不认的,再说,她和秦怀恩现在又富得这么显眼,说砍头是过份了点,但一顿斥责和勒令降价是必不可少的,她真没必要为了点银子受这个委屈。

  对如此“豪放”的言语,众人皆默。

  公叔瑾吃惊的是另外一个问题,“清露到底是怎么弄到这么多粮食的?!”这数量太骇人了。

  第二天再次被叫到宫中来的顾谢,很快给了公叔瑾明确的答案。

  时至今日,清露开荒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双岭村也就罢了,土地资源有限,清露不愿意和百姓们抢,后来露城军又退役了一些人用积分换走了不少,总共也就剩下了六千来亩地,合三十顷。

  秦家村可就不一样,不仅土质肥沃,有山有水,适宜耕种,还足够广阔,从理论上来讲,可以无限扩张,而且秦家村还承担着抚恤东北系退役老兵和满足露城积分制兑换的重任。

  所以清露开起荒来,那是一点儿都没顾忌,这么说吧,自打秦家村建起来之后,清露一文钱都没赚呢,全都投进去继续开荒了,不仅如此,等到手头宽裕了之后,她还追加投资来着。

  ...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