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第九十四章 搅动风云的蝗虫流动战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第九十四章 搅动风云的蝗虫流动战

作者:庄居易 字数:3096 书籍: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所谓革命式的蝗虫流动战,其实说白了就是农民军式的流动作战,实行的是打下一个地方,抢光一个地方,所谓的革命式,无非是披上一层更好听的外衣,不抢老百姓,只抢官府跟官员而已。

  由于李志高全军都装备了越野卡车,火力又强大,因此李志高带队从南京出发,连破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地,并一路攻进了上海。

  之所以李志高亲自带兵,是因为这一路远离太平府老巢,补给不易,除了李志高这种开挂的怪胎,以中国此时的路况,别人根本玩不来他这种大纵深的进攻。

  李志高这一路的进攻,可以说是手下无一合之将,打到哪儿,破到哪儿,破到哪儿,抢到哪儿,玩的相当舒畅。

  简单说,就是打下一城之后,就地休整两到五天,期间先把官库的银子铜钱之类的都运进仓库,然后再通过空间转移走,同时还要对满清官员进行抄家清算,把满清官员的私人财富,比如珠宝玉器,黄金白银之类的东西全部抢走,也都存进仓库,然后通过空间转移走。

  做这些的同时,还要打开粮库,就地开仓放粮,给老百姓分粮食,反正粮食李志高不缺,不如直接给老百姓,让他们念自己的好。

  等钱财转移的差不多,再把政权交给当地革命党分子,他自己则带兵一走了之,继续攻打下一座城市,祸害下一座城市。

  总之。由于火力强大,李志高每打一座城,花费的时间都不会超过一天,而停留的时间不会超过五天。

  在城市停留期间,他的部队对老百姓秋毫不犯,专抢官府跟满清官员,其中金银财宝珠宝玉器等都通过空间转移走,像粮食之类李志高不缺的大量物资,就实行开仓放粮,以收买人心。等做了这些就把政权交给当地革命党。他自己则带兵继续去别的城市祸害。

  很明显,李志高这样就是不打算长期占领,只打算玩劫掠,只不过他抢掠的对象不是老百姓。而是官府跟官员。抢了东西后还分给当地老百姓。结果老百姓反而都欢迎李志高的这种抢掠。

  也就是说,李志高每打下一座城市,这玩农民起义军那套开仓放粮免赋税那套。整个城市的老百姓,立刻就会因为这些政策而变成狂欢的海洋。

  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不但能让李志高的威望迅速升高,而且李志高拍拍屁股一走了之之后,其他团体接手下来,也只能接收一个烂摊子,只能是有苦说不出。

  就这样,李志高一路在民众的欢呼中打进了上海,打进上海后他照例先把上海的官库、机器制造局、海关关道、造币厂,铜圆厂等地占了,疯狂的抢夺黄金白银等财富,搞的还是之前的老一套。等把上海官方的钱粮都抢的差不多了,粮食也发放的差不多了,这才继续扶持了一只部队,把政权丢给当地以陈其美为主的革命党,自己继续一走了之,绝不贪恋上海的繁华。

  离开上海,李志高带领军队南下,连破嘉兴、杭州,全歼新军第二十一镇之后,再次挥兵西向,破湖州,走宣城,最终来到了铜陵,之后回合预备役第一师,一举击破无心迎战的安庆新军,并一路西向,一直打到了安庆,这才暂时停了下来。

  由于安庆是李志高打算亲自好好经营的地方,所以这里并没有采取蝗虫式的掠夺办法,也没有玩开仓放粮那套,而是留下了部分财富,并且留下了预备役第一师防守安庆,任命周大强为安庆镇守使,他自己则带领主力部队继续北上,一举攻破泸州,也就是后世的合肥。

  在合肥,李志高调来预备役第二师防守,任命私塾先生出身的预备役第二师师长金泰为镇守使,之后,李志高才带领主力部队重新回到了太平府休整。

  至此,李志高的整个革命式蝗虫作战就告一段落,而经过李志高这么一阵不按正常情况出手的“蝗虫式扫荡”,李志高实际控制的地盘就扩成了以太平府为核心,东起南京,西至安庆,北达泸州(合肥),南到宣城这么一种格局。

  其中,南京、安庆、泸州、宣城这四个点结合起来的面,就是李志高实际控制的地区,核心就是太平府,而在这地区之外,北方西方依然是清廷的天下,南边东边则是其他革命党控制的缓冲区。

  可以看得出来,就因为李志高这么一阵乱搞,整个江南地区全部沦陷,都成了当地革命党的天下,而清军连战连败的“辉煌战果”,也让世人哗然,世人都不认为是李志高的“团练兵”能打,反倒是认为是因为清军太不能打!

  总之,被李志高这么一搅合,整个局面坏的无以复加,各地都开始出现不稳的趋势,之所以还没有形成其他地区也跟风起义的大潮,无非是大家都没反应过来,还都在观望,观望清廷的动作。

  毕竟清廷此时的实力还不俗,新军的主力还没有丧失,因此大家都想看看清廷的反应再说。

  如果清廷能立刻镇压回去,特别是把南京尽快夺回去,那一切还好说,如果不行,或者打成僵持,那局势就真的不好说了。

  打完这一场,李志高就一边呆在太平府休养生息,一边坐等清廷跟革命党的反应。

  由于李志高之前的突袭,特别是歼灭了清军主力第二十一镇之后,浙江江苏等江南地区就呈现一片权力真空,因此各方革命党的反应最快,被李志高清理过的地区还好,没被李志高军队清理过的地区,革命党的起义也是此起彼伏,已经呈现了一片燎原之势。

  清廷的反应虽然慢了点。但依然是十分迅速。

  在发现局势糜烂之后,朝廷迅速以禁卫军、陆军第一镇组成第一军,陆军第六镇、陆军第四镇编组成第二军,陆军第五镇单独编组为第三军,三军统一由陆军大臣荫昌为总军统,先在淮安汇合集结,然后直扑南京,先消灭南京的第九镇叛军,然后再消灭太平府的乱军。

  与此同时,湖北新军第八镇组成第四军。第十七镇编为第五军。两军在汉口汇合集结,由湖广总督瑞澄为总军统,直接开赴安庆前线,但只求牵制安庆的太平府叛军。只等荫昌的部队剿灭南京后。再开始配合着荫昌的部队。一举扫灭太平府的乱党。

  除了陆军,清廷还派出了以萨镇冰为总指挥,以两艘巡洋舰为主力战舰的海军。先到海州港(现在的连云港)集结,到时候陆军一旦完成集结,就从海上入长江,到时候直趋南京,配合陆军向南京发起进攻。

  很显然,清军反应相当迅速,而且这番布置也比较完善,就力量而言,比李志高记忆中的辛亥革命时期还要强大。

  不过,这番布置也能看出来,清军对南京是志在必得,对李志高却是心存忌惮,要不然就不会让瑞澄率军牵制李志高的安庆部队了。

  这是因为李志高的部队虽然具体人数跟武器装备还不为清廷所熟知,但之前李志高的一番蝗虫式出击,算是打出了李志高那支“团练兵”的威风,所以他们才对李志高的部队战斗力高看几眼,打算先集中力量消灭知根知底的原第九镇叛军之后,再集中力量消灭李志高的部队。

  当然,这也是因为这时期的通信不发达,如果他们知道李志高部队的实际战斗力,或者说肯相信那些逃跑人员的“夸大其词”,就不会这么托大了。

  总之,搅动了一番风云后,李志高继续回到太平府安歇,甚至警戒级别都降低了,让学生安心上学,工人安心做工,唯有部队方面,李志高在抓紧训练的同时,又开始了新一番的大招兵。

  通过这次蝗虫式扫荡之后,李志高发现,自己主力部队的作战力虽然不错,但还是有兵力不足的缺点,因此必须招纳足够的地方守备部队,毕竟预备役部队只能一时,不能长时间使用。

  当初是为了省钱,集中力量培养基层干部,先养一支骨干模范部队,这才没有大肆招兵,而是搞了个主力部队加预备役,现在么,是时候继续招兵买马组建守备部队了。

  这次,李志高也不打算多招,只打算招六万人,组成五个地方守备师。

  这五个地方守备师,薪水略低于主力部队,跟新军的薪资水平看齐,装备则比照预备役师。

  地方守备师的士兵,主要装备自家生产的新中正步枪,连级单位会配备四挺10式轻机枪,营级单位会配备6门92步兵炮,团级单位会装备一个18门90毫米迫击炮的迫击炮营。此外,为了加强火力,还会给每一个守备师加强一个师直属的75毫米炮的野炮营,暂时使用跟德国人购买的克虏伯75毫米炮,以后会使用自家制造的仿m1式75毫米榴弹炮。

  这五支地方守备部队,会分别在南京、太平府、安庆、宣城以及泸州的当地招募,招募的当地人就会成为当地的守备师,其目前的主要作用,就是守备本府。

  到时候,这些守备部队会用来守城,李志高的主力机动师则用作战略打击力量,再加上预备役,想必守住李志高暂时打下来的核心地盘,应该是没问题了。

  虽然现在才招兵,看起来有些晚,不过李志高有钱有枪,拉人头一点都不慢,甚至因为他的待遇好,加上之前的长征式的“赫赫武功”,慕名参军的人十分踊跃,不到两周的时间,六万人就招好了,接下来就是就地训练,以求尽快形成战斗力。

  当然,李志高也没闲着,他这段时间也不去当老师讲课了,不停的四处奔波,一边去各地演讲鼓劲儿,一边当他的运输大队长,靠自己的作弊戒指,给前线城市偷偷的运送作战物资。

  而就在李志高继续在各地奔波的当运输大队长的时候,清军的一二三军终于集结完毕,开始兵临南京城下!第四第五军也来到安庆城外扎下大营,对安庆虎视眈眈!

  此时,已经是1911年2月22日,大战一触即发!(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