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邪凰药尊 记忆碎片

《邪凰药尊》记忆碎片

作者:血浴翎 字数:1758 书籍:邪凰药尊

  林素梅点点头,道:“我已经知道……他绝不是先夫……”

  江涛接口道:“但他可能是穆大侠,夫人也不想查证了?”

  林素梅黯然摇了摇头,叹道:“我不过是女流之辈,自忖无力过问此事,纵在去了,又能如何呢?”

  小梅急道:“姆妈,您老人家不愿意去,女儿跟江少侠去一趟可好……”

  林素梅沉声喝道:“不许胡说,你小小年纪懂得什么!”

  小梅莫名其妙挨了一顿骂,眼眶一红,抗声道:“就算那人不是爹爹,咱们也不能袖手不救。姆妈,您一向不是这种畏首畏尾的人,为什么忽然变得这样冷酷无情呢?难道您就不关心姨妈和姨爹的生死下落了么广

  林素梅咬唇现血,颤声叱道:“丫头,你疯了,竟敢对娘说这些无礼的话……”

  小梅发了横劲,应道:“女儿不敢对姆妈无礼,但也不愿置爹爹血仇不顾。姆妈不去,女儿自己也要去。”

  林素梅气淋淋撩起衣角,运指一划而断;然后将残衣掷在地上,便咽道:“丫头,你若敢不听娘的话,踏出红石堡一步,从此你就不是罗家的女儿。娘宁愿削发为尼,古怫青灯,只当没有生过你这不孝的女儿……”

  小梅跺脚大哭道:“姆妈,我恨您!我恨您!恨您……”

  林素梅泪如雨下,颤抖着道:“恨吧!你就恨娘一辈子吧!总有一天,你会知道娘的苦衷……”小梅掩面失声,痛哭着向厅后如飞奔去。

  江涛见此情景,不由长叹一声,避席拱手道:“功亏一赏,天意难违。在下深悔孟浪,致使夫人骨肉乖常,就此腼颜告辞了。”

  林素梅凄然道:“素梅实有不得已的苦衷,但求少快勿以方命见怪。”

  江涛苦笑道:“夫人言重了。世事无常,本难逆料。不过,在下对天心教诡橘手段,却不甘就此认输;只要命在,总有揭穿他们狡计的一天。”

  林素梅怔忡片刻,幽幽道:“少侠豪气干云,令人感佩。素梅无颜屈驾久留,只能佛前颂祷。愿菩萨佑助少侠降魔卫道,早偿夙愿。”侧身相送,直到园门方才检任而别。

  总管罗福执疆陪送出堡,临别含泪再拜道:“主母忽改初衷,皆缘无心教主拜堡而起;老奴不便置缘。但红五堡人人引颈企盼,愿少侠时踢莅临,勿耿耿于怀才好。”

  江涛仰天长叹,喃喃道:“神丐屈节,雷神变志,我应该早料到有此结果。唉!江涛啊江涛,何其愚钝!”黯然一抖丝缰人马蹒跚,怏怏离开了红石堡……

  乘兴而来败兴归!满腔热血,欲倾无从。虽说蛛丝马迹应有预感,这打击总是够重的了。江涛单人独骑,落寞孤零;好似随风飞絮,无根浮萍。渡黄河,穿函谷,迄通千里;再回到江南,已经是草枯枫红的深秋了。

  人失意,马垂鬃。饮马江边,望着那滚滚东去的江水,不禁令人兴起“倦鸟归巢”之感。然而,壮志未酬,宏愿未了;难道就因这些许挫折,从此消极颓唐,老死乡里?不!他不甘心!他不认命!

  但无情的事实摆在眼前,天心教气焰正盛,而正道侠土却一个个忍辱退隐。放眼江湖群魔乱舞,他纵不甘心认命,仅凭双手,又怎能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

  西风肃杀,江流呜咽。此情此景,仿佛都在为他的遭遇而惋惜。江涛临风长吁,百念纷陈。闷闷悒悒,信马来到大别山下;随意寻了家简陋客栈,呼酒痛饮,不觉酩酊大醉。

  及至午夜酒醒,窗外却渐沥沥下起雨来。荒山小店,夜阑梦回,那一声声雨滴,如泣如诉,闻之断肠。江涛再难成眠,便破衣推窗远眺。雨幕夜色中,大别山连绵无尽的山影,显得那么朦胧迷离。但他知道,山的另一边,就是那神秘的天湖。

  一月之期已近,这时候,不知小燕儿睡了没有?她会不会也被这恼人夜雨惊醒?也在凭栏凝思,倾听着秋语细诉心愁?也许天心殿中,灯火正辉煌;红烛高烧,献筹交错,正为了她与少教主梅剑虹的文定佳礼而筵开不夜吧?

  梅剑虹虽然孤僻怪诞,但他并非天性冷酷,也不是凶残暴虐的人;燕玲下嫁,未必非福。何况教规所限,除了梅剑虹,天心教也没有第二人堪与匹配。然而,江涛忘不了的是她对自己的一片深情,却将从此沉埋心底,永无偿期了。

  往事如烟,不堪回首。江涛凝立窗前,只觉服中景物越来越模糊,颊上泛起丝丝凉意,分不清是泪水还是雨珠……情断,夜残!迷惆间耳边又响起了雷神董千里的临别赠言: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此去无论遭遇多大挫折,千万要‘忍’!‘刃’!‘刃”’是的,应该“忍”。但“忍”并不是消沉,更不是颓废;而是叫人隐忍待机,先求冷静,再图奋发。既然情丝已断,了无牵挂,还迟疑什么?一念及此,豪气顿生。江涛毅然拭泪整衣,在桌上留下一锭银子;后厩牵出坐马,连夜冒雨踏上了征途……

  ---------

  第五十三章 瘴烟千里蛮荒行

  云贵一带多丛山峻岭;苗民聚居之处,复多瘴毒,古称“南荒”。

  有句俗话说:“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两银!”便是指的云贵蛮荒。这话虽嫌过分,但云贵高原地僻民穷,交通险阻,却也是事实。

  梵净山,在贵州东北。黔境地势东倾,梵净山恰在湘、黔交界处;丘陵突出巨峰,所以特别显得险峻。山麓溪流交错,十分崎岖。

  这天,时方过午,是个难得一见的晴天。山隘“乌罗司”村里突然来了一人二骑。

  所谓“司”,就是苗民聚居的土司。不过,乌罗司的苗民业已习于与汉人交往,也就是“熟苗”——生活语言,多被汉人同化;有些甚至浑身汉装,满口汉语,使人很难分辨。乌罗司虽以亩人占多,其中也有少数汉人居住经营商业皮货。村口有一家规模颇大的皮货店兼作酒馆买卖,名叫“长升号”;老板姓周,是个道地汉人。

  那一人两骑从村口才现身,登时引起许多人注意。一则是因为马上那位少年神采飞扬,相貌不凡;二则是那少年马后还跟着一匹空鞍马,鞍上驮着一个巨大的瓦瓮。

  平时乌罗司往来客人不是没有,遇尔也会有年纪轻的商人,远来收购皮货;可谁也没见过像这样英俊洒脱,毫无商贾气的少年客人。尤其那只瓦瓮更奇怪,说它是空的吧,瓮口封得十分紧密;说它里面盛着东西,马匹又不见过分吃重。瓮上以黄绫围裹,用绳子牢牢缚在马背上,叫人猜不透瓮里藏着什么东西。

  长升号周老板正坐在柜台里拨着算盘珠子,口中念念有词:“三还三,三下五除二,四退六进一,五去五进—……”念着念着,忽然一个十二、三岁的苗女娃子,赤着脚丫子如飞奔走了进来,挥手叫道:“周老板,快来看呀!有个汉家郎进村子里来了。”

  周老板一心在结算帐目,充耳未闻,仍然一个劲念着:“……四下五除三,六上一去五进—……”苗女一低头钻进了柜台,扯着他的袖管道:“周老板,快些!你看那汉家郎就要到门口啦!”

  周老板心不在焉,袖子一甩,沉声道:“去去去!别吵!别吵!汉家郎就汉家郎,有啥好看的……二还二,王退七进一,一下五落四……唉!这死丫头,好好账数都叫你搅乱了……”声落一抬头,摹觉眼中一亮,赫!好俊的后生呀!果然在门前下马了。

  周老板慌忙推开算盘,迎了出来,笑道:“公子爷,稀客!稀客!快请屋里坐。”

  那少年扬目一扫店堂陈设,微微一笑,点头道:“搅扰了。麻烦关照一下,别让人擅动这只瓦瓮。”

  周老板哈腰应道:“公子放心,这村子里的苗娃子都很规矩,绝没人会乱动你的东西!”

  少年系好马易,含笑而入。周老板一面吩咐伙计照看马匹,一面瞅着马背上好只巨大瓦瓮,在心里响咕:“晤!别看他年轻,可是个行家。收购皮货,加工之前正该用瓦瓮盛着,才不会变硬缩水。瓦瓮这么大,装貂皮,怕不要装几百条。”暗地一吐吞头,奶奶的!这可是大主顾上门了,快些侍候吧!

  周老板生意熟,门槛精;连忙亲自搬莱奉酒,殷勤地摆了一大桌。然后双手捧杯,笑道:“难得在苗娃子堆里遇到乡亲。公子,我先敬您一杯水酒。”

  少年倒很随和,笑着道了谢,举杯一饮而尽。

  周老板急急又斟了第二杯,自我介绍道:“敝姓周,方口周,小名就叫周长升。在乌罗司住了快十六、七年,专营山区上等皮货。附近苗娃子都知道长升号最有信用,好货一定送到小店来……”

  少年淡淡“哦”了一声,漫应道:“久仰!”一扬头,又干了一杯。

  周老板没有喝酒,却咽了一口唾味;等少年干完杯,才一边斟酒,一边笑问道:“公子贵姓?”

  少年道:“江,长江大河的江。”

  周老板忙道:“真难得!江公子这么年轻,就独自出门,深入蛮荒做生意,的确叫人佩服!”

  少年笑道:“周老板弄错了,在下不是生意人。”

  周老板一愣,摇头笑道:“公子别骗我,不做生意,到这种蛮夷之地来做什么?”

  少年笑容忽敛,正色道:“我为何要骗人?实在说,在下是从此地路过,顺便打听一处地名。”

  周老板不禁有些失望,仍然不信地问道:“公子想打听什么地名呢?”

  少年沉吟道:“不知梵净山中,有没有一处叫做玉皇峰的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