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末之纵横驰骋.A 第170章 历史学和经济学

《明末之纵横驰骋.A》第170章 历史学和经济学

作者:公子墨水 字数:2265 书籍:明末之纵横驰骋.A

  “大人……真的要签署这条法令么?”在总统府,墨离的秘书长送来一叠文件:“这件事情是吃力不讨好的,所以……”“议会通过了么?”“……通过了?”“那就发布下去了,不用在顾虑,这件事情,是有利的,这将有利有商品经济的发展。”

  “……是,不过大人,这个案,有三十八个议员提出反对,您看……”秘书长似乎在暗示什么,不过墨离却冷眼看着他:“既然是议会,就要让人说话,有人反对是正常的,事实上,有人反对,你应该感到高兴,否则,我所做的一切,都白费了。”

  墨离提出的议案,是关于田地整合的,收购在农民手中的小块土地,将他们迁徙到附近城市,让他们做生意或者当工人,当然,墨离会付一笔钱,让迁徙出来的农民进入学院学习,时间为三年,这三年时间,他们将会回到很多东西,一方面,减少了文盲的数量,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劳动力,补充了劳动力以后,就会出现更多工厂。

  那些农民会获得相当丰厚的补偿,但是这些补偿,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会在三年内花光,因为那些学院有着很多商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定会养成消费的习惯,消费刺激经济,这样就是一个良性循环了。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认同的墨离的,有些老农就坚决反对,在他们看来,这些田地就是自己的根,无论如何也不能丢了,这种时候,就要用些花招了,比如……让他的儿子把田给卖了,这样的人,必然会被称为不孝子,但是很多年轻人也有自己的想法,前几年卖了田去城里的人,现在都发了财,每年回来炫耀,其中不少人过年带回来的礼物都是用车拉的,而混地一般的,也是穿着漂亮的衣服,给自己亲戚带回来了很多日用品,以及一些精妙的小礼品。

  “你给我滚!”在乡下一座老房子里面,一位老大爷看着自己的儿子带回来几个人,得知儿子竟然把自己的祖田给卖了,顿时气得火冒三丈:“你怎么能够做出这种事,这可是我们家的祖田啊,是我们家的根啊!”

  “父亲,我这也是为了家里好,您看,我们家辛辛苦苦种一年的田,才赚几个钱?只能够一家人温饱,收成好的时候,才能够换两件衣服,您再看看隔壁的吴四七,一身的痞子气,你们都说他迟早把家里的钱给败光。”

  “而您和村里的长辈都告诫我,叫我别学他,只要我好好种田,然后闲余时间去给林地主打打零工,以后赚了钱,就可以娶赵妹妹,结果呢,吴四七败光了家里的财产,去了城里,才一年,他回来的时候,坐的是马车!拉回来一车的聘礼,赵叔不顾我和赵妹妹早有婚约,把赵妹妹嫁给了那个家伙!”

  “然后,他拉回来的东西,一年比一年多,现在村里人看着他笑嘻嘻的,为什么?因为他有钱了,我以前可是经常受到村里的叔叔们赞扬的,说我种田勤奋,肯吃苦,以后一定会发达。”

  “这就是我们家现在的结果,我种了二十多年的田,现在还没娶上媳妇,为什么,因为没人肯把女儿嫁给我了,他们都说我是二傻子,只会种田!”

  这个人如同发泄一般说完了自己的话,这是他第一次反抗父亲的意愿,然后把家里的地契交给了跟着走来的人,拿着一叠银票,进了城里,他将在城里学习三年,读书,识字,然后选修技术或者经商的技巧,趁着这个充满着机遇的时代,他将会发达。

  时代在改变,老一辈的人的思想却未必转得过来,特别是墨离的出现,他把世界的科技拉了几百年,使得老一辈的人的许多经验,彻底的变成了一堆废话,自然经济已经崩溃,用自然经济的经验在商品经济的世界里面活下去,那只能是活的很悲哀。

  无所谓品德,而是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抛弃时代,或者被时代抛弃,那么都是不可能有什么辉煌的成就的,当然,哲学除外,很多哲学经常超越时代,甚至……哲学一直是走在时代的前方,毕竟,先有思想启蒙,然后再有才有法国大GM。

  至于为什么哲学会走在世界的前面,那就众说纷纭了,不过有人说,哲学是人对世界美好的设想和探索,而人的思想,一定会比人的现在要飞得更高,这话细细想来,也不无道理。

  田地的整合对于墨离的影响并不算太大,这些田地经过综合治理,以农田——鱼塘——树木——农田的方式生产,然后承包给一些体力充沛的年轻人,他们成了农场主,一面种田,一面搞养殖,一年下来也可以赚不少,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然后研究温室大棚技术,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还有很多,可惜化学刚刚起步,不可能做出化肥,否则产量还会上涨很多。

  休闲日子过了一年,大家都非常亢奋,开门就谈去年赚了多少。

  “什么,你赚了五千两,恭喜啊,呃?你问我赚了多少,不值得一提的,其实没多少啦,才四千多两……黄金。”“……你怎么赚的啊,给老弟我介绍介绍。”“很简单,找几个人,一起买条船,拉着瓷器,去印度一趟,然后到南洋,再拉一批香料,木材,回来卖掉,就可以赚不少了,自从墨离大人开办了蒸汽船厂,现在的船啊,可是非常快的,一年可以来回几十趟,赚得手抽筋。”

  “哈哈哈,你们这些年轻人啊,真不错,”一个叼着香烟,一副暴发户打扮的中年商人走过来:“老家伙我去年运气差了点,船触礁沉了,船上足足有一万两的货物呢。”“哎呀,那您可节哀。”“是啊,本来可以赚四十万两的,结果只赚了三十八万两,亏大了,本来还想承包几辆火车试着跑跑北方呢。”“……”

  大部分就是这样的情况,商人们的工厂全力开工,争取能够赚更多的钱,只要往外面跑一趟,就是几倍的利润,运气好一点,还能发现什么宝物,个别野心大的,还在南洋都开起了工厂,就地买原材料,就地出售,直接资本输出,赚的都快要手软了。

  而墨离的蒸汽船厂遍布了沿海,现在和墨离一起,合资开办船厂,也是稳赚不赔的,虽然这个合资,墨离不会过出多少钱,但是你要建船厂,必须墨离开口,因为墨离掌握着蒸汽船的核心技术,你能怎么着?还有兵工厂,也是这样,而这些,经济圈的议员有所诟病,不过墨离直接说了,这些技术是我的私人财产,我爱卖给谁就卖给谁,你们无权过问。

  当然,这一年中,还有一件事情,虽然是墨离自己的私事,百姓们却自发组织了庆典,三姑娘和琳琦生了,琳琦给墨离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取名墨婉,而三姑娘生的是一个儿子,取名墨云。

  不过墨离并没有说这两个孩子未来会怎样,只是说,他们的时代,就由他们自己去开创吧,我们只要为他们扫平道路就行了。

  这似乎预示着,墨离将会在短期内又所行动,不过这对大明来说,无疑是好的,最下层的百姓,将可以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中层的百姓可以找到投资目标,而上层的富人们,则可以开阔市场,对于现在不断超快增长的经济,就连墨离都感觉难以驾驭。

  经济这玩意,长得太快,很多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幸好他高中学的历史还够用,会那么几招控制经济的方法,至于为什么历史会学到经济学,那就不好说了,问罗斯福和马克斯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