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獠牙.A 第81章 最后一个要求

《獠牙.A》第81章 最后一个要求

作者:雷萧 字数:2790 书籍:獠牙.A

  从那日起直到婚仪结束,他们藏入凡世躲清静后的好长一段时日,云兮都常常心生恍惚,有时坐在山林中那座小屋中,对镜梳头也会走神,这个时候,重寰便会接过她手中的梳篦,替她轻轻梳理一头青丝,却什么也不问。

  某日云兮整理衣襟时,无意间又从镜中瞥见胸口那道疤痕,忍不住轻轻地叹了口气。其实那道疤痕早在婚仪前几日,就被重寰顺势画作了一枝疏梅,墨色清浅,若隐若现,只堪堪能够盖住她那道已经十分浅淡的伤痕,因此不仅并不招摇,还更显雅致,最难得的是,这墨是用茜草汁和雩琈石粉调成的,就算历经万年,怎样清洗也不会褪色。云兮后来听令玥说起这个时,竟对着镜子悄悄感慨:“万幸重寰丹青妙手,这要是画毁了,一万年都洗不掉,可就麻烦了。”听得令玥直翻白眼,依依也掩着口笑个不停。

  重寰此时见她忽然叹气,又想起玉衡听说此事后对自己的揶揄,还当她真的嫌那花枝画得不够好,走过来拥住她的肩问:“怎么了?”

  云兮摇摇头道:“没什么。”说完便开始顾左右而言它。重寰知道,她若不愿说,多问也是无用的,便顺着她的话头,陪她漫无边际地闲扯了半日,说到最后,云兮忽然笑了,道:“真是难为上神了。”

  重寰假意擦了擦额上的汗,叹道:“不难为不难为,夫人高兴就好。”

  云兮掩口笑了,起身拉着他往外走,重寰笑问:“去哪儿?”

  云兮只道:“跟我走就是,还能把你卖了不成。”二人便携手一路说笑着,走到山脚的小镇上来,又七拐八绕,进了一条小巷。

  重寰这才看见,小巷的尽头是一间不大不小的酒肆。他有些无奈地笑笑,伸手轻轻捏了捏云兮的粉腮:“怎么就那么爱喝酒。”

  云兮咧嘴笑了,抓着他的手道:“否则何以解忧。”

  重寰见她面上笑着,眸中却真像是藏着些许哀伤,心便没来由地疼了起来,揽着她的肩问:“尔有何忧?”

  云兮也不回答,只拉过他的手一面往里走一面道:“这世上谁还没点烦忧啊,我的那一点,不足道。”

  待他们坐定,店小二上好酒菜,重寰饮了一口,点点头道:“酒不错,你是怎么找到这儿的?”

  云兮举着酒杯得意道:“自然是...闻着味儿来的。”

  重寰失笑:“唉,真是屈才了,要不日后寻着机会,我去跟昊翾说说,让你去璃觥殿当差吧。”

  云兮心道,我倒是想,就别说酒神帐下有多逍遥了,这但凡有得选,也不当这个什么星君啊。不过此刻她实在懒得搭他的茬,只是白了他一眼,不再言语。

  重寰见她一手支着头,一手闲闲晃着杯中酒,也不说话,便知她必是心里不痛快,也很快想到她为何不痛快,正想着怎么哄她开心,忽闻惊木一响,往堂中看时,才见那里坐着个说书先生,正准备开说呢。

  “列位客官,今日在下接着跟各位说说这前朝驸马探花郎的故事。上回书说到,曾文彦进京赶考来了,想必列位都还记得,这曾文彦其实出自淮南一个商贾之家,家境虽殷实,地位却不高,曾父见他自小聪颖,便花了大力气培养他,希望他读书明理,日后能振兴家门。而他呢,也不负父亲所望,未及弱冠,在当地便颇有才名。这一年,恰逢宪宗收复北境一统江山,恩科重开,曾文彦准备准备,也入京赶考来了。他比身边的那些纨绔子弟虽已算上进许多,但毕竟少年得意,多少还是有些风流习气的,一入京,只去为考生提供的驿馆签了个到,转脸便奔归雁阁来。

  列位,这归雁阁,看名字也知道是什么地方,对他这样钱馕鼓鼓,模样还很俊俏的公子哥,自然是欢迎之至,立马把最出色的小娘子都拉到他面前,任君挑选。

  这曾文彦一边喝酒,一边瞅着眼前的这群莺莺燕燕,心想京都就是不一样呵,环肥燕瘦,应有尽有,一时也有些难以取舍,就只让都陪着喝酒,那薛嫫嫫原本显得有些为难,可一接到他随手丢出的金叶子,便也没了顾虑,欢欢喜喜让小娘子们都好好伺候着。列位客官肯定在想,照他这么闹腾,最后多半只有个名落孙山的下场,那您的担心可真就多余了。这位小郎君,当真是文曲星下凡,这科考四门,史策、政论、数理、兵法,门门第一,然则他年纪轻轻便这般得意,难免有些忘形,以为头名状元已是他囊中之物了,谁知殿试过后,宪宗却只点了他第三甲,是为探花郎也。”

  那说书的言及此处忽然停下,端起手边的盅子慢吞吞喝起茶来,有几个听书的心急,忍不住小声催促他快讲,他却不加理会,还故意甩开手中的折扇,一面饮茶,一面闲闲地摇着。

  隔壁桌的一个小姑娘忍不住嘟囔道:“每次都这么吊人家胃口。”她的同伴却哂道:“后面的事情也不难猜,他开头就说得明了,驸马探花郎,这曾文彦无非是被皇帝相中,让他聘了哪位公主,从此平步青云了呗。”

  那小姑娘白了他一眼:“要不怎么人家能说书你不能呢,都像你这样讲故事,世间哪里还有传奇可听?”

  他们的声音有些大,又正巧被那说书的听见了,只见他面上露出些得意的神色,放下茶盅,收起折扇,一拍惊堂木,待窃窃私语的众人安静了,便又滔滔不绝起来。

  “话说这曾文彦被点了探花之后,面上不敢露出一点怨怼之色,心中却并不太服气,等回到住处,也不与那些小娘子笑闹了,只独自躲在僻静处喝闷酒,正惆怅时,忽有一人分花拂柳而来,他定睛一看,竟是个玉面小郎君。而那人正巧也看见了他,立时顿住脚步,似乎是想回避。这曾文彦躲到这儿,原本是为了避着人,此刻却鬼使神差地开口道:‘兄台何故独自一人,不若坐下同饮。’那小郎君犹疑了片刻,还是走到他对面拱手道:‘恕在下叨扰了。’言毕拂衣坐下,二人对饮一杯之后,曾文彦这才看清,面前的小郎君长得那叫一个眉清目秀,不禁有些呆了,那小郎君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便红着脸低下头,他本就生得俊俏,此时更显得粉面含春,像个娇滴滴的女子,曾文彦心中不禁生出些异样之感,脑子里也有个什么念头一闪而过,不过还没等他抓住,那小郎君已然清了清嗓子,抢先问道:‘兄台在这京都城最热闹的所在躲清静,又是何故呢?’一句话戳中了曾文彦的伤心事,他也就无意去追那个念头了,只重重叹了口气道:‘一个失意的人,又有什么资格去凑热闹呢。’那小郎君微微一愣,随即想到,此人身上穿的是寻常仕子衣衫,想来是这届的考生,恰巧今日又放了榜,只怕是知道自己名落孙山了,才会如此惆怅,便随口安慰了他几句,那曾文彦听得心中好笑,却又不愿意说破,只随意拿话岔开了,那小郎君也只当他不愿总提起这档子伤心事,不再纠缠,于是顺着他的话头,与他天南地北地胡侃起来。后来这曾文彦醉得糊里糊涂,再醒来已是第二天的黄昏,忆起头一夜之事,仿佛梦境一般,反复问身边的人,竟都坚称没见过那小郎君,到最后他自己也恍惚了,心里想着,莫不是自己做的一个梦?不对呀,什么梦能如此真实。又或者,自己是遇上传说中的狐狸大仙了吧,嗯,一定是的,否则这世间哪会有这么好看的小郎君。”

  那说书的讲到此处,又卖起了关子,开始东拉西扯,讲些闲话段子之类,逗得那些糙汉子哈哈大笑,之前那个专为听传奇故事而来的小姑娘却不乐意了,嘟囔道:“扯这些没用的干嘛,快说这后来到底如何了呀。”她的同伴闻言笑道:“你方才嫌我讲得干瘪,这下人家先生讲得倒是丰富,你怎么也不乐意?”那小姑娘听了只是白他一眼,闷闷饮着酒。

  那说书的扯够了,又开始说回正题:“话说这曾文彦自遇上那小郎君之后,便如中了邪一般,怎么也忘不掉,一时在想,自己怎么没说问问人家姓甚名谁,否则也不至于如今想要寻访寻访,都不知从何问起,一时又想,不对,他这样的品貌,必是狐仙无疑,就算问得了姓名,只怕世间也无处可寻,何必庸人自扰呢。然而想归想,念归念,如今也无处寻他踪迹了。

  再说回这宪宗,其实一早就看上了曾文彦,而且经过一段时日的刻意栽培,见他身上原本的些许骄横之气也没了,便更觉得他合心合意,这日忽然将他招致御前,待行过了君臣之礼,宪宗和颜悦色地道:“朕听闻,爱卿尚未成婚,也不曾与哪家闺秀订过亲,只是不知现在可有意中人?”曾文彦不料皇帝有此一问,立时愣住了,脑子里闪过的竟然是那“狐狸大仙”的身影,心中也是一惊,不禁摇了摇头。宪宗一看,笑容更盛:“既如此,朕欲将晋安公主许给爱卿,不知爱卿意下如何?”曾文彦却还是呆立在那里,内侍总管当时就立在他身边,见了他的样子,一面掩口笑着,一面扯着他的衣袖道:“瞧瞧曾大人,这都高兴傻了。还不快谢恩哪。”曾文彦这才如梦初醒般下跪磕头,结结巴巴道:“臣...臣惶恐...谢陛下隆恩。”

  列位客官若是以为曾文彦和晋安公主的亲事就这么定了下来,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谁能想到宪宗后来将此事与公主一说,公主竟断然拒绝,惹得皇帝大怒,撂下一句:“自古婚姻大事皆是父母之命,你身为公主,更应以身作则,怎可如此任性。此番你是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那是拂袖而去。公主之母王贵妃听得心如刀绞,一边是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天,一边是亲生的女儿自己的骨肉,她看着谁痛苦都不忍呐,于是苦劝晋安:“你父皇向来疼你,为你选的必是万里挑一,普通人家寻也寻不到的好夫婿,你何苦逆他的意呢?”

  那晋安抽抽搭搭道:“儿臣知道,只是我早已心有所属,实在不愿下嫁他人。”贵妃一愣,思忖片刻问:“你说的是谁?”晋安道:“我也不知他姓甚名谁,大约是个落第的仕子。”贵妃哭笑不得,“我的儿啊,你父皇为你选的可是这届科考的探花郎,你怎么还抱着个落第书生当宝呢。况且,连人家的姓名尚不知晓,就打算托付终身了,不是傻是什么?”晋安正要反驳,贵妃又道:“我原本想着,你要是真的相中了哪位王孙公子,实在不愿嫁那个探花郎,为娘还能腆着这张老脸到你父皇面前求一求,可若是个落第书生,那还是罢了吧。”晋安原本已经止住了泪,听她这么一说,眼泪又涌了出来,哭喊道:“母亲这是什么话。孩儿说的这落第书生,可不比那些王孙公子差。”贵妃叹了口气道:“儿啊,等你到了为娘这般年纪就会知道,门当户对有多么紧要。”晋安听了,口中不禁喃喃重复道:“门当...户对...”贵妃一面抚着她的头发,一面柔声劝慰:“傻孩子,你年纪尚轻,自然无法领悟这些道理,但你要知道,你父皇所做一切皆是为了你好,你也该相信他的识人之明。”

  谁料晋安竟把双眼紧紧闭着,一头倒在榻上,不再多言。任贵妃又苦劝了好久,她也不理睬,最后贵妃娘娘也恼了,冷冷说到:“你以为做出这副样子,你父皇就会妥协了吗?他是什么样的人?你顺他意的时候,便是千好万好,一旦有所忤逆,哼,想想你那个废太子大哥吧。”

  晋安听到此处,像被人兜头浇了一盆凉水,猛然清醒过来,“嚯”地一下从榻上坐起,抱着母亲的脖子放声痛哭,哭得贵妃也是肝肠寸断,却不知如何安慰她,只能哽咽道:“我苦命的儿啊...”

  那先生说到此处,又端起茶盅啜了一口,底下又有心急的,催问道:“后来如何了呢?”

  那先生嘿嘿一笑,“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说完又将惊堂木一拍,站起身对众人一揖,竟施施然走了。

  隔壁桌的小姑娘目瞪口呆,“他...他这银子也太好赚了些,我得花多少钱才能把这书听完啊。”她的同伴听了,勾起唇角笑笑,没回答。

  与此同时,重寰见云兮端着酒杯兀自出神,便拿自己的杯子与她碰了一下,问:“在想什么?”

  云兮这才回过神,盯着杯中的残酒,叹道:“我想到卢彦君了。”

  重寰将酒饮尽,点点头:“的确都是平步青云的少年郎。”

  云兮也饮了杯中酒,又将二人的酒都斟满,这才缓缓道:“卢彦君年纪轻轻,能够官至鸿胪寺卿,大概也是托了他内人左丞相家千金的福。”说完饮尽杯中酒,叹了口气又道,“真是天道无情。”

  重寰失笑:“这没头没脑的,什么话。”

  云兮道:“原本身份平等的两个人,分离之后走向各自的宿命,再见时,却已是云泥之别,芸娘之所以伤怀,不只因为回不去的少年时,实在是这样的重逢,让她情何以堪呢。”她说着,又叹了口气,“总这么折磨有情人,还不叫天道无情吗?”

  重寰听得摇头叹气:“早让你多做功课,功夫都花哪儿去了,天道无情是你这么解释的吗?”

  云兮一愣,“不然呢?”

  重寰淡淡笑道:“天道无情这句话没有错,但却不是你说的那个意思,说它无情,是因为它对所有生灵都一视同仁,不会因情偏私,你所谓的云泥之别,又不是上天定的,是人自己臆想出来的,人间也因此生出许多贪嗔痴怨,还总让上天背黑锅。”

  云兮恍然大悟,心道上神的境界果然不同,正欲拍几句马屁,隔壁桌的小姑娘已凑了过来,对他们拱手赔笑道:“见过大官人、大娘子,叨扰二位了。”

  见重寰只是喝他的酒,仿若未闻,云兮不过意,拱手还礼道:“不知这位娘子有何见教?”

  那小姑娘忙闪身坐下,笑道:“不敢不敢,在下只是有些好奇,刚才二位提到的芸娘和卢彦君,可是什么传说故事里的人物吗?”

  云兮一笑:“只是在下的友人罢了。”

  那小姑娘点点头,“哦哦,原来如此,在下方才听二位所言,这两人之间的故事,倒像是很有意思呢。不知大娘子可否告知一二?”

  云兮见她目光清澈,并无恶意,因此对她这样不太近情理的要求也没觉得反感,可迟疑了一下,还是道:“在下那位友人之事,虽无不可对人言处,但终究涉及隐私,未经她应允,实在不好为外人道,请娘子见谅。”

  那小姑娘有些失望,却还是彬彬有礼地道:“大娘子言重了,原是在下唐突。”说完就要起身告辞。

  云兮见她那样子,心生不忍,便笑着道:“不过,娘子如果喜欢听故事的话,在下倒是能说一些,娘子若有兴致,不妨听一听。”

  那小姑娘闻得此言,眼中一亮,忙又坐下道:“愿闻其详。”

  此时,她的同伴也非常识趣地将桌上的酒菜都搬了过来,还打开随身带着的一个包袱,从中拿出一套纸笔,递给那小姑娘。

  云兮不解道:“娘子这是…”

  那小姑娘面颊微红,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大娘子有所不知,在下一生没有什么大的抱负,只愿把所见所闻的那些传说故事都著录下来,以供后人娱乐罢了。”

  云兮听到此处,看了重寰一眼,重寰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默默将那小姑娘打量一番后,对云兮微微点了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