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调教大唐 第066章 陈秦接旨

《调教大唐》第066章 陈秦接旨

作者:半农公爵 字数:3562 书籍:调教大唐

  千错万错,就是错在徐驰是个非砖家叫兽型的穿越者,假如徐驰一开始就像别的穿越者一样,能够迅速适应大周的风土人情、言行处事、世俗规则,那就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人。说不定很得上司的赏识,在县令任上干出一番大作为来。

  当然,这些都是前言后话,话题还是回到括州刺史府的晚宴上来。

  周瑰见赵思归一边拽了个女孩,那两小女孩也甚是水灵,撩拨得周大人心痒痒的,感叹赵思归真的是好手段,总能弄到新鲜货。表面上却装做很是不解,问道:

  “赵兄,你这是怎么回事?带两个小女孩来周某府上?”

  赵思归恭谨地答道:“禀大人,草民在永康集市上,见这两孩子长的利落,便买下来,想送与大人,为大人端茶倒水甚么的,也算是做桩善事。”

  两小女孩怯怯地站在桌旁,说不清是迷茫还是害怕。

  赵思归是坑蒙拐骗的老手,一般的小女孩到了他手上,一番软硬兼施,哪还有不乖乖依从的道理?像秦娘子那般机灵,侥幸逃脱魔爪的,毕竟不多。

  周瑰笑道:“赵兄真的是雪中送炭,周某正发愁无人可伺候张大人,不料赵兄解了燃眉之急。”

  赵思归慌忙道:“此事万万不可,草民也是随手从市集上买来的,未来得及调教,乡野丫头,粗陋无礼,冲撞了张大人,草民担待不起呀。”

  “哦——”周瑰与张易之相视一笑,周瑰道:“赵兄多虑了。张大人身居高位,深得皇上赏识,不但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对于调教丫头之道,亦是颇有心得,你我二人,难望张大人之项背呀。”

  赵思归忙站起来,朝张易之深施一礼,致歉道:“恕草民无知,是草民有眼不识泰山,唐突了大人,望乞恕罪。”

  张易之哈哈笑道:“二位太客气了,今日得见二位,不枉五郎来江南一遭——张某借花献佛,敬二位一杯。”

  张易之对周瑰赵思归很是满意,毕竟是一个战壕里的人,事事处处都贴心窝儿。一高兴,便忘记了身份悬殊,竟然敬起二人的酒来。

  男人在一起喝酒扯蛋,最后必定扯到女人头上去,臭味相投的三个人找到了共同话题,话匣子一开,便滔滔不绝,一发不可收拾。

  张易之在这方面是行家里手,平常在皇帝身边一贯谨小慎微,今日犹如出了牢笼的鸟儿,自然大吹特吹,显摆起来。周赵二人更是刻意奉承巴结。

  男人扯完了女人,一般就是再扯到仇人,无非是好勇斗狠,快意恩仇。扯着扯着,不知怎么的,又扯到了徐驰身上。虽然徐驰能量太小,能力过低,还够不上当他们仇人的资格,但还是扯到了。

  周瑰打发人给两个女孩梳洗打扮去了,接着道:“说起那个混小子,完全是无法无天,周某若不是顾忌到武相爷与狄相爷,早将他押解遣送到京城了。”

  张易之笑道:“不急不急,让那混蛋再蹦跶几日,等他将另外的三十五块地全卖完了,到时人赃俱获,再修理他不迟。”

  “大人英明。”赵思归一脸龌蹉,谄媚着说:“张大人在缙云县衙时,可曾注意到两个小娘子?那两个小娘子虽然年纪略微大了点,但模样身段儿俱是百里挑一,到时,嘿嘿……张大人给他来个一箭三雕……嘿嘿!”

  赵思归所说的小娘子估计是单绫与柳絮儿,因为秦娘子早就发现了赵思归,有意避开了他的视线,赵思归应该还没察觉。否则的话,他现在的心情,没这么安稳,心安理得。

  “不算大,不算大——赵兄说有两个?可张某只看到一个,还是赵兄眼力好呀!”张易之以为赵思归说的是秦娘子。秦娘子比起赵思归刚刚领来的两个小丫头,年纪自然大上一两岁,明显成熟得多。

  缙云县衙暂停了基本业务,改成了临时拍卖行。县令大人也不审案了,改当拍卖师。拍卖一天两场,上午一场,下午一场。县衙门每天土豪云集,富贾咸来,如同过节一般热闹。

  除开第一宗地以三万贯的高价成交之外,后来的每一宗地,大多在一万贯左右,多到一万五,最低的一宗,是东北角那六十亩,六千就成交了。

  总计三十六宗地,徐驰卖掉了二十七宗,四分之三,却将冯陈楮卫大道以南,东三路以东,那个“井”字格的九宗地留了下来。

  徐驰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人,先充当政府的职能卖地,再充当房地产商的职能建房。徐驰将整个东城的四分之一留出来,踌躇满志地打算打造一片示范区。井字格中间盖一个崭新的县衙,周围全部建成高档别墅。到时,以缙云新县衙为中心的东南角势必成为整个缙云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地方。

  作为县令,徐驰必须保证那些留在工地上的数千民壮依然有事可干。任何经济建设,任何政绩工程,都不能脱离以人为本的基准点。

  徐驰一连半个月的拍卖,懒觉也睡不成了,忙得脚不沾地。括州刺史府的张易之,可就滋润多了,每天花天酒地,夜夜笙歌。以前自己违心地陪着皇上那个老妪,现在则是一群豆蔻年华的女孩子陪着自己,其间的滋味感受,岂能以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来形容?

  好在周刺史与赵思归预备的女孩子很多,张易之可以天天换口味。

  美好的日子最好混,不知不觉间,半个月就过去了。乐不思蜀的张易之不得不准备返回洛阳。时间耽误久了,一则怕皇帝起疑心,二则也要养精蓄锐,一路逢州过府的,多少有些牙祭。

  周瑰打算送张易之到缙云,待张易之将徐驰革职查办之后,顺便接管缙云县务。

  张易之有自知之明,他这个内供奉,说穿了,不过是个花瓶。如果让堂堂朝廷的三品大员像叭儿狗一般恭送自己,闹将出去,皇帝对他肯定有看法,以后就捞不到这样的好差使了。再说了,半个月以来,张易之天天躺在刺史府里,吃周瑰的饭,喝周瑰的酒,玩周瑰的女人,临走还送了大笔的银两,早就觉得过意不去了,所以好言谢绝了周瑰的美意。

  张易之领了五个侍卫,来到缙云县衙,不料徐驰却在工地上指挥工匠,雄心勃勃地规划他的新官邸。

  可怜的徐驰,满心准备在缙云任上生根发芽,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没想到马上就会乌纱不保。

  来到新城区,眼前的一幕,令杀气腾腾的张易之忍不住笑出声来。

  缙云县令陈秦袒胸露腹,拿着一张图纸,正与工匠及民壮商讨着建房方案。陈秦那埋汰龌蹉的样子,令当惯了花瓶,天天锦衣玉食的张易之鄙夷不已。

  张易之心想,看来这小子不是当县令的料,天生就是劳碌命,老子就成全你罢。

  张易之面带微笑,抱拳道:“陈大人辛苦了——陈大人可否先歇一歇?张某有事和大人说。等张某将此事说完,大人想干多久就干多久,干一辈子也由着你。”

  哪知道陈大人是个二百五,听不出张易之话里的机锋,道:“张五郎啊,你他娘的来得正好,老子正要找你呢——喂!喂!老钱,你他娘的跑哪里去了,把通告发一份给张五郎,让他学习学习。”

  张易之一愣:你竟然还有事找我?你小子不是自投罗网吗?抱着猫玩耗子的心态,张易之和蔼可亲地笑道:“陈大人找张某有何吩咐?”

  那边钱琳听到县令大人叫唤,连忙赶过来,将一份告示呈给张易之。

  张易之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大周缙云县衙关于城市建设闲置土地的处理办法及处罚意见的若干规定(草案)》”。

  张易之犯了傻,想不到自己满腹经纶,将这句话啃了半天也啃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问道:“陈大人,这个是甚么意思?大人何不明言?”

  “往下看,往下看,你他娘的水平也太低了,一篇告示都看不懂,你他娘的是白活了几十年。”徐驰想,老子写的都是大白话呀,有那么难懂么?

  张易之微笑着,看就看,老子且让你再神气神气,等一会老子让你欲哭无泪。

  张易之打定了主意,真的气定神闲地认真学习了起来。

  学习了好一阵,张易之终于明白过来:自己花三万贯买来的第一宗土地,已经被缙云县衙无偿收回去了。即就是说,地也没了,钱也没了,三万贯钱打了水漂。处理依据就是那个自己看不懂的“草案”。

  “草案”上规定:拍卖下来的土地,在半个月之内没有动工建设,县衙就要无偿收回,重新进入拍卖市场。

  张易之冷笑起来,道:“陈大人真的是好手段,银子也得了,地还是你的——搜刮民脂民膏且不说,你又多了一条强取豪夺的罪名。”

  这次轮到徐驰微笑了:“你他娘的别说胡话,本太爷对事不对人,二十几个买家都执行这个草案,公平公正,你他娘的不要想不通,自己寻短见,县衙概不负责。”

  徐驰好心好意给张易之拉皮条,张易之不但不领情,还恶言相向,徐驰早就想睚眦必报了。

  张易之哭笑不得,决定收网,不逗他玩了。

  张易之正了正衣冠,面容肃然,长身而立,威严地道:“罪臣陈秦接旨!”

  徐驰笑起来说道:“你他娘的,气量也太小了吧。三万贯钱就把你气疯了,至于吗?”

  四周围的工匠民壮,以及钱琳等县衙公人,也有些摸不着头脑,张五郎财大气粗的一个人,哪里那么容易就气疯了的?

  张易之从一个侍卫手中接过两卷黄布,打开其中之一,一看不对,便重新卷起来,插到腰带上,随即打开另一卷。

  原来,皇帝早有算计,担心张易之恃宠而骄,肆意妄为。临行时给了他两道圣旨,一道是贬了徐驰的官位,第二道则是维持县令的官位不变,另外加授朝散郎。张易之在处置徐驰时,只能非此即彼,二选一。

  张易之知道,皇帝虽然宠幸他,但并不相信他。其实里面的原因还要稍微复杂一些。

  高延福对年轻人徐驰很有好感,因为徐驰在明知道高延福是太监的情况下,还和他称兄道弟、打成一片。为了徐驰免遭无妄之灾,高延福向皇上进言,十七八岁的年轻人纵使有错,也是无心之错,皇上以仁德治天下,贬其官就可以了,不必入刑。

  皇上也正好有这个意思,徐驰不管如何,却是凤阁鸾台两个侍郎举荐的。俗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处置得太严厉,两侍郎的面子也不好看。

  张易之在摆弄徐驰眼里的黄布时,其余的人却是大惊失色,心想,莫非这个张五郎真的是钦差大臣?

  封建王朝,黄色是帝皇家的专利,寻常百姓使用黄纸黄布是要砍头的。张易之大庭广众之下,声明要县令大人接旨,并且拿出了真家伙,自然是钦差无疑了。如若不是,那就是张五郎发疯了。不管如何看,张五郎都不像发疯的样子。

  张易之怒道:“混账,还不接旨,你想抗旨不尊吗?不想要吃饭的家伙了?”

  此时,张易之已经展开圣旨,只待陈秦跪下之后,便要宣旨的。

  众人不敢怠慢,前后不一地跪了下去。先是周萱钱琳赵裕民张翰陈楚等人,而后是一众衙差,再然后是数千的民壮工匠。

  圣旨如皇上亲临,还是挺管用的。

  不一会儿,东城工地上乌压压跪了一地。一则是封建王朝老百姓对皇权的敬畏,二则是众人的一种从众心理,许多人根本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看前面的人跪下去了,也跟着跪了下去。

  有三个人没跪,一个是徐驰,一个是单绫,一个是王胡子。

  王胡子作为大周土著,是个比较“二”的人,本来打算跪下去的,看县太爷没跪,于是也跟着不跪。

  单绫是造反派,当然不会跪,这是大是大非的信仰问题,打死她也不会下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