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调教大唐 第034章 自作多情

《调教大唐》第034章 自作多情

作者:半农公爵 字数:3527 书籍:调教大唐

  两厢衙役甚是配合,跟着徐驰,拉长声音喊道:“提——华敏——”这些衙役平时在老百姓面前虽然也是威风凛凛,但不过是狗仗人势,百姓唯恐避之不及。而今天与新任县太爷出巡的感觉,却与以前大为不同。

  衙役将华屠押上堂来。两厢衙役适时喊起堂威来:“威——武——”

  华屠两股战战,面如死灰,被衙差掼在地上。华屠爬在堂下,磕头不止。

  徐驰和颜悦色地说:“下面所跪何人?报上名来。”

  徐驰的和颜悦色,在华屠看来,却犹如索命的鬼魂,让人惊恐不已。上午的堂审,华敏也在围观百姓之列,新县令刚刚到任,华敏也是亲眼目睹的。让华敏始料未及的是,新县令去宋家村转了一圈,回来就将自己拘押来了。华敏想,前天晚上掩埋死鬼时,莫不是被人发现了?否则的话,短短两三个时辰,他怎么知道是我华敏杀的人呢?一切都是深思熟虑之后才开始动手的,自以为天衣无缝,县令大人不过是个十七八岁的毛头小子,是人而不是神,怎么那么快就暴露了……

  华敏脑袋里迅速寻思着,却忘了回答县太爷的问话,兀自愣在那里。

  周萱急于表现,在旁边斥责道:“大胆华敏,大人问你话呢,你竟置若罔闻,拉下去杖责三十!”

  华敏这才回过神儿来,急忙磕头说:“禀太爷,草民华敏,括州人氏……”

  徐驰笑道:“华敏呀,你来这儿干什么?你不知道这是公堂吗?”

  华敏一听傻了眼。其实何止华敏,公堂内外,衙役百姓,全都傻了眼,就连知情者钱琳,也是大惑不解:这是堂审吗?县令大人怎么问这么脑残的问题?只有单绫,对于徐驰说话的方式与语调,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华敏既然傻了眼,对县令大人的问题,自然无从答起。可是不回答又有挨板子的可能,只好硬着头皮说:“草民……草民……草民也不知道……”

  徐驰收敛起笑容,正色道:“本太爷想给你一个机会,给你一个说实话的机会,以争取宽大处理——可惜你不接受本太爷的好心好意,执意故作糊涂,你以为本太爷有病啊,无缘无故把你抓过来。”

  华敏全身冷汗直冒,这道理自己何尝不知?招也是死,不招也是死,不如索性来个死猪不怕开水烫,拒不承认,县太爷无凭无据的,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华敏主意既定,反倒安下心来,回答说:“草民真是不知,草民就一地道的生意人,一向安分守己,草民不知冒犯了大周哪条律法,请大人明示。”

  那华屠自知罪劫难逃,索性矢口否认,如胡大一般喊起冤来。

  钱琳虽不清楚徐驰怎么怀疑到一个屠户身上,但根据华屠的行止举动,几乎就能断定,华屠便是杀害张刘氏丈夫的凶手。现在所欠缺的,仅仅是华屠的口供而已。然而,作为一个古代的刑吏,最不担心的就是口供。获得口供的手段,除了刑讯逼供之外,还有什么更直接、更简单、更有效呢?有几个正常人能经受住酷刑呢?为了逃避酷刑,只求一死的无罪之人,更是大有人在。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对被怀疑人施以酷刑,套取口供的庸吏,都不在少数。钱琳不是庸吏,但现在他所能想到的办法,依然是“刑讯”。钱琳怒道:

  “似这般穷凶极恶、阴险狡诈之徒,不施以酷刑,谅你不肯张口——来人啦,拖下去重责……”

  未等钱琳说完,徐驰赶紧阻止说:“钱主簿请慢,我有一万种办法让他乖乖认罪。”徐驰是个小混混,但并不是一个无理取闹、自以为是的人,他绝不会无聊到通过酷刑去获取口供,而酷刑正是冤假错案的罪魁祸首。华敏虽然可疑,但并没有任何的证据或证人来验证徐驰的推断。

  “提张刘氏!”徐驰吩咐衙差。猫鼠游戏实质上就是心理游戏,心理防线一旦攻破,罪犯自然乖乖认罪。

  华敏心里一咯噔,莫非张刘氏已经服罪?并把自己也招供了出来?转念一想,也不对呀,从县太爷上任伊始,到东厢房验尸,再到县太爷去宋家村勘验现场,他华敏也在围观的百姓当中呀。虽然他没有去宋家村,但张刘氏也不曾去呀。按理说,张刘氏并没有时间和机会招供不是?

  张刘氏随在衙差身后,走上公堂。两旁衙役照例喊起堂威来。衙役的堂威,不过是虚张声势,例行公事,张刘氏已然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但一看到堂上的华敏,顿时冷汗直冒,全身发软。那张刘氏也是见过风浪的,惊慌之下,却也乱了方寸,只得顺势趴在地上磕头道:“民妇参……参见县太……县令大人。”饶是张刘氏伶牙利嘴,说话也不免发颤。

  徐驰不动声色,冷眼旁观二人的反应,然后说道:“把人犯华敏带下去,稍后再审问他。”徐驰的目的是让二人互相猜疑,再逐一击破,而不是让他们互通音讯,彼此串供。

  华敏被带了下去,瑟瑟发抖的张刘氏埋头跪在那里,根本不敢抬头,心想:完了!真完了!敢情是那该死的给招供出来了!张刘氏无法理解的是,这县太爷初来乍到的,怎么这么快就发现了二人的奸情?

  徐驰死了人也不说话,只是微笑着看着跪在堂下的张刘氏。徐驰不说话,周萱钱琳等人也不便开口,公堂上死一般沉寂。面如死灰的张刘氏,在堂下度日如年,见县令大人迟迟不肯开口,不由麻起胆子,朝公案后的徐驰望去。让张刘氏意想不到的是,年轻的县太爷笑眯眯地看着自己,脸上毫无怒意,更没有一丝一毫问罪于自己的迹象。

  莫名其妙的张刘氏,心里迅速思索起来:难道县太爷还没有发现自己与华敏的奸情?难道县太爷还不知道那死鬼是被自己与华敏合谋杀害的?不对不对,既然县太爷什么都不知道,那为何华敏却被脚镣手铐地带到了公堂之上?县太爷为何对自己笑眯眯的呢?想及此处,张刘氏心中一动,莫不是……莫不是县太爷看上了自己?

  张刘氏心念电转,越想越觉有理,越想心里越亮堂:县太爷应该已经明了案情底细,之所以迟迟不询问自己,一则是怕下属看出端倪,再则也有打探自己的意思。若是自己愿意从了他,他自然会曲解此案;若是自己不愿意,他自然会秉公而断,要了自己的小命。让自己亲眼看到华敏,那是年轻的县太爷在威胁自己,同时也是一种投石问路的手段。

  张刘氏心里越想越兴奋,心里嗔道:我的个小冤家,慢说你乃一县的父母官,纵使你是不名一文的穷光蛋,姐姐也是一万个愿意呀!我的个小冤家,大庭广众之下,姐姐该如何表白,你才能明了奴家的心思呢?你就不能找个僻静处,私下对奴家说吗?敢情是小郎君面子薄,有色心没色胆,怕遭奴家拒绝呢,我的个小冤家。

  张刘氏心里美滋滋的,想我刘金花年轻时,外号黑西施,整个括州城,谁不垂涎自己的美色?只因自己好景不长,又不知节俭,挥霍无度,等到年老色衰,便沦为暗娼,聊以度日。想不到时来运转,堂堂县太爷竟垂青于我!

  一念及此,张刘氏立即恢复了镇定,泪眼迷离,可怜楚楚地道:“不知大人垂询奴家何事?奴家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徐驰装作如梦方醒的样子,“呵呵”傻笑着道:“你有什么事吗?”

  一言既出,举座爆汗,敢情是新任县太爷身在公堂,神游天外去了。张刘氏闻言,更加坚信了自己的判断:这小郎君被自己迷的神魂颠倒,说不定心里想到什么好事儿上去了呢。

  张刘氏俏眼儿往徐驰身上一梭,愈发娇滴滴的:“禀大人,奴家没甚么事的,大人要奴家如何,奴家便如何,奴家无不依允。”张刘氏语带双关,但求公堂后的小郎君能够明了自己的弦外之音。

  徐驰笑道:“那好,你先把你丈夫的尸身领回去,将丧事办了,好生安葬,再来县衙听审,你看怎么样?”

  张刘氏如情窦初开的少女,含羞带怯地道:“一切凭大老爷为奴家做主。”张刘氏一边说,一边偷偷拿眼睛往徐驰身上梭去,心里暗自得意:说不定还有一场飞来的艳福与富贵等着自己呢。

  “好了,退堂!”徐驰倒也干脆,手一挥,退堂了。

  满堂衙役及堂外的百姓再一次面面相觑,这也叫过堂审案?先后提了两个人上堂,可是既没问话,又没上刑,犹如演哑剧一般。众人不知县令大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却也不好反对,反对也没用,因为徐驰早就撤了。

  堂堂缙云县衙不过是个两进的小院落。第一进不消说了,自然是办公的地方,无非是公堂、左右签押房、殓尸房、门房,外加几间供衙役休息、存放刑具的房子。后一进正房则是县太爷的起居之所了,简简单单四五间房子,东厢房也有四间,乃是空着的。西厢却是县衙大牢。令徐驰匪夷所思的是,县太爷竟然和罪犯同处在一个院落之中。缙云县衙真是简陋得可以,比起一般民宅来,也大不到哪里去。当然,徐驰家的陈府,不在“一般民宅”之列。遥想后世的市政府、县政府,甚而至于镇政府,哪个不是高楼大厦、富丽堂皇?衙门林立,部门繁多,老百姓办事却无从下手。部门之间互相推诿,一件最普通的案子也能拖上十几年。徐驰不是历史学家,不是社会学家,也不是任何的砖家叫兽,他不知道这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退步?

  经过徐驰一天的观察,除周萱钱琳之外,还有两个书笔吏,三十个衙差,四个轿夫兼打扫卫生的,再加上徐驰自己,共计三十九个公务员,囊括了公检法等众多职能机构,与后世一个县动辄上万的公务员队伍比起来,真是太寒酸了。

  那四个轿夫得了钱琳的嘱咐,正洒扫庭院,供县令大人起居。新任县令虽则年少,但在短短大半天之间,便得到了缙云百姓的认可,可见还是有些手段的。四个轿夫不敢小觑徐驰,纷纷拱手问安。

  馨儿将一切打点停当,又在杂役的配合下,将饭菜备齐,县令徐驰大人开始享用上任以来的第一顿晚餐。

  徐驰——众人眼中的陈秦——这两个月来的变化,感触最深的莫过于馨儿了。从人见人欺的窝囊废物到威风八面的县令大人,变化之大,足以让馨儿目瞪口呆。两个月之前,二人虽为夫妻,关系却是不平等的。那时的馨儿,对陈秦颐指气使,骂骂咧咧,陈秦只有唯唯诺诺的份。两个月之后,恰当地说,应该是陈秦死而复生之后,两人的关系依然是不平等的,但已经是颠倒过来了:骂骂咧咧、颐指气使的,变成了陈秦,唯唯诺诺、甘当受气包的,变成了馨儿。白天的陈秦,对馨儿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晚上的陈秦,对馨儿却是一种肉-体上的折磨。不可思议的是,馨儿对“折磨”的适应能力实在是太强大了。不管陈秦如何折磨,她都甘之若饴,并油然生出许多的快感来。若是陈秦半日不折磨她,她反而有点心痒难耐,心向往之。徐驰上任第一天,忙于断案,无暇顾及馨儿。馨儿顿感若有所失,不由得没话找话,询问起案子的事来,虽然她对案子并不关心:

  “三郎是如何知道那个华敏的?”

  果不其然,徐驰眼一瞪,斥责说:“你只要知道洗衣做饭就行了,其他的事不用你操心,多管闲事!”

  馨儿确实如乖巧的小媳妇般“嗯”了声,再不说话。面对徐驰的斥责,馨儿心里是不很惧怕的,同时也不反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