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调教大唐 第164章 B号方案

《调教大唐》第164章 B号方案

作者:半农公爵 字数:1801 书籍:调教大唐

  突厥一方,不断有人倒下,但从城内源源不断地涌出新的兵卒补充进来。八一中文网 ★★. 8★1 z√ .★CoM突厥的战力不可低估,虽死伤惨重,但终于撕开了李仲淑的防线,向前方冲去。

  防线一旦撕开,再想合拢就千难万难了。李仲淑索性命将士向两侧分开,留出一条通道来,改由侧翼向突厥人射击。

  李仲淑之后,又有一道五千人的防线。这五千人,在突厥人的射程之外,无须防御,唯一要做的,就是瞄准目标进行定点射击,以减少箭矢的消耗。能突破李仲淑防线的,如果还能在第二道防线继续生存,那就是需要仰视的存在了。当然,突厥人虽然强悍,但要达到那种需要仰视的程度,还是不可能的。

  突厥有十五万兵力,徐驰有五万兵力,看似是大兵团作战,但接战面积几乎和巷战差不多。城内的兵士出不来,徐驰一方也只有两道防线一万人在忙乎。其余四万人隔岸观火,顶多有一些围在护城河旁边,防备突厥人不通过吊桥,泅渡而过。

  默啜站在城墙上着急,徐驰站在战阵后更着急呢。像这样打下去,人家默啜绝对顶不住,顶不住就绝对会龟缩进城去,那游戏还怎么玩下去?徐驰急忙令传令兵紧急通知敬晖与许奎,执行b号方案。

  敬晖与许奎得令之后,又通过传令兵通知各个中郎将,命各部有序撤退。具体拿徐驰的话来说,就是李仲淑由a5坐标点分兵退到b4和b6两个坐标点,第二道防线则由b5坐标点退到netbsp; 令到中郎将级别,则改由旗语指挥每一营、每一队、每一伙、每一什的人,占据哪一行哪一列。大至一卫,小至一什,在地图上都是定点的,并且这个定点,因方案的改变而又有所改变。

  如果徐驰穿到武周有什么功劳的话,二十六个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在军官中的普及,还是功不可没的。

  武周军在大好形势下,却选择了撤退,等于是放了突厥的生路。由于武周军没有堵在桥头,突厥兵卒得以大规模地出城,虽然局面还是对武周军有利,但在护城河对岸的阵地上,至少有了突厥兵的身影,并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默啜又一次莫名其妙了,武周军在这么有利的情况下,却主动撤退,换了任何人做主将,都不会做这傻事。两军对垒,战场的情况越有利,自己的伤亡就越小,胜果就越大,赢得就会越漂亮。

  听唐般若说,武周军的主帅叫陈秦,是个十八岁的毛头小子,以前是个县令,还从没上过战场。默啜起先并不以为意,十八岁出征挂帅的不稀奇,有许多的皇子,或者世袭的贵族,都是年纪轻轻就担任一军的主将。即就是说,挂帅印的并不一定是管事的,那只是个象征,真正起作用的,还是他身边的副帅,或者军师,那才是军队的灵魂。

  莫名其妙的默啜,哪怕明知道对方的主动撤退,是做的一个陷阱,他也只能够往里面跳,总好过不能铺开阵势,白白死在护城河里要强得多。

  单挑独斗的话,突厥士兵的战力要优于武周士兵的战力,徐驰知道这一点,默啜更知道这一点。正因为徐驰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尽量避开单打独斗,也尽量避开近距离接战。最开始堵住桥头,就是以多打少,后来主动后撤,并且视战场情况而一退再退,就是避开近距离接战。

  就兵力而言,默啜三倍于徐驰,问题是,默啜的兵力,无法输送到战场。就隔着一道城墙,还有一条护城河,距离不会过三十丈。正是这三十丈的距离,犹如一道天堑横在了默啜的眼前,让人难以逾越。

  默啜找到了症结之所在,就想到了应对的招数。默啜的办法,就是让赵州的两万降卒在前面充当炮灰和人肉盾牌。默啜又怕降卒们临阵倒戈,就让降卒和突厥兵混杂在一起。前面一排是降卒,紧跟着后面的三四排就是突厥兵,这就大大减少了突厥兵的伤亡。

  那些降卒也不是蠢货,哪能不明白突厥人的意思?往前冲,就是箭矢的攒射,不往前冲,就是突厥人的刀斧,冲也死,不冲也死,反正是难逃一死。

  任何人在死到临头的紧要关头,都会忽灵光。降卒们后退不可能,有一部分就使劲埋着头,朝武周军阵中足狂奔。自己虽是降卒,但好歹和武周军是一个乡土的,人家不可能将自己赶尽杀绝。

  突厥人想不到降卒们竟然如此积极,竟然不要催促,一上阵就使劲狂奔。一看见战壕就跳进去,一跳进去就趴在壕沟里,一动不动地装死。武周军的箭矢,也是定点射击,降卒和突厥兵,服饰不同,人种不同,极易区别。

  因为降卒的临机应变能力强,又加上武周军的定点射击,所以默啜的人肉盾牌计划,并没有收到多大的效果。并且,降卒们一旦劫后余生,确确实实就临阵倒戈了,反而帮助武周军收拾突厥人。

  还有一部分降卒,一到护城河边,就纵身一跃,跳进河中,也不管自己游不游得泳,反正是先跳进去再说。大敌当前,突厥人无暇顾及降卒,总不可能冒着箭矢之险,花力气去追杀没有杀伤力的降卒吧。

  护城河里,护城河外,到处是尸体,到处是人与马匹的尸体,或者是中了箭,无法动弹的伤员,可谓是血流成河。而那些尸体,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绝大部分都是突厥人留下来的,还有少部分降卒的,真正的武周军的尸体,很难找到几具。

  无奈之下,默啜想到了分兵突围。

  按常理而言,分兵突围是大忌。以默啜此时的情况来说,最好是集中兵力,从防守最薄弱的,撤退更方便的北门突围,是兵家的不二之选。无疑,默啜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问题是,这样做的结果,证明了常理的不可靠和不靠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