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夙秦 第六十五章:军事

《夙秦》第六十五章:军事

作者:Mr雷 字数:1837 书籍:夙秦

  第二日,曲曼和莫姬果然送来了一些财物、粮食,共计三千金,粮草一千石,而且,曲曼还说后面还有一大批粮草送来,到时候会有一些墨家子弟过来。

  赵凡对此很乐意,墨家的思想、探究方向在这个社会显得格格不入,但对于他来说确实非常需要的“科技人才”,例如发明、制造各种武器,以及农耕等科技,都需要他们进行发明创造。

  而且,墨家思想不像儒家,同样是王道,儒家是纯粹地愚民,而墨家却是提倡锐意进取,人不犯我不犯人。

  所能够法家治外、儒家治民、墨家治国,只要合理运用,必然能够相辅相成。

  不过现在去考虑这些还早了点,毕竟赵凡当务之急是将刚刚打下来的地盘巩固一番,再广纳贤才,筑墙屯粮、练兵成军,进而能够应对各大势力等人。

  这两天从咸阳方向传来消息说章邯率领大军与陈胜的军队在函谷关激战,赵凡虽不知道因为自己的到来历史发展是否有所改变,但目前来看天下格局除了上谷郡之外并无多大变化,也就是说,章邯会如历史上那般击败陈胜的大军,进而东出函谷,剿灭诸侯。

  而历史上,章邯在经过函谷、陈县、宛县几次大战过后,便直接挥军北上,围攻赵国,继而爆发了著名的巨鹿之战,虽说距离那时候还有一年多的时间,而且也不知道因为自己的到来这中途会不会出现变故,但有备无患。

  在将南部诸县稳定过后,赵瑞便命令所有会打铁的青壮去了工部作坊,再动用了几千人在那边开石挖煤。

  因为正值春耕,而且还要加固各处的城池、关隘,所以赵凡也不敢调动太多人,甚至还抽调了一部分军中的人,好在做工有报酬和足够的饭食,除了实在抽不出身的青壮外,大多数人还是很高兴能够做劳力,还能补贴家用,甚至做的好了,还有奖励。

  刚刚吞下半个郡,需要新的人事任命,人才奇缺,这时候贵族们的作用就表现出来了,由他们起草向吏部提出,或者直接推荐给侍郎,经过考核过后便可以直接上任了。

  而至于县令的职位,则必须要赵凡亲子过目批准才行。

  南部诸县的官吏空缺补上过后,再加上那里的饥荒得到救济,在短短一个月内上谷郡就呈现出一副蒸蒸日上,百废俱兴的景象。

  而这个时候,赵凡便将目光投向了其他势力,拿下一个郡,拥有数万兵力,这个时候他完全有了和其他势力一较高下的实力,甚至话语权也已经不弱,不过现在各大势力之间的关系虽不至于坚若铜壁,可谁都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此时一旦内讧,便会再现二十多年前的场景。

  赵凡自然不会去犯这个傻,对于他来说,现在能够得到一郡之地已经很不错了,要知道在秦朝灭亡过后有的诸侯都没有一个郡的地盘,现在急于扩充并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章邯的大军就要到来,发展自身实力才是当务之急,比如军事,比如农业,再比如经济。

  现在夏国最大的优势在于不同于其他势力的骑兵,而且是中原除了大秦外拥有马匹数量最多的势力,不知道有多少人都眼馋赵凡的马。

  而燕地的韩广,赵国的赵歇也在试图打通与塞外的合作,甚至派遣军队去塞外强抢,赵国北部都是匈奴人的地盘,从赵武灵王时期起,再到后来的大秦,以及现在的赵凡,他们对中原人的恨意愈来愈浓,交易之事根本不可能。

  而韩广那边倒是与东胡人建立了贸易,可大部分都被赵凡垄断了,最后也就一次能够交易到一千匹战马,组建成骑兵只有五六百人。

  赵凡在击败匈奴左将军过后,东胡一扫数年来的颓势,大大小小的部落都与赵凡建立了联系,因此之前赵凡便用多余的粮草、布匹交换到三千匹马,以及不少的羊羔和耕牛,按照这么下去,只要多余的粮草足够,赵凡每年都能得到这么多牲畜。

  之前的缴获,几乎是好几个部落整个都被灭掉,所以赵凡又得到了上万匹战马,牛四千头,羊五万只。

  挑出数百种马留在上谷关外的草地上让专人放养,赵凡便将其0他的雄马都阉割,待日后可以用来扩大骑军。

  而军械制造那边除了制造大量武器、马具之外,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锁子甲的制造上边,因为人手充足,所以效率提高了十几倍不止,估计要不了半年,赵瑞的士兵便能够全部穿戴上锁子甲。

  四月小满,连续几日天上下着大雨,好不容易才雨过天晴,赵凡便从闲来无事中变得忙碌起来,各地的耕作已经陆续结束,那些南部的青壮经过一个月的调养也恢复了不少,当即赵瑞就建议赵凡下令征兵。

  现在夏国有士兵共计三万三千人,其中有五千骑兵,赵瑞打算将骑兵扩充到一万人,而南部诸县共计四万户人,但有一些家中已经没了青壮,所以按照一户一人,而且有几千户是北部安排过去的人,所以只有二万五千户出了一丁参军,使得还有近万青壮在家务农。

  这其实正好符合赵凡的心意,这些人完全可以在家耕作、操练、劳役,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上战场。

  总共五万八千人,上谷郡如今总共是七万五千多户人,若按照一户出一丁来算确实不多,但经过兵祸,去岁到今年就战死了一万多青壮,以及不少人都亡于战争、饥荒,现在整个上谷郡也不过只有二十三万人口,一比四的比例,即便是在古代,也是属于穷兵黩武了(注:战国、秦朝的全民皆兵指的是一户一丁,这个时候一户大概是五到十人,正常兵民比为一比七),除了大秦而昔日的赵国,夏国已经算是数百年来将兵源利用得最紧张的了。

  PS:六月一号上架了,大家可以支持一下,给个首订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