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定秦曲 第一七三章

《定秦曲》第一七三章

作者:苍穹战狼 字数:3752 书籍:定秦曲

  在拜占庭帝国灭亡之后,x

  在这之前,比如说瓦拉纳战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主要还是作为防御的一方,较为“被动”的应对欧洲国家所组成的十字军的进攻。

  当然,与当年拉丁帝国所面对的多批十字军而言,土耳其人面对的十字军部队,也许在质量上要超过拉丁帝国所面对的十字军部队,但是在数量上,却没有太大的压力。

  在作为最后一次的十字军部队进行的瓦拉纳战役之后,十字军正式成为历史名词。而假设在1452年君士坦丁十一世放弃了东正教的维护权,宣布东正教并入罗马教廷,恐怕也不过是一次镜花水月的结果。

  因为在当时而言,作为多次十字军出兵的主力国家,英法两国还在死磕,在1453年7月甚至是爆发了英法百年战争最后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卡斯提农战役。

  所以指望英法两国在当其时联手组成十字军部队,无疑是痴人说梦。

  ……

  拜占庭帝国灭亡之后,奥斯曼土耳其逐渐控制着当其时前往东方进行贸易的大部分通路。

  而在这个时候,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的影响力却越来越大。

  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当其时前往东方的最简便的道路,并且对欧洲国家采取敌对的态度,在这一个前提下,大航海时代很有可能是被逼迫出来的……

  当然这个不算是重点,重点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稳定了新占领区之后,在公元1521年,再次发动对欧洲国家的攻势。

  在这一年的攻势当中,匈牙利王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征服。但是在一年之后,臣服的匈牙利王国通过与神圣罗马帝国的联姻,选择反叛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在1526年,第一次摩哈赤战役爆发。欧洲人再次感受到“黄祸”的威力。

  …………………………………………分割线………………………………………………

  匈牙利在这之前已经长期对抗土耳其于南欧的扩张。匈牙利兼波西米亚国王拉约什二世率领透过于1522年与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神圣罗马皇帝斐迪南一世的妹妹玛利亚公主联姻令王国与哈布斯堡王朝关系更加密切,而土耳其君臣也知道必需打破这个初期的联盟;在拉约什二世拒绝维持和平的提议之后,土耳其决意出兵干预。

  在1526年6月,一支土耳其远征军越过多瑙河攻击匈牙利本土。

  匈牙利军队被分成三个主要部分:川西凡尼亚军团负责守卫喀尔巴阡山脉南部的的关口,而军队主力由国王拉约什二世亲自指挥,而其它较小规模的军团则由克罗地亚伯爵克里斯托夫?法兰高宾指挥。由于王国地理位置的关系,土耳其军队直至在度过巴尔干山脉的时候才确定最后的攻击目标是王国首都。但在这时候川西凡尼亚军团比土耳其军队离开布达(现布达佩斯市西部城区,当时匈牙利王国首都)更远。之后有文献指出因萨普雅?约翰的军队未能及时抵达,所以必须承担部分国王的缺失。

  匈牙利军队所选择的战场是多瑙河下游一片广阔但崎岖的平原,包括一些沼泽地。土耳其军队之前几乎没有遇上任何抵抗。当拉约什二世于布达等待开战的时候,土耳其军队已经围攻数个城镇并越过萨瓦河及德拉瓦河。拉约什二世集合了大约26,000名士兵,而土耳其军队则有50,000–60,000人。匈牙利军队列好阵势,希望以地理上的优势将奥斯曼军队逐个击破。

  真正的战斗只进行了两小时。起初苏莱曼一世的军队先锋,鲁米利亚军团,行进到战场之内,被由柏尔?杜蒙尼所率领的匈牙利军队伏击,战局并向匈牙利军队预计的情况发展。但当土耳其军队主力于中午抵达后,战局迅速逆转。有一段时间苏莱曼一世自己非常危险,匈牙利军队的箭击中了他的盔甲。由于未有及时增援,他们未能持续进攻,所以延误战机,匈牙利军队的进攻变成不能挽回的溃散,那些未能逃走的士兵被杀或被俘。拉约什二世逃离了战场,但他随后从马上跌下来,跌到一条河之中淹死。16,000多名匈牙利士兵及1000多名匈牙利贵族于最初的战斗中被杀,土耳其军队只损失少量兵员。

  苏莱曼一世是一个见利忘义的人,他指令不留下任何一个战俘的活口。两日后他于他的日记中写到:土耳其国王得到大臣及酋长们的效忠,屠杀2,000名战俘,大雨如注。

  这次胜利并未令土耳其得到想要的自身安全。战争意味着独立的匈牙利王国的结束,但土耳其军队于九月撤退,匈牙利王国剩余领土被拉约什二世的妻舅,哈布斯堡王朝的奥地利大公斐迪南夺取,并透过与上任匈牙利及波希米亚国王乌拉斯洛二世签订的条约继承这片土地。奥地利控制匈牙利北部三分一土地和现今的克罗地亚北部,而土耳其则得到匈牙利西南部和半独立的特兰西瓦尼亚的宗主权,利用这些据点入侵东面仍然独立的匈牙利贵族及西北面的奥地利领地,后来更导致1529年土耳其军队围攻维也纳,是为“维也纳之围”。

  第一次摩哈赤战役战场遗址这场战役有时会与14世纪发生的尼科波利斯战役和克雷西会战比较,远程武器部队与火药部队战胜了近距离冷兵器部队。

  对于在东欧得到这个稳当的基地,土耳其军队钢铁洪流般的重骑兵以及有效率的轻骑兵及火炮将能不断对中欧进攻整整一个世纪。它们对匈牙利的影响,始于土耳其支持萨普雅?约翰对抗奥地利斐迪南一世,直至土耳其签订卡奴维茨条约割让匈牙利为止。

  1529年的维也纳之围,是苏丹苏莱曼一世所率领的奥斯曼帝国穆斯林军队,第一次尝试夺取维也纳,奥斯曼土耳其大约为10万人,由大维奇大维齐尔巴加利?易卜拉欣?巴沙带队。

  奥地利一方有1.7万人,由威廉?冯?洛加多夫和力卡拿斯?加拉夫?萨利姆两位指挥官指挥,由于土军没能在前几天强攻占领维也纳,战事拖了下来,冬天的第一场雪下来以后,土耳其人顾虑已经拉的太长的后勤线,决定撤退。这一战是奥斯曼帝国第一次侵略中欧,此战之后的150年奥地利和奥斯曼帝国互相争夺中欧,直至维也纳之战为止。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苏莱曼一世这次进攻中欧的主要目的是要重新确立奥斯曼帝国在匈牙利的统治,而这次进攻维也纳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

  1683年维也纳之战发生于1683年9月12日,鄂图曼帝**队围困维也纳的两个月后。这场战役阻止了奥斯曼帝国攻入欧洲的行动,并维持了哈布斯堡王朝在中欧的霸权。

  这场大规模的战争由波兰国王索别斯基率领的波兰-奥地利-德意志军队获得胜利,他们打败了大维齐尔卡拉?穆斯塔法?帕夏率领的奥斯曼帝**队。

  奥斯曼帝**队于1683年7月14日开始围困维也纳,军队大约有13万8千人,对外号称三十万[1]。不过大部分并没有参与战斗,而且当中只有50,000名具作战经验的士兵,其余是用作支援的兵员。

  困守维也纳的是以施塔海姆贝格伯爵为首的不足二万的守城部队,维也纳守军武器不足,装备较差。神圣联盟有七万余人的援军抵达,对抗鄂图曼军队。联军由以下的军队组成:扬?索别斯基的3万名波兰军队。

  洛林的查理五世率领的18,500名奥地利军队瓦尔德克的佐治?腓特烈亲王率领的19,000名法兰克尼亚、士瓦本和巴伐利亚军队约翰?乔治三世率领的9,000名萨克森军队。而波兰立陶宛联邦国王扬?索别斯基是这支联军的主帅。

  17世纪上半叶,极盛而衰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再次发动对欧洲的进犯,1683年春天,奥斯曼土耳其进军奥地利,准备占领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维也纳。在匈牙利军队的默许下,土耳其军队进展顺利。奥地利匆忙派出皇家军队企图阻挡奥斯曼土耳其军队的进犯,结果屡战屡败,无力扼制敌人的强悍攻势。7月上旬,土耳其军逼近维也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携宫廷眷属和达官显贵一起仓皇逃离首都。

  7月14日,土耳其军队合围维也纳城。此时,困守维也纳的是以施塔海姆贝格伯爵为首的不足13000人的守城部队,此外城中还有5000余市民、学生组成的民兵。被围在城中的还有6万维也纳民众。维也纳三面有城墙,虽说备有大炮,但效果如何却未经过检验。最有一面有护城河天然屏障,过桥在土耳其军队来之前已经拆毁。帝**队由利奥波德的姐夫,洛林的查理公爵率领,驻扎在多瑙河上游。维也纳守军武器不足,装备较差。而土耳其军虽远道而来,但马壮兵强,粮足草丰,共有13.5万人之多。

  土耳其人以为被利奥波德一世放弃的维也纳一定会被轻易地占领。所以,土耳其人并未马上攻城,而是先扎营驻塞,休息整顿了10天。7月25日土耳其军队开始攻城,但很快被维也纳军民击退。

  此后,土耳其军队又屡次攻城,均未得手,战事呈胶着状态。但守城军民的食品出现了困难。8月下旬城内给养逐渐供不应求,很快就断绝了。9月份开始后,饥饿开始威胁着城里的军民最后城内的饮用水也开始发生困难。与此同时,土耳其军队的进攻日益凶猛。此次进军土耳其军队没有携带攻城重炮,野战用的轻便火炮对城墙的作用不大,所以土军的主要策略为挖掘地道,通过地雷爆破城墙。地道即将完成前夜被维也纳城内面包师无意中发现,守军立刻采取破坏行动,将土军地道摧毁。双方又进入僵持阶段。

  此时教皇英诺森十一世试图劝告法国的路易十四援助利奥波德抵抗土耳其人,但没有成功。于是以重金向波兰求助。虽然索别斯基当年早些时候同皇帝签订过同盟条约,但他仍不愿发兵,直到英诺森告知以洛林的查理为首的一支包括萨克森和巴伐利亚选侯,以及30个德意志诸侯组成的联军已经开到战场以后,他才同意出战。

  9月12日早晨,索别斯基指挥联军打响了维也纳解围战。索别斯基将联军布成弧线形阵线,由奥地利皇家陆军中将洛林公爵和萨克森选帝侯约翰?乔治率领各自军队组成左翼,索别斯基亲率波兰军队组成右翼,其余联军组成中军。

  而土耳其方面,为避免一系列麻烦问题,同时打击帝**士气,土军主将穆斯塔法下令将部队中携带的30000余名俘虏就地处决。同时组织部队排列阵形待命,他以十万兵力在基督教联军的前方展开,试图围歼对手。

  决战当日,索别斯基首先命令联军左翼的帝国诸侯军发起进攻,土耳其军队马上应战。为了防止阵地被联军突破而被包围,土耳其人将大部分兵力调至左翼与联军展开血战。中午时分,索别斯基看到土耳其军队右翼兵力不断减弱,就不失时机地下令联军中军和右翼全部投入战斗,向土耳其军队展开猛烈的冲击。激战15小时之久,直到多瑙河小岛上的土耳其炮群被打哑,联军在索别斯基的率领下,连破土耳其军队几道防线,土耳其大军渐渐不支。

  战至日落时分,围城的土耳其军败局已定,土耳其军队统帅卡拉?穆斯塔法为避免被联军包围聚歼,不得不下令全军后退。索别斯基再次抓住战机,命令联军全线出击,趁势穷追猛打,土耳其军队很快溃不成军。在维也纳解围战中联军给土耳其军队以毁灭性打击,土耳其首相的红色帐篷被炸毁,但他本人逃走了。土军被击毙2万余人,被俘2000余人,缴获大炮300余门,联军大获全胜,一举成功。

  9月13日,索别斯基在土耳其统帅遗弃的营帐中给王妃写信报告战果:“所有的大炮,所有的营帐,数不清的财富都落到我的手里,土耳其人遗尸遍野,狼狈溃逃。丢弃下的骆驼、驴子、绵羊和其他牲口正等待我们的士兵去收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