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定秦曲 第一五三章 《武经总要》的经验(1)

《定秦曲》第一五三章 《武经总要》的经验(1)

作者:苍穹战狼 字数:3113 书籍:定秦曲

  讲武第一仲冬之月,前期十有一日,所司请讲武,遂申命将帅,选阅军士。

  所由先于都门外,芟莱除地为场,方一千二百步,四出为和门,于其单地为步骑六军营埒之处。

  左右厢各为三军,军在北,军次之,下军在南。东西相向,间相去容三百步。

  五十步立表一行,此立五行。表间前后各容五十步,为三军进止之节。

  前一日,将帅及士卒集于单地所,禁喧哗,依色建旗为和门于都单之,四角皆见五彩牙旗。

  金鼓甲伏,威仪习备。大将以下,各有统率如常式。步军大将,被甲胄乘马,教习士众为战阵法。

  是日未明,十刻,士众严备;五刻,将士皆擐甲,各为直阵以俟将军。

  仪服备物,大将各处于其,立于旗鼓之下(若六军,则每军鼓十三、钲二、大角四,其并止于其军后表之下),立定,吹大角三通。

  军大将各以な合鼓,二军俱击鼓。三鼓,有司偃旗,步卒皆跪,二军诸帅果毅已,各疾趋集于军旗鼓之下。

  左厢军大将立于旗鼓之东,西面;诸军将立于旗鼓之南,北面,西以听誓。

  大将军曰:“令:讲武以教人战,进退左右一如军法。用命有常赏,不用命有常刑。可不勉之?”誓讫,左右三军别长史二人,振铎分循,以警众;诸果毅各以词告其所部。

  遂击鼓,有司举旗,士众皆起,骑徒皆行。及表,击钲,骑征乃。又三鼓,有司偃旗,士众皆跪。

  又击鼓,有司举旗,士众皆起,驹骤徒趋。及表,乃止,整列位定。东军一鼓而举青旗为直阵,西军亦鼓而举白旗为方阵以应之;次西军鼓而举赤旗为铳阵,东军亦鼓而举黑旗为曲阵以应之;次东军鼓而举黄旗为圆阵,西军亦鼓而举青旗为直阵以应之;次西军鼓而举白旗为方阵,东军亦鼓而举赤旗为锐阵以应之;次东军鼓而举黑旗为曲阵,西军亦鼓而举黄旗为圆阵以应之。

  凡阵,递为客主,先举者为主,从五行相胜之法为阵以应之。每变阵,二军各选刀盾五十,挑战于两军之前。

  第一、第二挑战,迭为勇怯之状,第三为敌均之势,第四、第五为胜败之形。

  第一五三章 《武经总要》的经验(1)

  尤其是这些战例当的,步兵部队应对轻骑兵的相关阵型战术以及装备体系。

  ……

  夫士卒疲勇,不可混同为一,一则勇士不劝,疲兵因其所容,出而不战自败也。故兵法曰:兵无选锋曰北。昔齐以伎击强,魏以武卒奋,秦以锐士胜,汉有三河侠士剑客才,吴谓之解烦,齐谓之决命,唐则谓之跳荡,是皆选锋之别名也,兵之胜术无先于此。凡军众既具,则大将勒诸营,各选精锐之士,须矫健出众、武艺轶格者,部为别队,大约十人选一,万人选千。所选务寡,要在必当,择腹心健将统押。自大将亲兵、前锋伏之类,皆品量配充。此色之外,又有大勇敢死乐伤者,聚为一卒,名曰冒刃之士;有锐气壮勇**者,聚为一卒,名曰陷陈之士;有表长剑接武齐列者,聚为一卒,名曰勇锐之士;有枝距神钩、强梁多力、溃破金鼓、绝灭旌旗者,聚为一卒,名曰勇力之士;有逾高绝远、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名曰寇兵之士;有王臣失势、欲复见功者,聚为一卒,名曰死斗之士;有死将之人子弟、欲为其将报仇者,聚为一卒,名曰死愤之士;有贫穷忿怒、欲快其志者,聚为一卒,名曰必死之士;有赘婿入虏、欲掩迹扬名者,聚为一卒,名曰励钝之士;有胥靡免罪之人欲逃其耻者,聚为一卒,名曰亻幸用之士;有材技兼人能负重致远者,聚为一卒,名曰待命之士。由是集而别之,礼而厚之,属之于大将,有急则随事呼用,使各使所能,无不尽力致效也。

  而在岳飞麾下的岳家军当,选锋军已经成为了一个固有的编制所在。这也是说,也许不仅仅是岳家军,宋朝时期对于选锋军的编制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以及重视程度。

  夫总兵之任,务搜拔众材,以助观听,以咨筹略。春秋战国之际,虽九九之伎,鸡鸣狗盗之士,无不廷见收养,以为己用,其藏器草莱奋迹麾下者,盖不乏矣。故大将有受任,则与副佐讲求人材。有异能者,无问势之大小贵贱,皆置在幕府,以备役用。其或杖策挟术自干于军门,亦询视其颜色,察验其所来;所复可,则明试而录之。凡沉谋秘略出于人者,可使佐谋;巧词善说能移人意者,可使游说,历聘四方;知风俗人情之隐者,可使佐术;得敌人门庐请谒之情者,可使为间;知山川险易、形势利害、井泉刍牧、道途迂直者,可使导军;巧思出入,能烁金剡木为器械者,可使佐攻;材力矫健,能猿腾鹘击、逾沟越垒、来往无迹者,可使密觇;能占风候气、视月观星、揲箸转式、达于休咎者,可使佐谲。凡此色类,非可悉数,但负一能,军皆有以用之,不可弃也,由智将之所栽量尔。其待遇资给,则随色为差次。

  传曰:士不选练,卒不服习,起居不精,动静不集,趋利弗及,避难不毕,前击后解,此不习勒卒之过也,其法百不当一。故曰:军无众寡,士无勇怯,以治则胜,以乱则负。兵不识将,将不知兵,闻鼓不进,闻金不止,虽百万之众,以之对敌,如委肉虎蹊,安能求胜哉?所谓治者,居则阅习,动则坚整;进不可以犯,退不可以追;前劫如节,左右应麾;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虽绝成阵,虽散成行,治之素也。古法曰:三官不缪,五教不乱,是谓能军。三官者,鼓、金、旗也;五教者,目、耳、手、足、心也。教目知形色之旗,教耳知号令之数,教足知进退之度,教手知长短之兵,教心知赏罚之用。五者用习,是取胜之治卒也。故用兵欲其便,用器欲其利,将校欲其精,士卒欲其教。盖士有未战而震慑者,马有未驰而疫汗者,非人怯马弱,不习之过也。前古讲武教慎之法,草教习勒之常,虽未尽制胜之方,要之卷舒离合,坐作进止,不失其节矣。然后观敌应变,临事制宜,使之赴水蹈火,出生入死,同心一力,前无强对,宁不由斯而致焉?方今虽有训练之方,然而法制未立,是以旗幡虽设,不主进退;鼓角虽备,不为号令;行伍虽列,不问稀密;部阵虽立,不讲圆方。但见敌即驰,遇地即战,不制正,不为备伏,不择险易,不询孤虚。及夫连师百万,夹机呼吸,事不素定,难平应敌。今故悉采前世教阅之法,重复研究,详载于篇。夫训士之法,虽贵约乘繁,舍迂求要,欲使人心齐劝,指顾如一,然有不可得省,要须兼存。故但习其容,不可施之战间者,草教日阅是也;虽曰训习,便可勒为行阵者,讲武、教骑、教步、教弩是也。故不先日阅,是谓教而无渐;不后讲武,是谓训习而无功。斯则交相为用,而成折冲静难之具也。若夫乘三农之隙,习六师之容;顺威仪,明少长,严赏罚,陈号令;麾焉使必从,指焉使必赴,则将帅者当于此求其一二而施之行事云。

  每有变阵,先鼓而为直阵,然后变为余阵之法。五阵毕,两军集,俱为直阵。又击三鼓,有司偃旗,士众皆跪。又击鼓,举旗,士众皆起,骑驰徒走,左右军俱至表相拟击而还。每退行至一表,跪起如前,遂复本列。乃讲骑军:二军吹角、击鼓、誓众,俱进及表乃止,皆如步军,惟无跪起。骑军东西迭为客主,为五变之阵,皆如步法。每阵八骑,挑战于两阵之间。五阵毕,俱待击鼓而前,盘马相拟而罢,遂振旅徒还。

  将帅先告士众,使习见旌旗指挥之节,旗作则跪,举则起;习知金鼓动止之节,击鼓则进,鸣金则止;知刑罚之苦(或作明),赏赐之利,持五兵之便,战斗之备,习惯跪起及行列险隘之路。凡步骑二军之士,备则满数,省则半之,损益随时,唯不得减将帅。凡相拟击,皆不得以刃及。凡步七,逆退限过表二十四步而止,不得过也。

  而从以的内容再综合《历代兵制?宋卷》的内容可知的是,宋朝时期对于军队的令行禁止其实是相当严格的:

  周世宗知其弊,始募壮士于帐下,立亲卫之兵,为腹心肘腋之用。未及期年,兵威大振,败泽、潞,取淮南,内外兼济,莫之能御。当是时,艺祖皇帝历试诸艰,亲总戎旅。逮应天顺人,历数有归,则躬定军制,纪律详尽。其军,制亲卫殿禁之名;其营,立龙虎日月之号。功臣勋爵,优视公卿,官至检校、仆射、台宪之长,封父祖,荫妻子,荣名崇品,悉以与之。郊祀赦宥,先务赡军飨士,金币绢钱无所爱惜。然令以威驾,峻其等为一阶一级之法;动如行师,俾各服其长,待之尽善矣。为更戍法,使更出迭入,无顾恋家室之意。殊方异邦,不能萌其非心。仅及三年,已复更戍。为转员之制,定其功实,超转资级,以彼易此,不使下人情习熟。又其下凛凛,每见事亲之惧。枢府大臣侍便殿,专主簿员,三日毕事。命出之后,一日迁徙,不得少留。此祖宗制兵垂法作则大指也。

  府畿之营,云屯数十万众,其将副视三路者,以虞京城与天下之兵,此府畿内外之制也。非特此也,凡天下之兵皆内外相制也。以勇悍忠实之臣,分控西北边孔道:何继筠守沧、景,李汉超守关南,以备北藩;郭进在邢州,以御太原;姚内斌守庆州,董遵诲守通远军,以遏西戎。倾心委之,谗谤弗入。来朝必升殿赐坐,对御饮食,锡赉殊渥,事事精丰。使边境无事,得以尽力削平东南僭伪诸国者,此也。州郡节、察、防、团、刺史虽召居京师,谓之遥授。至于一郡,则尽行军制:守臣、通判,名衔必带军州,其佐书佥书军事。及节度、观察、军事,惟帑库独推曰军资库。盖税赋本以赡军,着其实于一州官吏与帑库者,使知一州以兵为重,咸知所先也。置转运使于逐路,专一飞挽刍粮饷军为职。不务科敛,不抑兼并,曰:富室连我阡陌,为国守财耳。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所以赋税不增,元元无愁叹之声,兵卒营于州郡,民庶安于田闾。外之租赋足以赡军,内之甲兵足以卫民。城郭与村乡相资,无内外之患者,此也。一州钱解之出入,士卒之役使,尽委二郡者当其事。一兵之寡,一米之微,守臣不得独预,其防微杜渐深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