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辈荣光 第二十九章 为人民

《我辈荣光》第二十九章 为人民

作者:夜舞泪 字数:2717 书籍:我辈荣光

  我和张世平站在汾河边上,他的身上还有刚才那个兵的血,鲜红而刺眼。

  他倚在青石护栏上,望着滚滚而去的汾河水,微风吹起他的头发,他的眼神里满是冷漠,那种对生命的冷漠。

  我拍着他的肩膀,他对我说“我不是为了升官,我只是觉的,有些东西,是谁也不能碰的。”

  我陪他站在那里,整个国家都在受难,此刻的中华大地百万雄兵正在与日决战,前途堪忧,民族堪忧,我们,只是在做我们该做的事情。

  10月15日,淞沪战场已经打到了危急关头,我军攻势完全奔溃,战事转为防御,白崇禧从广西拉着自己的十个师冲入了硝烟弥漫的淞沪战场,十万广西男儿将要血染长江。

  娘子关外,日军突破旧关,我军急调两个师包围日军,欲歼灭日军先锋,挫其攻势。

  忻口战场,日军上万兵力猛攻南怀化,阵地一日夜间竟被炸低了两米,所有工事被摧毁,我部以一个师的兵力与日血战,阵地竟十三次易手,打到最后,我军剩下三百人仍对上万日军发动最后一次冲锋,三天时间,南怀化阵地,躺下了一万多具山西后生的尸体。

  那都是我们最好的兵啊。

  阎主席是哭着看完电报的,一张电报,就是几百上千条山西后生的命啊,每一仗都是一个团,一个旅甚至一个师的尽墨啊,山西能有多少后生够死?

  战事一条接一条传回太原,整个龙城都轰动了。

  学生,青年,工人,妇女,儿童,所有的人开始走上街头,他们高呼着抗日救亡的口号汇聚成一片洪流,在大南门街上用他们血性的呼声唤醒沉睡着的东方巨龙。

  浩浩荡荡的抗日救亡游行席卷了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有良知和血性的中国人都在高呼,他们喊“杀尽日寇,夺我山河,血染中华,宁死不屈。”

  当我走过南大门街,望着数万游行队伍,他们愤怒而热血,我看着他们发现我浑身都充满了力量,整个民族都在觉醒,我的身上满是为了他们奋斗和牺牲的力量。

  我愿意为了他们死,因为这些青年妇孺,兄弟同胞和我流淌着一样的血脉,我们为了民族之存亡而战。

  我回到陆军医院病房的时候,正好碰到叶晓雪从我的病房里出来,她关门的时候我就悄悄站在了她身后,她回身时一头撞在了我身上。

  她吓的叫了一声“啊。”然后看到是我,挥起她的小拳头就砸我。

  我嘿嘿的笑,她的小拳头打的很温柔,我像看一个撒娇的小姑娘一样看着她:“嘿嘿嘿嘿,小闺女,这么着急投怀送抱的,是不是找不到男人要你?”

  她一瞪我“投你个头啊,我是来看看你死了没,你知不知道你流了多少血?医生说像你这样流了这么多血还能活着那就是奇迹了。你看你,你还往外面跑,真不知道你这人是不是脑袋有病,你就真的那么急着去死啊。”

  她骂我,可我更高兴了,我知道她是关心我,于是我还是不怀好意的对着她笑,一直笑的她脸都红了。

  “死人,笑什么笑。”她一跺脚,转身就走。

  我止住了笑,拽住了她的胳膊,“哎,闺女,我饿。”

  她回头还是瞪我,最后终于叹了口气“真拿你没办法,我给你炖了汤,在里面呢。”

  我就拉住她的胳膊把她也拉进了病房。

  我是重伤员,也是军官,所有我有幸得到了一个单人病房,虽然这个病房很小,但我很高兴,因为这里至少放得下这个长得很漂亮的姑娘。

  我打开桌子上的饭缸,里面居然炖了一整只鸡。

  我细细喝了一口汤,那汤的味道,居然和我母亲做的,一模一样。

  我忽然就想起了我的母亲,那个悬梁自尽的可怜女人,她为了爱情而死,她追随着我的父亲大人同入黄泉,我不知道在我母亲临死之前她有多么思念我的父亲,我想,她一定是用尽生命在爱我的父亲,否则,她绝不会抛下我一个人离开。

  我想我的母亲,我疯了一样的想我的母亲,我想起母亲慈祥美丽的微笑,她总喜欢摸着我的头对我讲我的父亲,她总是做我最喜欢的东西给我吃,她生我养我,教我做人,她告诉我,一个真正的男人,当为了自己的信仰而死。

  母亲,我的母亲啊。

  我的泪水涌出来掉进鸡汤里,我把带着泪水的鸡汤灌进肚子里,眼泪的苦涩让我难受的不能呼吸。

  叶晓雪一急,“你怎么了?怎么哭了?”

  我说“我想我的母亲。”

  我抱头痛哭,多日来的悲愤和无力让我难受,那些死去了的人啊,你们知道活人有多么想念你们啊。

  叶晓雪坐到我身边,轻轻摸我的头,她对我说“我想,你母亲也一定很想你。”

  我哭的更狠了。

  我放下手中的鸡汤起身就往外走,叶晓雪忙问我“你去哪儿?”

  我擦干我的眼泪,倔强的喊“回家。”

  翠鸣巷二十六号。

  这条巷子里满目的垂柳,枝叶随风摇摆,飒飒作响,我带着叶晓雪往里走,这里的每一块青砖上都有我的记忆,我在这里度过了我的童年,我从10岁搬到这里,一直到陆军小学堂毕业,我在这里住了十年了。

  到了阳泉参军,我就很少回到这里了,因为这里已经没有我的牵挂,我在乎的人都已离我而去了。

  我家有个小院子,院子里有一颗很高的柿子树,我小时候摘柿子都要站在我家二楼的楼顶上,我家的二楼是太原城里最早建的那种带着西洋风格的二楼,楼很小,楼下有厨房和一个很大的客厅,楼上有三个小屋子,那时候我们都住在楼上,可现在,我却不敢再上去了,因为我怕再看到父母大人的痕迹,我怕我会再忍不住哭起来。

  在院子门外,我从门廊里找到藏起来的钥匙,打开了锁,推开小小的木门,我熟悉的景象又出现在我面前。

  叶晓雪站在门口不进去,我很疑惑的望着她,她扭捏着,就是不肯进去,我问她“怎么了?进去怕什么?”

  她支支吾吾“我”

  “我什么我啊,走啊。”我催着她,可她还是不动。

  “到底怎么了,你说个话。”

  “我我”她忽然甩了一下手“哎,不管了,走吧。”

  叶晓雪实在弄的我莫名其妙,我就骂了她一句“有毛病啊。”

  叶晓雪小声反驳“你才有毛病了。”

  柿子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柿子,压的树枝都快断了,院子里铺着厚厚的青砖,青砖缝里长满了杂草,一片破败景象。墙角边有个水井,我压出水来,趴在管子上喝了一口,还是记忆中的冰凉。

  这里的一切都是旧模样,可我已经不再是儿时的我了,我站在院子中央,那天母亲出葬,棺材就是放在这里,我努力的让自己不再去想那些难受的事情,我转身进了客厅,可一进门就看到父母亲大人的遗照,他们两人照片的中央,是青天白日旗帜,我们不遵从南京中央政府,可我们信奉三民主义,我们为按劳分配和民主权利斗争,我们为百姓的土地和财产斗争,我们为他们的自由和生存斗争。

  二十年前山西开始施行新政,土地被重新分配,虽然地主阶级仍然存在,可他们不再是农户的主人,他们只是农户的老板,按劳分配深入到了山西的每一个角落,基本教育被严格执行,新的农村制度被深入贯彻,农民自己选举自己的保长和村长,从某种意义上说,和现在的社会几乎一模一样。

  政府实行了最低廉的税收政策,财政收入主要靠西北实业公司等一批政府所有的垄断企业,这些企业把持了大量的资源,其收益超过税收总和的三倍。

  兵役执行的更加严格,年满十六周岁到三十周岁的家庭一户一丁,独子免除兵役,伤残病患免除兵役,孤儿学生免除兵役,公职人员免除兵役,民国以来所有军人家属免除兵役,任何人不得强征士兵。

  在山西,贪污等同抢掠,查知必死。

  叶晓雪望着照片,对我说“阿姨好漂亮。”

  “那当然,我母亲当年可是我们那里的最好看的美女。”

  叶晓雪很自爱的捧住自己的脸“那我就是晋源最好看的美女。嘻嘻。”

  我对着她狠狠翻了个白眼,客厅里有排书架,最外面的一本叫《革命军》,我随手翻开。

  “民之愚,不学而已、士之愚,则学非所学而益愚。”

  我把书放回书架,对叶晓雪说“我母亲常常跟我说,说现在世道乱的厉害,各个党派军阀互相攻打,其原因莫不过这一句话‘民之愚,不学而已、士之愚,则学非所学而益愚。’那些自以为自己信奉真理的人,往往错的更加厉害。”

  叶晓雪点头思考,问我“那什么真理才是对的?”

  我抬头望着屋顶,整个屋顶都被密密的蜘蛛网罩住,就像我的家国,被罩的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看不见了。

  我望着叶晓雪的眼睛“只有一个是对的,那就是,为人民。”

  任何党派,任何武装,只有为人民的才是对的。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