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辈荣光 第一章 序言

《我辈荣光》第一章 序言

作者:夜舞泪 字数:2160 书籍:我辈荣光

  要讲这个故事,就要先讲到我的父亲,我的父亲姓武单名一个德,字永孝,生于清光绪十年,即1884年,他比阎锡山小一岁,他们曾做过山西武备学堂一年的同学,交情甚笃,在阎锡山留学日本的时候,我的父亲已经学堂毕业充入新军,六年之后阎锡山留学归国,在山西陆军小学堂任职教官的时候,我的父亲已经是新军一部的副标统,即副团长一职。

  我的父亲,武德,山西革命的第一声枪响就是他打的,1911年10月28日辛亥革命太原起义中,我的父亲,曾率部猛攻太原巡抚府,

  击毙山西巡抚陆钟琦,继而成为山西同盟会中的骨干成员,阎锡山的嫡系加左膀右臂。

  所以,在阎锡山初掌山西的时候对我的父亲甚是倚重,到北伐结束时,已是一军之长,领河北半省之地,实力颇为强大。

  然而中原大战,阎冯联军兵败如山倒,雄霸半个北中国的晋绥军土崩瓦解,仅在兵败撤离途中,被蒋军歼灭的部队就高达二十万之众,阎冯联军,几遭全军尽没之绝途。

  而我的父亲,就在这数十万溃兵的浪潮里生生建起了一道防线,在黄河岸边,武德领5000残军,猛烈阻击敌军,官兵同慨,血染黄河,生生挡住了五万蒋军的猛攻,终于为晋绥军保下了一丝火种,就连蒋中正也曾望着武德军队的防线哀叹,“有军如此,山西焉能入我之手?”

  山西守住了,十余万晋绥军败回山西,迅速整备,各归驻地,严防死守,蒋军再没有一丝攻入山西的希望,遂黯然撤军。

  只是可怜我的父亲,永远的埋在了黄河里。

  那一年我只有16岁,我随母亲大人居住在太原翠鸣巷,那时候的孩子16岁的年纪其实还并不懂事,我只记的有一日母亲大人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日一夜,我爬在门口,听见母亲在哭泣,我蜷缩着身子一直倚在墙上,母亲大人就整整哭了一夜。

  我记的那一年是1930年即民国十九年,而在第二年的十二月十八日,太原爆发了学生运动,学生游行至国民党山西省党部之后,与党部武装发生流血冲突,一名学生被当场击毙,继而爆发数万民众的抗议游行,民众包围了省党部,激进学生开始打砸党部,一度冲进了党部机关,在被武装人员强制驱除出来后,民众在党部外用桌椅木头堆满了党部外墙,有学生代表向省党部以及省政府下了最后通牒,若不向死难学生做出交代,就要焚了整个党部大楼。

  那是一个封建王朝向资本主义转变的时期,那是一个新兴国家从腐朽的古老帝制挣脱出来后爆发的强大怨气,整个国家都在觉醒,整个民族都在觉醒,他们知道了自由的意义,他们也知道了自由的代价,当整个民族都被自由这两个字燃烧了热血的时候,激烈的冲突便绝对不可避免。

  人民必将为自由而战!

  腐朽的满洲王朝压迫了这个民族近三百年,屈辱和血泪印刻在他们的灵魂里,他们强烈的渴望国民政府以强硬姿态对日制衡,他们已忍受亡国灭种三百年,今天,再也不能忍下去了。

  轰动全国的太原12.18惨案,让国民党再一次滚出了山西,山西省政府查封了国民党党部,驱除了党部高级官员。

  而我记的,就是那一天,我的母亲在家中悬梁自尽,我回到家的时候母亲已经逝去了,我的母亲,梁佳慧,也永远的离开了我,在我十七岁的时候,我成了一个孤儿。

  母亲下葬的那天家里什么亲戚也没有,那时候太原城乱的厉害,自己都顾不过来,更顾不上别人,我的母亲是被邻居王大爷叫人抬棺出葬的,我家的院子本就不大,母亲大人的棺木被抬出院子的时候,我看到门口停下了一队列兵,然后一个身材稍壮的中年将领走了进来,他穿着深青色的军服,留着细细的八字胡,他的眼睛里满是哀伤,我能看的出他刚才哭过,他走过来了,向我走过来了。

  他的步伐稳重,军靴踏在青砖上哒哒作响,他微闭着眼盯着母亲大人的棺木,然后脱帽鞠躬,我看见跟着他来的十几个军官和士兵也鞠躬了,他仰头向着天,眼里有泪在打转,于是他闭紧了眼睛,沉沉的说了声“佳慧,走好!”

  虽然我的父亲和阎锡山交情甚好,可这却是我第一次见到他,因为父亲大人平时并不是和我们住在这里,所以阎锡山也从来没有到这里来过。

  他的手很有力,因为他一转身就狠狠抓住了我的肩膀,抓的我生疼,我还不知道他是谁,我只是吓的不敢动弹,可我知道我没有哆嗦,父亲母亲的相继去世,让我在那时候对任何事情都失去了应有的反应。

  我也不会想到,雄霸北中国的一代枭雄东山再起,重回太原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来送我的母亲大人,我看见阎主席的眼睛里都是泪珠,于是我也哭了,我哭的很厉害,很大声,我想起我埋在黄河里的父亲和即将埋在黄土里的母亲,我嚎啕大哭,我什么也不顾,我只想哭,我那一天就把平生所有的泪都哭出来了。

  那些军官,士兵,邻居都在望着我,可我不管他们,我只是哭。

  阎主席抓着我,看着我哭,看着我撕心裂肺,我发现他的手在抖,他面目狰狞,似也无比痛苦,他一把将军帽摔在了地上,然后说了一句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话,他说“侄,是我,是我对不起你啊!”

  他说的很大声,他是喊出来的,所有的人都低下了头,只有我,我哭着抬头望他,他似乎承受不了我的目光,他转过身,喝道“我要为永孝,和弟妹,风光大葬!”

  所以,我的父亲和母亲还是葬在一起了,那是1931年太原城里最隆重的葬礼,阎主席没有食言,他为我的父亲和母亲,风光大葬,棺木是四十八抬的,棺帐之上龙凤齐飞,五十个乐手齐鸣,数百个我不熟识的人披麻戴孝,整条大南门街被士兵清空,上千士兵分列两旁,数万人望着我的父亲和母亲,西出太原城!

  我的父亲是光荣的,他的一生都是光荣的,我也想做个光荣的人,不,我哪怕只要能做光荣的事,我也愿为此付出所有,这就是我十七岁时的志向,为光荣而战!

  于是我在父母双亲都辞世以后,毅然进入了山西陆军小学堂,追随父亲的脚步,我于1934年毕业,被充入五十八团任中尉副连长,1935年任上尉连长,1936年秋即为上尉营长,1937年三月晋升为少校军衔。

  这是一条无比顺畅的路,只因父亲大人余荫庇佑,阎主席大力栽培,于是年仅24岁的我成为了一名少校军衔的营长,而我在这个军营里,只呆了短短三年又两个月的时间。

  37年的九月份,国民革命军第34军第196旅奉命从阳泉开拔,火速支援大同战役,但是我们才走到忻口的时候大同就失守了,于是我们接到了第二战区执法总监张培梅将军亲自传达的命令,死守原平城7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无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