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问道于情 第七十五章 明月夜短松冈

《问道于情》第七十五章 明月夜短松冈

作者:Lee思洛 字数:3206 书籍:问道于情

  单以指法而论,当今武林中的名宿大家可谓多有其人,而最为厉害霸道的指法,千百年来公认的首位当推少林寺的大力金刚指,其次为一指禅,再次才排到司徒衍家几近失传了的五雷指。

  指法可说是中土功夫里最难练和最霸道的武术了。武术,是攻防的艺术。而攻击,最有效的就是聚力量于一点。只要你控制的精准,只有四个字来形容:无坚不摧。指法也是最残忍的,打要害不死即残,自来功夫便是愈细微的愈难练,最弱即最强。所以不能小看这一指之力,功力到处,一根小小的手指便能凝聚全身的力量,这是拳脚功夫说什么也无法达到的至高境界。

  自古至今,少林绝学都稳居于武林中的第一把交椅,七十二绝技中随便哪一样流传于世都会造成惊人的业绩,所以在指法中他们占了两个席位也不足为奇。

  想到此我心中一动,再次凝神细看石碑背后的符号,暗忖难道是法慈所为?他既然出身于少林,那么会使大力金刚指或者一指禅本也在常理之中。

  再一思量又觉得不太可能,首先说时间不对,看这碑上的刻痕年代已久,少说也有三四十年了,那法慈乃是近期投入“月影の魂”的,即便是三十年前,他还在中土少林寺中,尚属稚龄,又怎会有如许的功力来此立碑。再有世人皆知法慈以“五毒追砂掌”见长,武学之境最忌身兼数种绝学,即便是聪明绝顶之人也不敢同练数门不同的武功,武功贵精不贵多,他既精研了掌法,那指法的造诣毕竟有限,顶多不过是知之皮毛而已,怎也达不到在石上书写这种炉火纯青之境。

  我就这样蹲在一面墓碑之后,埋头苦思良久也不得其法,总觉得事情并没有表面上看到的这么简单,这七彩塔楼之内不单单囚禁着妄想取而代之月神的傀儡神久夜,恐怕还埋藏着更大的阴谋。

  抬起头来继续寻目观望,但见鬼火幽幽当真便如冥府前来接引的使者,我勾了勾嘴角,比这更恐怖的场所无情也不是没见过。有时候真正的修罗场,其可怕程度反倒不及人间炼狱,所以无情不怕死,怕的是痛苦的活着。

  这些墓碑整齐划一,大小款式都如出一辙,除了碑上的死者姓名迥异,其他都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我木然的站起身,像是忘记了此行的目的,只呆呆的瞧着这些层峦起伏的坟头,不知道为什么,人命仿佛在这些人的眼里极端的不值钱,当真是贱如蝼蚁了。

  无情也是杀人的人,所以好像并没有资格进行谴责与声讨,但曾经死在我剑下的人,同这里的人命比将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了,我的心情在凄凉中又得到一丝安慰,心知自己与这帮人到底还是不同的。

  此时我已经失去了初来时探路的兴趣,漫无目的信步游走在一个个坟墓中,晃眼间好似看到有一个石碑略有不同,我终于来了精神,几个起落来到那墓碑前。

  这个石碑的形状也与其他略有不同,上面宽阔,下面插入地底的窄小,竟是面棺材的形状,我顾不得思量,俯首向碑文望去,陡然间如受雷轰,身形晃了两晃。

  只见石碑正面既没有姓名也没有日期,而是被人以指力书写了六个大字,并且是中土的汉字:明月夜短松冈。在这一片皆是倭文的墓碑中,这六个汉字格外的醒目,却也格外的匪夷所思。只因为这两样物事,在这个神秘的地方一样都没有。

  心头涌上苏轼为悼念亡妻而作的被千古传唱的词文,一时间不由得痴了: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想那东坡居士也算痴情之人,竟能在续弦之后,另有美妾数名的情况下忆起十年前过世的结发妻子,不能说不是个奇迹。但他的这首词确有感天动地之情,只可惜最后六个字出现在这么个诡异莫测的蛇冢内,就另有一番怪诞滋味。

  我下意识的抬头上望,天空黑漆漆的,不要说明月,朦胧月也不曾出现,而松柏这种墓地常见的植物也是一棵没有,不禁心下大奇,这六个字既然能出现在石碑上,定然不会没有意义,可是它所指之物蛇冢内皆无,不知其中又有什么玄机。

  我思索片刻不得其法,索性来到石碑之后,但见碑后既没有不明符号,也没有倭文汉文,只在不显眼的位置刻了一枚小小的弯月。我当然记得这个形状,曾在小泉族人的衣角上,还有神久夜的额头上都见到过。

  回过身来审视被这面墓碑锁定的坟头,其形状大小与其他坟头无异,只是坟前栽种了一株鲜红胜血的曼珠沙华。

  我听说过这种花,本名出自《法华经》,是梵语的译法,在中土,还有一个比较通俗好记的名字:彼岸花。

  这种植物,只盛开在传说中,而它的美,是妖异、灾难、死亡与分离的不祥之美。此花向来生长在三途河边、忘川彼岸,是冥界的接引之花,相传在那黄泉路上,盛开着大批大批的曼珠沙华,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也是漫漫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当灵魂渡过忘川,便忘却生前的种种,曾经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往生者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

  彼岸花,花开开彼岸,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佛经中曾有记载:“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那无情与温子曦之间,到头来是不是也如这曼珠沙华的花和叶子一般,生生相错呢?

  看着这株殷红热烈的曼珠沙华,一股凄怆的情绪蔓延开来,我不由得想到它的花语是“悲伤的回忆”,而碑文上老苏的那句“明月夜短松冈”也是悼念爱人的追忆之作,难道这坟墓中埋葬的,便是立碑人的心爱之人么?

  那其他人呢?其他坟墓呢?莫非是这座坟主的殉葬品?我被这想法吓住了,又觉得不太可能,一些有权有势的人也不乏死后要人陪葬的情况,但绝不会将这么多人一起处死,况且这坟墓平常得很,毫不华丽,若不仔细看根本不易发觉其特殊之处,故此又不太会是这种可能。

  不知道是什么时辰了,更不知道这每层楼的计算时间的方式是不是相同,星罗说施展“分身术”使得魂魄离体的时间必须控制在两个时辰之内,不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就连他祖父安倍曦永也不清楚,所以我必须在这个限定的时间段内回返才行。

  可如今我仍然蹲在这坟前定定的瞧着彼岸花,嗅着它的香味,据说这种花香具有魔力,能唤起死者前生的记忆。而我想知道的是世间有没有一种药,吃下它就如同饮下奈何桥头的孟婆汤般能忘掉曾经的种种。

  抬手碰碰花瓣,它的鳞茎含有剧毒,这样美丽的花朵若是无毒才奇怪了。这个地方处处透着玄秘,有暗夜却无星无月,有坟地有花草却无松柏,难道它原本不是这样的?

  又回首端详起碑后的弯月形图案,弯月,为何会是弯月?不是明月夜嘛?手指无意识的扶上那枚图案,沿着痕迹描绘着形状,心中猜想若这墓中葬的果然是立碑人的爱人,当日立碑栽花之时该是何等悲恸的心情。

  突然间感觉手上的图案有些松动,我一惊之下急忙专心观瞧,继而随之一喜,这枚弯月形的图案竟好像是个按钮,我不及细想,迫不及待的向下按去。

  只听得耳边咯咯作响,我转身果然见到坟上赫然出现一个黑幽幽的洞口。怎样来形容这种黑暗呢?无情的眼睛能在黑夜视物如同白昼,却看不透这洞内的玄机。这个洞穴比之这里的夜晚更加深邃、幽远、阴冷,更像是个远古怪兽的大口,它正呲着獠牙等待猎物自投罗网,而我,会不会就是那个倒霉的猎物呢?

  浑身打了个寒颤,我站起来活动了下身子,并不是怕了,而是处于一种对陌生未知事物的不肯定。又抬起头看了看天空,依然是漆黑一片,而远处的荒草却无风而动,窸窸窣窣的蛇迹也时有时无。

  我似留恋又似厌烦的扫视了一遍整个蛇冢,定了定心神,迈步别无选择的朝着洞口走去。

  又是台阶,一层一层蜿蜒向下的台阶,还有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我的眼睛在这洞口内竟像失明了似的,瞧过去茫茫黑色,什么都看不见。急忙运全身真气游走起来,当双目被真气灌溉时,陡然便如从眼前拿开了一块遮视布般,朦朦胧胧的可以勉强看到前方一尺之内的景象。

  石壁,身子两旁都是狭窄的石壁,感觉像是走进了两山之间的缝隙里,并且越走越低,越走越低。台阶仿佛没有尽头,我已经习惯了,这辈子一直都在同洞穴、密室和台阶打交道,前方等待的无论是什么匪夷所思的情景,无情都有这个心理准备。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还是没有到头,这是不符合常理的,这座七彩塔楼能有多高,若是从四楼向下这般行走,恐怕也该到达地底了,可见小泉印月的结界有多神奇。

  这时候空气已经愈来愈稀薄了,还好我一直都在用胎息法,所以并未受到影响,只是感觉到胸腹之间承受着一股巨大的压力,这种压迫感正是来自下方,并且愈向下走,感觉愈强烈。

  我不敢妄想这种走法最终会走到囚禁神久夜的密室,索性什么都不想,一直走一直走,哪怕走到世界尽头,走到地老天荒。

  终于适应了这种极致的黑暗,还有黑暗所带来的紧张感,在这样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里,我居然平静了下来,脑海里还在回味着苏东坡的《江城子》,以及他与数个小妾间的野史。

  虚无缥缈的歌声就是在这个时候在耳边响起的,诡异的东瀛曲调,歌词却是汉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明月夜,短松冈。”

  当唱到最后一句,扯了个长音,然后便如念咒般辗转在最后六个字上,“明月夜,短松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