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爹地盛宠,妈咪无节操 第724章番外,我帅吗

《爹地盛宠,妈咪无节操》第724章番外,我帅吗

作者:森森 字数:0 书籍:爹地盛宠,妈咪无节操

  大队部书记没有人胜任, 自然要重新投票选上,选干部以往都是搓几个纸团丢进箱子里,抓阄开选, 可大队长考虑到这种办法选出来的人, 可能干活不利索, 私心太重, 最后还是决定投票来选。

  当书记肚子里还是要有墨水的,大队长不会选择那些知青,都知道高考要延续下去了, 知青要是当上书记,第二年人走了咋办。

  还是年纪偏大一些的,办事牢靠,综合对比下, 由原来的大队会计顶上。

  生产队的干部更替,队上的人也就唠叨个几天,逐渐抛之脑后, 毕竟又一年的春耕即将来临,哪有精力管闲事。

  最近空气依旧干燥, 虽然春寒料峭,却不再那般骨子发疼地冻人,感觉得到气温却在慢慢升高, 干枯的树枝枯草冒出茵茵绿意,蛰伏沉睡的季节被唤醒, 绽放出盎然生机。

  融化的雪水融进地里, 连绵土坡生长出一丛丛野草, 土壤压得太紧实, 要拎起锄头去除草翻地。

  寂静许久的村子, 再次活跃了起来。

  初春传来了一件喜事,附近几个生产队都要开始拉电线,可以通电了,以后不用再点蜡烛煤油,家家户户都有照明灯光。

  这事一听说,大家的反应并不强烈,那些城里人都习惯用电了,可他们乡下蜡烛用惯了,供销社一买就是一大把,晚上有照亮的光,不至于乌漆麻黑,并没有感觉多么需要电灯。

  听个热闹而已,想起卫生院里那白拉拉的灯,是特别明亮清晰,比蜡烛好用一些,但也仅仅如此。

  反正他们平时听广播,能听到公社远远传来的广播声,不过平日里用水都是一担一担挑,有了电了,是不是可以抽手机灌溉啊。

  有些人忍不住反对了,拉了电线,那得交电费呀,电费比蜡烛贵得多,白白添了花销,谁用得起,就点蜡烛不是过得好好的吗?

  大队长解释说:“你不乐意用,总有人要用吧,这是好事儿,那些偏僻苦穷的生产队,还没办法安电桩呢,这说明咱们生产队在进步啊。”

  “工人们是过来先把电桩电线安上,你不乐意用电灯泡,继续用蜡烛呗。”

  唐锦听到这消息高兴,穿到这里后,她都忘了亮如白昼的光线是什么样子,蜡烛她虽然用惯了,还觉得很有年代感,可蜡烛没有电灯方便,每天晚上就着蜡烛做事,对眼睛不好。

  去上厕所,去洗澡,都要端一根蜡烛进去,那豆大的光点也不顶用呀。

  她盼着快点过渡到电力照明,这会周围的人不知道通电的好处,再过几年就明白了。

  一周后,几个穿灰蓝衣服的安装工人来到红枣生产队,大伙都好奇这电怎么通的,怎么让那灯泡滋啦亮起来,纷纷围过去凑热闹。

  安装工人选了一个较为平坦开阔,且没有过多树枝缠绕的位置,挖出一个深坑,将电桩埋进去,支架搭起,电线承受的电压也要调整。

  看几个工人爬那么高,底下的人心都快提起来了,这要是不小心摔下来,可怎么得了。

  弄了两天,十来根平行细线横亘在半空中,时不时有麻雀停留在上方,灵活跳跃,叽叽喳喳鸣叫。

  在晒坝边统一安装了个电表,大约四角钱一度电,根据这个总表向供电局交费,每个月大队长都会张贴公布栏,表明哪户人家用了几度电,届时统一交钱给供电局。

  确定电线已经通电了,唐锦按下电灯开关,椭圆形的电灯泡通过一根细绳吊在房梁上,拉一拉墙壁边的小开关,灯泡散发出橘色的亮光。

  不知怎么的,唐锦看见这发亮的电灯泡竟然还挺激动。

  虽说只是十五瓦的灯泡,光线也昏黄昏黄的,但总比蜡烛用着舒服。

  “这还不够亮啊?”陆沉听到她的嘀咕,目不转睛盯着灯泡问,烧蜡烛的时候,只能照到那一小片区域,可这灯泡在四处发光,屋子里各处都能照到,陆沉觉得这已经很明亮了。

  唐锦把灯关掉,“天色还没黑尽,等会再开,节省点电费。”

  不怪她吝啬,电价还挺贵,这一度电都是几毛钱,积少成多,一个月下来要好几块的,陆沉辛辛苦苦干活,一个月也才几块钱。

  如果大手大脚地用下去,大队长公告一贴,万一他们家用电度数最显眼,那不是表明他们家小日子过得很滋润。

  “你说的对。”陆沉有点紧张,这每用一分钟,电表都在跑,要省着晚上用电。

  他抬头再次多看了一眼,稀罕得像没看够似的。

  第二天去地里锄草,有人就迫不及待发表用电感想了。

  “嘿,我就绳子那么一拉,那灯泡哗啦就亮了,屋里照得可亮堂了,跟天上太阳似的。”

  “可不是嘛,我看他就埋了几根桩子,咋这么厉害呢,那个叫电的东西咋窜过来的。”

  “城里人用电,咱们也用电,那咱是不是跟城里人一样了?”

  “我当时还觉得通了电也没啥了不起,等真正试了,还发现当真不一样,本来我老花眼针都穿不上,可我坐在那灯底下缝鞋垫,呲溜就穿进去了,看得清清楚楚。”

  “哪天要是没有电了,我怕是都不习惯,蜡烛用着挺不错的,可挂了电灯泡,我就纳闷了,这蜡烛的火咋才拇指大一点,燃起来不够劲。”

  旁边的知青听了忍不住发笑,他们在城里早就用过电灯,见怪不怪了,也就乡下没见识,说得这么夸张,当稀罕宝物一样。

  “哎,你们笑啥,很好笑吗,是不是看笑话呐?!”

  “大婶,又没笑你,你急吼吼地凑上来,合着连笑都不能笑了,你想得也太多了。”

  “不是,你刚刚明明盯着我这边的。”

  眼看快要吵起来,计分员急忙过来制止,“闹什么闹,地都翻完了?在这里瞎扯半天了,看看你们脚下干了多少活。”

  地里面到处爬满了野草浆草,抢土壤营养的,不能任其生长,这坡上拖拉机开不上来,只能拿锄头挨着铲,几十亩地呢,可费时间了。

  地一翻完就要开始种红薯等第一季作物了,时间安排很紧,但因为天气舒适,做事的时候不会太劳累。

  光看见陆沉在地里面开拖拉机,时间滋溜一下子过去了,当金灿灿的水稻在水田中摇曳,晒干了收进仓库,有人开始发现不对劲了,陆沉跟唐锦这两口子经常凑一起,怎么只看见陆沉,唐锦跑哪儿去了。

  恍然察觉,地里好久没见到人影了,好像就傍晚收工的时候,唐锦背着猪草去猪圈。

  难不成大白天唐锦一直没上工,在家里待?这怎么可以呢,哪家婆娘有这么懒,以为地主老太太啊,还敢坐在家里享清福了,都在干活,凭啥唐锦可以偷懒快活。

  陆沉一个大男人,也不知道管管。

  还有好几次看到唐锦从村口进来,神神秘秘的,去哪里了,好奇地过去打听,才得知唐锦竟然去读书了!!

  这让太多人大跌眼镜,唐锦一个嫁了人的,快二十岁的年纪,还好意思去读书?

  一个只读了小学的,跑去念初中?太搞笑了,脑子没进水吧。

  那些知青要读书,是因为本来就有高中学历了,只要复习了就有资格参加考试,唐锦这年纪去读,是不是太晚了,一个村姑而已,地里刨食长大的,还想当文化人,以为文化人那么容易。

  是不是也想去考大学,那叫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想得美哦。

  安安分分过日子才是正经,非要瞎折腾,脑子有毛病,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

  这种稀奇事,还是第一次听说呢,打听到这件事的人,立刻跑去大张旗鼓地八卦,跟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一样。

  惊得旁人锄头都握不稳了,“啊,这唐丫头咋想的,当人媳妇要把持家里,她疯了去读书。”

  “哪有读书这么简单,肯定是寻个由头偷懒呢,可以不用累死累活挣工分,别人还没办法说嘴,心眼子真多。”

  “难怪好几天没看见人呢,去公社偷偷耍去了吧。”

  “我家要有这么个婆娘,哎哟,丢死人了,让大伙指指点点,陆沉瞧着挺能干,居然由着媳妇胡闹,多挣些粮食才是正经,读书浪费。”

  陈月清顿住挖野菜的动作,竖起耳朵听了许久,嘲讽地笑了起来,摇摇头继续忙活,嘴角的讥笑都压不住了。

  她还以为唐锦变得聪明些了,结果还是那么蠢啊,她没文化,唐锦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个小学文凭,约等于文盲,能看得进去书?鬼才相信呢,不想着好好挣钱,哪天饭碗都端不稳了才好笑呢。

  正经日子不过,跟群小屁孩坐在教室内听课打瞌睡,都不知道别人心里如何鄙视她。

  陆沉现在没意见,可贫贱夫妻百事哀,唐锦不懂体谅,担子压在一个人肩膀上了,就不信夫妻关系不出问题。

  陈月清最近心情一直压抑郁闷,有了唐锦这糟糕的对比,她心情还稍稍好点了,不错,她就等着唐锦怎么作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