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素手染春秋 第325章 俏小厮儿

《素手染春秋》第325章 俏小厮儿

作者:菜小小 字数:2244 书籍:素手染春秋

  这人,真的很会讨好人。事情都办到她心里去了,叫人没办法不乐意。

  “你很喜欢孩子们?”她问。

  顾亭远回答:“是,还请陈先生给在下一个机会。”

  眼睛弯了弯,陈宝音点点头:“那好,今日下午,你继续来上课吧。”

  这么大一个秀才,给孩子们讲课,必然不会误了学生们。他愿意,陈宝音也求之不得呢——反正薪俸仍是她的,不必分给他。

  “多谢陈先生成全。”顾亭远面露欢喜,好似当真很高兴能够给孩子们上课,一揖到底。

  陈宝音看在眼里,忍不住弯起唇角,在心里轻哼一声。这人,当真不是个好东西。如此会溜须拍马,坏透了。白瞎了一张老实脸。

  她撅着嘴,转过身,脚步轻快地走了。

  下午,陈宝音把兰兰和金来送到学堂,对孩子们说下午仍是顾先生讲课,便堂而皇之的溜了。

  一路轻快地来到村北头,两间茅草屋前,她终于有些不好意思,抿抿唇,唤道:“顾姐姐?”

  “是宝音来了?”顾舒容从屋里出来,面容欢喜,招招手道:“进来,快进来。”

  陈宝音有些不好意思地进了屋,坐下。

  “我在家闷坏了,还好你来陪我说话。”顾舒容高兴极了,一边絮叨着,一边端上已经煮好的红枣牛乳,一人一碗。

  “顾姐姐客气啦。”陈宝音道。

  顾舒容道:“不是客气,我真的很高兴你来陪我说话。宝音,你真是个好姑娘,心眼太好啦。”

  这让陈宝音不禁怀疑,顾亭远到底怎么跟顾舒容说的?

  “不知道你喜不喜欢。”顾舒容道,“李家庄有人要写家书,求到阿远这儿,阿远不要他的钱,那人便送了我们一小桶牛乳。有的人不喜欢这个味儿,觉着腥膻,我加了点蜂蜜和茉莉花,不知道会不会好些。你尝尝看,怎么样?”

  顾舒容目光热切,看上去热情极了。

  她实在憋坏了,本来常常去陈家串门,但这阵子陈家忙得很,她便不好打扰了。别人家,顾舒容不熟,加上说亲一事放出狂妄的话,不少人在背后说她闲话,她也不爱去。

  虽然家里有只小狗,但小狗不能说话不是?不几日,就闷得不行。她跟弟弟抱怨,弟弟便说,你做些吃食,我请陈小姐来陪你。

  顾舒容不知道做什么合适,顾亭远便说,家里不是有牛乳,可以用牛乳煮红枣,热乎乎的,甜丝丝的,姑娘家应该会喜欢。顾舒容才煮了这个。

  “好吃。”陈宝音喝了一口,顿时眼睛一亮。蜂蜜的醇香,红枣的甜香,茉莉花的清香,真是满口的香甜!

  顾舒容很高兴,说道:“你喜欢就好。”

  与此同时。

  村口的学堂里,顾亭远在跟孩子们讲述科举的经过,从童试到乡试,再到会试和殿试,分别在哪里考,都考什么,要经历多少关卡才能走到殿试,面见圣上那一步。

  孩子们听得很向往,丝毫不畏惧,幻想着自己一关关冲过,最终走到金銮殿上,被皇上青睐有加,官袍加身,风光无限。

  村正路过,站在教室外面听着,眼底闪过怀念。曾经,他也是这样充满大志向,以为自己会出人头地,做大官。

  对陈宝音不上课,让顾亭远代课,村正心中只有赞许。陈家这个姑娘,是一心一意为了村里娃娃啊!

  第二日晌午,顾亭远在学堂外面等陈宝音下课。

  “顾先生。”经过的孩子们,纷纷向他行礼。

  顾亭远还礼,等孩子们都走干净,才看向陈宝音,说道:“昨日我与他们讲科举,尚未讲完。今日下午,可否接着继续讲?”

  陈宝音挑挑眉。她已经从孩子们口中听说了,想让顾先生接着给他们讲。

  “可以。”她点点头。

  给孩子们长见识的事,何乐而不为呢?这些事情,她只知一二,远没有顾亭远这个货真价实的读书人熟悉。

  “那,可否请陈小姐再陪我姐姐半日?”顾亭远拱手,恳求道。

  陈宝音瞧他一眼,没吭声,扭头走了。

  是因为顾姐姐大方爽利惹人敬,她才去的,可不是因为他求她。

  午后,睡醒午觉起来,陈宝音仍是先把兰兰和金来送到学堂,确认顾亭远就位,才转身离开。

  她去陪顾舒容说话,顾舒容高兴极了,端出苹果山楂水来招待她。除了这个,还有一盘花生杏仁糕:“早上新做的,你尝尝。”

  陈宝音便拿起一块,咬了一口,惊叹道:“顾姐姐,你真贤惠,什么都会。”

  顾舒容眼神一闪,哪里是她什么都会,是阿远什么都会。但这会儿却不好提,若是不提阿远,她们两个姑娘家,说什么都自在。提了他,就不好说话了。

  “你喜欢吃,就常来。”她笑道。

  陈宝音点头:“好。”

  说是这么说,但陈宝音没有太多时间。她要教孩子们读书,每十日才放假一日,还不定有什么事情。

  只是,顾姐姐人不错,她有空了愿意过来坐坐,说说话。

  之后,顾亭远没有再提代课。再提,她也不会应了。一次两次还说得过去,次数多了,总不像那么回事。

  时间一日日流淌而过。

  陈宝音回到陈家村时是深秋,眼下已经是寒冬了。离过年,不到一个月了。

  这天晚上,一家人吃完饭,把孩子们哄睡着,围坐桌边数钱。

  “快数数,今天挣了多少?”陈二郎激动地盯着桌子中央的一摞铜钱。

  向来沉默的陈大郎和钱碧荷,此刻也不禁满含期待地看着桌子上比往常高出许多的小山。

  “今日多卖了两个肘子。”陈大郎忍不住说道。

  除了汤面之外,家里还卖熟食。有人吃着汤面上的肘子味儿好,可以买半个或一整个肘子带走。

  陈宝音划拉钱币惯了,眼尖手快,很快数完说道:“六百七十六文。”

  “哇!”

  全家人都不禁激动起来。

  “减去成本呢?”孙五娘嘴快问道。

  陈宝音在心里过了一遍,五十七碗面的成本,两个肘子的成本,很快说道:“三百一十九文。”

  “哇!”

  一家人都忍不住叫出声。三百多文钱!老天爷,这是一天挣的呀!仅仅一天!

  “今日是巧了,不是每日都能赚这么多。”杜金花最先回过神,努力板起脸说道:“若是没有两个肘子,可赚不了这么多。”

  “那也两百多文钱呢。”陈二郎嘴快说道。

  两百多文,谁不知足?啊?有谁?

  杜金花没好气瞪他一眼,低下头,把铜钱划拉进钱袋子里。

  这时陈二郎吸了吸口水,两眼放光地搓着手,说道:“离过年也就二十来天,满打满算,咱们还能干半个月。那,啥时候分钱?”

  快到月底了,先分一次,还是年前一块分?

  让陈二郎说,他巴不得天天分钱!

  “你们咋想的?”杜金花划拉钱币的动作顿了一下,抬头看向桌边坐着的儿子儿媳们。

  陈大郎说道:“咋样都行。”

  反正不会少他们的,早分晚分,区别不大。

  陈二郎就不这样想了,他觉得早分早到手里,早开心!甚至,还可以给孙五娘买点东西。

  之前他想给孙五娘买面脂,结果钱不够没买成,现在孙五娘不需要面脂了,他可以给她买点别的,比如一把新梳子。

  “现在分呗?”他讨好地看向杜金花,“娘,好不?”

  杜金花嫌弃地道:“看你那没出息的样儿。”

  “嘿嘿。”陈二郎傻笑。

  杜金花嫌弃地拍开他的脑袋,说道:“既然这样,那就分吧。”

  “宝丫儿,咋分?”杜金花看向闺女。

  家里一向是陈宝音记账,每天赚了多少钱,每月一共多少,都是谁赚的,怎么赚的,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分完钱后,哪一房分了多少,公中还剩下多少,也记得清清楚楚。

  “咱们卖汤面,一共卖了二十三天,总共赚了三千九百一十文。”陈宝音看着账本,慢慢说着,“按照家里的规矩,十取一,大哥大嫂、二哥二嫂,总共可以分得三百九十一文钱。”

  说完,她将账本合上,问杜金花要来钱袋子,倒出一堆钱币,拨出三百九十一文,堆成一堆。

  “这个月,二哥赶车八日,赚得六十三文,十取一,可得六文。”又拨出六文钱,单独放在一起。

  余下的钱币,陈宝音装回去,把钱袋子还给杜金花。

  “……”陈二郎。

  看看那少得可怜的六文钱,又看看小山一样的三百九十一文,忍不住咽了一下。赶车和卖吃食,差得也太多了!

  孙五娘都忍不住瞪大了眼睛,猛地拍了一下陈二郎的手臂。

  “如何分这三百九十一文钱?”陈宝音说着,目光划过大哥大嫂,又看向二哥二嫂。

  陈大郎想也不想就说:“一人一半。”

  话落,陈二郎也没过脑子,说道:“不行!”见陈大郎看过来,他忙道:“大哥,方子是大嫂调配的,肉是大嫂煮的,我只是给你们赶车外加吆喝,拿不了一半。”

  给他拿一半,他亏心。

  陈大郎皱眉道:“一家人,何必分得这么清?”

  这句话很有意思,让陈宝音忍不住挑挑眉,一手托腮,饶有兴致地看起来。

  只听陈二郎正色道:“大哥,古话说亲兄弟明算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该咋算咋算。”怕陈大郎不懂,他索性说了狠话,“大哥,如果是我配方子、煮肉,我不会分给你们一半!”

  谁干得多,谁就拿得多,这在陈二郎看来才公平。

  陈大郎一愣,眉头渐渐皱起来。

  二郎这个人……

  “二郎说得是。”出乎意料,钱碧荷开口了,神情温柔,但是眼神坚定,“那就按出力多少来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