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素手染春秋 第202章 柳河劝进

《素手染春秋》第202章 柳河劝进

作者:菜小小 字数:2689 书籍:素手染春秋

  大殿上,田七娘微微蹙着眉头。-

  她将手中两份奏章仔细看了一遍,又在刚刚批复过的奏章里翻了翻,挑出另外一份打开来,与手中这两份对照着看了一遍,脸上微微‘露’出一丝怒气,把三份奏章往御案上一扔,不悦地道:张天鳕这个临安府尹大概是不想做下去了,这是做得什么糊涂官?

  这位临安尹火烧屁股似的给田七娘上了一道奏章,说是因为狄人入侵,为避战‘乱’,北域豪商大肆收购粮食,再加上数万老幼难民涌入临安,粮食吃紧,市上的粮价一日三涨,斗米姜成,贵不可言,乞请大王立即调拨粮食以解临安之危。

  如果临安政局不稳==,将会在全国引起动‘荡’。田七娘岂敢轻视,她刚刚亲笔批复,命令各地调拨粮食,以平抑临安物价,结果奏章还没发出去,张天鳕又以六百里快马送来一份奏章,说是由于狄人退兵,屯粮的豪商纷纷抛售粮食,粮价已然回落到正常水平。

  这本来是一件喜事,既然临安粮价已经平稳,朝廷也省得大费周章了,谁知道几乎是前后脚的,张府尹又送来一份八百里加急快报,说是坊间谣言频频,有传今年夏秋关中将有大旱、颗粒无收的;有传狄人贼心不死,‘欲’与燕国联手再度犯边的。于是豪绅和百姓们纷纷哄抢粮食,致使粮价再度节节高升,形成了粮荒,乞请朝廷拨粮济危。

  田七娘牢‘骚’了两句,本来是想听裴纨的解释。她毕竟已经老迈,哪有‘精’力亲自处理诸多政务,很多事情都是裴纨替她署理的。对各地的民情和地方上的官员。裴纨了如指掌,离了裴纨,她这位‘女’皇还真有些吃力。

  可是今天她发了话,却未见一向机灵的裴纨回话,田七娘有些诧异地瞟了他一眼,只见裴纨就站在御案边,一脸恍惚。分明是神游物外去了。

  田七娘不满地抓起镇山河,啪啪地拍了两下。裴纨一惊,赶紧收敛了心神。问道:大王,有何吩咐?

  田七娘不悦道:小纨,你这两天是怎么回事,怎么总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

  裴纨慌‘乱’地道:哦!裴纨这两日有些着凉。身子还未大好。‘精’力不济。

  哦!田七娘释然道:既然如此,你一会儿就回去歇息吧,不用一直‘侍’候在御前。你先来看看,临安府这几道糊涂奏章,到底是怎么回事?

  裴纨接过奏章,头两份他是见过的,最后一份却是田七娘下朝,赶到殿后才刚刚送来。裴纨把三份奏章仔细看了看,对田七娘道:张天鳕为官还是一向勤勉的。廉洁而有才干,官声甚好。

  只是,这民以食为天,一旦涉及到粮食,哪怕是一点风吹草动,也难免会引起一场大‘骚’动。若再有些‘奸’商为牟暴利,趁机故作惊人之语,那些无知小民哪有辩识的能力,自然推‘波’助澜,盲目哄抢,抬高物价,物价一高,又冤声载道,也难怪张天鳕着忙。

  如果裴纨没有记错的话,临安府去年的粮储是很充足的,今年新粮虽然尚未入库,不过经过去年一冬的消耗,临安十座大窖至少也该还有八层粮食,大王可以下旨令临安府抛售官粮,百姓们愿意买,咱就敞开了卖,百姓家中有粮,心里就不会慌,民心一定,粮价自然也就稳定下来了。

  田七娘听了点点头道:嗯,小纨所言甚是有理!海芋!

  内‘侍’海芋躬身站到御案前面,田七娘道:你去户坊宫,叫他们马上查一查临安府存粮该有多少,速速回报!

  小海领了口谕,急急便往户部去了,小海前脚刚走,一位内‘侍’又到了宫‘门’前,朗声道:

  学士柳河,率临安各界百余人长跪于于宫‘门’之外,上表请愿!

  田七娘一怔,讶然看向裴纨,裴纨主持天下文学,这些学士们大多归他管着,裴纨轻轻摇头,表示他也不知,田七娘便问道:他们所请者何事?

  内‘侍’顿首道:乞请大王,立田承干为储君!

  嗯?

  田七娘一听,脸‘色’登时沉了下来,田承干‘欲’谋王子之位,她对此一清二楚,只是她没想到田承干这么沉不住气。对于王储,她还不曾拿定主意,田承干就迫不及待地动手了。

  不同的身份,便有不同的心态。当初田七娘意‘欲’称王时,田承干、田三思等人曾多次组织临安百姓劝进,听到这些消息时,田七娘心中只有欢喜。

  如今她已经做了大王,田承干再来这一手,却不免对她这位田齐大王有‘逼’宫之嫌,田七娘心生反感,拂然道:储君无罪,何故废之?就算要易立,那也是老‘妇’的家事,什么时候轮到他们来指手划脚了,把他们驱散了吧!

  绝世佳人

  一见内‘侍’出来,柳河马上满眼期待地看向他。

  内‘侍’轻轻咳了一声,面无表情地道:大王口谕:‘储君无罪,何故废之?就算要易立,那也是老‘妇’的家事,什么时候轮到他们来指手划脚了,把他们驱散了吧!’说完把手一挥,众羽林卫便持枪向前,口中沉喝:退!

  嚓!嚓!嚓!

  羽林卫连进三步,锋利的戈尖已然‘逼’近他们的身子,持戈‘逼’近或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些羽林卫士兵坚定的神态和他们行进的步伐。

  他们端着锋利的长戈,面前就是请愿代表,内‘侍’一声令下,他们立即持戈而进,仿佛根本没有看见面前有人,他们已真正做到了目中无人。

  他们的步伐,每一步迈出,都是一样的坚定、一样的距离、一样的速度,压根儿没有因为面前有人而将步伐放缓一些、迈小一些,仿佛面前就算是一堵墙,他们也会视若无睹地撞上去。

  请愿代表们吓坏了,眼看锋利的枪尖及身,而羽林卫将士没有一丝的犹豫,他们纷纷惊叫着向后爬开,还有人匆忙跳起,却一脚踩中自己的前襟,失足仆倒在地,真是丑态百出。

  柳河听了田七娘的口谕,心中也有些吃惊,再见羽林卫持枪‘逼’近的威势,脸上不由变‘色’,眼看那锋利的枪尖及‘胸’时,柳河暗暗惊出一身冷汗,他定了定神,用慷慨‘激’昂的语气大声道:大王无‘私’事!立储树嫡,守器承祧,关乎王朝兴亡,怎么能说是大王家事?

  柳河想到为人主的都是要三催四请的,也许这只是一个考验,想到自己的拥立大功,不由心头火热……一想通了这个关节,柳河的怯意顿去,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隐隐有金石之音,不知就里的人听到这番话,没准还真要把他当成了一心为国的大忠臣。

  对!我……我们是为了大齐天下,死而无怨!我们死谏,我们要死谏!

  柳河身边几个请愿的主要人物连忙出声应喝,但喊得底气不足,嘴里喊着视死如归的口号,身子却微微向后仰着。

  内‘侍’皱了皱眉,对柳河道:学士大人,小人奉有圣命,着你等马上散去,还请学士不要让小人为难!

  柳河听他这么说,心中更加有数了,他对其拱了拱手,正‘色’说道:有劳再为柳某通禀一声,就说如果大王愿召见,臣柳河与临安百余义士,宁愿于宫‘门’前赴死,以死相谏!

  这个……

  内‘侍’略一犹豫,对柳河道:那么有劳学士再等候片刻。

  柳河微微一笑,道:有劳了!

  内‘侍’示意军士看住这些人,转身又往宫中走去。

  内‘侍’回转大殿,又向田七娘回复一番。

  田七娘听他所言,微微沉‘吟’了片刻,摆手道:叫那为首的柳河进宫见驾吧!

  遵旨!

  内‘侍’到了宫‘门’高声宣旨,柳河喜不自禁,连忙安抚好同伙,整理整理衣装,随着内‘侍’入宫见驾。

  中书宫里今日正当值坐班的是上大夫姜德胥,姜德胥已经听说了有人聚众宫‘门’,请求废立储君的事情。

  在宫里办差的宰相、学士们身边也有许多内‘侍’服‘侍’,这些内‘侍’们出出入入传递公函,在宫里走动十分频繁,耳目特别的灵通。柳河等人受阻于宫‘门’,就有个去宫‘门’处传递公函的小黄‘门’把发生在宫‘门’前的一切看在眼里、听在耳中。

  他马上一溜烟儿地跑回中书宫,鹦鹉学舌一般把宫‘门’外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姜德胥,姜德胥一听不由勃然大怒。

  姜德胥为人高傲,脾气暴躁,在当朝众宰相里是最为刚直强硬的一个人,而且也是保姜派的一个中坚人物,一听柳河聚众闹事,模仿路无痕劝进,在午‘门’外大声喧哗,请求废储君,改立田承乾,姜德胥顿时怒不可遏。

  他扔下正在处理的公务,怒气冲冲就赶向大殿,等他走到中书宫大‘门’口时,忽然想起这般贸然赶去阻止,以当今大王的强硬‘性’格,恐怕会心生气恼,若是柳河趁机一番‘花’言巧语说服了大王,圣旨一下,木已成舟,他也阻拦不得。

  更何况他自己还是姜氏宗族,反倒不好说话。姜德胥脑筋一转,急忙唤过报信儿的那个小太监,问道:早上那个进京报详瑞的襄郡书生现在何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