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兰骤吃一惊,本能的一声低呼,挽著龙哥哥的玉手,握得更紧了。
银龙立即将窗门闩好,轻轻揽著若兰的纤腰,望着若兰黛眉轻蹙,微显苍白的粉脸,如
墨的秀发上,尚坠著数滴雨珠。
在这一刹那,银龙又沉缅在昔年十三四岁时,与兰妹妹在会仙峰上一个黑洞中的一幕,
那时洞外是大雪,如今塔外是大雨,唯一相同的是四周一片漆黑。
他仍记得非常清楚,那时他已经知道在兰妹妹苹果红润般的小脸上,偷偷的亲吻一下了。
银龙一定神,缓缓举起衣袖,为若兰拭著额前的雨珠,这时的心情有着如同昔年拭著兰
妹妹秀发上的雪花一样的感觉。
若兰微仰粉面,静静的承受,这时,她觉得只有偎在龙哥哥的怀里,才幸福,才觉得安
全。
银龙似乎想俯首去吻兰妹妹,但,他没有,接着低声说:“兰妹,今夜我们只有宿在此
地了。”
若兰微仰粉面,立即温顺的点了点头。
银龙松开揽在若兰纤腰上的右手,柔声说:“我们下去取毛颤和鸭绒被吧。”
若兰颔首应好,两人沿梯回至三层,飘身而下,直落乌骊、枣红身边。
这时,乌骊、枣红两马,已双双偎在塔的一角,躲在风雨吹不到的地方。
银龙、若兰,分别将马鞍卸下,纵身放在底层横梁上,然后打开油布,取出毡被带好火
种及应用物品,腾身纵上三层,沿梯向上升去。
升上四层,若兰立即燃着火种,游目一看,上面积尘不多,塔壁也极干净。
银龙看罢,举手指著塔梯说:“兰妹,上层也许比这层更清洁,我们上去看看。”
说罢,两人继续上升,一直登上第六层,游目一看,果然比下层干净,几乎没有什么灰
尘,塔壁颜色尚能分出是浅蓝色,窗门完好密封,塔外雷雨之声,听得已不甚真切了。
若兰手中的火种快熄了,见银龙仍有意上升,不觉急声说:“龙哥哥,就在这层吧,太
高了下面有动静我们极不易听到。”
银龙颔首应好,即将手中的干粮包放下,再把两人的大氅挂在窗门闩上,然后将毛毡铺
好。
这时,若兰手中的火种已燃尽,塔内顿时变为漆黑,气氛立即显得有些阴森可怖。
若兰立即怯怯的说:“龙哥哥,火折子没有了。”
说著,本能的向银龙身边偎去。
银龙深知若兰自幼即怕黑暗,尤其在深山荒野间,于是,立即镇定说:“把剑撤出来,
既有光亮,又避虫蝎。”
说罢,两人举臂翻腕,呛啷一声龙吟,赤晶、乌墨,同时撤出鞘外,顿时光华大盛,双
剑齐放光辉,响著嗡嗡互鸣。
宝剑在手,若兰胆气立壮,两人将剑立在窗台上,塔内光明宛如白昼,飞洒著彩霞瑞光。
银龙首先脱掉武生靴,盘膝坐在毛颤上,俊面含笑,静静的望着若兰。
若兰虽幼小就和龙哥哥在一起长大,但自有记忆以来,似乎从没在龙哥哥面前露出一双
玲珑天足,这时见龙哥哥一直望着自己,芳心不禁有些乱跳,粉面不觉红了。
银龙看罢一双玲珑小足,立即兴奋的说:“雨停了,我们可以上路了。”
说著,顺手将窗门关上,转身一纵,已至毡边,迅速穿上武生靴,收起宝镜,卷好毡被,
又把乌墨宝剑收入鞘内,与若兰直向塔下飘去。
银龙一宵睡得香甜,紧紧跟在兰妹身后,只觉身轻气爽,飘降如飞,直达底层横梁上。
乌骊、枣红,似乎早已等得不耐,不停的摇头摆尾,铁蹄捣着地面。
这时一见银龙,若兰整理马鞍,不禁低嘶连声,团团乱转。
银龙一声欢呼,携鞍飘身而下,迅速为乌骊配好,转首一看,若兰已为枣红配好鞍辔。
于是,脚尖一点地面,飞身纵上马背,当先冲出塔门,乌骊一声震耳长嘶,穿林越墓,
狂驰如飞直向官道奔去。
枣红连声低嘶,与乌骊骈肩疾驰,马蹄过处,泥水横飞。
由于时间尚早,官道上没有行人,四野一片哗哗流水声,乌骊、枣红,愈加任性,速度
奔驰之快,捷逾电掣飘风。
一阵飞驰,已看到胶县县城,这时道上。已有行人踏着泥泞前进,银龙、若兰,立即减
低马速,轻步前驰。
辰时过后,两人已进入胶县城门,由于雨后初晴,街上早市不甚热闹,城内十字大街,
俱是巨石铺道,显得异常爽朗。
两人就在进城街头一家客店门前下马,要了一间上房。
饭后,两人上街,探听龙女老前辈的行踪,问遍每个客店俱说没看到有这么一位全身艳
红的女侠经过。
银龙、若兰,离开胶县,再奔诸城,过沂水,直抵临沂,两人几天来,每至一城,必停
留半日,以便探询龙女老前辈的行踪。
但,得到的回答,多似是而非,令两人不敢确定。
谤据他们这几天探询的结果,银龙、若兰,断定龙女老前辈,确是在日夜兼程,赶返苗
疆。
两人重新计议,觉得追半天,问半日,永远追赶不上,不如连奔数日,截在龙女老前辈
先头,因此,两人决议直奔徐州。
这天傍晚,银龙,若兰,两人已飞马抵达徐州城。
只见街上行人如鲫摩肩接踵,两街商店林立,灯火辉煌,酒楼上猜拳论酒,茶肆中歌唱
欢声,好一幅升平气象。
王孙公子,富家子弟,穿着华丽,携从带仆,开始了他们寻花访柳,挥金买笑的行径。
行人中,大商富贾,贩夫走卒,尚有不少武林人物,多是进店落宿,登楼饮酒。
银龙。若兰,乘坐马上,沿街缓缓前进,看了这番热闹景象,目不暇接,为入关以来所
仅见。
俗云徐州自古即是重镇,为鲁、苏、豫,皖,诸省贸易之中心,南下之咽喉,市井客栈
通宵街门不闭,酒楼茶肆,灯火达旦不熄,看来所传果然不谬。
银龙、若兰,两人自觉来此不是游历,想找一偏僻客栈住下,于是,两人直向南街走去。
就在这时——蓦见前面酒楼下,一个身穿黄衣,又似是粉红长衫的瘦小人影,一闪而逝,
看情形极是躲避怕见熟人。
银龙、若兰虽都看见,但却并未注意,依然继续前进。
两人来至南街,在一座中等客栈门前,同时翻身下马,拉着乌骊、枣红,直向店门走去,
店伙一见,立即跑来拉马接了,将银龙两人引进后院里。
银龙、若兰,跟着店伙走进一间上房,两人一看,房间清洁,布置高雅,两人同时满意
的点了点头。
饭后,两人决议至街上走走,顺便探听龙女老前辈的行踪,由于房内没有贵重物品,因
此,也未锁门。
两人徒步走出店门,街上夜市正盛,灯光通明,行人熙来攘往,喧嚣沸腾,掩没了酒楼
茶肆中的笙弦竹音和曼妙歌声。
银龙、若兰,问遍了两街所有客栈,直到初更将近,才失望的回来,两人认定龙女老前
辈仍在中途,尚未赶到徐州。
两人走进客室,分别坐在椅上,俱都心情郁闷。
蓦然,若兰凤目一亮,不觉脱口低呼:“啊,龙哥哥你看。”
说著,倏然立起,纤手指著小瓷茶壶的下面。
银龙听得心头一震,定晴一看,发现小茶壶的下面,压著一张纸条,恰好在烛光的暗影
中,是以两人进来,并未发现。
这时,若兰已将纸条取起,一面俯首阅读,一面走了过来,同时,低声问:“龙哥哥,
你可认识一位‘素莲师太’?”
说著,将手中纸条交给银龙。
银龙神色惊异,缓缓立起,俯首一看,只见纸条上写著寥寥两行小字:‘请即来观音庵,
有机要面告,湖边已派有小艇接渡过湖。’下面署名:素莲师太。
银龙看罢,脚尖一点,嗖的一声已至门外,举目一看,夜空深蓝,明月中天,店房瓦面
上,一片蒙蒙光华。
只见前面屋脊暗处,一点人影,一闪而逝。
银龙剑眉一竖,正待飞身追去,恰好两个店伙走在院中。
若兰立即低声说:“人早走远了,不追也罢。”
银龙怒哼一声,转身走进房内。
若兰俟银龙坐在椅上,才低声说:“龙哥哥,我觉得这张纸条,与来时街上看到的那道
瘦小人影极有关连。”
银龙点首同意,剑眉一蹙说:“我自下山以来,从未认识什么素莲师太。”
若兰略一沉思说:“可能留柬之人,故弄玄虚,或者素莲师太是天灵教中的人物。”
银龙剑眉一轩,即由椅上立起说:“兰妹走吧,现在三更将近,我们早去早回。”
若兰芳心一震,急问:“龙哥哥,我们要去吗?”
银龙一笑说:“不去岂不被来人耻笑。”
说此一顿,接着低声说:“况且龙女老前辈尚未到达,明日仍要在此停留一天。”
若兰见龙哥哥去意甚坚,立即颔首应好。
两人熄灭桌上油烛,并将房门带好,直向店门走去。
店前立著不少店伙,一面谈笑,一面等待客人,这时一见银龙、若兰出来,立即弯腰含
笑,礼貌招呼。
银龙心中一动,即向一个店伙问:“请问小二哥,贵地可有一个观音庵?”
被问店伙,立即笑脸恭声说:“有有,这个庵很有名气,爷如果要去随喜,明日至独山
湖乘游艇,半个时辰即到。”
银龙一听,居然有这个观音庵,于是微微颔首,又问:“观音庵中可有一位素莲师太?”
被问店伙,尚未答话,围过来的另几个店伙,俱都满面堆笑的连声说:“有有,素莲师
太即是莲花庵的主持老尼姑。”
银龙一听,断定素莲师太即是天灵教中的人物,于是又问清了去独山湖的路径,才含笑
说声谢谢,与若兰并肩走出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