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家客栈通古今 229古代三人组的麻烦

《我家客栈通古今》229古代三人组的麻烦

作者:吴千落 字数:1016 书籍:我家客栈通古今

  天色愈来愈黑,云州建设的各组员工陆陆续续都回来了。

  云州府衙的定址上,时不时爆发出一声声低呼,显然许多人都没想到云州建设会真的如数发放说好的工钱。

  领完工钱,一批批人三五成群喜笑颜开着出来,有的在附近驻足,讨论着这件事,有的快步回家,告诉家人这个好消息,还有的则是看着不远处的那几个猪羊肉摊位,互相小声商量着,有些心动,却迟疑不定。

  也是在这种观望、讨论下,终究有嘴馋的人零零散散地过来。

  但有一个人却是从另一个方向来到了这些猪羊肉的摊位上。

  “羊肉怎么卖?……120文一斤?!……猪肉呢?30?……呵呵,我就问问……”

  这个询价的是个衣衫褴褛的老人,左脸有道疤,左手揣在怀里捂着,始终没有拿出来,背上背着个竹篓。

  他也是岗头村的村民,名叫杨武,因为上了年纪,不符合云州建设的用人标准,所以没有去做工。

  杨武在几个摊位间来回晃悠,把每家的价都问了一遍,最后又去周围慢慢晃悠,表情犹豫不定。

  就这样来回踱了一会儿,眼看云州建设回来的员工越来越多,他终于一狠心,去了一家摊位前。

  “来点猪肉,这块,还有那块,那块……”

  杨武一口气要了好几大块猪肉,稍一称,都5斤多了。

  “……算了,那块不要了。”

  杨武最终买了3斤多的猪肉,左手也终于从怀里拿了出来,手里紧紧攥着一个袋子。

  他解开袋子,按照卖家的算价,小心数出108文,又仔细数了一遍,这才递过去,接过肉。

  买完肉后,杨武走到一旁,这里有一桶水,是他之前提过来的。

  他卸下身上竹篓,从里面拿出各种家伙事,先洗猪肉,然后切细小的块,用木条穿肉……

  杨武虽然上了年纪,动作却很利索,没多一会儿已经生好了火,架着几串肉烤起来。再一会儿,油渍烧了出来,撒上一点盐,已是四下飘香。

  他是个猎人,年轻时候常常打鸟捉鱼,很多时候就直接在山里烤肉吃,所以在烧烤上还是有一手的。

  周围有人闻到香味看了过来,杨武却是低着头,没吭声。

  都是乡里乡亲的,他有点拉不下这个脸。

  可是他又想到了刚才的情形:刚才在家里,儿子拿回去了60文钱,新妇拿回去了40文,就连小孙子都拿回去了40文,一家人其乐融融,说着以后,自己反倒是像被遗忘了一般。自己似乎真的老了,没有用了……

  “烤肉!”

  突地一声喊,从杨武低着的头里蹦出,略有些嘶哑,把前边围过来的两个人吓了一跳。

  万事开头难。

  喊出了第一声,杨武似乎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头终于抬了起来,继续喊起来:“一文钱一串,烤肉!烤肉,一文钱一串!……”

  刚被吓了一跳的两个人面面相觑,犹豫不定,最终,都是摇摇头,离开了。

  下工的人陆陆续续经过,然后陆陆续续离开,有的在附近停留一下,有的听了一耳朵直接就走了。

  “烤肉,一文钱一串……”

  杨武继续喊着,把火上的烤肉拿开了些,以免烤焦了。只是又喊了一会儿,还是没人来买。

  自己真的老了,没用了。

  杨武心下悲凉。

  就在此时,一个声音响起。

  “来十串。”

  杨武一怔,紧接着忙循声望去,见到右手边不知何时来了好几个人,其中一个是他认识的。

  “小欢子……”话一出口,他意识到了称呼的不对,赶忙开口:“知州大人。”

  来人正是叶欢。

  他笑看着杨武,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来十串,杨大叔。”

  “哎?……哎!”

  杨武赶忙又动起来,把已经烤得差不多的这几串又再稍稍加工一下,慌忙站起身递了过去。

  叶欢接过这几串肉,给周围人分了分,自己也拿着一串咬了一口。

  味道还不错。

  “拓跋先生,怎么样?”叶欢随口问了一句。

  站在他旁边的拓跋同也咬了一口,乐呵呵地道:“老人家手艺不错,别有一番风味。”

  物资买卖交接的事有些繁琐,交易量颇大,忙活了半天还没忙完,所以拓跋同到现在还没走,基本上要明天才能离开了。

  叶欢看他还没走,和他一起吃了顿晚饭后,就邀他出来逛逛散散步了。

  看杨武又拿了新的几串肉在烤,叶欢嘱咐道:“杨大叔,你卖吃的一定要注意卫生,更不能把臭了的肉弄来卖。这要是吃出事情来,把人吃坏了,官府可是要追究你的责任的,要吃官司。”

  杨武一下慌了,把几串肉往他手制的架子上一放,急的站起身来连连摆手:“不会不会的,我这些肉都是刚买的,新鲜的很!我都还又洗了好几遍……”

  叶欢安慰道:“我只是提醒你一下,让你注意卫生。相反,只要你规规矩矩卖肉,官府绝对欢迎,也会保护,谁要是敢找你麻烦,官府也会让他吃官司。”

  杨武这才放下心来,连连感谢,然后又坐下来烤肉了。

  叶欢吃着烤肉,又向前方不远处看去,那里有也摆了一个简陋的摊子,有个大娘正在卖布,生意比这边好一点——这些布也是从拓跋同那物资采买的一部分,相比起蜘蛛绢这样的奢侈品来,这东西才符合百姓的需求。

  这就是市场经济啊,充满活力,叶欢心中暗自感慨。

  他也计划派人来做这些事,让底层经济活起来,加速货币流通回收——动起来的货币才能发挥价值——可没想到他只是动了一个手,人们已经自发行动起来,动了第二个手,第三个手。

  “叶知州虽是初来乍到,但光看现在,已经是颇有景象了。”拓跋同在旁恭维了一句。

  叶欢:“这还要多谢拓跋先生带来的这些货物,希望拓跋先生以后常常往来。”

  “一定,一定。”拓跋同先一口应承下来,随后试探着问道:“不知叶知州打算把这个交易中心办在哪里?是这样的,如果可以的话,我打算留一些人在云州,处理交易中心的事。这些人在云州肯定要有住的地方,我就想最后能住得近一些,方便做事。”

  他很看好云州外汇交易中心,这是蹦着长远去了。

  “这倒是还没定,不过拓跋先生的想法我会照顾的,拓跋先生的人云州也欢迎。”

  叶欢吃完了这串烤肉,又问道:“对了,拓跋先生,你们这些边境商人一般都怎么来往贸易?货币量大吗?如果不介意能说说么。”

  拓跋同解释了起来:“这也不算什么秘密。一般来说,我们这种商人都是承担了边防军粮买卖的,就拿贵国来说,贵国军粮商从内地领官府命令,把粮食运过来,交到盘武府手中,盘武府用通宝结算,有的时候也会给一些贩盐名额,但终究是用通宝的多,所以货币量还是很大的。”

  “交割完了军粮后,我们便去做自己的买卖,这时候就要用到那些通宝了。叶知州此举,造福我等,实在功德无量。”

  叶欢点了点头,明白了,对于军粮民运也并无疑惑:因为给官家做事和给自己做事的不同,军粮民运能节省不少费用。尤其是对于盘武府这种长期驻扎西南的地方来说,军粮民运节省的钱那是海了去了。

  “拓跋先生客气了,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两人说话间,天色愈黑。

  卖肉的摊位、卖布的摊位,一支支火把自发点了起来,约莫蜿蜒成了一条弯龙,将附近照亮。

  光亮的集中,也让云州建设下工的人群自发地靠了过来,几家的生意都好了一些。

  叶欢几人吃完烤肉、付了钱后退开一些,不打扰杨武做生意了。

  终于也有民众过来买上一串烤肉解解馋了,还有的则是买上两串后自己不吃,拿了就跑,打算带回去给家里人吃。

  有的工友则是不买东西也不离开,就只是蹭热闹,在附近闲聊说话,胡吹大气一番:“你别看今天是六组赢了,那是我们三组没发力!我他娘的还以为是开玩笑的呢。你看看明天,这10文肯定是我们三组拿!”“胡大郎你就别吹了,你当我不知道吗?三娃说了,你今天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死命干,干不过就是干不过。”“这西南天就是热啊,都冬天还不冷,这要放岗头村,都要裹被子了。”“栓子,你看那边肉好香啊,反正今天赚了这么多……”

  云州营地这荒郊野外的半个月可把大家憋坏了,今天正好大家都高兴,又都聚到了一起,干脆也就把这当成村口大树了,家长里短、嬉笑怒骂,一泄这半个月的憋闷,畅快无比。

  人越聚越多,越来越热闹。

  除了这些村民外,还有其他人也来了。

  何无我穿着他那油腻的玄黑色长袍,一晃一晃地钻入人群,时而在此冒头,时而那边露脸。很快他就钻到了一个小酒摊前——这是刚来不久的一个摊位——掏出个葫芦灌满,一口气喝掉大半,大呼畅快,然后又是灌满,潇洒地扔下钱,一晃一晃地又到处转悠了。

  这家伙甚至还去买了两匹布,然后转身就送人了——别问,问就是有钱,单纯享受消费的快感。

  梁鸿书等几位云州官员也来了,都穿着便服在人群中穿梭,眼睛四处不歇,享受这久违的热闹人气,脸上却都还端着,不苟言笑。

  四周声音更是不绝于耳,人声鼎沸。

  “你手上这么油,不买别摸!”“最后一片肉,要买的赶紧!”“二愣子你别跑!”“哎,让一让,让一让哎!”“要我说,还是王寡妇带劲,那屁股……啧啧!”“你还没给钱呢!”“哪个狗日的摸老娘屁股!”……

  叶欢看着眼前这生机勃勃却又简陋破败的场景,听着那些声音,不知为何,脑海里突然窜上来一句词。

  一夜鱼龙舞。

  ……

  与此同时,相隔百里之外,浔州府衙后堂,灯火摇曳。

  烛光灯影下,两名中年男子正相对而坐,默默饮茶。

  茶案旁,还摆着一卷大幅宽蜘蛛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