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家客栈通古今 143无题

《我家客栈通古今》143无题

作者:吴千落 字数:965 书籍:我家客栈通古今

  (十六)

  那天在老处长那里聊得比较投入,不觉已到傍晚。老处长说难得过来一次,要我留下吃个便饭。看老人家那么盛情,不忍拒绝。

  晚饭时间,老处长夫人从外面回来了,轻轻的打开门,然后轻轻的合过去。老处长把我介绍给他的夫人,并让我称她方阿姨。方阿姨带着一副丝边眼睛,穿一件深黑色的套裙,神态安详而斯文,让我惊讶的是她的脚上穿着一双精致的红皮鞋,鞋口处细边闪着洁净的光泽,脚踝纤细。虽然在北方生活了那么多年,方阿姨还是操一口绵绵软软的上海话,举手投足间透着优美、自然、平和。我一直以为优雅是不随年龄而改变的,想到了周杰伦的那首《上海1943》,“我对着黑白照片开始想象,爸和妈当年的模样,说着一口吴侬软语的姑娘缓缓走过外滩,消失的旧时光,1943,回头看的片段,有一些风霜,老唱片,旧皮箱,装满了明信片的铁盒里,藏着一片玫瑰花瓣,…”。走过岁月沧桑洗礼的方阿姨,算是上海女人的精髓所在吧。希望自己的爱人在若干年后也保持着这样一份优雅的风韵。

  一起吃饭的时候,我了解到:老处长退休后,每天就是待在家品品茶,养养花,种种草,或出去散散步,到公园打打拳,偶尔原来的单位会组织他们到度假胜地去旅游,生活过得丰富又单调。方阿姨则热衷去教堂做做礼拜,和教友们交流集会什么的。他们有个儿子,在澳洲读完书后,就在那边定居了,然后结婚生子,两三年时间回国一次。儿子多次要他们过去居住,两人都不太乐意,首先是语言不通,过去后听不懂外语没法和当地人交流,会很吃力;其次生活习惯不同,饮食什么的吃不惯,气候与这边相反,身体也吃不消;再次不想过去看儿媳的脸色过日子,老人需要的是清静。老两口还有个女儿,在北京某知名外企工作,女儿比较的有孝心,正在积极的申请调到她们公司的上海分部来,这样好有时间多陪父母。毕竟老人年纪大了,身边需要有个照应。看来养女儿比儿子要强很多。

  我小心翼翼的陪他们吃完晚饭,老处长让再坐一会儿,佣人阿姨端出了水果。方阿姨得知我是搞IT的,作出一副很惊喜的样子,让我去帮她弄弄她的电脑,说已经没法上网很长时间了,她也不太懂怎么去修理。我说她挺时髦的啊,还热爱上网。方阿姨说,哪里啊,上网可不是为了好奇好玩。电脑是女儿从北京托运过来的,她用电脑就是用来接收闺女和儿子的E-MAIL,她还专门跟人学习了些简单的电脑知识呢。方阿姨有模有样的打开电脑,开机画面是他们一家四口人在天安门前其乐融融的合影,看上去很温馨。我鼻子一动,多好的一家人,有些感动。我的妈妈是不是也在念叨我呢,一直嫌她唠叨,虽然经常打电话回去,每次通话时间也不长。有时间一定常回去陪陪她老人家。

  我仔细的把电脑从硬件和软件都检查了一下,原来是上网拨号的程序有个文件丢了,找出光盘,把驱动安装了一遍。然后重新启动电脑,听到悦耳的拨号声,显示连接成功。方阿姨从抽屉里翻出一张纸片,上面写着一个E-MAIL地址,还有密码,我按照那些敲上去,进到了那个信箱,里面有十几封未读邮件。征得方阿姨同意,我打开,是她儿子的来信。方阿姨让我读给她,然后她口述,我帮她回了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天下的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孩子啊。

  从老处长家里出来的时候,外面早已灯火通明。上海的绮丽繁华而空洞的夜晚已经开始了。

  回到住处,看到肖柯行脸红脖子粗的在打电话,可能是和老婆在吵架吧。我对他做了个手势,转进自己的房间,掩上门。

  现在的人成天说的话题不外乎炒股票啊,炒房子啊,倒卖倒买啊,与物质打交道多了,人都彻底的市侩化、庸俗化了。可咱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啊,总设计师邓爷爷不是强调两手抓嘛。当然,邓爷爷也说过,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大家伙儿都急着去抓耗子去了。这是一个欲望的时代。有时候真觉得改革开放以前人们生活的很幸福,大家学习红宝书,跳忠字舞,唱样板戏,过得日子多实忱啊。我想那是因为人心里有底儿,觉得踏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