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秦末乱 第一百七零章 从军路上(八)

《秦末乱》第一百七零章 从军路上(八)

作者:个半砖 字数:1882 书籍:秦末乱

  自从那天晚上的比试之后,李彦得到了极大的尊重,这是一个尊重强者的世界,只要你有强大的武力就会得到人们的尊重。

  他的十个部下没有在给他惹什么麻烦,相反,对他说的话,做到了言听计从。他们对李彦教的那个被冠以为什么“军姿”的站立,也是从未有过的认真,不说其它的什么技能,就是从外表看来,他们已经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区别,更是和其他人有了根本的区别,这是让他们骄傲的一件事情,因为他们渐渐的有了高人一等的感觉。

  在曹参的倡导之下,李彦的那个睡觉时叠放衣袍的方法得到了推广,之后果然有了明显的改变,早上起床集合时,不但快了许多,而且也再没有穿错衣袍的事情发生。

  他的那个“军姿”一直没有得到推广,虽然他的那几个部下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但他不敢轻易改变训练方法,因为秦军有一整套的训练基本方法,他不敢自作主张的改变,因为他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个方法更好。

  野山和阳天成了他的跟班,有事没事的就缠着他学习武技,他也没有藏私,有时间就教他们几招,所以他们的进步很大,几天下来,他们就不再是刚和李彦比试时的那种莽汉了。

  按说,他们是蛟英的属下,不应该整日和李彦混在一起,可是,蛟英作为县兵,护送他们到达目的地之后,他是还要回到沛县的,所以他也乐的清净,也可以结一份善缘,就有他们去了,只当没有看到。

  听说这一次的征兵是为了北伐,匈奴人乘着秦统一六国的战乱时期,无暇北顾,占领了河南地以及土地肥沃的河套地区,他们现在准备收回了,所以有了这次征兵。

  李彦是一个历史盲,他不知道秦朝北伐是那一年,但他知道是大名鼎鼎的蒙恬带领着去的,并立下了赫赫战功,还顺便修了长城,不过他最终却死在了那里。

  现在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什么时候真正的如何匈奴人对战,像他们这些人还从来没有得到过基本的训练,如果一来就被送上战场,那么只能是炮灰,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死亡。

  不过以秦朝往年的经验来看,战前的准备至少需要三年,如果他们还有三年的准备时间,那么还有的玩,悲摧的是他们将需要很久很久才能回去,至少三五年内回不去了。

  我们不得不承认秦皇嬴政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家,对南方的战略基本上已经结束了,现在他又开始为北方布局,无论是为了开疆扩土,还是为了边疆的安宁,这都是一个必要的战略部署。

  对于现阶段的战略形势,李彦能够如此了然于胸,他不得不感谢他刚来到这个世界时的两个老师,那就是李牧和蔚缭,现在他们在哪里?他有些怀念这两个老师。

  他有些痛恨起自己来,他痛恨自己没有好好了解一下这个时期的历史,他竟然在刚认识吕雉时,没有想起来她是谁,他只知道刘邦、项羽、张良、萧何、樊哙这样几个人,其它的人却是不知道了,说不定自己身边的曹参就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可是自己却是丝毫的不知道,还有以前认识的那个张苍。

  他不知道自己错过了多少人。

  现在也只能把眼下的事情做好,把自己做好。

  …………

  在他们出发后的第十六天,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雪,雪下的很大,虽然没有“燕山雪花大如席”那么恐怖,但也确实可以称的上是鹅毛大雪了。

  秦军对这次的征兵有着明确的日期,如果行军误了期限将是一种很严重的罪行。

  行军误了期限在秦军律法中叫做失期。不管是故意逗留还是无意迟到,只要作战部队未能按时到达指定地点,贻误了战机,就属于违犯军令,构成失期罪。秦法规定:“失期,法皆斩。”《秦律杂抄》有“敦(屯)表律”:“军新论攻城,城陷,尚有栖(迟)未到战所,告日战围以折亡,叚(假)者,耐;敦(屯)长,什伍智(知)弗告,赀一甲;伍二甲。”如果有城陷尚未到达战场又谎称战死者,要处以耐刑,知情者罚一甲,同伍者罚二甲。失期罪属于没有遵守作战命令、及时进入战斗岗位的犯罪,秦律根据情节轻重,对失期罪处以从死刑到耐刑不等的刑罚。

  虽然他们还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哪怕是最基本的训练,自从他们的名字写在应征入伍的名册上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经是属于作战部队了,所以如果他们不能按期到达指定地点,秦律根据情节轻重,对失期罪处以从死刑到耐刑不等的刑罚。

  不管是耐刑还是其它的什么刑,都不是他们愿意去承受的,哪怕耐刑只是强制剃除鬓毛胡须而保留头发,是一种较轻的刑法,他们也不愿意去承受,因为身体发肤源于父母,那是一种不孝,所以他们不能够失期。

  雪越下越大,可是他们却必须继续行路,有的人因为天气寒冷又没有足够的衣物御寒已经病倒了。

  生病的人依然跟着一起行军,虽然大家都是同乡,生病的人都有人照顾,但也不可避免的影响了行军速度。

  可是同为沛县人,曹参也不忍心把他们丢下,再说了,如果少了一人,他也会受到连坐。

  所以整体的行军速度不得不慢了下来。

  李彦以前在部队的时候也学过一些利用一些简单的草药治疗常见感冒的方法,可是现在天寒地冻,又能去哪里找来草药?

  他只能找来一些生姜,然后煮成水让大家来喝。

  我国自古就种植生姜,如湖北江陵县出土的战国墓中有姜,孔子有“不撤姜食”的记载,意思是在孔子时代姜就常供食用了。西汉司马迁所写的《史记》中有“千畦姜韭其人与千户侯等”的记述,意思是某人如种一千畦姜,他就可以相当于一个具有千户农民为他交租的侯爵,这不仅说明我国种姜历史悠久,而且说明种姜有很高的经济效益,远在两千年以前,生姜就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