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秣马梁山 第九十三章 营门会盟,汉儿孤立

《秣马梁山》第九十三章 营门会盟,汉儿孤立

作者:七彩石 字数:2587 书籍:秣马梁山

  王浩说道:“契丹衰弱,女真崛起,辽国境内数百万汉儿当趁势而动,做一场家国生意!”如此不加掩饰,不仅高昌和公孙平震惊,即便薛不让,也是心情起伏。王浩没有理会三人的惊讶,继续说道:“不知三位可有兴趣营中一叙?”薛不让双眉紧皱,说道:“公子可有胆量将这营门的驻守权暂且移交于我?”王浩看向林冲,说道:“全军收兵,寨门之后二十步列阵!”薛不让随之转身,大声喊道:“两翼待命,中军上前五十步!”陈松早已返回,见此情形,吩咐左右,说道:“营门之下,双桌六椅!”盏茶时间,桌椅完备,王浩说到:“三位请!”说完,又看向陈松,吩咐道:“你与林冲随我入座!”陈松点头,快步来到林冲身前,说到:“公子让你我入座!”林冲望向百步开外的高地,杨志会意,微微颔首。这一刻,营寨之内,五百战兵与一百亲卫由杨志统一调遣,营寨之外的三姓联军虽众,然指挥不利,反应迟滞。两张木桌,以营寨的门枢为界平行摆放,六把木椅环绕木桌外缘依次摆放。王浩与薛不让坐内外主位,陈松、林冲西面落座,公孙平、高昌东面落座。

  王浩开口说道:“敢问薛家主志在何方?”薛不让双眉紧皱,答道:“公子只是大宋的豪商,薛、高、公孙三族志向如何与公子又有何关系?”王浩微微摇头,说道:“经商之道,大体有二。一者,以丝绸、茶叶、瓷器、兵甲等中原之物交易关外的毛皮、药材、牛羊、战马;双方依据市场估价,公平交易,互不亏欠;换言之,这是寻常人的生意。二者,寻觅志向高远之盟友,不计眼前一朝一夕之得失,以中原王朝物产之丰厚,助其称雄一方;待霸业将成,再收之以大利;这是家国生意,也是我此番前来的真正目的。”薛不让咬牙而笑,说道:“公子莫不是以为,辽东汉儿皆是忘恩负义之恶徒?”王浩的目光扫过高昌和公孙平,问道:“不知辽国君臣对北地汉儿有何恩情?”一时之间,薛不让、高昌、公孙平面面相觑,词穷无言。许久之后,薛不让说道:“王公子久在中原,远离战火,恐怕没有见识过百万大军殊死相搏的惨象吧?”王浩不自觉看向林冲,说道:“的确没有见过!”薛不让继续说道:“女真人攻占黄龙府,天祚帝抽调大军百万平乱,惨败而归。那一场大战,我虽未身先士卒,却也是亲眼目睹。就咱们这一千多人,在那场大战之中,只能算沧海一粟。公子怂恿我等起兵反辽,不知居心何在?”王浩不以为然,说道:“辽国朝堂尚有百万大军时,完颜一族以数千兵马起事,一路势如破竹,数年之内攻陷北方半壁江山。如今这辽东之地,契丹人势力衰弱,女真人无暇顾及。大好时机,倘若诸位视而不见,岂不愧对七尺男儿之身?”

  薛不让并没有被王浩的言论冲昏头脑,问道:“王公子为了辽国汉儿殚精竭虑,不知所图为何?”王浩放声而笑,说道:“一个强大统一的北方王朝不符合大宋的利益,我要塞北之地群雄并起。”薛不让说道:“这就是公子口中的家国生意?”王浩点头,说道:“正是!”薛不让看向高昌和公孙平,说道:“不知高兄和公孙兄以为,王公子替咱们谋划的宏图伟业有几分成功的把握?”高昌没有直接回答,说道:“三年前黄龙府大战,辽军七十万对战女真人二万,大败而归。渤海人高永昌趁机叛乱,两月之内攻陷东京道五十四州。天祚帝大怒,兵临城下,高永昌不敌,求救于金国。金国顺势攻陷沈州,第二年又攻陷春州,时至今日,整个东京道,只剩辽阳府一座孤城尚在蜀国公主手中。”王浩不自觉问道:“蜀国公主,何许人也?”高昌答道:“辽天祚帝之长女,封蜀国公主,高永昌叛乱之后,受命节制整个东京道。只是东京道北部州县丧失于金国,南面的辽东之地又是汉儿聚集,难以倚重。蜀国公主亲自镇守的辽阳府已近似孤城。”王浩问道:“据我所知,天祚帝子嗣众多,为何不派遣皇子前来镇守东京道,反而派一个蜀国公主?”高昌说道:“女真人攻陷黄龙府,天祚帝率军平乱,耶律章奴却在上京另立新帝,以致天祚帝不得不仓促撤军,被女真人大败。而于此同时,渤海人高永昌叛乱,攻陷东京道五十四洲。天祚帝刚愎自用、生性多疑,辽国王族与后族之中反对者众多,派遣皇子镇守一方,稍有差池则可能自立为王,威胁其皇权,所以诸多皇子皆被其养在身旁,名为看护,实为监管。唯有蜀国公主耶律余里衍深受宠爱,再加其女儿之身,不可称王,故被委以重任,节制东京道。”

  王浩整理思路,说道:“如此说来,辽东千里之地,竟无人管辖?”高昌微微摇头,说道:“辽东三面环海,正北方是蜀国公主的辽阳府,东北方是熟女真觉罗氏的开州,西北方是熟女真那拉氏的辰州。数万辽东汉儿虽以薛氏、公孙氏、高氏为首,然组织松散,各自为政。三姓联军之军费,并无别家分摊。”高昌对辽东形势直言不讳,王浩不自觉看向薛不让,并未在其脸上察觉不悦之色。薛不让捕捉到了王浩的目光,说道:“王公子莫不是以为在下有独霸辽东之心?”王浩尴尬,讪讪说道:“薛首领一代人杰,又生逢乱世,怎能偏安一隅,不思进取?”薛不让问道:“薛家堡的历史王公子可曾知晓?”王浩望了公孙平一眼,说道:“听公孙先生说过!”薛不让又问道:“薛家堡的祖训王公子可又知晓?”王浩摇头,答道:“不曾耳闻!”薛不让说道:“薛家堡以大唐右威卫大将军安东都护薛仁贵大人为始祖,以‘止戈休战,胡汉亲善’为祖训,数百年间,不分种姓,收养孤儿,故有今日之兴旺。薛家堡虽被称之为汉儿,然论其血脉,实则胡汉参半。薛家堡没有称霸一方的志向,也没有号令群雄的威望,王公子方才的精心谋划,恐怕只能付诸东流!”

  见王浩仍有疑惑,高昌说道:“辽东只是关外一隅,东、西、南三面环海无迂回之地,北面一马平川无险要可守。先有高句丽,后有渤海国,再是契丹、女真,皆崛起于北方草原之上或林海雪原之中。辽东非龙脉所在,亦无霸业可成!”王浩更加难以置信,看向公孙平。公孙平讪讪而笑,说道:“辽东汉儿虽粗鄙,然亦有诗书传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自取灭亡之道。王公子倘若真心开辟辽东商贸,就应当开诚布公,莫怀投机取巧之心!”王浩略显犹豫,说道:“契丹、女真作生死之战,辽东膏腴之地,绝难独善其身。这个事实,三位应当看得明白!”公孙平说道:“正因为看得透彻,所以才做得果断。辽东汉儿只想要一片净土,安居乐业,至于逐鹿天下,与我们又有何干系?”未及王浩回应,高昌又说道:“王公子久在中原,恐怕不能体会‘生而卑贱’的凄凉。辽国分南北两院,分别治理南方汉儿与北方胡儿。然辽国之朝政,皆被草原贵族把持,汉儿背负着胡儿数倍的赋税与徭役,却永远不能享有同等的权利。草原各部落征战厮杀千年,灭族之战时有发生,然面对汉儿崛起,却总是能够搁置仇恨,共同对外。辽东汉儿的凝聚,很难与契丹和女真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迎来的极有可能是双方的联手夹攻。”王浩不解,问道:“为何?”薛不让冷笑,说道:“没有原因,这就是草原之上亘古不变的铁律!”

  王浩心中想到:“汉儿们夹杂在宋辽之间二百年,几乎同时遭受着南北双方的排斥。如此局势的持续,让汉儿们开始崇尚‘孤立主义’。无论是北方草原血流成河,还是南方王朝烽烟四起,对汉儿们而言,都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在意的只是生养自己的家园,能否继续安宁!”说道:“起兵自立之事,今日以后我绝不再提。我与各位之间的生意,由陈松全权负责。诸位可有异议?”薛不让说道:“无论是王公子,还是陈先生,对我们而言都是南朝人,陌生人。我们只在乎生意是否公平合理,是否互通有无,至于其它,皆是旁枝末节,何人会去在意?”王浩微微点头,说道:“胶州的信誉,时间会向各位证明。倘若我想面见蜀国公主,不知可有门路?”高昌说道:“面见蜀国公主,兹事体大,虽可以为之,然周折颇多。不知公子可愿付出相应的价格?”王浩说道:“我不爱猜测,还请高先生讲明条件!”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