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1621之大变革 60.无奈,准备

《1621之大变革》60.无奈,准备

作者:流年排队 字数:2741 书籍:1621之大变革

  玉林卫,战堡前,已经有六家商队了。王家商队,商队负责人这几天心情很差,经常冲手底下的人发火,也就王振江能和他好好说上几句话。

  “三少爷,这都已经五天了,大同府怎么搞的,还没解决!”

  王振江这五天来也没闲着,他凭借着王家三少爷的身份,动用了不少关系,拿到了吕梁营的情报,包括吕梁营的来历和行都司欠饷的事情。听了负责人的牢骚后,王振江给他递过一封信,道:“你先看看。”

  商队负责人看完了信,有些惊讶道:“这吕梁营怎么会是客军?还有这行都司,竟敢扣这些丘八们的饷,这不是要闹出乱子,难怪大同府没办法。”负责人做生意这么多年,深知欠伙计工资是一件犯忌讳的事,更别说欠当兵的饷,这已经是要命的事了。

  “这事情很麻烦,我的意思是再等两天,若大同府还解决不了,咱就自己出塞,出点血就出点血。”王振江道。

  负责人迟疑了一下,但最后也只能无奈道:“好吧。”继续拖下去,等天气更冷了,就别想着出塞了。

  大同府,行都司,指挥使送走代王府刘管事后,手里直接签了一份命令,是关于结束吕梁营协防返回永宁的命令,但现在吕梁营受张远节制,命令必须通过张远才能执行,更何况看谭良栋现在的架势,把命令强行下达,他也不见得会执行。

  总兵府,张远接到行都司关于结束吕梁营协防的命令,笑了笑,直接叫来自己的亲兵,道:“你把这份命令给了张珪,就说我说了,让他把这份命令等过了年再给谭良栋。”

  “是!”

  两天后,知府和行都司仍旧没有实质性的行动,王家商队决定出塞。谭良栋按货物抽税,一辆车抽八两银子,王家商队一共十五辆车,吕梁营一共收了一百二十两银子。

  王振江交了银子后,见到谭良栋后,问了一句:“听说把总大人是来自吕梁?”

  对于配合自己的商队,谭良栋还是很和善的,点点头道:“是的。”

  “哈哈,谭把总,吕梁是个好地方啊,盛产煤炭,说不定以后大家还会有合作的地方。”王振江笑了一声后道,还给谭良栋留下了一句有些莫名其妙的话。

  王家商队出了塞后,其余各家商队眼见耗下去也不是个事,都纷纷排着队出塞。

  敢在冬天出塞的商队不多,玉林卫这过了九家以后,后续就再也没有商队。谭良栋从这九家商队一共收了九百八十四两银子,再加上从蒙古人老营那里缴获的一百多两银子,基本把吕梁营的奖赏亏空给抹平了。

  银子收齐了,谭良栋在战堡前摆了个大桌子,把六百两银子摆在桌子上,根据各队正统计的功劳发赏银。

  各队按预先安排的顺序依次来领赏银,谭良栋亲自给发。拿上银子后,士兵还会来上一句:“多谢把总大人赏赐!”

  谭良栋则回道:“遵守军纪,奋勇杀敌。!”

  九百多人依次而过,谭良栋说得口干舌燥,但也基本摸清了各队大致的战斗力。有战斗力强的小队,平均每人就能拿五钱银子,而有的小队,一队整体下来就能拿个一两银子,之间的战斗力差距很大。

  战堡这边的赏银发完后,谭良栋带着剩下的四百两银子到伤兵营,战死受伤的都有抚恤银,这是谭良栋在柳林就承诺过的事。

  除了这事,谭良栋把在蒙古老营俘虏的郭世贵、李阿信等人也带上,让他们在战堡安心待了半个月,该干点活了。

  谭良栋不是傻子,这次他强硬对抗行都司和大商队,眼下来看他是赢了,但后续肯定会有很多事情在等着他,无论有没有事,他都要做好准备,未雨绸缪。

  伤兵营,康军伟正安排人巡逻,在见到谭良栋后,报道:“把总,这两天伤兵营外有几拨可疑的人出没。”

  “嗯,知道了。这次我要在伤兵营待一段时间,你把兄弟们都召集起来,拖了那么久,该给兄弟们发点好东西。”

  康军伟早就看到谭良栋后面的人背着的小麻袋,里面发出银子碰撞特有的“哗哗”声,当即道:“是!”

  伤兵营的伤兵领取的是两份银子,一份是战功的赏银,一份是抚恤银,但伤兵们由于受伤提前撤出战斗,战功赏银并没有多少,主要还是抚恤银。这也是谭良栋的平衡手段,让伤兵和战兵能拿到的赏银差不多,避免吕梁营内部出现过大的悬殊。

  五百两银子发了二百八十两,剩下的二百二十两是战死士兵的抚恤银,这些全部被记录在案,等回了柳林就交给战死士兵的家属。

  解决完赏银的事,接下来就是怎么应对行都司和大商人们的后续行动。对于谭良栋来讲,他是吕梁营把总,手头掌握着兵力,按照这个时代的习惯,能动刀子就不动嘴巴。

  郭世贵、李阿信等人在战堡待了半个月,见谭良栋没有把他们怎么样,就都安下心来。此次谭良栋带着他们来伤兵营,众人也都很合作,没有闹出什么不愉快。

  伤兵营所在地是在玉林卫的郊外,谭良栋找了块平坦的开阔地,对李阿信道:“李阿信,你原先在京城的火药局做过,如果有原料的话,你和你手下的人能不能配出火药来。”

  这是李阿信的看家本领,点点头道:“可以。”

  “好,你把需要的原料给我列个清单。”

  李阿信写下了所需要的原料,除了老三样木炭、硝石、硫磺,还有其他的一些东西。看着手头的原料清单,谭良栋皱了皱眉头,木炭好讲,大同府也是产煤之地,木炭或者木炭的代替品还是很好找的,难的是硝石和硫磺,这两样属于管制物品,市面上很难找到大量现货。

  不得已,谭良栋只能再去找一趟粮官。上次和粮官合作,双方很愉快,临走前,粮官让谭良栋以后若是还有好生意就去找他,到时保证不让谭兄弟失望。

  这次,谭良栋没有亲自去找,他得罪行都司和商家们那么深,谭良栋敢保证自己一进大同府,绝对会出事,因此让认识粮官的亲卫去找。

  大同府,粮官见到谭良栋的亲卫,也是吓了一跳,这段时间谭良栋和行都司、商队们硬刚的事已经传开,粮官佩服谭良栋的胆大,但害怕谭良栋的事情牵连到他,对亲卫就一句话,他这人胆子小,怕被谭良栋得罪的人给盯上。

  亲卫也知道自己眼前粮官的德性,直接说道:“我家把总大人说了,有一笔大生意找大人,绝不会让大人失望了。”

  粮官挪不动脚步了,大生意啊,他也听说谭良栋从商队身上拿了不少钱,犹豫了半天后,咬咬牙道:“好,那我就去见你家大人一趟。”

  伤兵营,谭良栋亲自接待了粮官,并给递上一个小荷包。粮官打开看了看,里面有两分银子,当即眉开眼笑,就算什么事也没做,这两分银子也值得让他跑一回腿。

  “兄弟,弟弟我这缺点东西,不知……”谭良栋倒也不客气,直接开口。

  刚收了银子,粮官心情正好,很豪气的道:“老谭,你说,缺啥东西?”

  “火药。”

  “噗”,粮官直接把喝在嘴里的水喷了出来,“什么!”粮官被吓着了,“火药,兄弟啊,你要这玩意干啥?”

  谭良栋不动声色道:“搞点新玩意,怎么,弄不到?”

  “有点难啊,这玩意在总兵府那里都是有数的。”粮官站起来走了两圈,不知想到了什么,道:“老谭,若是你真想要,也舍得出钱,要得量也不多,我能给你搞到。”

  这下轮到谭良栋把嘴里的水喷出了,这粮官胆子也太大了吧,火药都敢往出弄,谭良栋真正想要的是做火药的原料,一开始跟粮官要火药只是为了方便讨价还价。

  “怎么了?”粮官问道。

  谭良栋擦了擦嘴道:“没事没事,这火药兄弟你担的干系太大了,要不这样吧,我不要火药了,我要这些东西。”说完把李阿信写的原料清单递过去。

  粮官看完后,问道:“你要多少?”

  谭良栋伸出了一个指头,道:“这个数,主要的三样各来一百公斤,其余的各来十公斤。”

  粮官想了想道:“好,不过价格要高一些,所有的东西我要二十两银子。”

  原料里木炭不值钱,硝石收集起来麻烦,硫磺在大同不好找,剩下的那些辅料虽然谭良栋也不知道在哪找,但二十两银子绝对是个高价了,不过这种事就没有讨价还价的说法,谭良栋点头道:“只要兄弟把东西运到我这,到时银子奉上。”

  “好,一言为定!”

  早在刘垣圪坮的时候,谭良栋就曾想搞过火器,但吕梁那地方,一没有火药,二没有合适的人才,想法再多也干不成什么。这次来大同镇,原料有了,人才也有了,谭良栋决定做点什么。

  此时的明军中,主要使用的火器是火炮和火铳,以现在的冶炼水平,火炮的铸造需要大量的铜,火铳的打造需要经验丰富的铁匠,两样都很耗费人力物力,谭良栋还弄不起,因此他把目光放在风靡后世游击战场上的一个武器,相比较火炮和火铳,它的制造要省时省力得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