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1621之大变革 46.协议,进发

《1621之大变革》46.协议,进发

作者:流年排队 字数:2739 书籍:1621之大变革

  真武山上的会议结束后,谭良栋和第三营要前往大同镇协防的消息传遍整个柳林,顿时引起矿工群体的骚动。谭良栋在柳林一年多来,带给柳林最大的改变是让矿工占有了煤矿的股份,获得了分红权,并在煤矿实行了新的班组管理制度,可以说让绝大多数矿工获了利。

  现在,谭良栋很有可能要走,这对于柳林的矿工们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大家享受到了新制度下的好处,怎么肯回到以前。因此,会议结束后的下午,一大批矿工聚集在真武山下,后面跟着驻扎在各大矿的小队。

  也就在这个时候,卢象升得到了刘策的消息,也一并赶了过来,看到真武山下一群一群的矿工,心里有些不好的预感。

  山下的动静很大,李鹤轩第一时间把情况报告给谭良栋,在一旁的张应宸、刘文景、牛凉、屈华、康军伟听后神色严肃,他们五个小旗本身就有负责维持各煤矿生产秩序的职责,现在发生这种事,他们要负一定的责任。

  李鹤轩说完后,一直在矿工里跑动的老谢和林把头被山上的守卫人员带了进来,林把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喘着粗气道:“谭把总,听说你要走,这是怎么回事?弟兄们怕出事,都赶紧过来看看是怎么回事?看能不能帮衬上什么。”

  五个小旗听完了林把头的话,心里松了一口气,听林把头的话看来矿工们不是来闹事的。

  谭良栋听了后,原本紧绷的脸色舒展开来,当即道:“应宸、牛凉、军伟,你们三人去山下协助维持秩序,文景、屈华,你二人在山上准备好粮食和清水,给山下的矿工兄弟们送上!”

  谭良栋的话音刚落,卢象升就跟着人进来,并问道:“良栋,发生了何事?”

  卢象升的到来让吕梁营诸人有点不自在,刚好谭良栋安排了任务,五小旗先离开,紧接着老谢和林把头也离开。

  谭良栋等屋子里只剩下两个人,回道:“柳林的矿工听说吕梁营要被调走,都过来问是怎么回事?建斗,你跟我撂个底,刘巡抚到底是怎么想的?”

  卢象升对刘策的命令也很不解,只能苦笑道:“具体的我也不清楚,但刘大人应该有他的苦衷。不过有一点,良栋,刘大人的意思是将你和你的第三营暂调大同镇,等任务完成后还会回来。”卢象升对柳林的情况还是了解的,自然清楚谭良栋对柳林矿工的影响。

  谭良栋接着道:“建斗,老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第三营的补给刘巡抚准备了没?”

  听到谭良栋的话,卢象升回道:“准备好了,此去大同镇,刘大人这边准备了一处,在五寨堡,行都司那边准备了一处,足够两千人使用。还有,这次去大同镇,一千多人就可以,补充兵力少的堡垒。”

  说到最后,卢象升有些迟疑,“良栋,有个事,不知道你方不方便答应?”

  在听到有两千人的补给后,谭良栋决定征集一千五百人,本身此次去大同镇协防,刘策是让吕梁营三个营出大部分兵力,而现在谭良栋自己就可以拿出这么多人。最后卢象升的问题也让谭良栋好奇,便道:“什么事情能让建斗你感到为难?”

  卢象升不理会谭良栋的打趣,严肃道:“此次去大同镇,我也有一份。”

  谭良栋听后,很认真的看了一眼卢象升,说道:“建斗,你是认真的?”

  “我不会拿这种事开玩笑的,刘大人也答应我的要求了。”

  谭良栋没说话,卢象升这个县令比较特殊,是刘策亲自点的兵,直接上司永宁知府根本管不了他。更何况卢象升自己能文能武,这也是刘策看重他的原因。

  “好,那建斗是自己带一路人还是……”

  “我随军,跟着吕梁营。”

  “这……”谭良栋没法回应,卢象升跟着吕梁营,到时谁说了算。

  卢象升是聪明人,道:“良栋,我就负责帮你们和地方官联络,其他的我不管。”

  “好。建斗,我还有一个要求,是关于矿工们的。山下的情况你也瞧见了,我若是一声不吭的走了,矿工们绝对会闹翻天,我想,在我不在的这段时间,柳林内的一切维持原状。”

  谭良栋的这番话软中带硬,卢象升不好回答,现在的晋西北五县整体都很混乱,柳林处于永宁府辖下,但现在基本被吕梁营控制了,紧邻柳林的中阳、方山、岚县三县,卢象升主管的中阳稳定了下来,方山还在乱,岚县吕梁营把总杜松和县令斗个不停。

  这次出兵,刘策是希望能把吕梁营趁机纳入太原府卫所的体制内,但到现在这一希望也仅仅只能是希望了,刘策发现自己最大的对手是山西行都司和晋中的商人们,吕梁营根本不算啥,但是目前也不好处理。

  卢象升想到刘策给他的命令中“便宜行事”一话,便道:“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维护地方安宁,不要出乱子就好。”这句话等于答应了谭良栋的要求。

  谭良栋继续道:“建斗,涛起在我这待了一段时间,咱两离开后,你看,不如把他继续留在柳林,觉得如何?”胡振江在柳林的这段时间,给谭良栋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他对刑名之学很精通,毕竟这是一个推崇法家的人。柳林目前急需这样的人,有胡振江配合李鹤轩,谭良栋也能有个底。

  “那好啊,涛起身子骨不是很强,留在柳林正好。”

  之后,谭良栋和卢象升又讲了一些细节上的事情后,卢象升便离开了,他需要跟刘策汇报自己同谭良栋协商的结果。

  谭良栋则下了真武山,跟矿工班组的负责人们聊了聊,刷了刷存在感,最后一起吃了顿饭。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等级甚是森严,纵使谭良栋改革了班组制度,但原先煤矿里的等级仍旧森严,吃饭的时候,班组们坐着吃,并且是先吃,一般矿工们都是站着吃,等班组们吃完后才开始吃。这里面班组吃啥怎么吃,普通矿工吃啥怎么吃,都有规矩。

  谭良栋对于这种情况也不好做出什么,严酷的等级观念已经印入人们心里,贸然破坏只会陷入混乱,这对现在靠煤来养的吕梁营而言是不可承受的。

  矿工们得到了谭良栋的肯定答复,在吃饱喝足后离开真武山,后面跟着的驻扎在煤矿的各队也撤走。

  其后,谭良栋把小旗、各队队正、各大矿领头还有余生、胡振江等人全部召集到真武山上,安排去大同镇协防的事情。

  首先是对留守在柳林的刘文景、李鹤轩和余生等人交待的,第一要务是确保柳林的煤炭生意照常进行,其次是保护好打铁坊和砖厂这两个地方,这些事情需要刘文景和李鹤轩配合,也需要胡振江的帮忙。余生要时刻关注着土豆,不能有一丝松懈,土豆可是谭良栋的王牌。

  然后就是选出要去大同镇的一千五百人,按现在第三营和矿工的人数,一千五百人还是很容易办到的。去边镇打仗,是会死的,面对死亡,没有人会不害怕,即使是整天冒着死亡风险采煤的矿工。

  因此,此次去大同镇的人,家中独子不去,有家无子不去。为了这次出兵,谭良栋把以前真武观搜刮的所有金银都拿了出来,凡是被选中去大同镇的,可以先拿三两安家费,然后是每个月二两银子的津贴。

  银子堆不出强军,但没银子你连军队也组织不起,谭良栋对此深有感触,此次去大同镇的待遇比较丰厚,第三营的士兵和矿工们都很响应,七天的时间内,一千五百人全部到齐,并且留守柳林的还有八百人。此时,距离和卢象升约定的开拨时间还差三天。

  这一千五百人,谭良栋分成五个营,自己带一个,其余四个由跟着去的四个小旗带,并提拔了一批原先的队正做小旗,搭起了一个框架。原先的第三营只能拿出三百把武器来支援新组建的部队,因此,谭良栋在安排好自己的事后,就不断催促卢象升,柳林养不起这么多兵,要尽快出发,前往五寨堡领取一干给养。

  卢象升做事也很迅速,在得到刘策的回应后,便带着自己专用的大刀和弓箭来柳林和谭良栋会和,卢象升心里还是很激动的,自己练了那么多年的武,总算可以派上用场了。

  一千五百人的行军只能算是小规模的行动,但这也很考验谭良栋这个新兵蛋子。行军需要做的准备很多,特别是在通讯不发达的时代,鼓点声、旗语、号声都是一支军队里各部联系的方式,在晋西北,谭良栋选择了号声为联系方式,并确定了什么样的号声代表什么样的命令。

  经过三日的简单磨合后,这支准备北上协防的部队上路了。在路过刘垣圪坮时,吴敏派人拦住谭良栋,把自己训练的马队交给他,并对谭良栋说道:“边镇打仗,要学会利用堡子和城墙,不要硬拼。”

  谭良栋记下了吴敏的话,如何跟蒙古人作战,吴敏经验太丰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