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1621之大变革 146.围魏救赵?声东击西!

《1621之大变革》146.围魏救赵?声东击西!

作者:流年排队 字数:1871 书籍:1621之大变革

  秦良玉站起身来,朝堂上的朱燮元拜了拜,然后道:“朱总督,老身以为,安贼调遣水西大部兵力围困贵阳城,却置安氏幼主安位于水西城而不顾,足可见安邦彦此人已有自立之心。”

  “因此老身以为,对于水西城,我们要打,但也不能真打。”

  朱燮元奇道:“秦少保,这话怎么讲?”

  “朱总督,正如刚刚贵州布政使司的推官所言,要是我们只平定叛乱,当以安邦彦为敌,而不能以水西安氏为敌。水西城,我们要打,用以震慑水西安氏里支持安邦彦的同族。”

  “但攻击水西城只能是做出一个态势,派出一支奇兵深入黔西即可,我们真正要做的是让安邦彦以为我们要拿水西城威胁他,逼他分兵,到时我军再合兵而击,解贵阳之围。”

  谭良栋听明白了,秦良玉的意思是,要想不扩大战争,首先就要定位好敌人,是安邦彦个人还是整个水西安氏。要是以安邦彦个人为敌,那就不能真打水西城,但是又不能放任水西城而不顾,安邦彦叛乱,水西安氏里肯定是有人支持的,因此要吓吓水西安氏。

  同时,明军要对水西城做出攻击的态势,让远在贵阳的安邦彦以为明军真要对水西城下手,到时即使安邦彦自身不理会水西城安氏幼主的安危,但他手底下的部将们可就不一定。

  到了这个时候,安邦彦为了稳定军心,多半要分兵回水西救援,到时明军再合兵前往贵阳,以优势兵力解贵阳之围。即使安邦彦压制住部将和头人们,土司军的军心也乱了,战斗力会大打折扣,同样也能达成削弱安邦彦的目的。

  总结一下秦良玉的话就是,表面上是做出围魏救赵的态势,实际上是声东击西的行动。

  秦良玉所规划的这一切,都有一个大前提,就是明军已经打通进入水西城的道路,并且这个消息已经被安邦彦知道。

  现在这个大前提已经由谭良栋的吕梁镇完成,张应宸部占据归化驿,离水西城的距离已经不远,并且从吕梁镇手底下逃回去的土司兵,必会将黔西的情况报给安邦彦。

  秦良玉的话音一落,贵州布政使司的那位推官便道:“秦少保所言极是!”

  朱燮元听完后也点点头,目光看向了谭良栋,问道:“谭良栋,你觉得秦少保所言如何?”

  谭良栋站起身,朝朱燮元行了一个军礼后道:“总督大人,末将也认为秦少保说得很有道理。”

  “杜文焕,你呢?”

  杜文焕就是龙安府的那位指挥使,原先在辽东任参将,奢崇明叛乱后被调往四川,和秦良玉收复重庆府有功被任命为四川副总兵,但后来因进军永宁时引兵不前,被夺了副总兵一职,降为龙安府指挥使。

  “总督大人,末将无异议。”杜文焕算是朱燮元的心腹,从协助朱燮元解成都之围开始一直跟到现在,已有五年时间。

  这次解贵阳之围,一共有三支主力,秦良玉的白杆兵,谭良栋的吕梁镇,杜文焕的龙安府卫所军,朱燮元见谭良栋和杜文换二人都同意秦良玉的方略,便不再多言,转而开始安排文官们协助筹备粮饷。

  安邦彦叛明,贵州几乎全境陷落,因此筹备粮饷的担子都在四川身上。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靠近贵州的共有四府一州,重庆府、叙州府、镇雄府、乌撒府和泸州,这里面乌撒府境内多土司,转运粮饷之事由其他三府一州全力协作。

  朱燮元安排完之后,三地文官们起身回道:“属下得令!”

  “好,出兵事宜已安排妥当,此战我大明当胜!”

  “胜!”

  大部文官和武将散去,朱燮元只留下卢象升、秦良玉、谭良栋、杜文焕和苗人头领洞察。刚刚的大会是确定大的方略,某种程度上就是通知了一下人们该干啥,现在的小会则是决定具体的军事行动,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朱燮元带着五人进了后堂,堂上挂着一幅巨型观舆图,中间还摆着一个小沙盘,是朱燮元专门找匠人做的贵阳城周边的沙盘图。

  “秦少保,按你之方略,白杆兵该如何行动,其余各部又该如何配合?”

  秦良玉看着地图回道:“朱总督,若是安邦彦得知我们要进攻水西城的消息,选择分兵回援的话,援兵定会经过养龙坑,这是水西最富庶的地方,安邦彦在此地定留有粮草,我白杆兵主力从石砫直扑养龙坑,留一支奇兵去毕节卫进入水西。”

  “吕梁镇和我白杆兵主力去养龙坑,龙安府军可直抵贵阳城下。”

  苗人头领洞察听到没自己,开口问道:“秦少保,那我呢?”

  朱燮元回答了洞察:“苗兵驻守永宁,防止奢氏叛贼趁虚而入。”

  谭良栋看向地图,杜文焕则在看沙盘。

  养龙坑离遵义府很近,若是沿途没有干扰,半天的功夫就可以从遵义府直抵养龙坑。养龙坑的地形比较奇特,正如其名,是两座大山之间的大坑,水草丰茂,适于畜牧。

  相传在这座大坑之内住有神龙,每当天旱不降雨时,当地人便会前去养龙坑祭拜求雨,十有八九会灵验,久而久之人们就盛传此地住有神龙,也被叫作养龙坑。

  谭良栋注意的不是养龙坑名字的来历,而是养龙坑的地形。养龙坑说白了就是个小盆地,内里植被茂密,地形复杂,并不是行军打仗的好地方。但这个地方是水西的经济中心,安邦彦军队所用的物资一般也是先集中在这再运送到前线,攻下养龙坑司,就相当于切断了安邦彦的粮道。

  “总督大人,秦少保,安贼在养龙坑安排了多少人?”谭良栋问道。

  秦良玉道:“情报不是很准确,两千到五千,因此我才安排你我两部的主力一同到养龙坑。”

  “养龙坑地形特殊,安贼在此地修建了大量战堡要塞,易守难攻。”

  谭良栋点了点头,秦良玉这是看中了吕梁镇的炮队攻坚能力,在原本的历史上,朱燮元是合了诸路大军围困养龙坑司,逼得安邦彦粮草耗尽不得不退回水西,而现在吕梁镇的出现,让明军有了攻克养龙坑的实力,也有了尽快结束战争的可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