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恨不初见未嫁时 第1232章 1218自古逢秋悲寂寥2

《恨不初见未嫁时》第1232章 1218自古逢秋悲寂寥2

作者:云蒙居士 字数:1630 书籍:恨不初见未嫁时

  转正后的李卫东,走进了正式的办公室,板房,木板的板,现在的钢板多贵呀,钢材那是硬通货,全国到处都缺少钢材。

  靠门口的位置,地震时跑的快,就这板房不用地震,来个八级大风就得倒,幸亏外边有红砖厂房保护。

  “李卫东,大家都认识了,以后你们一块工作,慢慢熟悉吧,我就不用一一介绍了,小李是大学本科生,是高材生,你们以后要多向他学习!”

  工艺组长李少华,一句话就让大家对李卫东敌视起来,有时候矛盾就是这么建立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也许李少华就是让李卫东激励他们,但是这话就有些让大家觉得李卫东比他们强了。

  李少华说完以后,就直接离开了,他的办公室在旁边的红砖墙内,结实的很,当然出门就能看到工艺组,他很放心工艺组在他手里翻不出浪花来。

  国庆节,放假两天,没有黄金周,没有小长假,在全国人民每年只有59天的休息日,全国人民都在热火朝天的奋斗,五一两天,国庆两天,春节三天,所以请假是才是王道。

  李卫东调休了两天假连同周日总共休了五天,李卫东不是本地人,可以休探亲家,但是工作不满一年是又不能休假,而且就算满一年,厂里这么忙也不可能放任你去休假。

  调休那也得是领导同意才行,不然挑到同一天都走了,厂里还怎么干活,实际上是,过年都要放假的,其他的假就别想了。

  坐上返乡的火车,李卫东拎着大包的东西,现在虽然有些东西对于票的需求没有那么强了,但是大城市的东西供应自然要比他们那供应充足不少,好东西也不少,成品衣服,鞋子等等都有不少。

  两个多月的工资,在厂里也没有什么需要的,自然花的少,留下的多,虽然这些是他崛起的资本,一分都舍不得花,给父母兄弟姐妹的又不一样。

  大姐李卫华现在已经出嫁,丈夫是父亲的徒弟,在上一世,作为泥瓦匠的姐夫在四十多岁的时候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硬撑了两年,在奥运前夕走了。

  留下了一儿一女,靠着不多抚恤金将将上完大学,女儿好嫁,儿子娶媳妇就难了,一直到三十岁,自己的生意起色了,才在自己这个娘舅的帮助下买了房子结了婚。

  穿越前还和大姐通过话,看孙子和儿媳妇闹的不愉快,自己还劝了劝。现在这个小外甥才两岁,话都说的不利索,女儿得过年的时候才会出生吧,为此交了八百的罚款。

  二弟李卫民还没有结婚,初中上完就结束了学业,随着父亲和姐夫在附近的村镇做活,每日里累的和孙子似的,李卫东倒是劝过,只是没有效果,前世的时候倒是娶了个媳妇还不错,只是和老娘弄不一块儿去,见天的吵架,生了个儿子放在老太太家里,她自己倒是和李卫民一块在工地上干活挣钱。

  小妹李卫红,现在刚上高二,后年就高考了,成绩不上不下的,上辈子最终考进了本市的师专,毕业分配到县里的高中,当了一辈子的老师,最后找了个同样是老师的丈夫,斯斯文文的日子倒也过的不错。

  李卫东斜倚在座位上,眼睛看着窗外,心底里的记忆慢慢的流淌着,他觉得自己得争气了,上辈子虽然说过得也算可以,但是直到知天命之年才算过得不错,其余的日子里都是为了钱发愁。

  他是懒散的人,但是这一刻他觉得自己应该做个懒散的有钱人,至少不能为了钱发愁才是最低的标准。

  不到四个小时的车程,走了四个半小时,一路上慢慢的晚点,到终点能晚上一天半天那都不是事,这个时候的火车就是这样,就算到了后世,也是在高铁出现后才慢慢的变的准时起来。

  检票口出来,就看到李卫民在门口挥舞着遮阳帽(草帽),李卫东心里松了口气,就怕李卫民看不到他写的信,感谢这个时候的邮政速度。

  显然是因为今年平信资费调整了才比较快的,今年年中的时候由原来的四分钱调整到现在的一毛钱,郑阳还为此抱怨了好久。

  把行李递给李卫民,掏出烟就自己点上了,吐出烟圈才感觉舒服起来。

  “哥,你这都抽上大鸡了,这烟可不便宜,我们工头才抽大前门来!”

  李卫东看了一眼,就知道怎么回事,拿起烟盒递给了兄弟。行李没有放下,一手接过烟盒,一抖手就叼起一根烟,就着李卫东烟头点了起来,烟盒顺手就放进自己的兜里,看抽烟的样子就知道是老烟民了。

  走出车站,李卫东跟着李卫民走到停自行车的地方交了五分钱,推出自行车。李卫东让李卫民拿着行李坐在后面,自己蹬了起来。

  从县城到李家庄需要两个多小时的自行车程,如果遇不到合适的车,靠着一双腿要走五六个小时,而这路,李卫东在四年前早已走的很熟,每周一个来回,大部分的时候是步行,有时候能遇到顺路的牛车,人家心善也会让他跟着走一程。

  一根扁担,一头挑着大饼,一头挑着书本衣服咸菜,他得感谢那时候的高中是两年,他走了三年,不然还得多走一年。

  一路上听着卫民说着家里的闲事,跟着父亲、姐夫在工地上的事情。

  现在条件好了点,起新房子的自然就多了,李卫东的父亲李承文是远近有名的木匠,而且还能干些泥瓦匠的活,所以哪家起房子都喜欢让他去帮忙,以前的时候就是给点粮食什么的,现在大家都能吃饱了,家里也不需要粮食了,大部分都给些工钱。

  李承文这样的手艺人,能给四五块钱一天,李卫民这样的一天也能给两块钱,姐夫高安邦算是半个木匠,一天也能给三块钱,只是这样的活也不多。

  过了徐家湾就是李家庄了,整个汉东省一半属于平原,一半是丘陵山地,徐家湾就是在二者交界点上,丘山县算不得老县,建县历史不足百年,一直到李卫东穿越的时候丘山县都没有发展起来,依然属于汉东省垫底的县。

  李家庄在个山坳里,庄子里好几百户,大部分姓李,少部分是几个外姓夹杂在里面,姐夫高安邦就是其中之一。

  村子里的土地极少,大部分村民都没有出过县城,所以李卫东是李家庄唯一一个靠着上学走出去的大学生,李卫东回村肯定一会就传开。

  看着眼前的这个土屋,李卫东心里满不是滋味,如果不是他坚持上学,后来又到北京上学补助不够用的,家里接济着,恐怕这屋应该翻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